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大海》教學設計(通用9篇)
小學音樂《大海》教學設計 篇1
一年級第 8 周教案(時間) 10.21-25
一、 周學習內容:《大海》、
周學習重難點:1.生字:(1)、重視在語境中識字。認識“住、亮、灣”等19個漢字。
(2)、認識筆畫“提”和偏旁“提手旁” “橫撇”、“ 豎彎鉤”。會寫“住”、“打”等
二、 周學科融合:學唱一首和大海有關的歌〈〈小螺號〉〉.
周學情分析:1、《大海》這個單元以“大海”為主題,編排了《我家住在大海邊》《海水》兩篇主體課文,和“語文天地”。本單元的“金鑰匙”標志著學習聽讀識字方法的收尾,學生應該熟練掌握并在以后自覺運用這種識字方法。
三、
課題 〈〈海水〉〉 授課時間:周﹍﹍
整 體 設 計 個 性 設 計
教
材
分析 學習這篇課文,使學生感受到海之美、海之富饒,體會打魚人的辛苦,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獨特見解、靈感設計、重點改變、教學點指導過程等)
學法 教師導法 指導朗讀法
語境識字法
學生學法 自由討論 學唱歌曲
學習目標 1.理解目標:了解課文內容,感受大海的美麗富饒,體會打魚人的辛苦,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
2.積累目標: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生字目標:繼續培養隨文聽讀識字的能力,認識8個漢字。培養學生勤學好問的習慣.
學習重點 1.初讀感知點: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學習生字
2.細讀感悟點:(1)、指讀課文,圈出自己不認識的字。(2)、多種形式朗讀課文,指導語氣朗讀
(3)、學習生字。(4)、做“語文天地”中的e、d。(5)、抽讀字卡。
3.能力訓練點: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嘗試背誦課文。
4.拓展延伸點:拓展閱讀—《大海的歌》組詩。
板書設計 海 水
藍: 抱著天
為什么? 咸: 流了汗
課后反思
課題 《外面的世界》 授課時間:周﹍﹍
整 體 設 計 個 性 設 計
教
材
分析 本單元是一個開放性單元。重點是培養學生在生活中識字的意識和態度,養成樂于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和自檢與反思意識。安排的內容有:集中展示“外面的世界”的彩圖、“外面的世界”識字實踐活動和“金鑰匙”以及自檢 (獨特見解、靈感設計、重點改變、教學點指導過程等)
學法 教師導法 口語練習
學生學法 引導觀察法
學習目標 1.理解目標:引導學生建立學習與生活的聯系,培養生活中學習語文的興趣
2.積累目標:(1)培養學生留心觀察的習慣,掌握一兩種在外面識字的方法,培養一定的口語交際能力。
(2)培養學生自我反思、階段自檢的好習慣。
(3)認識人民幣,懂得保護人民幣。
3.生字目標:(1)識字9個,結合實際體會“精彩”的意思。
(2)會寫:7個生字“外、多、門、
元、角、分、市”;2種筆畫“橫撇、
豎彎鉤”。
學習重點 1.初讀感知點:(1)談話激趣,板書課題(2)出示畫面,指導觀察。
2.細讀感悟點:(1)學習課文,閱讀圖中話語。“外面”是哪里?“留心看”看什么?
(2)認讀生字,多種方式讀。
外面 世界 道路 車站 衛生所 商店
3.能力訓練點:學習“金話筒”,除了從路邊建筑物上認字,小朋友還可以從什么地方認字?
