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講 財政與稅收
3.違反稅法行為:(1)偷稅:指納稅人有意違反稅法規定,用欺騙、隱瞞等方式不繳或少繳應納稅款的行為。(2)欠稅:指納稅人超過稅務機關規定的納稅期限,沒有按是繳納而拖欠稅款的行為。(3)騙稅:指納稅人用欺騙方法獲得國家稅收優惠的行為。(4)抗稅:指納稅人以暴力、威脅等手段拒不繳納稅款的行為。4.納稅人的權利與義務相統一:(1)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要自覺依法納稅。(2)納稅人享有的權利:要增強對國家公職人員及公共權力的監督意識,以主人翁的態度積極關注國家對稅收的征管和使用,對貪污和浪費國家資財的行為進行批評和檢舉,以維護人民和國家的利益。重難點突破難點1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1、財政政策(1)含義:是指一國政府為實現一定宏觀經濟目標而調整財政收支規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導原則極其相應的措施。(2)基本類型:財政政策在調節國民經濟總量方面的不同功能,財政政策可分為擴張性財政政策和緊縮性財政政策。擴張性財政政策是指通過財政分配活動來增加和刺激社會總需求,其手段主要是降低稅率和增加財政支出。緊縮性財政政策是指通過財政分配活動來減少和抑制社會總需求,其手段主要是提高稅率和減少財政支出。(3)運用:“逆風向調節”,即財政政策的運用應當與宏觀經濟形勢相反。在國民經濟發展滯緩,存在社會總需求不足時,可通過擴張性財政政策擴大投資和消費,增加社會總需求,使社會總需求和社會總供給達到基本平衡;在國民經濟發展過熱,出現社會總需求過旺時,可通過緊縮性財政政策減少投資和消費,抑制社會總需求,使社會總需求和社會總供給達到基本平衡。2、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比較區別
聯系
含義
內容
制定財政政策是指一國政府為實現一定宏觀經濟目標而調整財政收支規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導原則極其相應的政策措施。有關財政收入和支出的政策。如稅收的變動、國庫券的履行、保護價收購糧食等。國家財政部門制定,經全國人大或其常委會通過。1.二者都是經濟政策,都屬于宏觀調控的重要方式。2.都通過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平衡來實現經濟發展。3.在一般條件下,兩者相互配合起作用。貨幣政策是指一國中央銀行為實現一定的宏觀經濟目標,而對貨幣供應量和信貸量進行調節的控制所采取的指導方針及其相應的政策措施。和銀行利率有關的一系列政策。如存貸款利息率的調整、存款準備金率的調整。中國人民銀行(央行)直接制定,經國務院批準。【例題】(XX年高考廣東卷,單項選擇)XX年5月30日,我國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稅率由l‰,調整為3‰,當日滬深兩市跌停個股約860只,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a.財政政策 b.貨幣擴張政策 c.收入政策 d.貨幣緊縮政策【解析】答案a。本題考查國家財政具有促進國民經濟平衡運行的作用。題目體現的是國家利用稅收政策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稅收政策是財政政策的重要內容,不是貨幣政策,因此選a。難點2 影響財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在社會經濟生活中,財政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為了使財政的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關鍵是增加財政收入,即增加財政資金的總量。影響財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有兩個:一是財政收入受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二是財政收入受分配政策的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