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課企業與勞動者教案
第ⅱ部分【課堂探究】四【探究交流與突破】要求:1、小組內討論交流結果,相互解答疑惑,完善問題答案,并標出小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準備展示。 2、思考、討論、展示以下活動。 活動:思考與理解1.合作突破(1)比較兩類公司:最重要的區別是什么?(2)公司與企業是何關系?(3)公司的唯一目的就是利潤,這一觀點正確嗎?2. 深化拓展,知識整合 關于公司的經營,應綜合其他單元知識,請嘗試一下: 五【熱點探究】———觀察生活 【探究主題一:央企整合】XX年4月國資委成立時,央企共有196家,經過國資委7年的重組和整合, XX年內要整合到80-100家。已經消失的央企中,1/5左右是以對外窗口公司并入相關集團的方式進行的,最終實現了資本資產化;1/5左右是以產業鏈整合方式進行的;1/10左右的相關央企是以“強強聯合”方式進行的。被稱為“央企重組加速器”的國新資產管理公司成立后,它的使命是,收納那些“規模較小、微利、效益差、應退出市場的央企”。這大大豐富了國有資產的管控、運作和戰略布局,從而為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國資有效率的產業布局以及提高國企的競爭力產生重要的正面影響,國有企業將強者愈強!舅伎肌 1. 眾多央企“消失”的方式有哪些?這是什么作用的結果?其目的是什么?整合后的央企適合采用什么企業形式?2. 整合后的央企該如何進一步增強其競爭力?試運用經濟生活知識提出你的建議!咎骄恐黝}二:關注大學生就業難與“民工荒”】 今年新春,全國各地傳出“民工荒”消息。但另一方面,又有成千上萬的年輕大學生找不到工作。“民工荒”與“就業難”的并存,成了現今中國社會的怪現象。 觀點1:北京市政協副秘書長謝朝華委員:企業不要大學生,可是對農民工也不夠好。一方面急著用人,另一方面又不想提高工人待遇。欠薪時有發生,加班、侵犯權益更是家常便飯。新一代農民工也轉變了就業觀念,不是為了混口飯吃就什么都肯干,他們也要求好的生存環境,也要求發展,也要有精神生活,F在農民工選擇越來越多,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憑什么還大老遠跑你這兒來受氣?“民工荒”本質是“權益荒”。觀點2:大連重工高級工人技師王亮代表:是企業太急功近利。按理說,大學生基礎好,學習能力強,開始操作方面差點,但進步也會很快。可是很多企業想降低成本,盡快賺錢,所以喜歡用技術熟練的農民工。這些企業沒有長遠眼光,沒有耐心培養大學生。
觀點3: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院長吳江委員:根源在社會。社會正處于一個特殊時期,存在“三碰頭”現象:大學生就業難,農民工特別是新生代農民工就業要求高,困難職工數量也到達峰值。幾個群體都需要解決就業問題,壓力很大。這是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社會轉型的必然結果,反過來又對這兩者形成了倒逼機制。
專家點評:有人沒事干,有事沒人干,這就是就業的結構性矛盾。其背后凸顯的是片面依賴大量廉價勞動力的發展方式日漸窮途末路,再不轉型升級,就難以為繼。一方面,掌握了高端知識的大學生無用武之地;另一方面,素質越來越高的農民工不愿意再去充當“苦力”。必須提高技術含量,去干那些價值更高的事情,才能讓企業、人才各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