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教學設計
(注:此問題,本節的第一框已經講過“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這種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故這里只需采用復習提問法將有關觀點再明確一下即可。) (學生回答)在我國,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這種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第一,對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如金融、通訊、鐵路、航空、電力、石油、天然氣、冶金、化工等),國有經濟必須占支配地位;第二,國有經濟要增強自己的控制力和競爭力,引導和影響其它所有制經濟的發展,并在國內外競爭中不斷擴大。(教師歸納)回答正確。綜上分析,應從兩個層面上理解公有制的主體地位:首先,就全國而言,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公有資產占優勢,要有量的優勢,更要注重質的提高:其次,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特點要強調指出的是,國家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和競爭力得到增經,在這個前提下,即使國有經濟比重減小一些,也不會影響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不會削弱國有經濟對國民經濟的主導作用。例如,1985年以來,雖然純國有工業產值的比重從1985年的64.9%下降到1995年的34.0%,但沒有改變公有制工業占主體的格局。1995年末,公有制工業產值比重為80%,資產總額達85%。又如,雖然目前國有經濟只占gdp的34%,但1996年在全國工業企業利稅總額1萬億元中,國有經濟就達6000多億元,加上集體經濟的2700多億元,兩相合計,公有制經濟利稅總額共為8776億元,貢獻率達88%。這說明,國有經濟雖然比重下降,但它的絕對值卻是居于絕對主導地位的。
多處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板書)
(注:只有讓學生明確非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更好地理解為什么要“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對此,教材未說明,教師應給予適當補充。) (教師)黨的xx大報告指出:“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要繼續鼓勵、引導,使之健康發展。這對滿足人們多樣化的需要,增加就業,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的重要作用”。(提問)你能舉例說明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對人們生活及國民經濟的作用嗎?(學生討論。略)(教師歸納)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表現在:有處于擴大就業:有處于促進生產的發展;有利于活躍市場,滿足人民生活多方面的需要;有利于增加國家財政收入和資金積累;外資經濟不僅可以得到外國的資金和技術設備,還可以直接學習外國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例如,據全國第三次工業普查資料,1995年底,在全國652萬個鄉鎮工業企業和生產單位中,集體所有制企業只占18.9%,其余81.1%的企業主要的就是個體和私營企業;在7318萬從業人員中,集體所有制占56%,個體和私營企業約占44%,后一數字驚人地說明它在解決社會剩余勞動力就業機會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就業問題,不僅在農村存在,在城市也存在。國企改革深化后,為了轉變機制,提高效益,部分職工下崗是加大改革力度所不可避免的。為下崗職工提供新的就業機會,單靠國有企業本身的調整是不能勝任的。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不受國家財政力量的制約,它將為擴大就業提供廣泛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