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工具和外匯》教案(通用5篇)
《信用工具和外匯》教案 篇1
《經濟與生活》第一單元:生活與消費
二、信用工具和外匯教案
【教學目標】:
解釋常見的信用工具的用途,理解金錢在現代經濟生活中的意義;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學習要求】:
理解:信用卡的含義,功能及優點。
了解:支票的含義,類型及在使用上的特點。
了解:外匯和匯率。
理解:保持人民幣幣值穩定的意義。
【重難點】
理解:信用卡的含義,功能及優點。
理解:保持人民幣幣值穩定的意義
理解:金錢在現代經濟生活中的意義,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師生研討】
二、信用工具和外匯
(一)信用工具:
1、結算的方式:(1)現金結算 (2)轉帳結算。
2、常用信用工具:
(1)信用卡:廣義的信用卡,只要是張電子卡都是信用卡
a、含義:具有消費、轉帳結算、存取現金、信用貸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電子支付卡。
b、優點: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費、結算、查詢為一體,能減少現金的使用,簡化收款手續,方便購物消費,增強消費安全,給持卡人帶來諸多便利。
c、其中銀行信用卡(代記卡)是指商業銀行對信貸狀況良好的客戶發行的一種信用憑證。
(2)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憑證,是出票人委托銀行等金融機構見票時無條件支付一定金額給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重點)
支票主要分為轉帳支票和現金支票兩種。在使用上轉帳支票的特點是:付款單位開出轉帳支票后,收款單位憑支票到銀行把這筆錢轉入自己的帳戶。在使用上現金支票的特點是:由付款單位開出,收款人憑票到銀行支取現金。拿到現金支票后,要妥善保存,不得存折疊;要查驗金額的大小寫是否一致,單位書寫是否正確;在支票有效期內,到銀行支取現金;支票如被銀行退回,盡快向出票單位索換;不得將它作為轉帳支票使用,也不能直接用它購物。
(二) 外匯和匯率:(重點)
1、外匯:外匯是用外幣表示的用于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廣義的,包括貨幣的所有職能
(注意:外幣不一定都是外匯。當前,在國際市場上用于國際結算的主要是美元、英鎊、歐元、日元等一些發達國家的貨幣。)
2、匯率又稱匯價,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
判斷匯率升高和跌落的標準:如果用100單位外幣可以兌換成更多的人民幣,說明外匯的匯率升高,外幣升值,人民幣匯率下降,人民幣貶值;反之,亦然。
3、匯率變化對經濟的影響:(即:貨幣升值和貶值的利弊分析)
(1)本幣升值,意味著同量外幣兌換的本幣更少,影響有:a出口減少,進口增加;b外資投資成本增加;c導致國內生產下降、失業增加;d本國外匯儲備貶值,但有利于償還外債;e有利于本國企業走出去
(2)本幣貶值,意味著同量外幣兌換的本幣更多,影響有:a出口增加,進口減少;b外資投資成本降低;c增強本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d本國消費相對便宜,外國游客增加。
4、保持人民幣幣值基本穩定的含義及意義:即對內保持物價總水平穩定,對外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對人民生活安定,對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對世界金融的穩定、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三、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一)1、從產生看:貨幣是商品交換長期發展的產物;
2、從本質看:貨幣是固定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其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3、從職能看:貨幣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兩個基本職能;
4、從重要性看:在一定意義上,貨幣是財富的象征,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任然存在商品貨幣關系,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各種經濟活動都離不開貨幣。