(1)把從報紙、廣告上學來的字展示給同學看(以組為單位相互交流)。
(2)把學會的字教給本組同學認讀。
(3)指名起來讀自己學會的字。
4.拓展延伸點:
板書設計 外面的世界
精彩
留心
↙ ↘
發現 認識
課后反思
小學音樂《大海》教學設計 篇2
一、學情分析
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對什么事物都很感興趣,但對于音樂知識的了解又顯得比較淺顯。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還是注重教學常規,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通過音樂習慣的養成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通過各種教學方法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音樂的興趣。
二、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學唱歌曲《大海》,學生能感悟詞曲中蘊含的“美”,明白要保護大海、保護環境、熱愛大自然。
2、通過音樂教學,使學生真正的走進音樂,了解音樂,并在音樂實踐中學會鑒賞音樂,聆聽音樂,進而喜愛音樂。
(二)過程與方法
1、完整而充分地聆聽音樂作品,獲得愉悅的感受與體驗,并在體驗中充分展開想像,獲得自己獨特的音樂理解及感受。
2、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以即興式自由發揮創造,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
3、利用集體表演、小組合作等形式,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在群體中的協調能力。
(三)知識與技能
1、學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初步掌握三拍子歌曲的強弱節奏和“x.x”這個節奏型,認識簡單的節奏符號,感受歌曲的音樂形象,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樂于參與其他音樂表現和即興創編活動,能夠配合歌曲、樂曲用身體做簡單恰當的動作,用體態語言或律動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2、讓學生感受大海的聲音并用自己的聲音進行模仿。聆聽歌聲時能學生能作出相應的情緒或體態反應。
3、學生能夠在律動、音樂游戲和歌表演等活動中與他人合作。
三、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掌握三拍子歌曲的強弱節奏規律和“x.x”這個節奏型。
四、教材工具
多媒體電子教學設備、課件、電子琴(鋼琴)、教案
五、教學過程
(一)聽聲、看大海沙畫表演,導入課題
1、教師播放一段大海沙畫表演的視頻,問學生: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大海)
(教師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聲音模仿大海的聲音。)
教師問學生:你見過的大海是怎樣的?(學生:有沙灘、有魚、有海浪、漲潮退潮、海水打在礁石上,貝殼、海螺、帆船等)
2、教師播放介紹大海風景的視頻片段,讓學生感受大海的美麗與神奇。導入這節課的主題——《大海》。
(二)學唱歌曲
1.聆聽歌曲《大海》(學生跟著老師做簡單動作,體驗三拍子律動。)
2.欣賞后教師提問:這首歌是幾拍子的?它的強弱規律是怎樣?(教師出示四三拍節奏規譜并要求學生掌握三拍子的強弱規律:強弱弱)
3.出示歌譜,復聽歌曲,再次感受四三拍強弱規律。(使學生對歌曲旋律、對四三拍節拍加深印象)
4.出示“x.x”這個節奏型,讓學生感知附點節奏,并掌握附點節奏。
5.出示歌譜,教師播放音樂,學生完整聆聽歌曲,找出歌曲中出現了幾次附點節奏。
6.按節奏讀歌詞,學生試著讀,讀不準確的句子,教師及時給予糾正和指導。
7.教師出示歌譜,一邊彈琴一邊范唱,學生跟老師小聲哼唱。(加深對歌詞的理解)
8.學唱歌曲
(1)學唱前半段歌曲,教師彈琴范唱歌曲,積極鼓勵學生試唱,唱不準確的樂句教師及時給學生進行糾正、指導并示范演唱,讓學生多演唱鞏固幾遍,能更好的掌握。(教師提示學生注意聽好音樂節奏“x.x”并注意歌唱姿勢)
(2)教師引導學生對前半段歌曲進行感情分析、處理,教師彈琴提示學生融入情感演唱前半段歌曲。(教師提示學生注意聽音樂節奏和速度,注意歌唱姿勢,用聲音表現出大海的“美“感)
(3)學唱歌曲后半段,教師彈琴范唱歌曲,學生用心聆聽。(教師提示:注意歌曲中歌詞的演唱速度與節奏)
(4)教師彈琴,鼓勵學生自己演唱。教師聽后指導糾正學生個別樂句和歌詞節奏的演唱,尤其是高音部分和最后一句歌曲的節奏多重復練習幾次,加以鞏固。(教師提示學生演唱時注意氣息和聲音的控制,切記扯著嗓子大喊)
(5)教師彈琴,學生完整演唱后半段歌曲,教師提示:注意聽準音樂及歌曲的節奏。
(6)分析、處理歌曲后半部分,設問學生:波濤涌動的大海應該用什么的情感和聲音去表現?大海搖籃應該用什么樣聲音哄著太陽和月亮睡覺呢?
