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大中型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教學設計
策略之一:先養兒子,后當孫子,進行角色轉換
股份制改造為許多企業帶來了新的機遇。但是,近年來由于國家加強了宏觀調控,緊縮銀根,錢從何而來呢?1993年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別出心裁的提出了“老子、兒子、孫子”理論:對于整體改制有難度的國有大型企業,他主張劃出最有活力、最有吸引力的一部分進行改制,成立子公司,把“兒子”培養起來,然后“兒子”吃掉(收購)“老子”(母公司),于是“兒子”成了“老子”,原來的“老子”成了“孫子”,如此角色轉換,整個企業就可活起來。在這一理論的指導下,1993年5月28日,湖北化纖總公司果斷決策,把公司所屬效益最好的長絲廠劃出來進行股份制改造,成立了湖北金環股份有限公司,以部分活帶動整體活,吸收股金4066萬元。第一期,1815萬元股金注入到很有發展前途的漂白粘膠長絲生產中,長絲產量由噸一舉躍到4000噸,每年直接增加效益2400萬元。
策略之二:化干戈為玉帛,共謀發展,避免兩敗俱傷
“椰風”和“椰樹”是海南省最大的兩個企業集團,也是海南飲料業的兩大支柱。“椰風”的芒果汁市場主要是在長江以北,“椰樹”的椰子汁市場主要是在長江以南。1996年8月,“椰樹”在海口召開芒果汁訂貨會,會前向“椰風”全國主要的經銷商發出傳真,力邀他們前去參加,并承諾價格從出廠價每聽1.78元大幅度降到1.4元。此時,一些商家要求“椰風”也相應大幅度降價,否則便中止與“椰風”簽訂的訂單,改訂“椰樹”產品。“椰樹”此舉明顯想以虧本傾銷芒果汁來沖擊“椰風”苦心經營的市場。情急之下,“椰風”也不甘示弱,他們一方面準備上訴,控告“椰樹”違反了《廣告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另一方面,公司有人提出馬上生產椰子汁,以每聽1.3元的價格傾銷。值此“山雨欲來風滿樓”之際,“椰風”和“椰樹”都是關系一向不錯的同省兄弟,沒有必要大動干戈,經過協調,“兩椰”終于化干戈為玉帛,達成了共同開發海南豐富的芒果資源的協議。同時,“椰樹”也鄭重承諾1997年10月以前暫停生產芒果汁,雙方皆大歡喜。
策略之三:化零為整,組建企業航空母艦
1996年3月,有“紅太陽一族”之稱的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突然宣布,在全國范圍內降低17~29英寸規格長虹彩電的售價,降幅為8%~18%,單機降價額為100元~850元。之后,零售市場一片火爆,從而在全國掀起了一場空前的“彩電價格大戰”,這場大戰給予那些年產量在幾十萬臺甚至幾千臺左右的小企業以毀滅性的打擊,被淘汰的命運已成定局。“長虹”主動出擊,意在率先降價以增加市場占有率,從而進一步擴大規模。只有“航空母艦”式的大型彩電企業才具備強大的技術開發、市場營銷和抗風險能力,才有利于與“洋貨”競爭。“長虹”總經理倪潤峰認為:彩電行業要抗擊洋貨,必須形成規模經營,通過資產重組,組成大集團,把過分分散的力量集中起來。事實上,“長虹”降價,延緩了進口彩電對我國大中城市市場的侵占。僅就74厘米彩電而言,“長虹”市場占有率由“長虹”降價前的14.37%上升到17.5%,同期進口彩電的市場占有率由49.045%下降至46%,進來更是下降至20%~25%。
策略之四:無中生有,重新評估無形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