第三章 第三節設計的評價 (1課時)
一、 設計思想
這節課教學的基本思路是先廓清本課的基本問題(知識目標),然后針對學生的作品、設計過程展開評價、交流(結合實物評價),最后通過撰寫“設計總結報告”來達到總結和學以致用的目的。由于評價的對象是學生自己的作品及設計過程,學生倍感到親切。但也存在不切實際的、信口開河的評價。為此我引導學生學習“要敏感地抓住他人意見、建議中的有益部分,改進自己的設計”,以促進評價與交流水平的提高。教師對學生作品及設計過程的歸納性評價,對學生認清設計與評價中存在的問題,提高設計與評價水平,具有較好的指導作用。通過設計的交流和評價,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審美情趣,學會多角度地思考問題。
二、教材分析
“設計的評價”是蘇教版《技術與設計1》第三章“設計過程、原則及評價”中的第三節,內容包括:對設計過程的評價;對設計最終產品的評價;設計的評價與設計的交流。本節內容建立在本章“設計的一般過程”和“設計的一般原則”的基礎上,即“評價”與“過程”、“原則”聯系緊密,“原則”是評價的標準,“過程”是評價的內容之一。因此,本節的具有總結性意義。通過本節的學習,學生對“設計的評價”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并自覺把評價的意識和方法運用到后續的學習中。
三、學情分析
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過“設計的一般過程”和“設計的一般原則”,并已經制作過簡單的作品;同時進行過簡單的交流,已涉及初步的評價,但評價多屬隨意性,缺乏規范,學生還沒有真正掌握評價的方法和要點。從作品及交流中可以看出,許多學生顯然沒有評價意識,設計中缺少評價環節,表現在作品實用性差,有的設計脫離實際,學生還沒有樹立設計的評價應貫穿設計過程始終的意識。
四、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掌握 “設計過程”和“最終產品”的基本評價方法,懂得“設計的交流”的意義和基本方法。
2、能力目標
。1)理解設計評價的特點、能夠根據設計過程中每一階段和要求評價,樹立質量管理意識。
。2)能夠根據設計要求對設計過程和最終產品進行多方面和評價,并寫出設計總結報告。
。3)能夠在設計過程中和設計完成后,用恰當方式與他人交流設計想法和成果,并能在交流中提煉出有價值的信息,并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提高交流與表達能力,樹立合作學習的意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認同設計評價在技術設計中的重要地位,形成質量管理思想。
。2)自覺運用設計評價,提高交流與表達能力,樹立合作學習意識,形成負責任的設計思想。
五、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是能夠根據設計過程中每階段的要求進行評價,能夠根據設計要求對設計過程和最終產品進行多方面的評價,并能夠寫出設計總結報告。
2、教學難點是能夠在設計過程中和設計完成后,用恰當的方式與他人交流設計想法和成果,并能在交流中提煉出有價值的信息。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教法:為充分體現老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教師案例分析、演示講解,學生主動探究式學習等教學方法。
學法: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引導學生自主觀察、總結,在與他人的交流中豐富自己的思維方式,獲得不同的體驗和不同的發展。注意引導學生體會設計過程、原則機評價之間的聯系,感受設計工作的整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