教師彈琴,提示學生融入情感演唱歌曲后半部分。
(7)出示全部歌譜,教師彈琴,學生跟琴聲完整演唱全曲。(教師提示:注意歌唱情緒及節奏,聽好音樂,注意歌唱姿勢)
(8)教師播放歌曲范唱,學生合音樂完整演唱歌曲。教師提示學生,可以用自己的肢體動作隨著音樂即興創編能表現出大海的律動動作進行表演。
9.分小組表演歌曲《大海》,教師做幾個簡單動作,鼓勵學生大膽創編動作為歌曲表演。
10.分組表演:一組演唱歌曲,一組用身體的律動來表現。
(三)課堂拓展
(課堂小結)
教師請同學們談談這節課的“收獲”,引導學生說出學習的內容,想到的事物。然后出示“海洋污染“的幾幅圖片,讓同學們說說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最后教師總結:要好好保護環境,不要亂丟垃圾,熱愛我們的海洋,熱愛我們的地球,一起努力爭當一名保護地球文明的小金星。
小學音樂《大海》教學設計 篇3
A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
目的:檢測學生的情感體會及對自然的態度,使學生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初步樹立對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共生共長的意識。
方式:采用師生對話,學生回答的方式,讓學生自帶一些有關大海的圖片。
1、“你見過大海嗎?”
2、“你聽過有關大海的故事嗎?”
3、“大海美不美?”
4、“大海里有什么?”
5、“珊瑚是什么顏色?哪些是海魚?……”
6、“你可以向老師介紹一下你手中的圖片嗎?”
B識字方面:
目的:檢測學生是否認識本單元的要求認讀的27個字,及新學的單人旁與三點水的名稱及意義。
方式:1、采用生字卡抽讀的形式;
2、采用在句中找出老師所讀的字;
如:老師出示“我們愛科學”這句話,要學生找出“科”字。
3、“亻、氵”的名稱是什么?表示什么意思?
C寫字方面:
目的:檢測學生是否會與本單元要求掌握的13個生字,及筆畫“提、橫鉤、彎鉤、撇點”。
方式:“我又學會了不少字”,老師念一個,學生寫一個,比一比,看誰寫得最漂亮。
學生寫完后自我評價,認為自己寫得好的,給自己畫上5朵小紅花,寫得一般的,畫上3朵小紅花。
D詞、語、句方面:
目的:檢測學生對本單元的一些句式的學習情況。
方式:1、你會照著老師的樣子說嗎?
師:走來走去。
生:想來想去……
師:聽不見
生:看不清、飛不高……
2、請問:你家住在哪里?
學校在哪里。
你在的哪里?(前面、后面……)
3、( )有( ),你會說一句話嗎?
E閱讀方面:
目的:檢測學生背誦《我家住在大海邊》的情況,及對《浪娃娃》理解情況。
方式:1、你會背《我家住在大海邊》這一課嗎?
2、讀了《浪娃娃》這一課,你可以說說大海能幫助人們做什么?
F口語交際方面:
目的:檢測學生聽故事時的理解力與記憶力。
方式:教師準備一盒磁帶——《海水為什么是咸的》,讓學生聽故事。聽完后,讓學生說說幾個主要人物是誰,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附:試卷
一、口答問題:
1、你見過大海嗎?
2、你聽過有關大海的故事嗎?
3、大海美不美?
4、大海里有什么?
5、珊瑚是什么顏色?哪些是海魚……?
6、你可以向老師介紹一下你手中的圖片嗎?
二、我又學會了不少生字!
老師評定:好樣的( )
學得不錯( )
再努力呀( )
三、我又會寫了不少字!
自我評定:我真棒!( )
我挺滿意!( )
加油啊!( )
老師給我計:優( )良( )
四、我會照著樣子說:我會說很多!
1、走來走去看不清
( )( )
( )( )
2、你家住在哪里?
學校在哪里?
你在的前面還是后面?
你還會說在的哪里嗎?
老師評定:真棒!( )繼續加油!( )
五、我會背《我家住在大海邊》!
自我評價:很好!( )還行!( )要加油哦!( )
我知道大海還可以幫助人們做什么,聽我說吧!
老師評定:你說得真好!不錯!還可以再說一些嗎?
