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的構思方法》教學設計(精選5篇)
《方案的構思方法》教學設計 篇1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內容是蘇教版《技術與設計1》第五章“方案的構思及其方法”第一節“方案的構思方法”第2課時的內容。方案的構思是整個技術產品設計過程中的最為關鍵的部分,也是技術產品設計中最有挑戰性而又最能表現設計者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的環節。在整個模塊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方案的構思方法”這一節總共有三個內容:設計分析、方案的構思方法、方案的比較和權衡。本課時是在上課時進行了“設計分析”的基礎上進行“方案構思”,并形成多個方案,為后面“方案的比較和權衡”做準備,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在“設計分析”階段,同學們在腦海已經有了一些想法了,但是這些想法還是模糊的、零散的、不系統的,而且也是不具體的。怎樣把這些模糊的、零散的、不系統的設計想法變為能看得到的、比較完整的具體方案呢?這就需要借助一定的構思方法,但這些方法不能只是講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應通過學生自親參與方案的構思過程中來體會和運用。方案的構思方法有很多,教材上介紹了四種方法:草圖法、模仿法、聯想法和奇特性構思法。其實介紹哪種方法不重要,重要的是方法能有效地幫助學生進行方案的構思。所以我對教材進行了適當的處理,設置了四個臺階式構思方法“畫”—“仿”—“想”—“破”,并設計了相應的構思實踐活動。讓學生能循序漸進地掌握方案的構思方法,并有效地進行方案的構思。
二、 教學對象分析:
1、 對設計的基本原則有了一定理解;
2、 知道人機關系在設計中的重要的作用,熟悉人機關系在設計中實現的目標;
3、 對構思方案有一定畏難情緒,對方案的構思方法還不是很清楚;
4、 在設計分析階段對設計對象有了一些想法,有一定創造沖動和較大創造潛能;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了解方案構思的幾種常用方法;
能力目標:
能靈活地運用草圖法、模仿法和聯想遷移法等方法進行方案的構思;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積極參與課堂中臺燈和相框的方案構思實踐活動,感受設計的快樂,培養富于想象、敢于表現、勇于創新的個性品質良好的合作交流態度。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組織學生親身參與方案的構思,體會草圖法、模仿法和聯想法等方法在方案的構思中綜合運用。
教學難點:幫助學生克服對“方案構思”的畏難情緒,合理安排好課堂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的創造潛力,使學生感受到創造的快樂。
五、基本教學思路和教學理念:
基本思路遵循“從生活中來”,最后“回歸到生活去”。
設計作品賞析------構思方法學習------方案構思實踐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給學生貫徹以下理念:
方案構思并不難;
相信自己的創造潛能;
交流和合作是設計中的非常重要的品質,要敢說善聽。
六、基本教學策略:
1、 在開篇展示構思巧妙而且學生比較熟悉的設計作品(圖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欲望;
2、 設計臺階式(由易到難)的課堂實踐活動,讓學生能一步步由淺入深地進行構思,并形成方案,享受到成功和創造的快樂;
3、 對學生在方案構思實踐過程中產生的亮點進行及時有肯定和鼓勵,增強學生對方案構思的自信心;
4、 通過大量的設計案例,對學生進行信息刺激,激發他們的創造靈感。
教學過程的設計:
環節
教學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設計作品賞析并導入新課
展示構思巧妙的設計作品,并讓學生進行賞析:
a) cd架(圖片)
b) 充氣雨衣(圖片)
“請你欣賞”
采用情景教學法,即通過學生對作品的賞析,教師鼓勵并提出要求和希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作欲望。
二、介紹“方案構思”的思維方式
比較“設計分析”和“方案構思”的思維方式:
(1) 設計分析是一個思維發散的過程,其特點在一個 “分”字。(以臺燈的設計分析為例)
(2) 方案的構思,把我們在設計分析過程當中產生的模糊的、零散的、不系統的想法,建構成完整、具體的方案,其特點在一個“構”字。
比較它們的思維方式
采用比較法,比較法的好處是可以將抽象的理論知識,通過與學生熟悉的知識比較學習,便于學生構建新知。
三、學習并實踐方案構思“四法”
1、“畫” ——草圖法
(1)拿出實物臺燈,引導學生指出臺燈根據自己的需要提出改進的問題,(要求:每小組提出改進的意見)
(2)反饋意見,評價學生的構思,(引出草圖法)。
接下來展示學生的設計草圖,師生共同點評。
分小組討論并要求各小組提出改進方案,學生邊構思,教師邊同步講解草圖法,進而要求學生將改進方案繪出草圖。
通過小組協作,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合作學習”、“做中學”學習習慣。
通過對學生設計草圖中的亮點進行鼓勵,幫助學生樹立創作信心。
2、“仿”——模仿
(1)問題情景
(出示圖片)提出問題:qq表情收音機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什么呢?
