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第三節---制作模型教學設計
。(一)看圖備料:
根據圖樣作形體分析,多功能學習用品盒由一塊底板,前、后、左、右四塊圍板和中間一塊隔板組成,外加一個現成的筆筒。筆筒用一個合適的廣口玻璃瓶代替。板材選用中密度纖維板(也可選用松木、梓木等軟質或軟硬適中的木料),聯接方式采用釘聯接,筆筒用膠粘在底板上。各構件的形狀、尺寸如下:
根據上述分析和選擇,列出配料單以方便操作。
編號
名稱
成料尺寸
毛料尺寸
數量
備注
1
底板
340×220
350×220
1
中密度纖維板,厚10
2
前圍板
340×100
350×110
1
中密度纖維板,厚10
3
后圍板
340×100
350×110
1
中密度纖維板,厚10
4
左圍板
210×50
220×60
1
中密度纖維板,厚10
5
隔板
190×100
200×110
1
中密度纖維板,厚10
6
右圍板
210×100
220×110
1
中密度纖維板,厚10
7
筆筒
約φ70×100
1
用廣口玻璃瓶代用
8
元釘
適量
規格15~20
9
白乳膠
適量
(二)下料:
⒈ 畫線
按照毛料尺寸,在板材上畫線。畫線時要利用角尺以一條平直的邊為基準,將垂直線、平行線畫準確。(圖4-49)
⒉ 鋸割
根據畫線,將各構件依次鋸下來。(可用中、小齒的木工據,也可用粗齒鋼鋸代替。)
要練習對鋸割技術,才能保證鋸割質量。
鋸割時應注意的要領是:
⑴ 注意姿勢正確(模仿老師的正確姿勢,包括握鋸、身姿、腳姿)。
⑵ 工件必須把持牢靠,可利用左手和左腳壓踩,如用夾壓工具更好。
⑶ 起鋸時,左手大拇指靠著鋸片以定位,右手持鋸輕輕拉推幾下(先拉后推),開出鋸路,再進行正常推鋸。
⑷ 鋸割時用力要均勻,動作要流暢,眼睛要注意看劃線,時刻保持鋸片沿著畫線走。將要鋸完時,左手要抓住鋸下的部分,右手力度減小,輕輕將料鋸下。
(三)構件制作:
⒈ 確定聯接方式
在構件制作前,先要想好構件的聯接方式,以便確定構件的具體形狀尺寸。
現確定聯接方式為:
四圍板的四個角聯接處,采用邊搭榫加釘和膠的方法聯接。先把四塊圍板聯接成框,然后將底板釘在框上,再將隔板插入框中、加釘即可,最后將筆筒膠合在底板上。
邊搭榫聯接的制作方法是將對接的兩塊圍板端部,一炔上半邊留榫下半邊去掉,另一塊下半邊留榫上半邊去掉,然后合起來加膠釘牢(圖4-50)。
⒉ 刨削
如果是用自然板材制作,先要將板材的兩個平面刨至規定厚度并刨光。現用人造板來做,就不需要刨削平面,只需要將側邊刨光刨直即可。
因為制作程序是先將圍板聯接成框,所以先將四塊隔板的兩個側邊刨光,并刨至成品尺寸寬。底板可以在釘上去以后再處理。
前后圍板有一條側邊是階梯形,部分地方用刨子難以刨到,可用鑿削、砂磨的辦法處理。前圍板的弧線用刮刨刨出。
刨削時,刨刀要磨利。纖維板的邊角處容易崩壞,刨削時應特別小心。如果工件較小,可以將其夾持在扳鉗中固定,也可以左手把持工件立放在工作凳端,右手持刨進行刨削(圖4-51)。
⒊ 榫頭畫線
畫線要按成的尺寸畫,毛料長出的部分待做好之后再去掉。示意如下(圖4-52)。
將四塊圍板都畫好,注意每塊圍板哪半邊去掉,哪半邊做榫留下,要分清楚,不能弄錯。
⒋ 做榫頭
按照畫好的榫頭線,用細齒據將榫頭鋸出。然后再用鑿修平整。注意在鋸的時候,下要鋸掉多了,宜稍微留一點鑿削余量。
將四塊圍板的榫頭做好,再將隔板刨成成品尺寸,構件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