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框 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第三框 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一、說課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 , 本框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我國現階段的另一項經濟制度一一分配制度。加上上一框所學的我國現階段的所有制結構 ( 基本經濟制度 ), 使學生初步認識我國現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的性質和特點 , 明確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要內容之一 , 同時也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及全書內容的學習奠定理論基礎。
從現實生活來看 , 實行什么樣的分配制度 , 能否理順分配關系 , 是事關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和積極性能否充分發揮的大問題 , 是我們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的大問題。按照xx大和xx屆三中全會的精神 , 都要求進一步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 完善分配體系 , 理順分配關系。所以 , 講好本課時的內容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產品的分配方式屬于生產關系的內容 , 所以本節內容總的教學思路是 : 緊緊把握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規律這條主線 , 充分發揮現代教學手段的功能 , 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比如既有學生的閱讀討論 , 又有教師的啟發引導、歸納延伸;既有圖表的直觀展示 , 又有抽象的演繹推理 ;既有教師的情景設置、設疑促思 , 又有學生的分析思考、練習鞏固 ; 既有理論知識的傳授 , 又有擴展視野、聯系實際的能力提升 , 而且還有促使學生關心社會 , 理解黨的政策等的思想教育的功能。總之 , 很好地體現了教學雙方的互動 .體現了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
我國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高考要求簡析)
該考點主要涉及的內容 :
①按勞分配及其他分配方式。
②在我國社會主義現階段 , 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 把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的客觀必然性。
③對各種具體的分配形式的認識。
④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
二、教學目標
知識:識記并理解按勞分配及其他分配方式;理解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的必然性。
能力:遷移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比較能力;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覺悟:正確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自覺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三、教學重點
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的必然性。
四、教學難點
按勞分配以外的幾種分配方式
五、教具準備
多媒體教學設備
六、學生活動設計
1、課堂活動:閱讀¬——討論——計算——比較
2、課外活動:了解家里的各種分配在家庭總收入中的比例,幫助理解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必然性。
七、教學方法:教師講解中的引導、點撥、啟發與學生閱讀、思考、回答相結合。
八、學習指導:
本框的主要內容是我國現階段的分配制度,它和上一框所學的我國現階段的所有制結構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制度的兩個方面。學習本框要注意理解按勞分配及其必然性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的必然性。對于其他分配方式,只簡單掌握其主要內容即可。
九、導讀提示:
1.我們這里學習的按勞分配,其前提是什么?主要內容是什么?
2.決定個人消費品實行按勞分配的客觀經濟條件有哪些?
3.說一說我國目前除按勞分配以外,還存在哪些分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