(二)樹立金錢觀:
(1)對金錢要取之有道,要通過正當手段賺錢,靠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致富。
(2)用之有益,要把錢用到有利于國家,有利于社會,有利于他人的地方。
(3)用之有度。花錢要有所節制,要分輕重緩急。
(4)堅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正確認識金錢與人生的關系,反對“金錢萬能論”,抵制拜金主義。
【板書設計】
現金結算
結算方式
轉賬結算
信用工具和外匯 信用卡
信用工 外匯
外匯匯率 保持人民幣幣值基本穩定
【教學反思】:
《信用工具和外匯》教案 篇2
二、信用工具和外匯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識記:我國主要的信用工具:信用卡、匯票、支票及其主要用途;了解外匯的相關知識2、能力目標:通過教學,培養學生運用有關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論聯系實際和參加社會實踐的能力。3、德育目標: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節約的習慣;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自覺遵守國家國家金融制度教學重點:外匯教學難點:匯率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1、貨幣的本質是什么? 2、貨幣的基本職能有哪些?【導入新課】當我們去商店買東西時,例如說買筆,我們會直接給店主錢。然而,當我們要在網上購買一件貨物或是向一些外地朋友買東西,你怎么辦?這兩種就是人們常用的結算方式:現金結算和轉帳結算。前者主要是用紙幣來完成貨幣的支付手段,而后者是收付雙方通過銀行轉帳來完成貨幣的收付行為。(p7)二、信用工具和外匯(板書)㈠、信用工具(板書)1、結算方式:現金結算和轉帳結算(板書)銀行為什么要開展辦理結算這個業務?可以避免大量使用現金帶來的麻煩。大量使用現金有哪些麻煩?學生:1、容易丟失,2、結算不方便,3、外出帶很多現金可能出現的意外。過渡:所以,辦理結算必須使用一些信用工具,而這些信用工具有信用卡、匯票和支票。2、常用的信用工具⑴、 信用卡(板書)講之前可將商業銀行發行的信用卡已經各種其他卡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指出哪個為信用卡。然后提問:你們知道什么是信用卡嗎?接著指出:信用卡含義:是銀行發給自己信用情況較好的公司及有穩定收入的個人以便其購買商品或取得服務的信用憑證。(p7)提問:信用卡為什么會流行?你們在使用信用卡時,感覺到信用卡有什么好處沒有?(p8練習)就是因為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貸款、消費、結算、查詢為一體,使用起來方便、安全,外出購物,使用者可以不必攜帶大量的現金,并且還可以超出自己的存款數進行支付;對收款人方來說,可以節省大量收付、清點、保管、押運現金的勞動;對于銀行來說,發行信用卡不但節省大量印刷、發行、收付、清點、保管現金的勞動,而且可向使用信用卡的一方收取一定的手續費,當持卡者透支時,銀行還可以作為貸款收取較高的利息。正因為信用卡如此方便,有如此的好處,所以它已逐漸成為現代社會流行的一種支付行為,人人離不開卡。過渡:點出信用卡在貨幣發展史上的地位,即貨幣的發展大體上經歷了金屬貨幣——紙幣——信用貨幣(電子貨幣)對于比較陌生的電子貨幣,必須交代清楚其內涵和外延內涵:用電子計算機系統儲存和處理的存款。外延:包括信用卡,自動柜員機,電子轉帳終端等組成的銀行交易工具和業務;出現電子貨幣的原因:高科技的發展(特別時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半導體產業和信息網絡的迅猛發展)信用卡和借記卡的區別:
種類
發卡單位
需要擔保人
消費、查詢、存款
貸款
有無存折
信用卡
銀行
需要
可以
可以
無
借記卡
銀行
不需要
可以
否
有
