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大中型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教學設計
──紅塔集團董事長柳萬東
XX年上半年,紅塔集團產銷兩旺,生產卷煙139.53萬箱,同比增加4.36萬箱,增長3.23%;銷售卷煙137.62萬箱,同比增加3.73萬箱,增長2.79%;實現稅利99.08億元,同比增加7.41億元,增長8.09%。產品結構提升,主力品牌產銷增長,品牌集中度提高,“玉溪”、“紅塔山”、“紅梅”三個主力品牌銷量全面上升。
其次,在國家財政收入主要來源的國有經濟中,國有大中型企業的貢獻最大,為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發揮著重大作用。
播放視頻:中國一汽
教師設問:接下來,請同學們結合課本關于中國一汽的材料,思考并分析:國有大中型企業具有什么基本特點,有什么優勢?
第三,國有大中型企業擁有雄厚的資產、具有一流的技術水平、較高的經營管理水平和良好的企業素質。它的存在和發展,對于壯大國有經濟,鞏固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推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搞好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從國有大中型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中,我們可以看出:國有企業,尤其是作為我國國民經濟支柱的國有大中型企業,其經營狀況直接關系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主義制度的鞏固,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因此必須大力搞好國有大中型企業。
2、大力搞好國有大中型企業
教師出示材料:
材料一:1995年我國擁有整車廠122家,改裝廠626家,全年共生產汽車150萬輛,不到美國通用汽車生產產量的1/5。
材料二:1996年調查表明,全國29個地區生產電視機,23個地區生產汽車,23個地區生產洗衣機, 23個地區生產電冰箱等,都存在地區趨同現象。中部與東部工業結構相似率達93.5%,西部與中部工業結構相似率達97.9%。
材料三:大路貨多,名優產品少;低檔產品多,高附加值高科技產品少;粗加工產品多,深加工產品少;平銷產品多,暢銷產品少。
教師設問:這三則材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國有企業的現在存在的問題,請你分析它存在哪些問題?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歸納總結:
(1)國有企業的現在存在的問題
上述材料說明我國國有企業經濟結構不合理,主要表現在如下幾點:
表現一:企業組織結構不合理,集中程度低。企業“大而全”、“小而全”,即規模小而分散,專業化程度低。
表現二:地區結構不合理,在低水平上重復建設。地區經濟趨同化嚴重。
表現三:產品結構不合理。
播放視頻: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大確定的國有企業改革的目標
(2)國有企業改革的目標
鑒于國有企業的現狀,中共xx大明確提出國有企業改革的目標:
①、xx大提出,用三年左右時間,使大多數國有大中型虧損企業擺脫困境,力爭到本世紀末大多數國有大中型骨干企業初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現代企業制度的四個特征: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這一目標已基本實現。
②、XX年,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的目標是:適應經濟體制與經濟增長方式兩個根本性轉變和擴大對外開放的要求,基本完成戰略性調整和改組,形成比較合理的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建立比較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經濟效益明顯提高,科技開發能力、市場競爭能力和抗御風險能力明顯增強,使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更好地發揮主導作用。
學習拓展:
(3)如何搞活搞好國有企業、提高其競爭力是一個十分重大的理論課題和實踐,下面我們大家共同分享搞好國有企業的幾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