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制作
(一)教學要求
1、 掌握網站構思的一般方法。
2、 學會收集、整理素材的基本方法。
3、 掌握網頁制作的基本方法。
4、 掌握鏈接網頁的各種方法。
(二)教學設計建議
本節(jié)安排五個課時,是本章的重點,本章教學任務完成與否,要看學生能否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來完成一個主題網站的設計和制作。
本節(jié)教材中安排了三個實踐探究活動,包括一個討論交流活動和兩個實踐體驗活動,并且給出了比較詳細的操作示例。
教材通過讓同學們組織一個小組來共同設計、制作一個有關世界遺產的主題網站,學習網站的構思、制作以及素材收集、整理的基本方法。
我國是一個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并且有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同學們的家鄉(xiāng)總有一些值得紀念的人文歷史和自然風光,一方面以這個主題作為網站的內容,大家比較有親切感也容易找到素材,另一方面,通過網站制作的過程,也是一次愛國主義教育過程。
當然,教師也可以結合學校所在地的具體情況,設計制作一些更有紀念意義的主題網站,也可以結合學校近期的工作重點,設計制作一些網站。教師可以自行決定,只要是學生感興趣的,健康的內容都可以作為網站的主題。
設計、制作一個網站僅靠一個人的力量很難在短時間內完成,需要幾個人合作完成。在本節(jié)中,要求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在小組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在完成一個網站的規(guī)劃、制作的同時,讓學生充分體驗小組合作學習的樂趣、積極作用和深遠的影響。
在本節(jié)的教學中,可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五至六人,小組中的同學相互協作,共同完成一個網站的制作。
網站的設計、制作可分成三個主要方面:網站構思、素材整理、網頁制作。
每個小組的同學依此分工,在學習時也各有側重,有些同學主要考慮網站的內容和結構等問題,有些同學把主要精力花在有關素材的收集和整理上,還有些同學重點學習網頁的制作方法。
由于事先進行了分工,學習中就有所側重,在小組合作設計制作時,他們都各有所長,就能實現互為“專家”的合作學習模式。這是一種比較好的合作學習的方式,通過小組同學間的互幫互學,從而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由于每個小組中擔任不同角色同學學習的側重點不同,教師在教學中也不應采用面面俱到的辦法,必須采取類似于“復式教學”的教學方法。
具體教學建議如下:
第一課時。
(1)確定任務,進行需求分析。在課堂中組織好合作小組,并對各合作小組的組成情況做好記錄。要求每個合作小組的同學坐在一起,從中推舉組長,并做好任務安排,落實每個人的學習任務。
(2)小組同學一起討論確定準備制作的網站的主題,同時為下一節(jié)課的活動做好準備。
第二課時。
(1)將所有學生分成三大組進行“復式教學”,即“網站構思組”、“素材整理組”和“網頁制作組”。將這三個大組的同學相對集中,便于進行“復式教學”。
(2)教師組織“網站構思組”的同學進行“網站的策劃與構思”的討論交流活動,其他同學自學有關的內容,著重學習如何掌握收集、整理素材的基本方法。
(3)討論交流活動后,“網站構思組”的同學分別回到各自的小組中,在小組中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初步想法,通過討論協商,對網站的總體框架和主要內容,達到認識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