⑵、支票(板書)支票就是一種由出票人簽發的,委托辦理支票存款業務的銀行在見票時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據。在我國,支票主要分為轉帳支票和現金支票。請討論p9探究活動1。并看相關鏈接1注意:轉帳支票用于同城結算。(二)、外匯(板書)討論p10探究活動1,(必須用到外匯)。外匯:一國持有的以外幣表示的用以進行國際結算的支付手段。其有兩個基本特征:①它必須是以外幣表示的資產,凡用本國貨幣表示的有價證劵、信用工具均不屬于外匯。②、它可以自由兌換成其他形式的資產或支付手段,凡不能自由兌換成其他國家貨幣和支付手段的外國貨幣不屬于外匯。匯率:一種貨幣用另一種貨幣表示的價格稱為匯率或是匯價。匯率表明兩種不同貨幣之間的比價。匯率的標價方法有: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直接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的外國貨幣為標準計算應折合若干單位的本國貨幣的方法。如1美元可以兌換8元人民幣,即$1=¥8。間接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的本國貨幣來計算應折合若干單位的外國貨幣。如1元人民幣可以兌換0.125美元,即¥1=$0.125。目前,大多數國家包括我國均使用直接標價法。討論p10探究活動,并聯系時政熱點:小組討論升值與貶值的利弊。(結論:穩定的意義)本課總結:這堂課我們懂得什么是信用卡、支票、匯票,知道什么是外匯,理解保持幣值穩定的意義。作業:人民幣升值與貶值的利弊。
《信用工具和外匯》教案 篇3
三維目標
1.知識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識記常用的信用工具、外匯和匯率的含義。
(2) 運用初步掌握的信用工具的知識,聯系實際談談信用工具在現代經濟生活中的作用。
2.能力目標
通過演繹信用卡、支票等幾種信用工具的使用,使學生感受到現代經濟生活中學會正確使用信用工具的好處和便利,增強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相關知識和能力的意識。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逐步樹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商品貨幣觀念;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教學重點
信用工具、外匯
教學難點
外匯、匯率
教學方法
實物導入法,討論法,講授法。
教學過程
[詳細過程]
(用多媒體或音像資料展示下列實際生活中的真實場景:商場里人們選購了自己稱心如意的商品后,將小推車推到收銀臺前,有的用現金進行結算,有的則將卡交給服務員,進行刷卡結算)
問:在上面的場景中,從人們購物結算中你發現了什么?(當中包含了現金結算、轉帳結算,引導學生說出)
(小結且導入)是的,正如剛才大家所看到的情景一樣,在現代生活的各種經濟往來中,人們既可以用現金進行結算,又可進行轉賬結算。并且,隨著信息技術的日益深入,“無紙貿易”已成為21世紀的時代色,人們越來越多地借助于信用工具和電子貨幣進行經濟往來中的業務結算。隨著國際化日益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人們不再只熟悉和使用本國貨幣,人們對外國貨幣也不再感到十分陌生,這一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信用工具和外匯”。
(板書)一、信用工具
1.現金結算與轉賬結算
問:在剛才展示的生活場景中,大家已感受了現金結算和轉賬結算。那么,你們能不能根據這兩種結算方式的特征,嘗試給現金結算和轉賬結算下一個描述性定義,并列舉出常見的信用工具?(這兩個問題只要有預習都可以在書上找到答案)
(肯定并啟發)剛才的兩位同學回答得很準確。現在又有一個問題橫在我們面前:現金消費和刷卡消費有什么不同?請大家在看了下面的短片后,回答問題。
(用多媒體播放復旦大學一卡通宣傳動畫: “校園一卡通”可在學校超市購物、食堂就餐、理發店理發、打電話等生活情境)
問:看過短片后,哪位同學率先發表自己的見解?
引導學生得出以下結論:
現金消費存在攜帶不方便、使用不安全、操作較復雜的問題,而刷卡消費除較簡便、實用、高效和安全外,還可降低成本。
(進一步提出問題)既然刷卡消費這么好,那么,什么是信用卡?它的優點有哪些?
(板書)2.信用卡
(1)信用卡的含義和優點。
(播放信用卡的不同用途的視頻和各銀行信用卡圖片)
問:請大家談談信用卡優點。
引導同學們得出以下信用卡的結論:
信用卡的優點:第一是功能多,集存款、取款、消費、結算、查詢為一體;第二是方便,既能減少現金的使用,簡化收款手續,又能方便購物消費;第三是節省,能節省交易費用;第四是安全,能增強消費安全。
(板書)(2)信用卡的使用。
信用卡與現代生活已密不可分了,在使用信用卡時要注意下面的一些問題:一是申領信用卡時要持個人身份證,在設置密碼時注意不要用容易被別人猜到的數字,如出生日期、電話號碼等,并且盡量避免密碼讓別人獲取;二是在atm機上使用信用卡時,若發現吞卡現象,要立即撥打atm機上載明的銀行客戶服務電話,詢問吞卡的原因及下步該采取的措施;三是發現銀行卡丟失后,要立即到附近發卡行的分支機構辦理掛失手續。
(板書)3.支票
(閱讀教材p11頁的課堂探究)
合作探究:
(1)小張拿到的這張票據是不是白條?為什么?
