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學生興趣 提高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
五、創設情景,樹立學生主體思想,增強學生參與意識。
教學成效往往取決于能否增強學生的認知過程,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變“要我學”為“我愿學”,從而將外在的知識轉化為內在素質。 “授人之魚”只能飽餐一頓,“授人之漁”終生受用。教師不試著讓學生學會自己走路,學生就永遠不會學習,永遠依賴于老師這一拐杖。因此必須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角。教師要從原來的“教”改為“誘”,從原來的“教”改為“導”。教師的任務是在教學中創造一切條件,千方百計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育家陶行知說:“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這句話說明教學應是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地位的統一。在教學中,科學而又靈活地選擇教學方法,并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輔助教學,使學生五官并用,全身心地參與整個教學過程使政治課不僅有了文字和聲音,而且有了圖像和動畫,學生一堂課接受的信息量多了,而且對知識的理解更透了。教學應是教師誘導學生使之生疑,導向使之釋疑。多設疑,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一個問題問下去后,一定要留有學生思考的時間。有些問題在回答過程中出現偏向,可以加以引導,千萬不能越皰代俎。
六、從政治課學科特點出發,把政治理論與具體實際有機地結合起來。
政治理論一般都比較抽象,從理論到理論,學生肯定不愛聽。為了讓同學更好地理解知識,發展他們的能力和提高他們的覺悟,我把生活實際,社會實際和學生的思想實際拿到教學中來,并要求學生用學過的理論來解釋實際,運用到實際中去。
1、聯系社會實際。把國內外的重大時事和全國人民普遍關注的熱點與焦點問題適時適當地充實到教學內容中去,依據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例如,從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焦點訪談》、《東方時空》、《世界報道》這些固定的欄目中了解國內外重大時事,了解我國的基本國情、黨的重大方針政策和改革開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好的內容可以錄下來或摘下來,以備后用。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受到了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的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聯系學生的思想實際。
政治課教學有一個任務,那就是要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在教學中可以結合學生思想上模糊甚至錯誤的認識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高二哲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的教學中經常會有這樣的情況學生認為教師在講大道理,所講的道理和現實的反差比較大,因此不容易接受。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就要結合學生的思想實際不要光講空洞的道理,可以先要學生談談他們的觀點和認識,再有爭對性地進行分析,一針見血地指出他們的錯誤所在,這樣能有效地引導學生樹立健康正確的思想意識。
總之,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性的方法很多,只要教師認真轉眼教材,在備課的同時注意備學生、備方法,選擇靈活多樣、切合實際的方法,就一定能達到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