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框 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第二、這是由社會主義制度下生產力發展水平決定的(物質基礎)。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生產力還 沒有實現高度發達,勞動產品還沒有達到極大豐富的程度,還不能充分滿足社會成員各方面的需要,所以還不具備按需分配的物質條件。
第三、這是由社會主義制度下勞動的性質和特點決定的(直接原因)。在社會主義社會,勞動者還沒有實現全面發展(特點);勞動還沒有成為生活的第一需要,而只是謀生的手段(性質)。因此,個人消費品的分配必須體現勞動的差別,不能實行平均主義,只能是按勞分配。
教師設疑:如果干和不干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會導致什么結果?
學生思考、回答后 教師小結:“干和不干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是平均主義的表現。平均主義必然養“懶漢”,導致人人都不努力工作。從一個社會來說,如果人人都沒有勞動熱情,都不愿意付出勞動,這個社會是沒有前途的。因為勞動者是生產力的個體性因素,是能動性因素。分配制度不能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就表明它嚴重束縛生產力的發展,最終會導致普遍貧窮。
[ 師 ] 過渡:社會主義的客觀經濟條件決定了在公有制條件下對個人消費品實行按勞分配 , 但按勞分配并不是唯一的方式 .還存在其他的個人收入分配方式。
(二)、按勞分配以外的個人收入分配方式 ( 板書〉
請同學們閱讀材料 p45, 找一找還有哪幾種分配方式 ?
[ 生 ] 有按個體勞動者的勞動成果分配、按生產要素分配、福利性分配和社會保障收入。 ( 多媒體顯示 )
按個體勞動者的勞動成果分配
按勞分配以外的分配方式 按生產要素分配
福利性分配和社會保障收入
展示課件:
某3口之家的家庭XX年7月份的收入共6258元。其中,1人在集體企業工作,工資
收入600元;1人在國有商場工作,工資收入700元;1人在外資企業工作,工資收入2900元;此外,還有股票交易收入1200元,政府公債收入528元,為企業提供商品信息收入330元。另外,他們利用下班時間做夜市收入1200元。
教師提問:在該家庭的收入中屬于按勞分配的是多少?其他分配方式收入的是多少?其他分配方式有哪些?
學生計算、回答后教師小結:該家庭的收入中屬于按勞分配是1300元,其他分配方式收入的是6158元。其他分配方式有:按個體勞動者的勞動成果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
1.按個體勞動者的勞動成果分配(多媒體顯示)
引導學生閱讀課本第45頁第3段文字后回答:個體勞動者的勞動成果分配與按勞分配
有什么不同?
學生比較回答后教師展示課件三:
個體勞動者的勞動成果分配與按勞分配的比較表
名 稱
項目 個體勞動者的勞動
成果分配 按勞分配
不同點 所有制 基礎不同 非公有制 公有制
分配方式不同 是自己的勞動成果 社會將個人消費品分配給勞動者
分配的客體不同 不只是用于個人分配 個人消費品
相 同 點 (1)都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