(2)請你告訴小張如何把這張票據換成現金。
(3)與這張票據類似的,同屬于支票的另一種類型的票據是什么?
(學生分工合作探究,查找課本,相互討論交流,最后選出代表展示探究結果)
(引導學生得出以下結論)
結論一:這張票據不是白條,是現金支票,銀行將按照票面上簽注的金額付款給持票人。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憑證,是出票人委托銀行等金融機構見票時無條件支付一定金額給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凡在銀行開立支票存款賬戶的,銀行給予空白的支票簿,存戶可在存款數量內簽發支票。
結論二:小張可以拿這張支票到支票開戶銀行領取現金,因為現金支票是由付款單位開出的,收款人憑票到銀行可支取現金。
結論三:支票除現金支票外,還有轉賬支票。轉賬支票用于同城結算,付款單位開出支票后,收款單位憑此票到銀行把這筆錢轉入自己的賬戶。
(過渡)我們現在是生活在一個開放的、國際化的社會里,同外國人做生意,出國旅游、購物或學習、交流是經常發生的事情。因此,我們不能不掌握一些外匯知識。
(板書)二、外匯
1.外匯的含義
外匯是用外幣來表示的用于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例如中國游人在法國用歐元購買香水,歐元對于我國來說就是外匯。當前,在國際市場上用于國際間結算的主要是美元、英鎊、歐元、日元等貨幣。
之所以出現外匯,是由于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展,國與國之間的商品交換頻繁進行,又沒有統一發行的國際貨幣,于是就需要將各國一定量的貨幣單位折合成外匯。
(板書)2、匯率
使用外匯必須了解匯率。那么,什么是匯率?怎樣表示?
(請學生閱讀教材回答)
結論:匯率又稱匯價,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我國通常采用100單位外幣作為標準,折算為一定數量的人民幣。(舉例說明)
問:我們經常在電視里收看到匯率漲跌方面話題的報道,外匯匯率升高或跌落是怎么回事?
引導學生得出以下結論:
如果用100單位外幣可以兌換成更多的人民幣,說明外幣對人民幣的匯率升高了。例如,昨天100美金可兌換人民幣829元,今天100美金可兌換840元,就是美元兌換人民幣的匯率升高了。如果用單位外幣可以兌換成較少的人民幣,說明外幣對人民幣的匯率跌落了。
3.人民幣外匯牌價
(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12頁表格)
合作探究:
(1)XX年4月9日,美元對人民幣的匯率是多少?日元的匯率是多少?
(2)如果某一天美元的現鈔買入價為842.520 0,日元現鈔買入價為7.625 0,那么,同4月9日比,它們的匯率是升了還是降了?
(學生自主探究,相互交流討論,推薦代表公布探究結果)
(探究結果)
(1)4月9日美元對人民幣的匯率是8.214 8,日元的匯率是0.076 987。
(2)美元的匯率升了,日元的匯率降了。
課后探究:
《人民幣幣值穩定報告》
要求:內容包含以下三個方面:
人民幣升值的影響; 我國政府關于人民幣匯率問題的態度;保持人民幣幣值穩定的意義
《信用工具和外匯》教案 篇4
【課前預習案】
【學習要求】(學業水平測試、高考):
1、了解信用卡的功能2、了解外匯和匯率的含義
【學習重點】信用卡、支票的種類及其特點,外匯、匯率
【學習難點】匯率
【學習過程】
自主探究:親愛的同學,請你根據下面的提示,帶著問題閱讀課本,做好自學和預習。相信你一定行!