它的外形設計是通過什么方法設計出來的呢?(引出模仿法)
(2) 展示模仿法構思實例(外形模仿):漢堡包cd包→漢堡包電話→?
(3) 展示應用實例(功能模仿):usb臺燈→usb臺燈+風扇→usb臺燈風扇
(4)展示應用實例(仿生模仿):
故事一: 袋鼠式母子雨衣
一位年輕的媽媽,下雨天騎自行車去接孩子,把孩子裹在雨衣里,孩子又熱又悶,哭著鬧著要出來。這位媽媽一直想解決這個問題。一次在動物園,她看到袋鼠媽媽將小袋鼠放在胸前的袋里的情形,受到很大啟發,她馬上回家把雨衣前面開了一個洞,裝上一個帽沿,這樣,一個“袋鼠式母子雨衣”就出來了。這種雨衣,很快由廠家開發出來,頓時成為上海市場上的熱門貨。
(回答:外形)
模仿法思維訓練:
a. 利用模仿法還可以設計成漢堡包什么呢?
b. 模仿漢堡包電話形象產生的奇妙效果,我們還可設計什么樣的電話呢?請用草圖記錄下你的想法!
思考:
你們能舉出日常生活中用模仿方法模仿出來的作品嗎?
拓展學生的視野,加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想”——聯想
(1)故事二:魯班發明鋸子的故事(引出聯想法)
一次,魯班上山去砍樹,突然,他的胳膊被一片茅草葉子劃了一條細長的傷口,鮮血直流。魯班感到很奇怪:“這么柔嫩的青草葉怎么能劃破皮膚呢?”魯班扯下草葉,認真、仔細地觀察起來,他發現草葉的邊緣有許多鋒利的細齒。是這些細齒劃破了皮膚嗎?他嘗試地把茅草握在手中,用另一只手使勁一抽,果然,手上又出現了流血的傷口。一轉身,他又看見一只大蝗蟲正張著兩顆大板牙,很快地吃著草葉,魯班捉住這只蝗蟲,經過觀察,他發現蝗蟲的板牙上也有利齒,這使魯班豁然開朗。回家后,他請鐵匠在鐵條的邊緣打出細齒,并把細齒磨成鋒利的形狀,用這把鋸來鋸木材,被鋸過的木材的切口平整,而且鋸時省時又省力。這樣,經魯班創造性的設計,世界上第一把鋸就誕生了。
(2)展示聯想法構思案例:
a)充氣雨衣 (外形結構聯想)、
b)音樂防盜拉鏈 (功能聯想)、
c) 拔棉器 (原理聯想)
學生講故事
思考:屬于哪種類型的聯想?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思維,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多角度分析、解決問題的努力。
4、”破”——奇思妙想
通過小游戲“猜一猜”,引出奇特性構思法的學習。
游戲內容:以下三種說法你認為是真是假?
a、可以自由清洗的手機
b、手機經過變形可以成為一個筆記本電腦。
c、你能想像可以天天做美夢嗎?
