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學案及隨堂自測
到十足。 南國之秋,當然是也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干,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 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捍住的話,我愿意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 1.第一段中“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這“秋”指的是 ( ) a.無論在什么地方的秋天 b.北國的秋c.“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的北國的秋的意味d.杭州、青島、北平的秋天 2.倒數第2段,“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干,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對于這段話解說有誤的一項是 ( ) a.運用比喻和對比,表現南國之秋與北國之秋在情味意境上的不同特點 b.且運用排比修辭,加深讀者對南國之秋與北國之秋情味意境上不同特點的感受 c.“黃酒”“稀飯”“鱸魚”“黃犬”和“白干”“饃饃”“大蟹”“駱駝”分別比喻南國之秋和北國之秋的情味意境 d.本題所引語句與上題所引語句運用的修辭手法完全相同 3.請用最簡單的文字概括北國之秋和南國之秋的特點。 北國之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國之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故都的秋》中為什么要寫南國之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請用一個字概括北國之秋與南國之秋的區(qū)別:________________ 6.最后一節(ji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第二部分:拓展檢測:閱讀下文,完成下列題目。報 秋
宗 璞似乎剛過完春節(jié),什么都還來不及干呢,已是長夏天氣,讓人懶洋洋的像只貓。一家人夏衣尚未打點好,猛然卻見玉簪花那雪白的圓鼓鼓的棒槌,從擁擠著的寬大的綠葉中探出頭來。我先是一驚,隨即悵然。花一開,沒幾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處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過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這花的生命力極強,隨便種種,總會活的。不挑地方,不揀土壤,而且特別喜歡背陰處,把陽光讓給別人,很是謙讓。據說花瓣可以入藥。還有人來討那葉子,要搗爛了治腳氣。我說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得一種玉簪花精神罷。我喜歡花,卻沒有侍弄花的閑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時要點草花種種。有一種太陽花又名死不了,開時五色繽紛,雜在草間很好看。種了幾次,都不成功。“連死不了都種死了。”我常這樣自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