( )( )( )
六、聽故事,回答問題。
1、故事里有哪幾個人?
2、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老師評定:你聽得真清楚,說得真好!( )
還有一些什么地方沒聽清楚嗎?( )
再說一次好嗎?( )
小學音樂《大海》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 通過聽賞小提琴獨奏《大海》,學生能聽辯“獨奏”這一形式。
2、 通過學唱歌曲《大海》,學生能感悟詞曲中蘊含的“美”。
●教材分析
教材借助其他姊妹藝術融詩、畫、音樂為一體,讓學生欣賞各種形態“海”的畫面時,在充滿海的品味的音樂聲中去朗誦《大海》這首詩。并在此基礎上教唱《大海》這首歌。
●教學過程
(一) 歌曲《大海》
1、看看聽聽。教師播放小提琴獨奏《大海》,學生邊聽音樂邊看書32頁圖畫。簡介名畫欣賞《海濱的漁船》及作者。
2、聽聽讀讀。教師與學生一起聽小提琴獨奏《大海》,并在樂聲中有感情地朗讀《大海》這首詩歌。
3、學新知識。結合課文鞏固復習善于表現優美、抒情音樂的樂器——小提琴,了解“獨奏“這一形式。
4、唱唱想想。教師和學生一起聽錄音范唱輕聲跟唱歌曲。演唱時請學生體驗“f”個這力度記號安排在歌曲什么地方較合適?并想象一下大海會是什么樣的情景?曲譜如下:
學唱歌曲時,教師可以采用師生分句演唱的方法。如:教師唱前半句,學生唱后半句,再反過來學生唱前半句,教師唱后半句,最后一句齊唱。
4、唱唱做做。熟唱歌曲后,教師可請學生做以下活動,◎模仿各種不同情景的大海發出的聲音。◎用自己身體的律動來表現大海的不同情景并發出不同的聲音。◎請編出或講出有關海的一些故事。
5、唱唱劃劃。教師啟發學生隨著自己的演唱旋律畫出旋律線條,并做書35頁練習1。
6、聽聽畫畫。教師可根據自身教學對象進行拓展教學。如:大海是多姿多彩的。并不永遠是風平浪靜的。聽賞管弦樂曲《天方夜譚》的幾個片段,他們描寫了不同的“海”的情景。請學生把聽賞后的感受用畫畫的方式表達出來。
7、環保教育。教育學生愛惜水資源,不污染水資源,保護大海,不讓大海受到污染。并且環保從自己做起。
教學反思:本單元通過聽賞小提琴獨奏《大海》,學生能聽辯“獨奏”這一形式;通過學唱歌曲《大海》,學生能感悟詞曲中蘊含的“美”。學生結合《一千零一夜》中的一些神話故事,欣賞起來有自己的一些感覺,但是學生對這種交響樂的理解還不夠,在以后的教學中應該多滲透一些交響樂的欣賞。
小學音樂《大海》教學設計 篇5
教材分析:
《大海》是一首表現無邊無際的大海為主題的兒童歌曲。歌曲為3/4拍F大調,它借助其他它借助其他姊妹藝術融入畫、音樂為一體,讓學生欣賞各種形態“海”的畫面時,在充滿海的味的音樂聲中畫一畫大海。通過歌曲對比學習體驗歌曲的情感表現。
教學目標:
1、學會歌曲,并能基本掌握力度“f”,及漸強、漸弱的在歌曲中的表達。
2、通過歌曲對比,讓學生領悟不同歌曲的情感處理。
3、通過學唱歌曲《大海》,學生能感悟詞曲中蘊含的“美”。
教學重難點:
1、力度“f”,及漸強、漸弱的在歌曲中的表達。
2、對學生進行鑒賞能力的培養和情感表達。
教學對象:二年級學生
教學準備:環境布置、多媒體、鋼琴(電子琴)、錄音機、打擊樂器等
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設計:環節與內容
教學內容
教學媒體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組織教學
音樂《大海》
錄音機/
多媒體