再通過對應展示現實中“奇思妙想”產品:“可以自由清洗的手機” 、“筆記本電腦手機”、
“美夢機”。
學生觀看“奇思妙想”圖片,勇于大膽想象,勇于創新。
給出正確答案,進而啟發學生:要敢于突破常規思維,大膽想象,勇于創新。
四、綜合實踐活動
接下來展示、分享學生的作品,師生共同分析、點評。
一展伸手:
展示多個產品圖片,讓學生利用模仿法、聯想法進行相框和臺燈的方案構思。(要求:選其中的1個產品圖片,進行相框或臺燈的模仿、聯想)
采用實踐活動法即通過學生親身經歷方案的構思過程,使學生體驗到成功與創造的快樂,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多種方法有效的進行方案構思的能力,培養學生勇于創新的精神,有效的突破重點、解決難點。
五、小結
利用學生繪制的構思草圖,并設問:“這些方案構思的設計運用了哪些方法?”通過學生自主回答,師生共同小結。
對所學知識的整體回顧,檢驗本節課的學習效果。
六、課外延伸活動
隨著手機的普及,方便人的同時也帶來了麻煩,例如手機一旦丟失或者被偷,那里面存儲的資料一般無法挽回,更有甚者會利用你的手機進行犯罪活動,針對此情況請同學們對 “手機的防盜功能”進行“奇思妙想”。
設想一種臺燈,其射出的光線在一定范圍內,僅供學習者使用,而不影響他人。
設想一種臺燈,只需人坐在燈旁,依靠人體的熱量就能使臺燈發光,并能使人看清東西,這樣既能節省電能,又能照明。
僅供參考
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來源:青銅峽市一中校園網站
《方案的構思方法》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能就具體的設計任務進行一定的設計分析,學會根據設計要求選擇合適的材料或標準件;
2、掌握方案的構思方法,能夠制定符合一般設計原則和相關設計規范的完整設計方案。
3、通過教學活動,培養學生分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材分析:
1、《方案的構思方法》在教材中的位置是位于第四章《發現與明確問題》之后,屬于設計的一般過程的具體教學,在教材中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是第二章中人機關系、第三章設計的一般原則在設計過程中的具體運用。
2、《方案的構思方法》一節是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設計分析,第二部分是方案的構思方法。
教學重點:
設計分析的意義和制定方案的構思方法。
教學難點:
“物、人、環境”三方面關系的理解和具體的設計分析思路,以及如何實現方案的構思,形成滿意的方案。
導入新課:
在上一章我們學習了設計過程的第一個環節——發現與明確問題,并且提出了臺燈設計的一般要求,比如,功能方面,要有基本的照明功能,同時有適當的輔助功能;結構穩定、經久耐用、安全可靠、成本適中等,那接下來的工作我們就可以考慮制定設計方案了。在制定方案的過程中,如何實現方案的構思,形成比較滿意的方案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方案的構思方法。
教學過程:
一、設計分析
下面以臺燈為例,說明設計分析的基本思路。
首先要抓住臺燈設計需要考慮的主要因素,如功能、結構穩定、安全可靠、成本適當等。
思考:同學們想一想,還應考慮到其他哪些因素?
歸納:臺燈設計要考慮的因素很多,歸結起來,這些因素分別歸屬于產品本身、使用者、使用環境,即“物”、“人”、“環境”三個方面。
簡單分析:
產品本身是一個整體,包括功能、結構、材料等。但任何產品都不是孤立的,它是為人服務的,所以人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產品的設計;另一方面,它是在一定的環境中使用的,必然要受到環境的制約,并對環境產生影響。因此,設計任何產品都應綜合考慮物、人、環境三個方面。
對于設計對象本身,我們必須了解它的各個組成部分的作用,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并在此基礎上,對臺燈的各個部件進行設計分析。
1、燈泡
燈泡的主要功能在于照明。燈泡也有很多類型,如白熾燈泡、日光燈管、節能燈管等。為保護眼睛,要選擇沒有頻閃或頻閃度較低的燈泡。
2、支撐架
支撐架的形式多種多樣,但主要起支撐作用,并決定臺燈的高度。臺燈的高度不僅影響到光線的利用率,而且影響學生的坐姿。在保證臺燈高度適中的前提下,要注意對不同學生身高的適應性及制作復雜程度、成本等。
3、燈罩
燈罩不僅起安全保護作用,而且影響臺燈光線的強弱及照射形式。這與燈罩的材料和外形有著密切的關系。
4、開關
開關起通斷電源或調節光線亮度的作用。常見的臺燈開關有撥動式開關、旋鈕式開關、觸摸式開關等。
5、底座
底座位于臺燈的底部,起支撐和穩定作用。它的設計主要是通過對材料和形狀的設計來保證臺燈的穩定性。
注意:
1、選擇臺燈材料時,盡量就地取材,并且要盡可能選擇可再生資源,實現能源的可持續發展。
2、制作臺燈時,必須學會選擇標準件,如燈泡、燈座、插頭、開關等。這樣既可簡化制作過程,又能實現通用通換。
3、在考慮“物”“人”“環境”三個因素時,我們還要考慮它們之間相互牽連制約。產品是為人民服務的,我們要考慮人的特點來進行設計,因為人群階段不同,她們的要求也不同,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這個產品是在一定的環境中使用的,我們又要考慮它的形狀與大小要與環境協調,總而言之我們要考慮三者關系
小知識:什么是標準件?標準件是指經優選、簡化、統一并給以標準代號的零件或部件。
思考:同學們想一想,眼鏡中包括哪些標準件?
