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面對市場經濟教學案1
1、片面經濟發展及后果:片面追求經濟增長速度,會導致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一系列社會問題,沒有實現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人的全面發展、環境協調發展,甚至出現“沒有發展的增長”。2、科學發展觀(1)提出: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對長期發展實踐的經驗的總結與升華,是在黨的xx屆三中全會上提出,是我們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理論創新的重大成果。(2)科學發展觀的內涵:以人為本,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發展觀。(3)為什么要樹立和堅持科學發展觀?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有利于實現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協調、可持續發展;有利于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樹立科學發展觀能夠促進社會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的全面發展,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加卓有成效地推向前進。(二) 促進經濟持續協調發展
1、原因:(1)發展是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科學發展觀的主旨在于更好地發展,國家發展首先是經濟發展,要集中力量把經濟搞上去。
(2)促進經濟協調發展,實現速度、結構、質量和效益的統一,才能為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提供雄厚的物質基礎。
2、怎樣做?
(1)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全面提高農業、工業和服務業水平和效益。
(2)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
3、 籌城鄉發展
(1)原因: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始終是一個關系國家全局的根本性問題,農業在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具有基礎性地位;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是全面建議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
(2)措施: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引導農村勞動力的合理有序流動;逐步提高城鎮化水平;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基本政策;減輕農民負擔,保護農民利益,促進農村發展。
4、 統籌區域發展
(1)原因 :我國幅員遼闊,地區發展不平衡,東中西差距不斷擴大,這就制約著現代化建設的全局和我國的長治久安。統籌區域發展是社會主義本質和根本任務的要求,有利于縮小差距,實現共同富裕和和諧社會建設。
(2)措施:推進西部大開發,推動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形成東中西互動、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格局。
五、面對經濟全球化
1、經濟全球化的含義:指商品、勞務、技術、資金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和配置,使各國經濟日益相互依賴、相互聯系的趨勢。
2、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資本全球化
4、 經濟全球化的實現方式----跨國公司
(1)含義:指本國擁有總部,并在其他國家和地區有子公司的國際性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