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版高中美術教案 洞穴摩崖壁畫
師:很好,觀察得很細致!壁畫上的內容、題材都與我們身邊的事、物有關,藝術家以此為基礎展開想象去塑造藝術形象。請問,一提起西班牙,你們首先想到的大型活動是……
2、生:斗牛!是在電視里見過
師:斗牛士身姿矯健,要有敏銳的觀察力,才能去引逗、躲避、刺殺那蠻牛,西班牙人的祖先正是憑借這敏銳的觀察力,畫下了與他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野牛,看,這頭牛像不像你們見過的斗牛……畫得很象吧,猜猜是多少年前的作品?
生:幾百年前?幾千年前?
師:距今至少有一萬五千多年,是是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人類留下的遺跡,史上第一個發現的人類最早的繪畫作品。
3、生:難以想象,蠻荒時代的原始人竟然會畫畫,還能畫出這樣的畫作。
師:對,這就是著名的西班牙阿爾塔米拉洞窟巖畫《野牛圖》,和大家一樣,當它被發現時,人們也不相信是原始人畫的,說起來還有段有趣的故事,
二、請學生觀看發現西班牙阿爾塔米拉洞窟壁畫的影視片段:1879年的一天,一位名叫馬薩利諾•桑托拉的生物和歷史學家,他帶著4歲的女兒瑪麗亞到阿爾塔米拉巖洞考察,桑托拉找到一些文物碎片,女兒則在一邊玩耍。突然,傳來女兒的驚叫聲。桑托拉急忙放下手中的事兒來到女兒身邊。原來,瑪麗亞手拿蠟燭發現洞頂有一頭野牛睜大眼睛正在盯著她。
……
三、通過看影視資料,學生能親身體會《野牛圖》是畫在黑暗洞窟頂上的,將近2米長如真牛一般,了解到畫幅的大小和特點等,為學生提供情感體驗,感受到作品所在的歷史、文化背景和情境。
三、進一步呈現作品、感受、分析、欣賞:
這一教學環節的安排主要圍繞課程目標“三維度”之“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設計的提問、搶答、討論:
1、看完影視資料后,教師給出預設好的思考題和圖片資料,欣賞后讓學生搶答,由于之前帶著好奇的心去觀看,所以可以促使學生積極參與發言,逐步提高欣賞、評析作品的能力。
2、引導學生圍繞藝術形象、造型特征、色彩特點、藝術感受、原始壁畫產生的原因等知識點去思索、議論,避免學生思維過于渙散,使教學節奏緊湊有效進行。
3、問第5個問題目的是為了過渡到觀看影視資料,了解原始人狩獵的情景及產生西班牙阿爾塔米拉洞穴壁畫的“狩獵觀”的理論依據, 最終達到學習原始洞穴摩崖壁畫的教學目的,學會去尊重原始藝術,關懷不同民族的多元文化。
三、作品評析和欣賞一.——洞窟中的瑰寶
談談你的觀后感,為什么人們不相信這是史前人類畫的,甚至認為是造假的?
1. 為什么當時的人們懷疑桑托拉的發現是個詐騙行為?
2. 畫中的線條、色彩在造型上起什么作用?
3. 從哪里你可以感受到畫中靜中有動,動中有靜?
4. 為什么在黑暗的洞窟頂上作畫、畫了多少、有多大?
5. 對“野牛”的形象你有什么體會.
6. 為什么原始人在壁畫中多表現形體巨大、行動迅捷的動物,而很少表現象雞、鴨、狗、兔這樣的小動物?
(參考資料:舊石器時代晚期西班牙阿爾塔米拉洞窟
壁畫:依次為1.受傷的野牛、2.野牛、3. 野牛、4.馬、5. 鹿、6. 山羊
1. 這些巖畫大多為彩色,主色調是赭紅和黑色,也有些許紫色,色彩艷麗,動物形象逼真。野牛的形象充分顯示出史前人們對于動物所具有的精熟的解剖學知識。顯然,原始藝術家們對于這些動物的觀察深入而且敏銳,他們不但善于使用生動有力的線條更擅長色彩與光影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