二、方案的構思方法
(一)、什么是方案的構思?是指人們在一定的調查研究和設計分析的基礎上,通過思考將客觀存在的各要素按照一定的規律架構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抽象物,并采用圖、模型、語言、文字等方式呈現的思維過程。
方案構思過程中考慮到的許多問題是模糊的、零散的、不系統的,怎樣把這些模糊的、零散的、不系統的設計想法變為我們能看得見的、具體的方案呢?這就需要一定的方法,這些方法就是我們將要學習的方案的構思方法。
(二)方案的構思方法
1、草圖法
草圖法不僅能將一些想法較明確地表達出來,而且可以隨時修改。在繪制草圖的過程中,很多靈感、新的想法會被激發出來,新的構思也會因此而形成。
2、模仿法
模仿法的核心在于通過別人的想法、構思,激發自己的靈感。比如我們要設計的臺燈。
模仿法在仿生學領域的應用:模仿鷹眼的成像原理仿制出來的微型照相機、攝像機自動調焦的攝像頭等;模仿飛鳥的翅膀結構原理制造出的飛機機翼等。
馬上行動:你能舉出兩三個日常生活中用模仿法構思出來的方案和作品嗎?
3、聯想法
要用聯想法進行方案構思,人們就必須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較廣的見識、較好的知識基礎及較豐富的想像力。
下面請同學們閱讀“案例分析——古人的飛天夢”。
4、奇特性構思法
運用這種方法形成的方案一般具有原創性。這些構思在歷史上很少發生,或從來沒能發生過,甚至有些構思在當前的科學、技術、經濟條件下無法實現。
例如:我們可以設想一種臺燈,只要人坐在燈旁,依靠人體的熱量就能使臺燈發光,并使人看清東西,這樣既節省電能,又能照明。
下面請同學們閱讀“案例分析——夜視鏡”。
(三)方案的比較和權衡
在多個方案經構思形成之后,我們往往要對這些方案進行評判和比較,同時要從設計的目的出發,針對一些相互制約的問題進行權衡和決策,最后選出較為滿意的方案或集中各方案的優點進行改進。
方案的比較:
方案的權衡:
例:p102-103臺燈方案的比較與權衡
方案構思的核心是創新:
一個產品是不是有新意,是不是有生命力,就是看它是不是有創新。而創新性就體現在設計方案上。因此我們說,方案構思,是設計者設計風格和能力的體現。
1、不要放過身邊出現的問題
2、不要迷信權威
3、要善于借鑒和遷移
4、多想想物體的其他功能
歸納:方案的構思方法有很多,這里我們只談到其中的一部分。在構思時,應該開闊視野,利用和創造更多的方法為構思服務,最后形成豐富的,既體現創造特征,又遵循一般設計原則和設計規范的多個方案,從而為方案的比較和權衡奠定基礎。
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能就具體的設計任務進行一定的設計分析,并且要綜合考慮物、人、環境三個方面,在設計分析的基礎上,能夠使用適當的構思方法,形成比較滿意的設計方案。
《方案的構思方法》教學設計 篇3
蘇教版《技術與設計1》第五章第一節
《方案的構思方法》
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授課人:何家傳
單位:蕪湖一中
時間:xx年5月16日
一.三維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能通過各種渠道收集與所設計產品有關的各種信息,并進行處理。
(2).理解方案構思的常用方法并能夠運用模仿法和聯想法構思設計一些簡單的作品。
(3).能制定符合一般設計原則和相關設計規范的設計方案。
2.過程與方法
(1).收集與所設計產品有關的信息和欣賞別人精妙獨到的作品設計的同時,激發大家的學習興趣和創造欲望。
(2).經歷自己收集展示別人的優秀作品、分析作品設計、提出自己改進設計的構思、進而畫草圖呈現出來,形成方案構思的過程。由淺入深,學生積極主動地接受并從中享受到成功和創造的快樂。
(3).通過大量的設計案例,對學生進行信息刺激,激發他們的創造靈感。
3.價值情感與態度觀
