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與設計”教學建議
2、教學器材和材料
本單元需要的教學設備和器材主要有,試驗用舊自行車,環保手電設計用的玩具電動機、棉線、小燈泡等材料。教師們也可使用選擇試驗和案例載體,根據學校實際使用器材和材料等。
四、課時安排
本單元建議使用10學時。
節次 內容 建議學時數
第一節 系統的結構 3
第二節 系統的分析 3
第三節 系統的設計 4
合計 10
五、教學建議
1、本單元學習特點是在運用中學習知識,也就是運用知識與實踐活動應貫穿于教和學的全過程中,不加運用的系統與設計的知識將會大打折扣。本單元通過豐富的案例分析,說明系統的特性、系統的分析和系統的設計,教師除引導學生對這些案例進行分析和討論以外,還應指導學生運用系統的思想和方法審視身邊的事件和人們處理事件的方法,分析利弊,提出觀點。
2、由于本單元多數案例都基于一定的社會生產背景和相關的科學知識,如農作物套種的原理和條件、工程施工的工期安排、數學模型基礎知識等,而限于教科書的篇幅,背景性資料未能呈現太多,需要師生共同作課前資源收集準備,以此加深對內容的理解。
3、倡導教師采用多樣化教學方法,系統分析的一般步驟等陳述性知識可采用講解、展示、演示教學法,對于系統的設計和優化這類程序性知識可采用任務解決、對話、討論和自主型教學方法等多種形式。
六、教學評價
1、通過學生對教科書中案例的分析討論,了解學生對系統與設計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從學生收集的資料的內容、典型性、所要說明的觀點來分析學生對系統與設計的應用水平的掌握情況。
2、任何一個系統設計都是若干技術和應用的綜合。一份系統設計的方案或一件系統設計的作品的評價,除了考查學生對系統與設計的理解與運用能力,同時也能考查學生應用其他技術設計的水平。教師應充分運用這一綜合性,評價學生的學習結果。
3、要鼓勵學生對設計方案和設計作品作自我評價和同學互評,教師可進行適當和點評,教師同時要把評價作為激勵學生學習系統與設計的催化劑,作為教師反思教學成敗的一面鏡子。
七、參考資料
1、《系統科學入門》,邵光遠,知識出版社
2、《系統論、信息論、控制論通俗講話》,馬麗揚,河北人民出版社
3、《系統科學》,許國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