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收入的分配教案
你認為這公平嗎?你還愿意干下去嗎?
那么什么是公平呢?
學生討論,教師總結:
1、公平主要指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主要表現為收入分配的相對平等,允許收入差異的存在。這個差異是怎樣的?
2、從公平含義看b店老板和你的收入差異公平嗎?(不公平)還愿意干下去嗎?(不愿意)因此
3、公平的收入分配的意義
有助于協調人們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
有利于實現經濟的發展
有利于社會和諧和穩定
引導:
在我國收入分配中既要講效率又要求公平,那么我們應該怎樣處理和解決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呢?下面我們來探究第二個問題:
板書
(二)正確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
我們看圖片。(大鍋飯的圖片)
這是我國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吃大鍋飯的圖片,它告訴我們當時我們實行什么樣的分配制度?(平均主義)的特點是什么?他把中國帶進富裕了嗎?學生(略)
師:那么這樣的平均主義,這樣的沒有效率的公平有意義嗎?學生(略)那么我們要怎樣的公平?學生(略)要提高效率就要采取怎樣的分配方式?如果只講效率又會導致怎樣的結果呢?學生(略)
師:好,請個同學總結效率和公平之間是怎樣的關系?
學生回答
板書:
1、效率與公平的辯證關系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沒有效率作為前提和基礎的公平,只能導致平均主義和普遍的貧窮。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經濟效率的保證。只有給勞動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權利的分配的公平,才能激發勞動者發展生產、提高經濟效率的積極性。
當然他們之間也有矛盾。
那么我們國家對于“效率與公平”問題是如何作出選擇的?把什么放在第一位?
板書:
2、 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
為什么要把效率放在第一位?什么是兼顧公平?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
把效率放在第一位,追求效率符合我國的國情,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自然資源相對貧乏,所以必須充分調動多方面的積極因素,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同時還要將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使社會得到和諧穩定發展。
師導:
正是由于我們堅持效率優先,使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富裕了起來,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改革開放取得的成就。播放《走進新時代》。這些改革開放取得的成就與我們前面短片《灰色震撼》反映的內容形成了鮮明對比。
那么請大家對這一社會現象進行討論,如何才能做到既堅持效率又兼顧公平?(請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具體事例說明)
學生討論
板書:
3、如何做到兼顧效率與公平
教師總結:
第一,允許和鼓勵一部分地區和個人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帶動其他地區和個人致富,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注意: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部分先富是共同富裕的必經之路。
第二,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懸殊。
解釋:平均主義是一種不公平,差距過大也是一種不公平。
目前我國的收入貧富差距已超過國際0.4的警戒線是中國歷史上貧富差距空前拉大的時期,這引起了我國新一屆政府的高度重視。今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規范收入分配秩序問題。
第三,必須正確處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的關系。
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抓住時機解釋什么是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就是要將個人收入與其在經濟活動中的貢獻掛鉤,充分調動人們參與社會財富創造的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初次分配由市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