通過積極參與課堂中實際運用模仿法和聯想法的方案構思實踐活動,感受設計的快樂,培養富于想象、敢于表現、勇于創新的個性品質和積極的合作交流態度及正確的知識產權意識,不斷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
二.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蘇教版《技術與設計1》第五章“方案的構思及其方法”第一節“方案的構思方法”第2課時的內容。方案的構思是整個技術產品設計過程中的最為關鍵的環節,也是技術產品設計中最有挑戰性而又最能表現設計者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的環節。在整個模塊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方案的構思方法”這一節總共有三個內容:設計分析、方案的構思方法、方案的比較和權衡。本課時是在上課時進行了“設計分析”的基礎上進行“方案構思”,并形成多個方案,為后面“方案的比較和權衡”作準備,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在“設計分析”階段,同學們在腦海已經有了一些想法了,但是這些想法還是模糊的、零散的、不系統的,而且也是不具體的。怎樣把這些模糊的,零散的、不系統的設計想法變為能看得到的、比較完整的具體方案呢?這就需要借助一定的構思方法,但這些方法不能只是講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應通過學生自親參與方案的構思過程中來體會和運用。方案的構思方法有很多,教材上介紹了四種方法:草圖法、模仿法、聯想法和奇特性構思法。其實介紹哪種方法不重要,重要的是方法能有效地幫助學生進行方案的構思。在教材的處理上,我不準備把草圖法單獨作為一種構思方法進行介紹,而是把畫草圖作為其它構思方法的一種呈現方式。在教學過程中,重點運用后面的三種方法幫助學生進行方案的構思,針對這三種構思方法預設了相應的構思實踐活動。讓學生按照一定的程序循序漸進地掌握方案的構思方法,并有效地進行方案的構思。
三.教學重點
組織學生親身參與方案的構思,體會并初步掌握運用模仿法和聯想法等構思方法設計一些簡單的產品。
四.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克服對“方案構思”的畏難情緒,合理預設一些課堂實踐活動,對活動中出現的各種可能現象正確引導,激發學生的創造潛力,使學生感受到創造的快樂和學習的樂趣。
五.教學方法
自主與合作學習
六.學生現狀分析
1、對設計的一般過程和基本原則有了一定理解。
2、對優秀的設計作品進行欣賞和分析積極性很高,但對設計方案的構思可能有一定畏難情緒,參與構思實踐的積極性不一定很高,需要教師的引導和調動。
3、在設計分析階段對設計對象有了一些想法,有一定的創造潛能。
七.基本教學流程和理念
基本思路:以臺燈設計方案的構思為主線,每學習一種構思方法,及時用這種方法對臺燈的設計進行改進和完善,最后達到綜合運用各種構思方法來完成對臺燈的設計。
基本理念:
1.學生是課堂的主人,自始至終參與課堂的各個環節。
2.方案的構思方法的學習重在實踐。
3.交流和合作是設計中非常重要的品質,培養學生敢說善聽能力。
八.主要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1)教師:上堂課我們以臺燈為例學習了方案構思的第一個環節——設計分析,有兩項課后作業:
①按對臺燈的設計分析的要求畫臺燈設計草圖;
②收集優秀的設計產品(實物或圖片)
把班級分成八個小組(5人一組),大家將產品拿出來,在小組內評議,然后選一款最好的上臺展示。
請1、2小組代表展示作品;3、4小組同學評價。
(2)教師導入語:經過學習設計分析,同學們的作品已經設計得很好了,如果我們掌握了有效的構思方法,我們將會設計出更加優秀的作品。這堂課就學習方案的構思方法,現在老師發給同學們每人一張白紙,在學習構思方法的過程中,用學到的方法將自己的作品不斷改進、完善,我相信在這節課結束后,白紙上一定會留下一副副更加優秀的構思方案!那么,設計方案構思有哪些方法呢?
