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工具和外匯》•教學設計
三維目標
1.知識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識記常用的信用工具、外匯和匯率的含義。
(2) 運用初步掌握的信用工具的知識,聯系實際談談信用工具在現代經濟生活中的作用。
2.能力目標
通過演繹信用卡、支票等幾種信用工具的使用,使學生感受到現代經濟生活中學會正確使用信用工具的好處和便利,增強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相關知識和能力的意識。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逐步樹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商品貨幣觀念;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教學重點
信用工具、外匯
教學難點
外匯、匯率
教學方法
實物導入法,討論法,講授法。
教學過程
[詳細過程]
(用多媒體或音像資料展示下列實際生活中的真實場景:商場里人們選購了自己稱心如意的商品后,將小推車推到收銀臺前,有的用現金進行結算,有的則將卡交給服務員,進行刷卡結算)
問:在上面的場景中,從人們購物結算中你發現了什么?(當中包含了現金結算、轉帳結算,引導學生說出)
(小結且導入)是的,正如剛才大家所看到的情景一樣,在現代生活的各種經濟往來中,人們既可以用現金進行結算,又可進行轉賬結算。并且,隨著信息技術的日益深入,“無紙貿易”已成為21世紀的時代色,人們越來越多地借助于信用工具和電子貨幣進行經濟往來中的業務結算。隨著國際化日益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人們不再只熟悉和使用本國貨幣,人們對外國貨幣也不再感到十分陌生,這一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信用工具和外匯”。
(板書)一、信用工具
1.現金結算與轉賬結算
問:在剛才展示的生活場景中,大家已感受了現金結算和轉賬結算。那么,你們能不能根據這兩種結算方式的特征,嘗試給現金結算和轉賬結算下一個描述性定義,并列舉出常見的信用工具?(這兩個問題只要有預習都可以在書上找到答案)
(肯定并啟發)剛才的兩位同學回答得很準確。現在又有一個問題橫在我們面前:現金消費和刷卡消費有什么不同?請大家在看了下面的短片后,回答問題。
(用多媒體播放復旦大學一卡通宣傳動畫: “校園一卡通”可在學校超市購物、食堂就餐、理發店理發、打電話等生活情境)
問:看過短片后,哪位同學率先發表自己的見解?
引導學生得出以下結論:
現金消費存在攜帶不方便、使用不安全、操作較復雜的問題,而刷卡消費除較簡便、實用、高效和安全外,還可降低成本。
(進一步提出問題)既然刷卡消費這么好,那么,什么是信用卡?它的優點有哪些?
(板書)2.信用卡
(1)信用卡的含義和優點。
(播放信用卡的不同用途的視頻和各銀行信用卡圖片)
問:請大家談談信用卡優點。
引導同學們得出以下信用卡的結論:
信用卡的優點:第一是功能多,集存款、取款、消費、結算、查詢為一體;第二是方便,既能減少現金的使用,簡化收款手續,又能方便購物消費;第三是節省,能節省交易費用;第四是安全,能增強消費安全。
(板書)(2)信用卡的使用。
信用卡與現代生活已密不可分了,在使用信用卡時要注意下面的一些問題:一是申領信用卡時要持個人身份證,在設置密碼時注意不要用容易被別人猜到的數字,如出生日期、電話號碼等,并且盡量避免密碼讓別人獲取;二是在atm機上使用信用卡時,若發現吞卡現象,要立即撥打atm機上載明的銀行客戶服務電話,詢問吞卡的原因及下步該采取的措施;三是發現銀行卡丟失后,要立即到附近發卡行的分支機構辦理掛失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