(說明:學案中出現的a級為“識記類”內容,要求同學們預習時必須解決;b級為“理解級”,要求能把新知識與原有知識和生活掛鉤,形成融會貫通的銜接;c級為“應用類”,學以致用,能解決例題和習題;d級為“拓展級”,要求能把知識、經驗和社會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掛鉤)
a級1、日常生活中的兩種結算方式:
、 等,是經濟往來結算中經常使用的信用工具。
a級2、信用卡的含義、功能及優點
①含義:
銀行信用卡
②功能:
③優點:使用信用卡可以減少 使用,簡化 ,方便 ,增強
④支票主要分為 和 兩種
a級3、外匯和匯率
①外匯是 的用于 的 。
②匯率是 。如果一定數量的外國貨幣可以兌換成更多的本國貨幣,說明 ;反之,說明 。
a級4、保持人民幣幣值穩定的意義
保持人民幣幣值穩定,即對內 對外 ,對內
,對外 ,具有重要的意義。
【溫馨提示】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自學過程中你還有什么發現、有什么疑惑?請及時把你思維的火花記錄下來,以便與其他同學討論、共享。
【課堂探究案】
【互動探究:】 對自己的不滿足,是任何真正有天才的人的根本特征之一。(契訶夫)親愛的同學,請你參與討論,合作共享。
1、外匯執行的主要是貨幣流通手段的職能。
2、我國計算匯率,通常用100單位人民幣作為標準,折算為一定數量的外幣。
3、外匯就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
4、辨析:信用卡行使貨幣職能,與貨幣沒有區別。
親愛的同學,如果你還有不明白的問題,不要緊,請認真聽講,老師和其他同學會和你一起解決的。
加油站:匯率變化對經濟的影響:貨幣升值和貶值的利弊分析:
a.本幣升值,意味著同量外幣兌換的本幣更少,影響有:①出口減少,進口增加;②外資投資成本增加;③由①②導致國內生產下降、失業增加;④本國外匯儲備貶值。
b.本幣貶值,意味著同量外幣兌換的本幣更多,影響有:①出口增加,進口減少;②外資投資成本降低;③增強本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有利于本國企業走出去;④本國消費相對便宜,外國游客增加。
【知識盤點:】你能用最簡潔的語言概括本課時學習的內容嗎?圍繞該內容,你學到了哪些重要知識?你能畫出本課的知識結構圖嗎?試試看,你能行!
【當堂檢測】
1.下列關于信用卡的說法正確地是
a、是一般等價物,可以在經濟往來中直接進行現金結算
b、持有信用卡,可在任何消費場所進行消費和購物
c、持有信用卡,在消費時就可不受存款數量的限制
d、持有信用卡,可集存款、取款、消費、結算、查詢為一體
2.小華的父親是一家公司的老板,經常在許多城市間跑來跑去,每天要和錢打交道。小華的父親在跑業務過程中,住宿、給家人買東西等經常要隨時付款,對于小華的父親來說,最方便可靠的付款方式是
a、隨身帶足現金 b、走到哪里就讓家人把錢寄到哪里
c、使用信用卡 d、通過銀行劃款
3.去年銀行卡消費額占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已超過30%。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①持卡消費是便捷安全的消費行為 ②持卡消費使貨幣發展進入信用時代
③持卡消費成為拉動營業額上升的主要因素 ④持卡消費方便購物,有利于帶動經濟發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④
4.中國已經成為全球信用卡發展潛力最大的市場,信用卡的迅速發展表明
a、信用卡是銀行發給有穩定收入的個人以便利其購物的信用憑證
b、使用信用卡已日漸成為現代社會流行的一種支付手段
c、使用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費為一體
d、持卡人可以到那些和銀行簽有合約的商店、飯店等消費場所購物、就餐等
5.對支票這種信用工具,以下認識正確的是
a、是客戶定期存款的支付憑證 b、出票人對受款人任意簽發其數額
c、支票分現金支票和轉賬支票兩種 d、持票人可在任意時期到銀行支取現金