2.學習并實踐方案構思方法
(1)模仿法
實物展示:(模仿小雞體形設計的小收音機)
教師:這是什么?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什么呢?
設計者在構思這件產品的時候,你認為他采取了什么方法呢?
(引出模仿法)
請同學們上臺展示他們收集到的產品中采用模仿法構思設計的產品(實物或圖片),并對這些產品進行分析。
①實物展示
②圖片展示
③教師帶領大家分析課本p.100的圖片:模仿鷹眼設計制作自動調焦的攝像頭、人造衛星的拍攝系統。
教師:總結一下,我們在運用模仿法構思設計方案時,可以大致分為哪幾類?
a. 外形模仿
b. 仿生模仿:形態仿生、結構仿生、原理仿生
c. 功能模仿
馬上行動:
①你能舉出更多的用模仿法構思出來的產品嗎?
②請大家運用模仿法將自己設計的臺燈進一步改進。
改進后小組討論:3、4小組代表將作品上臺展示,5、6小組評論。
在大家畫草圖的過程中,教師走下講臺,了解學生的情況,可能會看到學生在模仿設計時出現照抄照搬別人已經設計好的產品的現象。
通過大家都熟悉的奇瑞轎車生產初期曾發生因設計專利問題而引起的官司的例子。
教育學生要有法律意識,平時要學法、懂法、用法!!
(2)聯想法
①教師帶領同學們閱讀課本p.101案例分析“古人的飛天夢”,引出聯想法。
②觀看北京奧運會火炬“祥云”的構思過程視頻。
馬上行動:
①請一個同學通過觀看視頻,對火炬設計進行分析。
②請大家運用聯想法將自己的設計的臺燈進一步改進,并賦予臺燈新的功能。
改進后小組討論:5、6小組代表將作品上臺展示,7、8小組評論。
教師:其實構思的方法有很多,下面請同學們欣賞一組別人構思設計的圖片。
(引出奇特性構思法)
(3)奇特性構思法
教師:奇特性構思方案能實現嗎?先請同學們舉例,然后帶領大家閱讀課本p.101案例分析“夜視鏡”。
大家能不能將你們設計的臺燈加一些奇特性構思的元素呢?請同學們課后參照課本p.101的例子試一試!
教師:更多的構思方法,更多優秀的作品,大家可以在課后通過其它的方式進行學習。
3.課堂小結
不知不覺今天我們學習了三種構思方法,其實,這三種構思方法并不是孤立的,構思某一項作品時,通常都是多種構思方法的綜合運用,看看你們設計的臺燈,仔細體會一下。
作品欣賞。
通過今天的學習,希望同學們明白:
方案的構思設計并不難,我們每位同學都有成為一位優秀的設計師的潛質,同學們,努力吧!!!
