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禮儀《接待客人》教案(精選4篇)
幼兒園禮儀《接待客人》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會有禮貌地接待客人。
2、培養幼兒良好的家庭禮儀行為和與人交往的良好習慣。
核心要素:客人來起身迎引入座茶水敬
初相識做介紹帶尊稱才禮貌
活動準備:
1、鋼琴、熟悉歌曲《看朋友》的彈奏
2、與大班教師提前溝通,并做好相應的表演準備
3、杯子茶壺
4、標有哭臉和笑臉的牌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請大班的幼兒示范歌曲《看朋友》,并加入動作表演。
二步驟:
1、客人用手指輕輕叩門,站在門口,兩眼注視對方微笑。
2、小朋友熱情的說:“您好,請進!”(手勢為邀請狀:右臂展開、手心朝上、四指并攏大指分開)
3、客人進來后小朋友說:“請坐。”(手勢為邀請狀)
4、客人要走了,小朋友送到門口說:“再見!”
三、學唱歌曲《看朋友》
看完表演后,教師就歌詞內容向幼兒提問:
1、“這首歌叫什么名字?哥哥去干什么?
2、“姐姐和客人說了什么?”
3、“客人要走了,姐姐是怎么樣做的?”(送客人到門口或樓下,說再見,歡迎客人下次再來。)
四、活動延伸
1、區域活動:娃娃家“做客”。
2、情景劇表演。
五、家園互動
1、家長應隨時引導幼兒,在客人來訪時主動問候。
2、家長對幼兒應進行隱性教育,注意自己的行為、語言規范(身教重于言教)。
六、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中,幼兒們的積極性都非常高,都能夠做到自己來當一次小主人,大部分孩子都表現的非常好,極個別的幼兒還有點膽怯不敢大聲表達
幼兒園禮儀《接待客人》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會有禮貌地做小主人。
2.學會使用禮貌用語進行交往。
3.讓幼兒懂得一些做客和待客的簡單禮節。
活動準備:
利用教室的一個角落布置成小主人的“家”。
活動過程:
一、律動《找朋友》。
請幼兒兩個結成對子,一起做律動《找朋友》。問題:這首歌都有哪些禮貌用語或者哪些動作體現出了禮貌?(敬個禮、握握手、再見)
問題:你們喜歡自己的好朋友嗎?(喜歡)你們希望自己的朋友去你家做客嗎?(希望)
二、情景示范:做客。
“咚咚咚……”(敲門聲)
“咦?是誰在敲門?我來看一看!”
“誰呀?”“小韓老師!”
“我的好朋友來我家做客了!我真高興!”
(開門)“你好,小韓老師!”“你好,大韓老師!”(兩人熱情地握手、擁抱)
“歡迎你來我家做客,快請進!”(手勢:手心向上,四指并攏,拇指與四指分開,手臂打開,作請狀)
進屋后,“小韓老師,請坐!”(請的手勢)
“我給你倒杯茶吧!”(倒茶)“不麻煩!”“請喝茶!”(雙手捧著茶杯,遞給客人)”“謝謝!”(雙手接過茶杯)“你家裝修得蠻不錯的!”“還好吧,簡單一些!”“你這件衣服哪買的?真好看!”“虎林買的,不值錢!”“時間不早了,我要回去了!”“再玩一會兒吧!”“不了,我告辭了!”“好吧,再見!沒事來玩吧!”“好的,也希望你去我家玩!”(主人把客人送到門外,看到客人走遠之后再把門關上)
送走了小韓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回顧一下剛才的情景。
聽見敲門聲,先問“請問你是誰?”確認這個人認識,才可以給他開門,防止陌生人的進入。
開門后,先問好,之后請客人進來,請坐,請喝茶,或者請客人吃一些水果,當客人提出要走了,我們要真誠的挽留一下,然后和客人說再見,歡迎再來。一定等客人走了,再關門。
三、幼兒示演。
請一組小朋友來表演做客的情景。
表演之后,請觀眾小朋友糾錯,老師講評。
四、觀看視頻《我會招待客人》 。
在觀看的過程中,老師適當地講解。
觀看后提問:美美是如何招待客人的?你覺得哪些地方做得好?(教師從待客之道引導,重點是相互介紹這個地方)
“王叔叔,這是我家鄰居,張爺爺!”
“張爺爺,這是我爸爸的同事,王叔叔!”
五、開展競賽,幼兒進行情景表演。
將全班幼兒分成“喜羊羊”隊和“灰太狼”隊。兩隊分別進行情景表演,每隊演完之后,請對方點評,聽課教師當評委,決定是否獲得禮物。最后,禮物最多的那一隊獲勝!
