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魯迅先生
教學目標
1、通過對課文的研讀,感受魯迅先生超群的智慧,廣闊的胸襟和可親可敬的個性品質;
2、學習本文通過捕捉有靈性的生活細節表現人物性格的寫作方法;
3、體會作者在字里行間中流露出對魯迅先生的懷念之情。
說明:
對于普通人來說,偉人似乎總是高高在上,令人不可觸及。但實際上,偉人也和普通人一樣,擁有喜怒哀樂。本文作者通過女性的細心體察,敏銳捕捉到了魯迅先生許多有靈性的生活細節,表現出魯迅超群的智慧,廣闊的胸襟和可親可敬的個性品質。無怪乎,有人說:在林林總總的魯迅回憶錄中,蕭紅的《回憶魯迅先生》是一枝獨秀。它不僅是魯迅回憶錄中的珍品,而且可謂是中國現代懷人散文的楷模,是敬獻于魯迅靈前一個永不凋謝的花圈。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學習本文通過捕捉有靈性的生活細節表現人物性格的寫作方法。
難點:理解偉人魯迅豐富而細膩的感情世界。
說明:
語文學習需要沉浸,要給學生思考活動的時空、讓他們在對具體文字段落的品味感悟中,加深理解,表達各自見解,不斷提升能力。
作者筆下的魯迅先生對妻子敬重與依賴,對小輩的體恤關懷,樂觀幽默,寬容別人,嚴格要求自己,支持革命進程等,所有這些是需要在閱讀中需要細心體會的。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預設
學生活動預設
設計意圖
談話導入
激發興趣
1、出示魯迅先生的《自題小像》,請同學談談對魯迅先生的印象。
2、實際上,魯迅先生是也是非常平易近人的。介紹本篇作者——蕭紅。
1、談談你熟悉的魯迅。(學生可能因為閱讀魯迅的文章大都比較深刻,含蓄,因此感到魯迅是深邃的、沉重的、嚴厲的。)
2、請同學課前收集蕭紅的生平事跡,在課堂上進行交流。
1、找準話題能使學生更快進入課堂。越是反差大的東西,越是能引起學生的注意。
2、介紹蕭紅的生平事跡,有利于對文章的整體把握。
理清思路
體會情感
1、提問:本文作者選取了哪些生活場景來表描寫魯迅先生?
2、思考,文中的魯迅給你的總體印象是怎樣的?
3、如果把第二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倒置,你覺得是否可以?
思考,交流。1、有以下生活場景:(1)笑聲明朗;(2)、走路輕捷;(3)、品評衣著;(4)、待人飲食;(5)、調侃玩笑;(6)、感染快樂;(7)、接待商人;(8)、回復來信等,這些生活場景體現了他和我們一樣也是擁有喜、怒、哀、樂的“普通人”。
2、這篇懷人散文內容設計多個方面,沒有嚴格的邏輯順序,有時會形成某種斷裂。這表明:這是一篇情緒化的文章,感情的紅線將素材織成一幅清晰的畫面。
1、既鍛煉了學生的概括能力,又使學生從吃、穿、住、行多側面了解魯迅,感受魯迅的平易近人。
2、因為蕭紅這篇文章似乎漫不經心,全無預設,是真實情感的表現,所以文中的魯迅先生才更顯得真實而有個性。所以寫文章必須有真情實感受。
深入文本
體悟有血有肉、平凡中見偉大的真魯迅。
提問:大家通過初步探討課文,都感到魯迅是非常平凡可親的。但這篇文章不僅寫出了魯迅的平凡可親,也通過捕捉魯迅先生許多有靈性的生活細節,表現出魯迅的個性,情趣,魅力,氣質,試從文中找出這些細微處加以分析。請同學討論有關句子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