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美術鑒賞教案
③、《荷塘》:寫意花鳥,線條色塊交織,剛柔相濟,雖是深秋卻不顯蕭瑟,似乎是一首交響樂。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闡述自己的觀點。談自己對作品的感受。 胸有成竹
展示作品,學畢業論文的格式生分析、感受作品。
引導學生分析鑒賞作品:(北宋)文同《墨竹圖》(明朝)徐渭《墨葡萄圖》(清朝)鄭燮《蘭竹圖》
妙在似與不似之間
學生分析、感受作品。學生分析鑒賞 齊白石《蝦》。
三、體驗作品
播放背景音樂。學生體驗作品。體驗水墨的樂趣
四、知識拓展:五代、宋、元時期花鳥畫的發展特點。
五、學生小結并進行自我評價,教師總結并進行總體評價。
六、課外延伸:查閱收集齊白石、鄭燮的其他花鳥作品。
第十六課 時代風采----中國油畫
教學目標:
使學生了解中國油畫的發展情況,了解著名油畫的作品的內容與形式
教學重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點與難點:
重點:油畫發展史
難點:重要油畫作者與作品的介紹
教法選擇:圖文結合,穿插中國油畫史的教學
學法選擇:學生看圖看文字分析教材內容
教學準備:視頻儀 優秀油畫作品
教學過程:
1.導入:利用視頻儀放大當代優秀的油畫作品。
請學生欣賞,發表個人觀點
設問:油畫是由歐洲傳入中國,中國現代油畫如此精彩,它經歷了什么樣的發展過程?
2.教者講述中國油畫發展史。
3.學生欣賞名家油畫作品,談體會。學生重點欣賞常書鴻《g夫人像》、司徒喬的《放下你的鞭子》,羅工柳的《地道戰》、董希文的《開國大金榜學案答案典》、王式廊的《血衣》等。
4.和學生作一起討論中國油畫的民族化問題
討論指出:以董希文為代表的許多畫家堅持以現實生活內容為主題,描繪具體的有情節的題材,側重嚴謹的形體塑造和寫實的色彩,作品主題與當時的社會歷史背景有較密切關系,形成很強的社會教育意義。以林風眠、劉海粟為代表的一些畫家,側重吸收歐洲印象主義以后的諸種流派風格,主要通過豐富的色彩和自由的筆觸表現對景物的主觀感受,畫面的藝術形式感較強,多呈流暢、輕松的意趣。20世紀40年代留學回國的油畫初中音樂教案家中有的深入敦煌石窟等地研究中國古代藝術,畫出了吸收民族繪畫造型和色彩特點的作品。
5.小結:
6、鑒賞當代其他油畫作品。
第十七課 與民族共命運──木刻與漫畫
教學目的
① 了解木刻與漫畫兩個既有傳統淵源又是新興的美術門類的特點和發展脈絡。
② 啟發學生認識美術的社會作用,體會文藝家對國家民族的使命感。
教學重點和難點
① 需向學生講清楚:木刻是版畫的一種,版畫除木刻外,還有銅版、石版及絲網印刷等種類;漫畫也有多種形式和不同的社會功能。
② 木刻、漫畫在抗日戰爭和民主革論文命運動中曾經發揮過的戰斗作用,美術家與民族共命運,表現了可貴的愛國熱情和歷史的使命感。
③ 優秀的漫畫、木刻作品深刻的思想內容是通過高明的藝術技巧表現出來的,“缺乏藝術性的藝術品,無論政治上怎樣進步,也是沒有力量的。”(毛澤東)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出示徐悲鴻《奔馬》、司徒喬《放下你的鞭子》、《“七七”的號角》等作品,引導學生討論分析作品的時代背景和特殊的意義。
指出:在抗日戰爭和民主革命運動中,美術家與民族共命運,表現了可貴的愛國熱情和歷史的使命感。但在當時,以畫筆為利爾化學股份武器,積極投身于抗日救亡和民主革命運動的最多的是木刻家和漫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