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經濟生活》第一單元學案
d.生產某種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越高,單位時間內生產的商品價值總量就越小
中國家電進入“戰國時代”以來,競爭更加激烈,而市場的競爭最終取決于技術的競爭。你生產等離子彩電、我生產液晶彩電,競爭的結果是商品人性化、時尚化日益突出,價位卻一跌再跌,一臺37英寸液晶彩電由3萬多元現已跌到1.7萬元左右。運用相關知識,完成43—44題。
43.市場的競爭最終取決于技術的競爭,這是因為科技的發展:a
a.能縮短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從而獲得額外的收益
b.能使商品的使用價值數量減少
c.能使單位商品的價值量增大
d.能使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44.競爭的結果使商品價位一跌再跌說明:b
a.個別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使單位商品價值量降低
b.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使單位商品價值量降低
c.供求關系決定商品的價格
d.供求關系決定商品的價值
4、供給與需求;
★自去年12月份以來,由于廠家產量有限、市場需求旺盛,國產奧迪、寶馬等中低檔國產車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價格居高不下。據此回答45—46題。
45.上述材料表明:b
a.供求決定價格 b.供求影響價格
c.供求決定價值 d.供求影響價值
46.出現上述材料中的現象時:c
①就會形成賣方市場 ②就會形成買方市場
③使賣方在市場交易中處于有利地位 ④使買方在市場交易中處于有利地位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影響(均衡)價格的因素
★47.市場上,討價還價是一種普遍的現象。賣者總是抬高價格,而買者總是壓低價格。但是商品的最后成交價格,則通常是買賣雙方協商一致的結果。這種現象表明市場上商品的價格:d
①取決于買賣雙方的討價還價的能力 ②取決于買賣雙方的心情
③具有偶然性,無規律可循 ④受當時供求關系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