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教學成為師生生命的體驗
⑤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與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⑵教學重點
①學習小組選擇探究專題并制定探究學習計劃,小組內合理分工。
②運用貼切的搜索關鍵字進行信息的搜索。
③掌握信息下載的基本方法。
④教給學生利用因特網開展探究學習的方法及技巧。
⑤增強學生對網絡的自律能力。
⑶ 教學難點
①靈活運用貼切的關鍵字進行信息的搜索。
②對搜索的信息進行系統性地整理、歸納、分析與綜合。
③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
二、教學設計指導思想
1.教學設計理念
新課程強調教師將更多地采取“非結構”、“開發式”的方式,積極倡導師生形成交互性的“學習共同體”,要求教師把富有創造性的思維過程拿到課堂上現場展示給學生,師生共同合作探究和解決教學中的問題。教師應營造好學生課堂學習的小環境,在引導學生把握知識體系的基礎上,適當放手,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掌握技術工具的操作方法與應用技巧,在過程中認識和理解相關概念和原理,陶冶心性,形成健康人格;教師要做好指導和調控,有計劃地讓每個學生親歷與體驗需求分析、方案設計以及方案實施等解決問題的完整過程,鼓勵學生在過程中積極思維、大膽想象、勇于創新。
2.教學設計思想
教師準備多個探究專題,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異質分組:每個小組中不同層次的學生合理分配,便于小組成員中的協作學習)為單位開展自主選題,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選擇與確立探究專題,分析需求并規劃、設計探究學習步驟;在完成相關專題探究任務的過程中,學習收發電子郵件、搜索并下載信息;在學習信息的獲取、歸納和整理的同時,讓學生親身經歷處理信息、開展交流、相互合作解決問題的過程;在教學中指導學生根據需要與創意獲取并加工信息,準確表達意圖或主題思想;引導學生通過交流,評價和反思問題解決的各環節及效果,在“做中學”、“學中做”的過程中提升他們的信息素養。
三、單元教學的教學策略及教學方法
1.教學策略
⑴課堂組織策略: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借助于多媒體網絡教室、電子郵件服務器,通過課前設計的多個探究專題任務,激發學生的探究學習動機;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師的啟發指導、學習小組中成員間的交流與合作以及探究學習成果作品展示,使學生親身體驗到從信息瀏覽到信息搜索、下載、歸納、加工、交流的全過程;通過反思自身的探究學習環節總結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經驗。
⑵學生控制策略:借助于單元系列學案,讓學生明確單元各活動的學習目標,掌握獲取信息的方法和技巧;師生通過網絡教室的電子郵件服務器,借助e-mail交流探究學習計劃;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可以及時獲得教師有關探究方法、策略的指導,從而能夠準確地控制和把握所探究的進度及探究的具體問題、掌握探究學習的方法及策略、學會系統地歸納整理信息,通過小組成員的自主、探究及合作學習達到對探究專題的意義建構。使學習過程成為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實現在“做中學”、“學中做”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
2.教學方法
⑴情境任務驅動法:教師課前通過設計“我做音樂dj”和“我來設計自助游(旅行計劃書)”兩個密切聯系生活的有意義的主題探究任務來創設探究學習情境,引導各小組成員根據小組的具體情況(成員先前經驗、興趣、能力等)再選擇相應主題下的某一專題(詳見單元探究專題)作為具體的探究學習任務,小組成員在教師設計的單元系列活動中,共同“摸爬滾打”、探究搜索直到完成探究成果并成功進行展示,使學生在完成系列活動的過程中,掌握應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思想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