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企業和經營者復習學案
搞好國有企業的標志是提高經濟效益。
(2)意義:國有大中型企業的經營狀況,直接關系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主義制度的鞏固。
(3)措施:a繼續調整國有經濟的布局和結構;
b推進壟斷行業改革,引入競爭機制;
c推進國有大中型企業股份制改革,使股份制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
d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建立歸屬清楚、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產權制度;
e 全方位、多角度解決企業下崗職工問題,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千方百計擴大就業。
4 節約型社會的建設
(1)企業提高經濟效益。一要依靠科技,采用節電設備,生產節電產品;二要采用科學管理,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降低能耗;三要提高職工的科學文化素質和勞動技能,促使企業的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2)國家的宏觀調控。運用經濟、法律、行政手段 (稅收、價格杠桿,梯級稅收和峰谷電價,促使人們節約能源)。
5 對個稅改革彰顯公平的理論思考
[背景]此次個稅改革涉及兩項內容:一是將工薪所得減除標準從800元提高到1600元;二是要求高收入者自行申報。此次修改的目的一是保護中低收入者的利益,二是加強對高收入者的監管。
(1) 國家的宏觀調控。通過此次改革,以加強個人所得稅在社會財富分配方面的調節作用,體現了運用經濟、法律手段以加強國家的宏觀調控。
(2)稅收要逐步成為調節貧富差距的一個重要杠桿和有效手段。
(3)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體現社會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