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課 財政與稅收教學案
(2)、個人所得稅
①是國家對 征收的一種稅。
②特點: 納稅人所得越高, 越高;所得越低, 越低。
③意義:個人所得稅是國家財政收入的 ,
是調節 、 實現 的有效手段。
(二)、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⑴在我國,稅收 , (社會主義稅收與資本主義稅收的主要區別)。
⑵在我國,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國家的興旺發達、繁榮富強與每個公民息息相關,國家各項職能的實現必須以社會各界繳納的各種稅收作為物質基礎。因此,每個公民在享受國家提供的各種服務的同時,必須承擔義務,自覺誠信納稅。
⑶四種違反稅法的表現:
①偷稅, ②欠稅, ③騙稅, ④抗稅,
⑷公民要以主人翁的態度,積極關注國家對稅收的征管和使用。公民應積極行使納稅人的權利。公民要增強自己對國家公職人員及公共權力的監督意識,以主人翁的態度積極關注國家稅收的征管和使用,對貪污和浪費國家資源的行為進行批評和檢舉,以維護人民和國家的利益。
四、誤區點撥
1.財政政策等同于貨幣政策。
2.財政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而財政收入越多越好。
3、財政本質上是一種消費關系。(一種分配關系)
4、發揮財政作用的關鍵是發展經濟。(增加財政收入。注:增加財政收入的根本因素是發展經濟)
5、稅收具有固定性,一旦確定就不能改變。 6、納稅人即征稅對象
五、鞏固訓練
1.我國每年用于國防及行政管理的財政支出已經超過7000億元人民幣,正是依靠這筆支出,使得我們能夠免費獲得政府提供的國防、司法、治安等公共服務。政府用于國防、司法、治安等方面的財政支出充分反映了財政具有( )
a.經濟穩定作用 b.資源配置作用 c.收入分配作用 d.經濟發展作用
2.XX年,中央財政用于“三農”的支出超過3000億元,比XX年增長了50%以上。中央財政加大對對“三農”投入的力度,有利于( )
①穩定國民經濟的基礎 ②促進財政的收支平衡
③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 ④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