4.布置作業:
將你們今天在課堂上設計的作品進一步修改,用掃描儀掃描或照相機拍攝下來,發到老師的郵箱里,然后老師將你們的作品貼在博客里,同學們互相比較,評價,下堂課我們進一步學習方案的比較和權衡。
九.板書設計
一.方案的構思方法
1.設計分析
2.方案的構思方法
(1)模仿法
a.外形模仿
b.仿生模仿:形態仿生、結構仿生、原理仿生
(2)聯想法
(3)奇特性構思法
十.教學反思
《方案的構思方法》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1、能就具體的設計任務進行一定的設計分析;
2、能根據設計要求選擇合適的材料或標準件;
3、通過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個性與交流能力。
教材分析:1、《方案的構思方法》在教材中的位置是位于第四章《發現與明確問題》之后,屬于設計的一般過程的具體教學,在教材中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是第二章中人機關系、第三章設計的一般原則在設計過程中的具體運用。
2、《方案的構思方法》一節是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設計分析,第二部分是方案的構思方法結構。設計分析部分借助于臺燈為例,說明設計分析的基本思路,并在臺燈的各個部件進行設計分析中熟悉設計分析的基本思路,這也就是《方案的構思方法》第1課時的教學內容。
教學過程:
附:《方案的構思方法》(蘇教版)第1課時的教學反思
在課堂教學后,本人對第五章《方案的構思方法》(蘇教版)第1課時的教學進行了反思,感覺教學中存在有如下的一些令自己滿意和不滿意的地方:
滿意的:
1. 基本上體現了新課程理念。在課堂內,學生能與老師、同學平等對話,大膽闡述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真正實現了課堂民主,體現了新課程下新型的師生關系。
2.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學生在前兩周時出現了學習積極性不高、參與活動不主動的情況。本節課,課堂上運用角色扮演創設情景,有效地調控了學生的注意,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較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解決了技術課堂出現的內驅力不足問題,為課堂內的師生合作、生生合作活動做了準備。
3.學生在課堂內不僅僅學習了設計分析的基本思路,還創造性地做了一些分析,這在后一節方案構思中運用“草圖法”時,完全表露了出來。
4.基本達成了課時所預計的內容目標、過程目標與情感態度方面的目標:①能就具體的設計任務進行一定的設計分析;②能根據設計要求選擇合適的材料或標準件;③通過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個性與交流能力。
不滿意:
1.教材中結合臺燈各部件的具體設計,使學生熟悉設計的基本思路。但作為教師的我對于教材列舉的每個部件的性能、特點卻知之甚少,無法更好地指導學生;
2.所用的合作交流是2-3人的小組,一直沒嘗試過教材一般要求的4-6人的小組合作,這一直是我的一個不滿意之處。
《方案的構思方法》教學設計 篇5
一、方案的構思方法
1、 設計分析
合理的設計分析是成功地進行技術設計的關鍵一步,分析得當可以指引以后的技術上可以少走或不走彎路。
產品本身是一個整體,包括功能、造型、材料等,但任何產品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一方面,它是為人服務的,人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產品的設計;另一方面,它是在一定的環境中使用的,必然受到環境的制約,并對環境產生影響。因此,設計任何產品都應綜合考慮物、人、環境三個方面。詳見書本p95臺燈分析的例子。
2、 方案的構思方法
方案的構思是指人們在一定的調查研究和設計分析的基礎上,通過思考將客觀存在的各要素按照一定的規律架構起來,形成一個完成的抽象物,并采用圖、模型、語言、文字等方式呈現思維過程。
方案的構思過程中,考慮到的許多問題是模糊的、零散的、不系統的,而且也是不具體的,怎樣把這些模糊的、零散的、不系統的設計想法變成我們能看到的、比較完整的具體方案呢?這就需要一定的方法
(1)草圖法
設計時,我們可以運用草圖法進行構思。草圖不僅能將一些想法明確地表達出來,而且可以隨意修改。在運用草圖法進行構思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捕捉靈感、自由發揮、不受約束。
(2)模仿法
模仿現實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事物進行方案的構思。如仿生技術
(3)聯想法
要用聯想的方法進行方案的構思,人們就必須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較廣的見識、較好的知識基礎及豐富的想象力。
利用聯想法進行方案的構思,不一定能使技術設計一次性成功,但它有可能為構思找到一種方法或一條形成方案的路徑。運用聯想法進行構思后,我們不能盲目地實踐,而應該首先對方案進行科學論證,而后再進行制作和實施。
(4)奇特性構思法
奇特性構思法所形成的方案一般具有原創性。這些構思在歷史上很少發生,或從來沒有發生過,甚至有些構思在當前的科學、技術、經濟條件下無法實現。
3、 方案的比較和權衡
在多個方案經構思形成后,我們往往要對這些方案進行評判和比較,同時要從設計的目的出發,針對一些相互制約的問題進行權衡和決策,最后選出較為滿意的方案或集中各方案的優點進行改進。
對方案進行比較和權衡的過程是一個綜合考慮的過程,各個指標并不是獨立的,它們相互關聯、相互制約。抓住設計的核心與關鍵是權衡設計方案的必要條件。
考慮的方面:實用、美觀、創新、穩定性、安全性、環保性、加工難易程度、經濟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