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與設計”之教學建議
4、強調學生在結構設計中的多角度、多方案構思,采用多種方式鼓勵或肯定學生在作品制作過程中的獨特創意,在教學活動中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六、教學評價
1、本章每一節的練習和末尾的練習和綜合實踐活動,為學生學習的形成性評價提供了可能,教師可根據學生練習過程中的反饋信息,評價學生和調整教學。
2、要強調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學生的任何一件合格的結構設計的作品的誕生需要思維的反復和時間的磨礪,這是一個有意義的、不可忽略的過程。要引導學生用技術設計檔案袋的形式,把這一過程的豐富性記錄下來,便于把過程性評價落到實處。
多數教師面對的學生人數較多,如何實現有效的學生技術設計檔案袋記錄,珠海二中曹玉寶老師運用電子表格運作已有很好的經驗,不久我們將把他的方案放到網上。
3、允許學生在設計和制作過程中的反復,多數學生第一次接觸結構設計,一開始難免走彎路,或者設計結果不理想,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生能找到問題的原因所在并償試解決它。
4、在結構的方案設計中,要倡導學生對方案進行互評,學會接納不同聲音,學會傾聽對設計方案的多元化理解,要引導學生不斷的質疑、不斷的修正,共同尋找更完善的解決方案。
七、參考資料
1、《結構力學》,包世華主編,武漢工業大學出版社
2、《工程力學》,崔玉璽主編,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