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一節《發現與明確問題》教學設計
通用技術
授課教師:16中 王炎峰
一、教學對象分析
學生有一定的生活經歷和文化基礎,對認識問題有自己的觀點,初步具備了發現問題的能力,但學生對分散的、零亂的問題,缺少合理性、科學性的分析,難于從多角度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因此,課堂上應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發動學生列舉發現的問題,然后對問題進行討論,明確設計的技術問題能否解決、是否當前可以解決、是否值得解決。
二、教材內容分析
1、本節的主要內容是分析問題的來源和明確設計問題的內容及價值。
2、教學重點與難點
(1) 重點:掌握發現問題的一般方法;明確設計問題的內容及價值。
(2) 難點:明確設計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3、 課時安排:1課時。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發現問題的途徑與方法。
(2)明設計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3)學會判斷問題的價值。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課前準備的調查與思考,教師從學生發現的瑣碎的問題、產品需求、產品設計中去進行梳理、概括,把技術理論提煉出來,明確要解決問題需要哪些技術,我們有沒有能力和值不值得去解決問題,指導學生用科學的過程去解決設計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提高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善于觀察、思考,學會多角度思考問題,形成對技術問題敏銳性和發現欲望。通過積極參與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四、教學過程設計
1、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呈現方式
教師在前一堂課以課后作業的方式要求學生對本節課進行預習,要求學生去發現身邊的問題并對問題進行初步調查,自行設計出若干解決方案,了解如果自己是產品設計師應該考慮到哪些因素。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搜集回來的資料進行現場分析、整理,從而順理成章地引出本節課程要求學生掌握的理論知識。
2、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教學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新
課
導
入
先復習提問學生設計的一般過程的第一個步驟是什么?
然后播放兩段與本節課有關的設計發明,了解發明人的發明過程?
回答
看,思考。
引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引發學生探索課程的積極性和興趣
發現
問題
回顧上節課布置的作業,由學生分組匯報調查結果
每組找人匯報調查結果,其它同學補充發表意見。
引導學生開始主動進入課程內容,以學生為主體。
問題的來源
問學生這些調查結果的來源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引導或補充
學生回答
使學生明確發現問題的途徑
明
確
設
計
要
解
決
的
技
術
問
題
展示永動機的設計圖,問:在進行設計前首先要考慮什么問題?引出“問題是否能夠解決”
學生根據事先收集的資料進行回答。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展示幾張兒童科學漫畫,問:如果根據這幾張畫的設想現在就進行設計行不行?為什么?引出“問題是否當前可以解決”
自由發言。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展示一些設計作品圖片,問:它們想解決什么問題?這些問題是否有解決的必要?引出“問題是否值得解決”
自由發言。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資
料
補
充
回顧一到兩份學生調查報告,結合課程內容進行實時分析。分析設計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有哪些?
看,聽。
理論聯系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