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工具和外匯教案(精選2篇)
信用工具和外匯教案 篇1
《經濟與生活》第一單元:生活與消費
二、信用工具和外匯教案
【教學目標】:
解釋常見的信用工具的用途,理解金錢在現代經濟生活中的意義;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學習要求】:
理解:信用卡的含義,功能及優點。
了解:支票的含義,類型及在使用上的特點。
了解:外匯和匯率。
理解:保持人民幣幣值穩定的意義。
【重難點】
理解:信用卡的含義,功能及優點。
理解:保持人民幣幣值穩定的意義
理解:金錢在現代經濟生活中的意義,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師生研討】
二、信用工具和外匯
(一)信用工具:
1、結算的方式:(1)現金結算 (2)轉帳結算。
2、常用信用工具:
(1)信用卡:廣義的信用卡,只要是張電子卡都是信用卡
a、含義:具有消費、轉帳結算、存取現金、信用貸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電子支付卡。
b、優點: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費、結算、查詢為一體,能減少現金的使用,簡化收款手續,方便購物消費,增強消費安全,給持卡人帶來諸多便利。
c、其中銀行信用卡(代記卡)是指商業銀行對信貸狀況良好的客戶發行的一種信用憑證。
(2)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憑證,是出票人委托銀行等金融機構見票時無條件支付一定金額給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重點)
支票主要分為轉帳支票和現金支票兩種。在使用上轉帳支票的特點是:付款單位開出轉帳支票后,收款單位憑支票到銀行把這筆錢轉入自己的帳戶。在使用上現金支票的特點是:由付款單位開出,收款人憑票到銀行支取現金。拿到現金支票后,要妥善保存,不得存折疊;要查驗金額的大小寫是否一致,單位書寫是否正確;在支票有效期內,到銀行支取現金;支票如被銀行退回,盡快向出票單位索換;不得將它作為轉帳支票使用,也不能直接用它購物。
(二) 外匯和匯率:(重點)
1、外匯:外匯是用外幣表示的用于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廣義的,包括貨幣的所有職能
(注意:外幣不一定都是外匯。當前,在國際市場上用于國際結算的主要是美元、英鎊、歐元、日元等一些發達國家的貨幣。)
2、匯率又稱匯價,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
判斷匯率升高和跌落的標準:如果用100單位外幣可以兌換成更多的人民幣,說明外匯的匯率升高,外幣升值,人民幣匯率下降,人民幣貶值;反之,亦然。
3、匯率變化對經濟的影響:(即:貨幣升值和貶值的利弊分析)
(1)本幣升值,意味著同量外幣兌換的本幣更少,影響有:a出口減少,進口增加;b外資投資成本增加;c導致國內生產下降、失業增加;d本國外匯儲備貶值,但有利于償還外債;e有利于本國企業走出去
(2)本幣貶值,意味著同量外幣兌換的本幣更多,影響有:a出口增加,進口減少;b外資投資成本降低;c增強本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d本國消費相對便宜,外國游客增加。
4、保持人民幣幣值基本穩定的含義及意義:即對內保持物價總水平穩定,對外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對人民生活安定,對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對世界金融的穩定、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三、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一)1、從產生看:貨幣是商品交換長期發展的產物;
2、從本質看:貨幣是固定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其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3、從職能看:貨幣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兩個基本職能;
4、從重要性看:在一定意義上,貨幣是財富的象征,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任然存在商品貨幣關系,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各種經濟活動都離不開貨幣。
(二)樹立金錢觀:
(1)對金錢要取之有道,要通過正當手段賺錢,靠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致富。
(2)用之有益,要把錢用到有利于國家,有利于社會,有利于他人的地方。
(3)用之有度。花錢要有所節制,要分輕重緩急。
(4)堅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正確認識金錢與人生的關系,反對“金錢萬能論”,抵制拜金主義。
