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
2.2.1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 教案
課題: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
目的:理解運動與靜止的含義;一切事物都是運動的;理解物質與運動的關系;
運動與靜止的關系
重點:物質與運動的關系
難點:靜止是運動的一種特殊狀態;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
教程:
【復舊】唯物辯證法的第一個觀點是聯系的觀點(普遍性和客觀性;建立新的具體的聯系;多樣性)
【導新】今天我們講唯物辯證法的第二個觀點:發展的觀點。聯系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兩個總特征。
【導學檢測】
?伎键c: 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
閱讀教材第一段回答:說明聯系、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關系?
1、運動和物質密切聯系、不可分割。
(i) 物質是運動的物質, 運動是物質的① 屬性和存在方式。
(2) 運動是物質的運動, 物質是運動的② 。
閱讀教材第二至六段回答:運動有幾種形式?
閱讀教材第七段回答:什么是運動?
2、離開物質談運動或離開運動談物質都是錯誤的。
閱讀教材第二十一八至二十四段回答:什么是靜止?運動和靜止的關系?
3、靜止是運動的特殊狀態
(1) 靜止指兩種情形: 一是指事物之間的③ 位置保持不變;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④ 在一定時期內基本不變
(2) 靜止不是絕對的不運動 ,不是完全的靜止 , 而是一種不顯著的運動 , 是運動的⑤ 狀態。
(3) 運動與靜止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運動是絕對的、無條件的, 靜止是相對的、有條件的。動中有靜, 靜中有動, 任何事物的存在與發展都是動與靜的統一。
結論: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都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教學過程]
一.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
1.由于事物的普遍聯系和相互作用,構成了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
例:無風不起浪;社會經濟活動包括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四個環節,這四個環節相互聯系促進了經濟的發展;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相互作用,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
學生考上大學 雞蛋變成小雞
事物的內部聯系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本原因;事物的外部聯系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必要條件。
2.運動含義:運動就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變化和過程。
⑴基本形式:機械運動(斗轉星移,海陸變遷)
物理運動(光熱磁場運動、電荷運動)
化學運動(物質的化合分解、鐵釘生銹)
生命運動
社會運動(最復雜、最高級)
哲學上的運動與五種基本運動形式:共性與個性
⑵特殊形式:相對靜止
p59名言:說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的,運動是絕對的,無條件的,永恒的。
3.物質與運動的關系:密切聯系,不可分割。
⑴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物質離不開運動)
例: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物質必須在運動中存在。
例:喜瑪拉雅山形成于萬年以前,并且一直在上升,在50萬年內,其主峰上升了1600多米,每年向北移動6cm。我國首都北京在300萬年以前,曾經是狂洋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