環境布置——大海;放音樂(《大海》)
聽音樂做動作(魚)按位置坐好“U”
有序安排,
穩定情緒。
二、新課導入
聽歌曲欣賞圖畫(或聽錄音機)
錄音機/
多媒體
播放內容
聆聽
表述內容,
融入角色。
三、 新 課 開 展
畫海浪
黑板
音樂播放(《大海》);評價結果([獎] 貼魚在船上)
作畫
音美結合,
興致勃勃。
欣賞多媒體中“海”圖畫(或聽《大海》錄音),進行歌曲學習
錄音機/多媒體
聆聽
感受旋律,
體驗音樂。
學唱《大海》旋律
錄音機/多媒體
教師(聽旋律)范唱
學生用M、LA音哼唱旋律
哼唱旋律,
熟悉情感。
力度“f”、漸強、漸弱歌曲處理
黑板、力度記號
突出力度記號;評價結果([獎]貼魚在船上)
擺放力度記號
突出難點,
便于掌握。
創編動作——海浪
錄音機/多媒體、打擊樂器
示范個別動作;評價結果([獎]貼魚在船上)
創編動作
自由發揮,
氣氛高漲。
四、知識拓展
聆聽兩歌曲,讓學生表達情感:海浪:平靜與怒(海嘯)《黃河大合唱》、《大海啊,我的故鄉》
錄音機/多媒體
音樂播放《黃河大合唱》、《大海啊,我的故鄉》
對比歌曲,表達不同(動作表演)
發展思維,
拓展空間。
發揮能動,
歡樂課堂。
五、小結
比賽結果
(船上有多少魚)
船上貼的魚數
表揚結果情況
齊數結果
共同參與,
樂在其中。
評價歌曲學習情況
突出力度記號
鞏固知識
六、結束課時
音樂《大海》
錄音機
放音樂(《大海》)
邊聽音樂(《大海》)邊做動作走出教室
鞏固歌曲,
回味旋律。
小學音樂《大海》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演唱歌曲,從中感受體驗大自然的美,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知識與技能:
1.學習用柔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2.通過歌曲學習感受三拍子的韻律美。
(三)過程與方法:通過模仿、創編等教學活動,培養學生音樂想象力、創造力和表現力。
【教學重點】
1.學習這首融詩、畫、音樂為一體的歌曲。
2.對學生進行鑒賞能力及情感表達的培養。
【教學難點】
1.學會歌曲,并能基本掌握力度“f”,及漸強、漸弱的在歌曲中的表達。
2.初步掌握三拍子歌曲的強弱節奏和附點四分節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大海是多姿多彩的。有的時候風平浪靜,有的時候波濤洶涌。今天,老師帶你們去欣賞大海。現在,請同學們靜靜聆聽、認真觀看大屏幕。
1.學生安靜地聽大海的各種聲音。(播放課件)
2.師提問:同學們,我們聽到了什么聲音?都看到了些什么?能不能給我們模仿一下大海的聲音和波浪的樣子?
3.學生回答,并模仿。
4.師:大海一望無垠,有海鷗、浪花、小魚、小蝦、還有金色的沙灘,同學們想不想到海邊去體驗一下浪漫的氣息?好吧,下面我們就一起隨著音樂去海邊看看吧。(伴隨音樂欣賞大海的圖片)。
二、欣賞小提琴獨奏《大海》
1.師:金色的沙灘充滿神秘的色彩,一望無際的海水讓人陶醉其中,此起彼伏的海鳥使人目不暇接。剛才我們欣賞了許多大海的美景。但是,大海是否在每一個時間段里都是一樣的呢?(生回答)。
2.欣賞小提琴獨奏《大海》,結合欣賞梵高名畫《海濱的漁船》。
3.大海給人的感覺就是美,許多的畫家都曾以大海為主題進行繪畫,今天,我們就來欣賞繪畫大師梵高為我們帶來的《海濱的漁船》,下面,我們一邊欣賞樂曲,一邊欣賞名畫,感受一下由樂器所描繪的大海是什么樣子的?