【板書設計】
現金結算
結算方式
轉賬結算
信用工具和外匯 信用卡
信用工 外匯
外匯匯率 保持人民幣幣值基本穩定
【教學反思】:
信用工具和外匯教案 篇2
二、信用工具和外匯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識記:我國主要的信用工具:信用卡、匯票、支票及其主要用途;了解外匯的相關知識2、能力目標:通過教學,培養學生運用有關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論聯系實際和參加社會實踐的能力。3、德育目標: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節約的習慣;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自覺遵守國家國家金融制度教學重點:外匯教學難點:匯率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1、貨幣的本質是什么? 2、貨幣的基本職能有哪些?【導入新課】當我們去商店買東西時,例如說買筆,我們會直接給店主錢。然而,當我們要在網上購買一件貨物或是向一些外地朋友買東西,你怎么辦?這兩種就是人們常用的結算方式:現金結算和轉帳結算。前者主要是用紙幣來完成貨幣的支付手段,而后者是收付雙方通過銀行轉帳來完成貨幣的收付行為。(p7)二、信用工具和外匯(板書)㈠、信用工具(板書)1、結算方式:現金結算和轉帳結算(板書)銀行為什么要開展辦理結算這個業務?可以避免大量使用現金帶來的麻煩。大量使用現金有哪些麻煩?學生:1、容易丟失,2、結算不方便,3、外出帶很多現金可能出現的意外。過渡:所以,辦理結算必須使用一些信用工具,而這些信用工具有信用卡、匯票和支票。2、常用的信用工具⑴、 信用卡(板書)講之前可將商業銀行發行的信用卡已經各種其他卡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指出哪個為信用卡。然后提問:你們知道什么是信用卡嗎?接著指出:信用卡含義:是銀行發給自己信用情況較好的公司及有穩定收入的個人以便其購買商品或取得服務的信用憑證。(p7)提問:信用卡為什么會流行?你們在使用信用卡時,感覺到信用卡有什么好處沒有?(p8練習)就是因為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貸款、消費、結算、查詢為一體,使用起來方便、安全,外出購物,使用者可以不必攜帶大量的現金,并且還可以超出自己的存款數進行支付;對收款人方來說,可以節省大量收付、清點、保管、押運現金的勞動;對于銀行來說,發行信用卡不但節省大量印刷、發行、收付、清點、保管現金的勞動,而且可向使用信用卡的一方收取一定的手續費,當持卡者透支時,銀行還可以作為貸款收取較高的利息。正因為信用卡如此方便,有如此的好處,所以它已逐漸成為現代社會流行的一種支付行為,人人離不開卡。過渡:點出信用卡在貨幣發展史上的地位,即貨幣的發展大體上經歷了金屬貨幣——紙幣——信用貨幣(電子貨幣)對于比較陌生的電子貨幣,必須交代清楚其內涵和外延內涵:用電子計算機系統儲存和處理的存款。外延:包括信用卡,自動柜員機,電子轉帳終端等組成的銀行交易工具和業務;出現電子貨幣的原因:高科技的發展(特別時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半導體產業和信息網絡的迅猛發展)信用卡和借記卡的區別:
種類
發卡單位
需要擔保人
消費、查詢、存款
貸款
有無存折
信用卡
銀行
需要
可以
可以
無
借記卡
銀行
不需要
可以
否
有
⑵、支票(板書)支票就是一種由出票人簽發的,委托辦理支票存款業務的銀行在見票時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據。在我國,支票主要分為轉帳支票和現金支票。請討論p9探究活動1。并看相關鏈接1注意:轉帳支票用于同城結算。(二)、外匯(板書)討論p10探究活動1,(必須用到外匯)。外匯:一國持有的以外幣表示的用以進行國際結算的支付手段。其有兩個基本特征:①它必須是以外幣表示的資產,凡用本國貨幣表示的有價證劵、信用工具均不屬于外匯。②、它可以自由兌換成其他形式的資產或支付手段,凡不能自由兌換成其他國家貨幣和支付手段的外國貨幣不屬于外匯。匯率:一種貨幣用另一種貨幣表示的價格稱為匯率或是匯價。匯率表明兩種不同貨幣之間的比價。匯率的標價方法有: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直接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的外國貨幣為標準計算應折合若干單位的本國貨幣的方法。如1美元可以兌換8元人民幣,即$1=¥8。間接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的本國貨幣來計算應折合若干單位的外國貨幣。如1元人民幣可以兌換0.125美元,即¥1=$0.125。目前,大多數國家包括我國均使用直接標價法。討論p10探究活動,并聯系時政熱點:小組討論升值與貶值的利弊。(結論:穩定的意義)本課總結:這堂課我們懂得什么是信用卡、支票、匯票,知道什么是外匯,理解保持幣值穩定的意義。作業:人民幣升值與貶值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