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和商業保險》教案
a.價格公開 信用好 b.代用率高 收益好
c.利率較高 收益較好 d.風險性小 安全性好
6.《泰坦尼克號》給人的啟示是多方面的,從經濟常識看,這一海難事件啟示我們( )
a.必須增強風險意識,大力發展保險事業
b.必須增強投資意識,積極參與存款儲蓄
c.必須增強環保意識,注重社會效益
d.必須增強風險意識,強制推行商業保險
7.保險事故如果發生,經保險公司核定事實后,投保人可以獲得( )
a.蒙受損失的全部賠償 b.蒙受損失的部分賠償
c.與交付保險費相等的賠償 d.合同約定的賠償
8.同商業保險不同,社會保險不是依據被保險人的需要的依據,而是( )
a.由國家和有關部門統一規定實行 b.由單位與個人協商進行
c.由國家與單位協商進行 d.由參與保險人的個人意志進行
9.社會保險是解決絕大多數社會成員共同需要的最迫切的保險項目,即只是保障 ( )
a.基本生活水平 b.較高的生活水平
c.小康生活水平 d.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需要
10.保險公司與商業銀行的共同點是①都是從事金融活動的企業 ②都必須接受中國人民銀行的監督和管理 ③都以吸收存款、發放貸款、轉賬結算為基本業務 ④都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11.購買債券與購買商業保險的主要區別有①前者主要是獲得利息收益,后者主要是獲得賠償收益 ②前者受益較高,后者受益較小 ③前者有一定風險,后者是針對風險的投資形式 ④二者都屬于一定投資行為( )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
12.某股份公司向社會發行股票和債券,股票和債券的主要區別表現在( )
a.股票是有價證券,債券僅是一種債務憑證
b.購買者與公司的實際經濟關系不同
c.股票可以買賣,債券只能到期還本付息
d.股票收益總是大于債券收益
(XX年全國高考題)
【滲透拓展創新】
二、材料分析題
13.武漢市某中學的一名學生在保險公司投保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交付保險費5元,保險期一年。后來,在保險期內,該生因發生意外交通事故受傷住院3個月,花費醫療費7000元,經核定,據保險合同約定保險公司付給學生保險費3800元,事后家長逢人便說:“參加保險就是好!”
根據材料結合經濟常識,回答下列問題:
(1)商業保險的作用是什么?
(2)商業保險是否比銀行儲蓄優越?為什么?
(3)某校根據上述材料,積極宣傳人身保險的優越性,強制學生統一辦保險,這種做法是否妥當?為什么?
14.國家大幅度下調銀行存貸款利率,有利于搞活企業,但會影響居民儲蓄存款的實際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