六、以兒歌進行總結活動。
小朋友今天學會了如何招待客人,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們也要爭當一名有禮貌的好孩子,下面和老師一起以三字歌的形式總結一下待客之道:客人到,起身迎。引入座,茶水敬。初相識,做介紹。帶尊稱,有禮貌。
幼兒園禮儀《接待客人》教案 篇3
活動內容:家庭禮儀——待客(接待客人)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會有禮貌地接待客人。
2、培養幼兒良好的家庭禮儀行為和與人交往的良好習慣。
核心要素:客人來起身迎引入座茶水敬
初相識做介紹帶尊稱才禮貌
活動準備:
1、鋼琴、熟悉歌曲《看朋友》的彈奏
2、與大班教師提前溝通,并做好相應的表演準備
3、杯子茶壺
4、標有哭臉和笑臉的牌子若干
過程:
一、導入活動:
請大班的幼兒示范歌曲《看朋友》,并加入動作表演。
二步驟:
1、客人用手指輕輕叩門,站在門口,兩眼注視對方微笑。
2、小朋友熱情的說:“您好,請進!”(手勢為邀請狀:右臂展開、手心朝上、四指并攏大指分開)
3、客人進來后小朋友說:“請坐。”(手勢為邀請狀)
4、客人要走了,小朋友送到門口說:“再見!”
三、學唱歌曲《看朋友》
看完表演后,教師就歌詞內容向幼兒提問:
1、“這首歌叫什么名字?哥哥去干什么?
2、“姐姐和客人說了什么?”
3、“客人要走了,姐姐是怎么樣做的?”(送客人到門口或樓下,說再見,歡迎客人下次再來。)
四、結束活動。
幼兒園禮儀《接待客人》教案 篇4
湖北 劉遠忠
------------------------------------------------------------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口語交際中,能正確使用“您好”“請”“謝謝”“再見”等禮貌用語,掌握普通話。
2根據對象和場合恰如其分地予以應對,態度自然、大方。
3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內容,并能簡要評價。
教學過程
一、想一想、議一議——激趣自由交際
1設置場景:教室前布置一客廳。
2導入 :同學們,做客、待客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有的事。想一想,你在做客時主人是怎樣接待你的,他們是怎么說、怎么做的,你覺得最滿意的是什么;你接待客人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
3生生交際:在輕松活潑的音樂中,讓學生進入情景,同桌之間、前后座之間、小組同學之間進行交流。
4匯報交流情況。
5師生及時評價。
二、演一演、比一比——小組實踐交際
1過渡激趣。同學們,我們做客、待客時,不但要文明禮貌,還要注意說話的儀態,恰當的使用稱謂,說話要得體。請同學們表演做客和待客,我們比一比,看哪位同學做得最好,我們將評選出最佳“禮儀先生”“禮儀小姐”。
2創設情境。由一生演主人,幾生演客人,表演做客、待客情景。
①根據總人數將學生合理地劃分為幾個組,給他們簡單裝扮成不同身份的人物,教師也是其中一員并參與表演。
②通過競賽方式篩選,產生最佳組合。(要求:a聽話時密切注意說話人的身體姿態、表情,始終保持專注的精神和入神的姿態;b聽話產生感情共鳴時,作適當的點頭、微笑,表示接受、同意、贊賞。)
③最佳組合在全班現場表演。
三、講一講、評一評——引導規范交際
1師生評選出最佳“禮儀先生”“禮儀小姐”,并在全班示范表演,教師可作必要點撥、指導。(每組說完、演完,都要有評議的過程,評議可以是說者自評、同學互評、教師評議。)
2教師小結。圍繞教學目標 激發學生興趣。
四、學一學、做一做——課后拓展交際
讓學生回家后,利用休息日去同學家做客或者邀請同學到自己家做客,然后在全班交流自己做客或待客的感受。
【評析】
口語交際訓練要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才能真正體現實踐性、應用性和生活性。如何在課堂的封閉環境中再現生活?創設情境、模擬現實生活不失為一條可行之法。以上教學設計,創設貼近生活的情景,為口語交際構建了必要的環境與氛圍。這是口語交際教學中至關整體布局的重要一筆,也為口語交際活動回歸生活,應用于實踐創造了物質條件。
在表演時,教師也參與其中,教師既是交際活動的組織者和輔導者,又是學生口語交際的對象。教師和學生構成了交際關系,這也是精心創設的交際的良好情境。師生在角色扮演中得到了角色體驗,表達會更有感情,他們在活動中不知不覺地提高了口語交際能力。
為了拓寬學生口語交際實踐活動渠道,教師開放教學時空,讓學生到生活中交際。這一環節實現了由課堂向課后的開放,讓學生帶著學到的知識走出課堂,去實踐中應用。
《語文課程標準》將“講究文明禮貌”放在口語交際首位,有沒有禮貌,直接關系到口語交際的實效。以上設計中,教師始終要求學生在交際中講文明、有禮貌、說話得體。總之,這個教學設計合理地運用了多種形式和方法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整體訓練了學生多種交際能力。
萬成權/評析 湖北省江陵縣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