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課《綠漪亭模型制作》
這一環節上我讓學生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充分發揮想象,各抒己見。對學生設計的方案進行點評時,不要急于下結論,應該讓學生百花齊放最后,讓實踐證明其方案是否可行。
前面我就提到過,活動的安排應該體現了系列性原則,這樣就使前后知識連貫起來,這也是新課程所強調的,我們的科學學習是一個整體,教學中我們既要對每一節課進行設計,也要對整個單元、整冊書、甚至整個科學學習過程進行關注和領會。
跟大家說件事,我們學教師發了一本書,是初中一年級的科學教材,我覺得,這是很有用的,讓我們對通用技術認識更加深入,并且思考怎樣使中學通用技術知識有效鏈接,避免現階段普遍存在的中學教學重復或者斷層的浪費。
六、我的一些教學體會:
1、教材有不少問題:
排的順序不合理,活動量上偏多,實驗材料上有欠缺,書本中的實例也比較單一。,因為教材安排的課時數遠遠不夠,
2、材料準備很關鍵:
通用技術課老師最頭疼的一件事就是準備教學材料了,準備哪些材料,在什么時候提供材料,用什么方式把材料分配給學生,這些環節都直接影響到探究活動的好壞。關系到探究活動能否充分的展開。因此,我們在準備教學具時也應該具有創新意識,考慮實驗材料是否可以用更簡單、容易獲取的其它東西代替,也就是應該具有典型性、簡易性,更應考慮材料的有結構性,即是否可以一物多用,是否能提供給學生幫助等等。
3、課堂調控很頭疼:
在我們的課堂活動中,有一種現象非常普遍,那就是在活動的時候學生往往顯的亂烘烘,或者由于發現而興奮影響到后面的交流,這其實主要是學生還沒有形成良好的科學素養,這也難怪,畢竟學生接觸科學學習科學的時間還是這么短暫。我的解決方法是,讓學生知道合作和分工的重要性,懂得只有有序合作、合理分工,這樣才能更好的進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