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美術鑒賞教案
3、鑒賞巨幅山水畫《江山如此多嬌》
提出問題:這張畫由何人作,妙在何處,猜猜它的尺寸
討論指出:畫的尺寸為9m*5.5m。傅抱石的繪畫藝術具有強烈的民族特點和時代感,個性突出,氣魄雄健,淋漓酣暢,豪放灑初三物理脫。此畫巧妙融合2位大畫家迥異的畫風。出現如此巨大的尺寸完全因為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了解錢松嵒《常熟田》
畫家重視深入生活,先后十余次外出長途旅行寫生。他熱情洋溢地繪寫現實,并在傳統(tǒng)的基礎上大膽創(chuàng)新。他的作品意境深邃雋永,富有生活情趣;構圖穩(wěn)中求變,筆墨渾厚蒼茫;強烈的時代氣息與民族的傳統(tǒng)特色融為一體。
三、課堂總結
四、課外拓展
借助網絡了解張大千藝術經歷。
第十五課:移情草木-花鳥畫
教學目標:
1、了解中國花鳥畫的社會意義及審美價值。
2、理解花鳥畫畫家“緣物寄情化學方程式的計算”的特點,感受畫家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情感。
3、了解花鳥畫的藝術表現方法。
4、感受自然之美,體驗花鳥畫的樂趣。
內容結構:
①、本課有:“畫出荷花多樣的美”、“胸有成竹”、“妙在似與不似之間”三部內容,從相同題材和不同題材展示花鳥畫畫家的作品。
②、以相同的題材,藝術家運用不同的表現方法寄托對花鳥的情感,表現自己對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1、本課以“畫出荷花多樣的美”為教學重點。
2、啟發(fā)學生在藝術家的作品中獲得審美感受,明確作品的社會寓意、藝術表現及畫家的思想情感的表達是本課的教學設計格式重點。
3、花鳥畫的表現方法是本課的難點。
教學方法探究學習、問題討論、創(chuàng)作體驗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本課以設問的形式導入課題。
(二)、講授新課
一、感知作品
1、感知作品,仔細觀察《出水芙蓉》、《映日》、《荷塘》三幅作品。
1、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作品。讓學生對作品形成初步的印象。
◆ 播放背景音樂。
◆ 展示作品: 《出水芙蓉》 《映日》 《荷塘》
二、分析作品
畫出荷花多樣的美
1、學生仔細觀察比較作品:尋找理解作品的中心要素(作品表現的內容、表現形式、畫家的思想)。(從學生自己的理解出發(fā),用心去理解論文提綱格式作品。)
2、分析作品: 中國畫花鳥作品:《出水芙蓉》、《映日》、《荷塘》。
①、學生對作品中的要素產生問題并分組展開討論。
②、討論分析作品的異同。
③、分析作品的不同表現形式。
④、領會作品的內涵與創(chuàng)作理念。
3、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觀點:
可以是自己的見解,也可以是小組共同的觀點。
《出水芙蓉》: 是(南宋)吳炳的冊頁工筆畫。
《映日》、《荷塘》寫意花鳥,形象簡練概括。筆墨生動有生機,賦予力量之美感。
1、引導學生仔細比較作品:
①、比較作品的題材。
②、比較作品的表現形式。
③、比較畫家對作品賦予的思想情感。
2、啟發(fā)學生思考分析作品:
①、引導學學案導學展示激學生注意花鳥畫作品的不同表現形式。
②、引導學生領會畫家緣物寄情的思想情感。
③、了解中國花鳥畫的藝術特點。
3、鼓勵學生自我表現,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知識要點:
①、《出水芙蓉》:工筆畫,畫面構圖飽滿,形象單純,但畫家表現豐富。筆法精工,設色艷麗。是南宋院體畫中的精品。
②、《映日》:寫意花鳥,構圖奇崛,墨色濃重,線條強勁有力,具有力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