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版高中美術教案 洞穴摩崖壁畫
(參考資料:
一、意象美術:
(一) 意象美術作品不拘泥于客觀物象的真實再現,美術家的主觀認識和情感滲透所占的成分要多一些。美術家在這類作品中往往采用了夸張、變形、重組等手法,或突出結構特點,不符合客觀物象比例;或強調某種色彩感受改變了客觀物象的色彩關系;或打破慣常的時空概念,營造出一種幻境。這類作品擴展了我們的視覺范圍,豐富了我們的審美經驗。
(二) 影片中展示利用科學研究,揭秘阿爾塔米拉洞穴壁畫是重現腦中想象的繪畫——幻象式的意象,進入史前人類的腦部,成為平面圖像的記憶,產生了平面圖像的洞穴壁畫,他們記錄視覺影像,而不是身邊的馬、牛,不是仿造自然萬物,而是復制腦中出現的視象
二、參考網絡文章:《繪畫藝術思維的象征型空間意象的表現從○維步入二維》
1、原始人完全以意象的方式將風馬牛不相及的物體、幻想聯系在一起,如手印、符號、野牛、野馬、馴鹿等,這些活躍在原始人腦海里的表象思維,同有意識的塑造形象的欲望結合起來,并且憑借色彩、線條等造型手法表達出來,意象才能轉化為藝術形象,才屬于藝術思維的范疇。這是人類從表象思維到象征式繪畫藝術思維的飛躍,標志著人類思維從自發走向自覺階段。
2、原始繪畫總是散發著無窮的魅力,其原因就是它本能的貼近現實,充滿著童趣和野性的呼喚,具有著無窮的生命力。西班牙的阿爾塔米拉洞窟壁畫,法國的拉斯科洞窟壁畫等,是人類早期象征型繪畫藝術思維的絢麗花朵。原始壁畫具有如此驚人的魔力,連畢加索都自嘆弗如!所以后來的許多現代派藝術家要返樸歸真,那就是因為這人類童年原初藝術的魅力。)
五、自由欣賞、分析及探究型評述:
這一教學環節是本課的精彩部分,學生發言非常踴躍,我們會感受到學生的觀點是那么的精彩,他們對文化、藝術有著獨到的認識和見解。
1. 看圖分組欣賞討論,引導學生提出多種設想和觀點,達到較好的鑒賞效果;用模仿作品中的人物動作,身體力行感悟作品中的造型特征,使本課的課堂教學充滿生機。
2. 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美術知識、藝術素養,多種學科的綜合知識,在個人審美經驗基礎上進行創造性地想象。以明確提出問題的形式直接切入欣賞的要點,如藝術感受、畫幅特點、藝術形象、造型特征等,從直觀感受到逐漸豐富欣賞作品內容,使學生的聯想、猜想朝著合理、正確的方向不斷升華,進而達到由表及里的更高一籌的審美境界。
五、從多個角度看世界:
作品評析和欣賞二.——人物圖(廣西壯族花山巖畫)
1. 設置疑問,激發解惑的興趣
師:類似西班牙阿爾塔米拉洞窟壁畫《符號》這樣奇異的作品,在我國有沒有呢?讓我們跨越時空的長河,從一、兩萬年前回到距今2千多年前,從歐洲回到我們廣西壯鄉,這里同樣擁有優秀的原始藝術那就是——花山巖畫,它一樣是一個未解之謎。藝術家、學者們一直沒有一個肯定的答案,
師問:大家探討古人為什么要在江邊的懸崖峭壁上作畫?是用什么辦法畫在距離江面一百多米高的峭壁上的?畫中人物的動作象什么?有怎樣的造型特征?他們可能在干什么?為什么而畫?(展示資料)
2. 我的觀點我做主:
先分組討論,主要圍繞老師提出的幾點問題進行,通過觀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