6.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完善,高新電子技術應用到商品生產和交換領域,在因特網上購物開始走向家庭。網上購物的出現,使貨幣發展迎來了電子貨幣時代。對電子貨幣的作用應該這樣認識
a、節約流通中所需要的紙幣量和貨幣 b、方便消費者購物,但不利于銀行業務的協作
c、電子貨幣充當貨幣流通手段的職能 d、改革銀行的作用和業務
7.人民幣匯率穩定,有利于
①我國經濟和金融持續穩定發展 ②周邊國家和地區經濟、金融穩定發展
③世界政治格局合理化 ④我國對外貿易穩定發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人民幣幣值基本穩定還表現在
a、人民生活安定 b、世界金融穩定 c、國內物價總水平穩定 d、經濟發展穩定
【課后拓展案】
1. 匯率又稱匯價,是
①外匯在比價上的變化 ②以一國貨幣表示另一國貨幣的價格
③以人民幣的100元為標準折算的數量 ④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各國經濟形式的變化往往會在匯率上表現出來,如美元對日元的匯率,近年來就一直處在1美元和80—100日元之間波動。這表明
a、一國貨幣的價格是由他國貨幣的價值決定的
b、一國貨幣的價值是由他國貨幣的價格決定的
c、匯率反映兩國貨幣之間的比價關系d、匯率反映兩國的經濟發展水平
3.人民幣升值,將使
①人民幣對外幣的匯率下降 ②外幣對人民幣的匯率跌落
③一定單位的外幣可以兌換到的人民幣變少 ④我國進口商品的價格降低
a、①③ b、① c、①③ ④ d、②③④
4. XX年11月5日,100英鎊兌換1491.7800元人民幣;到XX年1月4日,100英鎊兌換1537.54元人民幣.材料中描述的變化過程表明:
a.外匯匯率下降,人民幣升值 b. 外匯匯率下降,人民幣貶值
c. 外匯匯率升高,人民幣升值 d. 外匯匯率升高,人民幣貶值
5. 小張曾在網上看中了標價為5歐元的一件小飾品,那時的匯率為1歐元=10元人民幣。一個月后,歐元升值了5%。此時,用人民幣購買這件飾品,小張要比一個月前 ( )[來
a.多支付人民幣o.5元 b.少支付人民幣o.5元
c.少支付人民幣2.5元 d.多支付人民幣2.5元
6.下列情況屬于外匯升高的有
①100 美元兌換人民幣由540元上升到 820元② 100元人民幣兌換俄幣由50盧布上升到900盧布③ 本國貨幣幣值下降,外國貨幣幣值上升④ 本國貨幣幣值上升,外國貨幣幣值下降a、①②③ b、① c、①③ d、②③④
7 外匯匯率升高,對本國的對外貿易會產生下列哪些影響( )
①有利于對外貿易的發展 ②會增強本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競爭力
③有利于擴大出口 ④有利于降低本國進口成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外幣 現鈔買入價
英鎊 1469.12
美元 746.57
日元 6.3061
歐元 994.34
二、簡述題
8根據右圖回答問題:某日外匯牌價(人民幣 元/100外幣)
(1)當日歐元對人民幣的匯率是多少?
(2)假定前日美元的現鈔買入價是749.33元,日元的現鈔買入價的匯率是6.15元,那么現在他們的匯率是升了還是降了?
(3)保持人民幣幣值穩定對我國經濟發展有何意義?
(4)外匯執行的是貨幣的什么職能?
(5)外匯和匯率是一回事嗎?
9.辨析:外匯匯率越低越好。
第一課第二框 信用工具和外匯答案
課堂練習1-5dcdbc 6-8 cbc
課后拓展1-5 b c d d d 6-7c a
8 (1)1︰9.9434
(2)美元匯率降了,日元匯率升了
(3)保持人民幣幣值穩定,對人民生活安定,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對世界金融的穩定、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4)外匯執行的是貨幣的什么職能?
外匯是用外幣表示的用于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外匯執行的是貨幣支付手段的職能。
(5)外匯和匯率是一回事嗎?
