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表的應用
【適用教材】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材·信息技術第一冊(北京教育出版社)【適用單元】第四章 表格數據的處理與分析(第五節 使用圖表)
授課
教師
邢波
授課
時間
xx年12月
授課
年級
高一
科
目
信息技術
課題
圖表的應用
教
學
目
標
知識目標:
認識圖表的作用,學會用圖表分析數據。
技能目標:
1. 根據需要制作不同類型的圖表;
2. 利用圖表分析實際問題。
情感目標:
通過利用圖表對數據的分析,了解我區經濟生活現狀,從而引發學生公眾意識。
教學
重點
利用圖表做數據分析。
教學
難點
選擇參與圖表制作的數據及圖表類型,并根據圖表進行數據分析。
教學
策略
復習、討論、綜合應用
教學資源
多媒體網絡教室、聯想廣播教學軟件、因特網、圖表應用數據
設
計
思
想
本節課是針對excel中圖表知識的一節應用課,圖表的制作過程在前一節課已經學習,因此,本節課開始是對上節課知識的復習。請一名學生演示圖表制作過程,教師總結并將步驟寫在黑板上,以便學生重點復習。之后引導學生分析常用圖表的區別,并結合錯誤圖表的展示,讓學生意識到圖表制作中的重點步驟必須慎重選擇。
這節課的重點是利用圖表做數據分析。學生對圖表的制作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問題,但如何利用圖表做數據分析,卻是學生欠缺的能力。因此,教師給出四組具有實際意義的數據,這些數據是關于順義區社會生活的,為學生創造真實的學習情境,根據實際數據做圖表分析。這樣,學生實際應用的水平得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容易激發。在分析的過程中,學生之間可以互相交流借鑒,教師融入學生的學習中。最后,學生根據自己的所做的圖表,把分析結果寫成書面形式,并引導學生提出合理意見,并把這些意見通過網絡發送給相關負責人。
教師小結時,讓學生自己展示分析結果,并由此提出各種建議。這樣,使學生作品得以展示,增強了學生的成就感。
教
學
過
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引入]
結合具體數據復習圖表的制作,給出數據材料如下:
我國國土遼闊,但山地多,平原少,山地占2/3的面積,同時是一個少林國家,森林覆蓋率低。以下數據是某年我國與部分國家森林覆蓋率的比較,請根據表格中的數據繪制相應的圖表。
請一名學生到教師機上演示圖表的制作過程,并說明制作步驟。教師隨著學生演示書寫板書。
[教學過程]
一、復習圖表制作的相關知識
一名學生到教師機演示圖表制作的過程,其他同學觀看演示操作。
復習圖表的制作,為下面的圖表應用做鋪墊。
國家
森林覆蓋率(%)
中國
13.40
美國
31.30
英國
10.00
法國
27.00
日本
66.70
巴西
58.00
加拿大
39.00
印度
22.50
我國與部分國家森林覆蓋率的比較
教師板書:
1. 選擇圖表數據
2. 選擇圖表類型
3. 確定圖表數據源
4. 設置圖表選項
5. 選擇圖表位置
教師講解:
圖表制作過程共有五個步驟,其中前兩步是最主要的,它關系到圖表的準確性;第四步是對圖表的修飾,其中包括標題、圖例、數據標志等,它可以使圖表一目了然。
二、制作圖表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展示一份錯誤圖表,請一位同學為這份圖表挑挑毛病。數據如下:
月份
價格(元)
9月
1700
10月
1660
11月
1630
12月
1550
這是中關村9~12月份cpu(p4 2.4ghz)報價單,制作的圖表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