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設計成果
在技術設計活動中,發現了一個值得解決的問題,提出了設計課題;接著的工作是進一步明確設計的具體要求,進行設計定位,完善設計課題。
教學分析
內容分析
在技術設計活動中,發現了一個值得解決的問題,提出了設計課題;接著的工作是進一步明確設計的具體要求,進行設計定位,完善設計課題。再接下來的工作是制定設計方案,當設計方案出來以后,需要根據設計方案制作原型或者模型,來展現設計,交流并檢驗設計思想及過程。而在動手制作原型或模型之前,了解一些有關材料、工具、設備以及工藝方面的常識,是十分必要的。這一章的學習就從材料的分類與性能開始,接下來就學習工具、設備與工藝常識。最后才進行原型或模型的動手制作學習。
對象分析
技術設計活動是一項創新活動,需要熱情,更需要冷靜。而在設計活動的學習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熱情過量而冷靜不夠。尤其是高中一年級的學生,由于年齡段發展的原因,喜歡表現自己。當理解了一些技術設計知識、有了確定的設計課題,馬上就要將設計的原型或者模型制作出來。這是可以理解的,但由于同學們所具有的技術設計能力還很待提高,教學中這時有必要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分析與討論,學習材料、工具、工藝等方面的知識。
教學目標
知識與
技能
學習展現設計成果必須具備的知識。了解材料可以分為天然、合成與混合三類;了解材料的強度、彈性、韌性、硬度等幾種物理性能。了解在設計活動中選擇材料時需要考慮的內容。了解木工、鉗工的工具及設備。對工藝的一般過程等有一定的認識。了解原型與模型制作中的看圖、備料、下料、構件制作、組裝等技術活動的最基本知識。
過程與
方法
經歷技術設計活動中材料的分類、性能等常識的研討,初步認識合理選擇材料的方法。經歷對木工、鉗工的工具、設備、工藝常識等的最初步了解。體驗原型或模型制作活動中的看圖備料、下料畫線、鋸割、構件制作、組裝等工作的研討。
情感態度價值觀
提高對技術設計工作過程的了解與認識,體會技術設計工作要考慮多方面的問題,體會技術設計工作的艱辛。培養正確的從事技術設計工作態度,能夠安全而又負責任地參加技術設計活動。培養嚴謹、守信、勤儉、進取的良好品質。培養不怕困難,不屈不撓的意志。感受解決技術設計問題所取得的勞動成果及其喜悅。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
不同材料的物理性能研討。2、技術設計活動中材料的合理選擇研討。
3、工具、設備、工藝常識的初步認識。
4、培養良好的從事技術設計工作的品質。
難點
木工、鉗工的工具、設備等使用技術學習與提高。
學生實驗操作場所安排與操作指導方法的提高。
同教學重點4。
課前準備教具
一、木工工具:1、鋸子;2、刨刀;3、羊角錘;4、手斧;5、釘沖;6、卷尺等。
二、鉗工工具:1、曲尺;2、樣沖;3、畫規;4、畫針;5、鋼鋸;6、銼刀等。
三、各種材料:1、玻璃杯;2、木塊;3、鋁合金;4、混紡布料;5、塑料制品等。
四、學生實驗材料與工具。五、安全衛生藥品等。
第一節材料教學實施方案設計
第1課時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