外匯和匯率不是一回事。外匯是用外幣表示的用于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匯率是指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二者含義不同,但二者又有聯系。使用外匯就必須與本國貨幣折算,就必然要有匯率。
9、外匯匯率降低會使進口商品的國內價格降低,有利于進口;但也會降低出口商品的競爭力,不利于出口。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對人民生活安定、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對世界金融的穩定、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信用工具和外匯》教案 篇5
山東省沾化縣第一中學 劉鋒
★新課標要求
(一)知識目標
1、知道經濟往來結算中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匯票
2、知道外匯和匯率的含義
3、理解各種信用工具的用途和使用范圍
4、保持人民幣幣值穩定的意義
5、運用初步掌握的信用工具知識,聯系實際談談信用工具在現代經濟生活中的作用
(二)能力目標
1、通過演繹信用卡、支票、匯票等幾種信用工具的使用,使學生感受現代經濟生活中學會正確使用信用工具的好處,增強學生參與經濟生活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框學習,使學生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商品貨幣觀念,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 教學重點
1、 信用工具
2、外匯
★教學難點
1、 外匯
2、 匯率
★教學方法
教師啟發、引導,學生收集、整理有關資料,并組織學生親自辦張借記卡、靈通卡,用借記卡和靈通卡消費,體驗信用消費;課上采取討論等學生主體參與的課堂教學活動。
★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提問:通過上節課學習,我們理解了貨幣的本質,知道了貨幣的職能,并且知道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紙幣代替了金屬貨幣執行流通手段等職能,給人們的商品交換帶來了便利。但信息技術的發展,又出現了新的流通工具,大家知道有哪些嗎?
學生活動:一部分學生可能忙著翻書去找;一部分學生可能互相討論;一部分學生可能預習過教材,大聲回答。
學生回答:信用卡、借記卡、靈通卡等
教師提問:大家知道這些工具怎么使用,有什么好處、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么嗎?
這就需要我們學習“信用工具和外匯”這一框。
(二)進行新課
1、信用工具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同時提出問題:
1、在核算經濟往來時,通常使用什么結算方式?
2、你在生活中接觸或使用過什么樣的信用工具?
3、對使用信用工具有什么感受?
學生活動: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閱讀,積極思考,然后展開討論,發表見解,回答問題
教師活動:總結學生回答的提問,繼續設問:什么是信用卡?如何使用?
學生活動: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閱讀,積極思考,然后每四人一組展開討論,每組選出代表,發表見解,回答問題
教師活動:聆聽學生回答,進行點評,并總結:
(1) 兩種結算方式:現金結算和轉賬結算
(2) 信用卡
信用卡是銀行對資信狀況良好的客戶發行的一種信用憑證。使用信用卡消費更加簡便、使用、高效與安全。我們應該學會使用信用卡。(了解常用信用卡的使用)
教師活動:出示一張支票(復印單)──這是我們學校為了購置多媒體給三聯家電的一張票據,請大家看看,知道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學生活動:分組討論,得出結論
教師點撥:總結學生結論,引導學生知道
(3)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憑證,是出票人委托銀行等金融機構見票時無條件支付一定金額給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
支票分為轉賬支票和現金支票兩種,轉賬支票用于同城結算,付款單位開出支票后,收款單位憑此票到銀行把這筆錢轉入自己的賬戶。現金支票由付款單位開出,收款人憑票到銀行支取現金。
教師活動:現在我們學校從北京某公司購進一批餐具,我們學校應該怎樣和這個公司結算呢?是否仍用支票結算?
學生活動:看書并討論,請學生代表發言,在此基礎上教師進行歸納總結
(4)匯票
支票一般用于同城結算,外埠結算一般使用匯票。匯票由出票人簽發,委托付款人在見票時或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持票人。匯票包括銀行匯票和商業匯票。銀行匯票又分為電匯和信匯。
匯票的使用,避免了長途攜帶現金的不便和風險。
2、外匯
教師活動:多媒體展示歐洲優美的風光,假期間我計劃去歐洲旅游,在那里我能使用人民幣消費、購物嗎?