師提問:這是什么樂器?(小提琴)
4.學生回答后,師介紹小提琴,讓學生了解“獨奏”這一形式。
5.師:小朋友們,這么美的樂曲如能配上充滿感情的詩朗誦會更美。(引導學生在音樂的伴奏下朗誦《大海》這首詩歌)
三、學唱歌曲《大海》
1.再次欣賞歌曲《大海》
要求:靜靜的聆聽,在腦海中想象大海。
2.師范唱歌曲《大海》
要求:打著拍子,搖晃身體。
3.用“嗚”來模唱歌曲旋律。
要求:學生在哼唱的過程中可做一些身體搖擺等的動作,積累三拍子的感覺。
4.有節奏地讀歌詞。
要求:拍手拍肩,感受三拍子歌曲的強弱規律。
重點解決:太陽月亮也睡在里邊。
5.教師示范拍擊附點節奏,學生模仿練習。
6.再次欣賞歌曲
要求:學生小聲哼唱旋律。
7.隨教師伴奏,學生輕聲跟唱歌曲。
⑴師:同學們跟唱得很棒,有沒有感覺不會唱的地方?我們一起學一下。(學生指出,師生共同解決難點)
⑵讓學生面說說歌曲唱了什么?啟發學生理解歌曲意境。
⑶師:剛才我們知道了大海有時風平浪靜,有時巨浪翻滾,現在我們能不能試著用動作來表現出來。
注意:聽老師彈的琴聲,完整地唱一遍,加上波浪形手勢。
⑷力度記號“f”強的應用。
師:這是什么力度記號?
師:真不錯!這是表現強的力度記號。誰能告訴老師在《大海》這首歌曲中,那一句可以用強力度來演唱?
師:讓我們來唱一唱這一句吧。
注意:“f”表示強力度,并非要大聲唱。
8.完整的唱歌曲《大海》
9.跟音樂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注意:體會大海的大和美,并要求有起伏,有強弱變化地演唱歌曲。(可讓學生邊唱邊動手畫一畫心中大海的樣子)
四、加深理解,拓展思維。
1.師:孩子們,咱們用美妙的歌聲和動聽的樂曲表達了我們對大海的無限熱愛和向往。大海也有一些話想跟我們講,咱們一起來聽請大海怎么說。
2.出示:垃圾遍地的海邊和化學污染的海面圖片
3.師問:這也是海,但這美嗎?為什么會這樣?大海想告訴我們什么?
4.學生討論回答。
五、師總結
這節課,我們通過欣賞小提琴獨奏、圖片、名畫等,充分領略到大海的美,并且在美妙的歌聲中懂得了要珍惜、保護我們的大海。那樣,大海的美才能永久不衰。
小學音樂《大海》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聽賞小提琴獨奏《大海》,讓學生能夠聽辨“獨奏”這一形式。
2.歌曲,并能基本掌握力度“f”及漸強、漸弱在歌曲中的表達。
3.歌曲對比,讓學生領悟不同歌曲的情感處理。
4.歌曲《大海》,讓學生能感悟詞曲中蘊含的“美”。
重點、難點:
1.f”,及漸強、漸弱的在歌曲中的表達。
2.學生進行鑒賞能力的培養和情感表達。
媒體準備:多媒體、鋼琴(電子琴)、錄音機、打擊樂器等。
課時分配:一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練習:
聽音樂做動作,按位置坐好。
二、導入新課:
1.說想法。師:們有沒去過大海?看到什么?聽到什么?能不能給我們模仿一下大海的聲音,還有波浪的樣子。生:模仿……
2.聽讀讀,感受歌曲旋律。
(1)師:大海那么美,我們安靜欣賞一首獨奏曲《大海》。
師:播放小提琴獨奏《大海》,請安靜地閉上眼聆聽(并說其旋律特點,出什么樂器演奏。)
(2)出示大海歌詞,請同學加上伴奏音樂有感情的輕聲朗誦。(展開對大海的描述,感覺語言美。)
(3)展示大海的有關圖片,欣賞大海的美。
3.學唱歌曲。
(1)用:“嗚”來模唱一下這首歌曲旋律。(可要求學生做一些身體搖擺等的動作表現曲子的優美,積累三拍子的感覺。)
(2)可用手模仿海螺的形狀,再用“嗚”吹出歌曲旋律。(注意要輕點,優美的感覺)
(3)根據歌曲的旋律畫出旋律線,例如:波浪形……(請學生用手模仿畫線來感受旋律的美。)
(4)把歌詞加在旋律里唱一唱。
(5)聽錄音范唱,要求學生輕聲范唱。
(6)學生跟琴范唱歌曲
4.游戲。
(1)回聲的游戲。師:海浪是怎樣沖上岸的呢?沖上來的聲音很大,退回去的聲音很小……(像回聲)老師唱前一句,生接后面一句。交替做“回聲”的練習。
(2)為歌曲伴奏。師:浪花的聲音是怎樣的?怎樣表示合適些?(引導學生用紙抖動的聲音來模仿海浪的聲音效果,)師:請你們抖動紙的聲音為我伴奏好嗎?(注意傾聽個聲中的強弱和樂句的韻律。)
5.師生互評,培養學生自我評價的能力。例如:覺得自已唱得怎樣?誰唱的比較好?為什么?怎樣表現好?
