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課 個人收入的分配教學案
《經濟生活》教學案
第三單元 收入與分配
第七課 個人收入的分配
7.1按勞分配為主體 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
①了解我國分配制度的內容;②理解我國分配制度的所有制基礎;③懂得按勞分配的基本內容和要求;④了解我國按勞分配的意義和作用;⑤了解按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制度。
2、能力目標
①能準確把握我國實行按勞分配制度的內涵、必然性及地位的理解能力;②結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分析實行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必然性和積極意義的分析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①堅定社會主義分配制度優越性的信念,增強擁護黨的方針的自覺性;②增強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的情感。
【考試要求】
高 考 考 綱 學業水平測試要求
1、按勞分配的基本內容和作用
2、按個體勞動者勞動成果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
3、我國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觀必然性 1、按勞分配的基本內容和要求
2、按個體勞動者勞動成果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
3、我國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觀必然性
a
a
b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按勞分配為主體
2、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教學方法、學法點津】
1、教學方法:引入實例法、自學閱讀—講授法、教師啟發、引導,課上討論等學生主體參與的教學形式
2、學法點津:對于為什么要實行按勞分配可從反面來思考,即不實行按勞分配實行按需分配或平均分配會出現什么后果去理解,這也體現了按勞分配的作用。對于按生產要素分配,主要是掌握每種生產要素分配的特點,而對按生產要素分配的意義則要抓住關鍵的字眼去理解。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自主學習過程】 【交流、合作探究】 【學習反思】
(一)我國現行的個人收入分配制度
1、是什么:
2、客觀必然性:
(二)按勞分配
1、含義
2、基本內容和要求
3、原因
4、意義
5、地位
(三)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1、多種分配方式包括:
2、按個體勞動成果分配
(1)含義
(2)特點
(3)政策
3、按生產要素分配
(1)生產要素的內容
(2)意義
(一)我國現行的個人收入分配制度
1.【探究】p58該村的收入分配有什么特點?
(二)按勞分配
1.【鞏固練習】在我國公有制經濟中,按勞分配的對象是( )
a、社會總產品b、個人消費品c、生活必需品d、物質總產品
2.【探究】p59在按勞分配和按需分配這兩種分配方式中,應該實行哪種分配方式?在平均分配和按勞分配兩種方式中,哪種更合理、更能促進生產的發展?
3.【判斷】按勞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經濟中
4.【鞏固練習】在各類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要堅持多勞多得、優績優酬,要重點向做出突出成績的勞動者傾斜。這體現了( )
a、按生產要素分配原則
b、按勞分配原則
c、市場的基礎作用
d、勞動創造財富
(三)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1.【探究】p59小吳的爸爸和姑姑主要按什么方式取得收入?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國目前收入分配方式有什么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