學生活動:學生就老師提出的問題去閱讀教材;然后展開討論,并回答
教師總結:
(1)含義:外匯是指以外幣表示的用于國際間結算的支付工具。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國際儲備的重要組成部分,用于平衡國際收支、穩定匯率、償還對外債務等。
在經濟生活中大家要了解外匯的特征(以外國貨幣表示;可自由兌換)以及外幣與外匯的關系:外匯包括外幣,但外匯不等于外幣。外匯中還包括其他內容:外幣有價證券、外幣支付憑證等,外匯的主要內容是外幣支付憑證。通常情況下,只有可以自由兌換的外幣才是外匯。
(2)匯率的含義:匯率又稱匯價,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
學生活動:思考課本關于“人民幣外匯牌價”兩個練習題,教師總結:
(3)人民幣外匯牌價:
我國通常采用100單位外幣作為標準,折算為一定數量的人民幣。如果用100單位外幣可以兌換更多的人民幣,說明外匯匯率升高;反之,則說明外匯匯率跌落。
教師活動:大家知道匯率是經常變動的,為什么匯率經常變動?我國在美國、日本等國再三施加壓力的情況下,為什么保持匯率穩定,人民幣不升值?
學生活動:學生就老師提出的問題去閱讀教材;然后展開討論,并回答
(4)保持人民幣幣值穩定的意義
教師點評:影響匯率變動的因素主要有:外匯的供求關系、通貨膨脹(或緊縮)率的差異、經濟增長率、利率水平、國家貨幣當局的干預與管制、市場預期、外匯投機活動等。
外匯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國際貿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匯率的升降調節進出口貿易;可以影響國際資本的流動方向和數量;可以影響國內物價水平;影響外匯儲備的實際價值等。
因為外匯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國際貿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國保持人民幣幣值穩定,對實現擴大就業、經濟增長和國際收支平衡,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三)課堂總結、點評
這節課我們重點學習信用工具、外匯和匯率的有關知識。深刻理解這些概念,弄清它們之間的區別和聯系,是進一步學習經濟生活知識的基礎。也是大家參與經濟生活的重要基礎,有利于提高大家參與經濟生活的能力。
(四)實例探究
[例1]下列關于信用卡的說法正確地是 ( )
a、任何機構都可向社會發行信用卡
b、持有信用卡,可在任何消費場所進行消費和購物
c、持有信用卡,在消費時就可不受存款數量的限制
d、持有信用卡,可集存款、取款、消費、結算、查詢為一體
答案:d
[例2]支票和匯票的共同點在于( )
a、其使用都避免和減少了現金交易帶來的麻煩
b、都能在市場上流通轉讓
c、都用于外埠結算
d、都是商品,和貨幣一樣充當一般等價物的職能
答案:a
[例3]外匯的作用我們可以這樣來表述 ( )
a、是用于同城結算的支付手段
b、是用于外埠結算的支付手段
c、是用于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
d、是用于電子計算機系統完成的支付手段
答案:c
[例4](1999年廣東,30)在國際外匯市場,1998年7月份,美元兌換日元的匯率為100美元=14000日元,到了1999年1月,匯率是100日元=0.909美元。這就是說 ( )
a、日元升值了
b、美元升值了
c、日元對美元的匯率下降了
d、美元對日元的匯率下降了
答案:a d
★課余作業
1、 利用業余時間到銀行調查了解信用卡的有關知識與使用情況
2、有條件的同學親自辦張借記卡、靈通卡,用借記卡和靈通卡消費,體驗信用消費的優點。
★教學體會
本節學習了信用卡、外匯和匯率的有關知識,知識點比較多,涉及面比較廣。根據新課程目標要求,要把握住信用卡和外匯這兩個重點,引導學生思考、討論、理解。涉及的相關鏈接知識讓學生了解即可,不可以展開。教學中注意雙向互動,讓學生在積極思考與討論中,在社會實踐中,自主探索、領會有關經濟生活中包含的經濟學道理,學會獨立分析,增強參與經濟生活的能力,切忌機械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