6.圖畫表現大海的美。老師有很多材料,(藍色的綢布,海鷗,小魚,海船。。。。)請同學上來給我設計,拼貼出一幅美麗的大海圖畫。
三、小結
作業布置:復習歌曲
板書:課題《大海》
美麗大海圖畫
小學音樂《大海》教學設計 篇8
一年級 7周教案10月16-20
一、 周學習內容:《大海》、《外面的世界》
二、 周學習重難點:
生字:1.生字:(1)、重視在語境中識字。認識“住、亮、灣”等19個漢字。
(2)、認識筆畫“提”和偏旁“提手旁” “橫撇”、“ 豎彎鉤”。會寫“住”、“打”等12個字。
積累: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1. 作文:
三:周學科融合:學唱一首和大海有關的歌〈〈小螺號〉〉.
四:周學情分析:1、《大海》這個單元以“大海”為主題,編排了《我家住在大海邊》《海水》兩篇主體課文,和“語文天地”。本單元的“金鑰匙”標志著學習聽讀識字方法的收尾,學生應該熟練掌握并在以后自覺運用這種識字方法。
2、《外面的世界》這個單元的學習內容注重了從課本到生活、從課內到課外、從學校到社會的延伸,圍繞主題“外面的世界”,開展開 放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使學生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并對“外面的世界”發生興趣與樂與觀察。
課題課題〈〈我家住在大海邊〉〉 授課時間:周﹍﹍
整 體 設 計 個 性 設 計
教
材
分析 學習這篇課文,使學生感受到海之美、海之富饒,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大海、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獨特見解、靈感設計、重點改變、教學點指導過程等)
學法 教師導法 指導朗讀法
語境識字法
學生學法 自由討論 學唱歌曲
學習目標 1.理解目標:使學生感受到海之美、海之富饒,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大海、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2.積累目標: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生字目標:認識“住、亮、灣”等10個漢字,認識筆畫“提”和偏旁“替手旁”。會寫“住”、“打”等5個字。
學習重點 1.初讀感知點:聽歌曲,齊朗讀。
2.細讀感悟點:(1)、自讀課文,畫出文中不認識的字。(2)、同桌合作,檢查課文。(3)、指導觀察課文中插圖(4)、學習生字。(5)、抽讀字卡。
3.能力訓練點: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嘗試背誦課文。
4.拓展延伸點:把大海的美景畫下來
板書設計 我家住在大海邊
月亮灣 ———— 住
打魚船—————打
老爺爺————位
課后反思
小學音樂《大海》教學設計 篇9
廣闊的海洋,從蔚藍到碧綠,美麗而又壯觀。小編在這里整理了《大海》閱讀答案,希望能幫助到那您。
大海
大海,大海,
像只搖籃。
搖過去,白帆點點,
搖過來,魚蝦滿船。
大海,大海,
多大多寬!
瞧,太陽月亮,
也睡在里邊。
《大海》閱讀題目:
(1)讀一讀,找一找。
文中的韻母是an的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
大海像_______,搖過去______,搖過來______。
(3)太陽月亮睡在大海里,實際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你仿照這首兒歌的第2節也寫一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海》參考答案:
(1)籃點滿船寬邊
(2)搖籃白帆點點魚蝦滿船
(3)太陽月亮倒映在了大海里。
(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