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講 財政與稅收
第2講 財政與稅收知識清單一、國家財政 (一)財政及其作用1.財政的含義;財政是指國家的收入和支出。財政收入和支出是國家參與社會分配的兩個方面。2.財政的作用:(1)國家財政是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2)國家財政具有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3)國家財政具有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作用。(二)財政收入與支出1.財政收入(1)含義;國家通過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籌集起來的資金,就是財政收入。(2)來源:①稅收收入(最普遍最重要);②利潤收入;③債務收入;④其他收入。(3)影響因素:①經濟發展水平(基礎性影響因素);②分配政策。2.財政支出(1)含義:財政支出是國家對集中起來的財政資金進行分配和使用的過程。(2)分類:①經濟建設支出(有利于國家集中力量辦大事);②科學、教育、文化、衛生事業支出;③行政管理和國防支出(是鞏固國家政權、提供公共服務的物質保證);④社會保障支出(包括社會保險、社會福利、社會救助);⑤債務支出。3.財政收入與支出的關系:(1)財政收支平衡,是指當年的財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節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2)財政盈余,是指當年的財政收入大于財政支出的部分。(3)財政赤字,是指當年的財政支出大于財政收入的部分。二、征稅和納稅(一)稅收及其種類1.稅收的含義:從本質上看,稅收是國家為實現其職能,憑借政治權力,依法取得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2.稅收的基本特征:(1)三個基本特征:①強制性;②無償性;③固定性(2)三者的關系:三個基本特征之間是緊密聯系,不可分割的。①稅收無償性要求它具有強制性,強制性是無償性的保障。②稅收的強制性和無償性又決定了它必須具有固定性。3.稅收的種類:(1)分為流轉稅、所得稅、資源稅、財產稅和行為稅五大類。(2)目前在我國,影響很大的兩個稅種①增值稅基本內容:是以生產經營中的增值額為征稅對象的一種稅。實行比例稅率,基本稅率是17%。納稅人是在我國境內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意義:增值稅不僅可以避免對同一個經營額重復征稅,而且可以防止前一個生產經營環節企業的偷漏稅行為。它有利于促進生產的專業化和體現公平競爭,也有利于財政收入的穩定增長。②個人所得稅基本內容:是國家對個人所得征收的一種稅。按應稅項目不同,分別實行超額累進稅率和比例稅率。實行超額累進稅率,納稅人所得越高,稅率越高,所得越低,稅率越低。納稅人是在我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一年,從我國境內外取得所得的個人,以及在我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滿一年而從我國境內取得所得的個人。意義:個人所得稅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也是調節個人收入分配,實現社會公平的有效手段。(二)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1.我國稅收的性質: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根本原因: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2.稅收的作用:(1)組織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2)調節經濟的重要杠桿;(3)實現經濟監督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