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模板 > 高中地理教案范文:農業的區位選擇(精選2篇)

高中地理教案范文:農業的區位選擇

發布時間:2023-07-26

高中地理教案范文:農業的區位選擇(精選2篇)

高中地理教案范文:農業的區位選擇 篇1

  農業的區位選擇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區位的概念。

  2.理解農業位因素及發展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3.對不同的農業部門能進行合理的區位選擇。

  能力目標

  1.通過閱讀課文圖形,培養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

  2.結合具體事例,能分析影響農業區位因素的利與弊,并找出利用和改造的措施。

  3.組織學生搞一次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教育目標

  1.認識人類的生產活動應因地制宜,協調人地關系,注意保護環境,走農業可持續發展道路。

  2.認識影響農業區位的自然因素是可以改造的,從而對學生進行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1.影響農業區位選擇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

  2.農業區位的社會經注因素是不斷發展變化的,我們應以發展的觀點看待問題。

  教學難點

  如何對農業生產進行區位選擇,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農業生產的特點及農業的分類,了解到了由于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經濟技術條件和政策等的差別,產生了不同的農業生產情況,即不同地區的農業類型不同,也即農業生產的地域性的特點。那么,具體來說,在不同的地區應該發展何種農業比較好,或者說才算合理的呢?這就是我們本節課所要學的內容:“5.2 農業的區位選擇”

  5.2 農業的區位選擇(板書)

  [讀圖]讀教材第6頁圖5。4,分析我國三江平原與青藏高原農業景觀為什么不同?并思考什么是“區位”。

  一、區位的含義[板書]

  學生討論:三江平原與青藏高原兩地的農業景觀不同,主要是它們所處的位置和自然條件不同所造成的。這也說明兩者的區位不同。

  三江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地廣人稀——大規模機械化——小麥

  青藏高原:地勢高峻、氣候寒冷、山地草場廣布——粗放的放牧業

  教師歸納:

  區位包括兩層含義:一方面指該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該事物與其他事物的空間聯系

  那么哪些因素影響著農業的區位選擇呢?

  二、農業的主要區位因素[板書]

  [指導學生讀圖]根據教材第7頁圖5。5,思考以下問題:

  (1) 影響農業區位選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 除圖中列出的各種因素外,影響農民決策的因素還有哪些?

  學生討論回答:影響農業區位選擇的主要因素有氣候、地形、土壤、市場、交通運輸、政策等。除以上因素外,農民的文化素質,農民自身的資金情況,當地的科技情況等等對農民自身決策都是有影響的。

  教師評價:對,農業的主要區位因素就是這六點。

  [板書]1、氣候2、地形3、土壤4、市場5、交通運輸6、政策

  氣候:熱量、光照、降水影響極大

  地形:影響農業的類型(平原與山區不同)、影響農作物的分布(農作物隨海拔有所不同)。平原——耕地;山地——畜牧業、林業

  土壤:作物生長的物質基礎,不同土壤適宜生長不同作物,東南丘陵的紅壤適宜種茶樹等。

  市場:市場的需求量最終決定了農業生產的類型和規模

  交能運輸:園藝業、乳畜業產品容易變質,要求有方便的交通運輸條件

  政策:國家政策和政府干預手段影響,如我國20世紀80年代以來商品性生產基地建設

  [教學反饋]根據剛講的農業區位因素完成第9頁“活動題”。

  學生討論回答:A處種小麥B處養乳牛C處種花卉。

  教師歸納:對。以上我們既從產品種植的本身條件考慮,還要考慮社會經濟條件,如地價、產值、投入成本、市場等。

  那么影響農業的自然條件、社會條件都是一成不變的嗎?下面看幾個實例:

  例1:江西丘陵地區經人工修筑后,一層層梯田種上了水稻、果樹等農產品。

  例2:長江以北農作物楞一年三熟:據2000年3月20日《科技日報》報道,在長江以北地區,人們一直習慣于春種秋收,一年兩熟。位于長江以北的河南省商水縣的40萬畝良田,卻已連續5年實現“一年三熟”。這在常人眼里簡直是個夢,但是河南省農科院的科研人員卻把它變成了現實。

  [提問]根據以上兩個事例,人們可以通過哪些方式對自然因素加以利用和改造?對自然因素的改造是不是無限制的?為什么?

  三、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板書]

  [學生討論回答]人們可以從兩方面進行:一方面是,通過培育良種、改良耕作制度等技術改革,擴大某種農作物的區位范圍。另一方面是,根據經濟技術條件,對不適宜發展農業生產的自然因素進行改造,使之適宜發展農業。當然對自然因素的改造不是無限制的,因為還要充分考慮投入和產出比,如果產出低于投入就不適宜改造了。

  [教師歸納]分析得很對,自然因素對農業區位的影響并非都是決定性的。但在一般情況下,一個地區的自然因素可以看作是相對不變的,而農業生產的社會經濟條件則處于不斷的發展變化中。下面我們學習本節最后一個問題。

  四、社會經濟因素的變化[板書]

  [提問]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8-9頁的文字和圖5。8,歸納影響農業區位的社會經濟因素有哪些?以及哪些因素的發展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較為突出?

  [學生討論回答]影響農業區位的社會經濟因素主要有:市場、交通運輸、政策、科學技術現代化等。這些因素的發展變化,主要是市場、交通運輸的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最為突出。

  市場區位及其需求的變化[板書]

  交通運輸條件的發展變化[板書]

  教師歸納:以上同學說的很對。市場區位的變化是影響農業區位最突出的因素。交通運輸條件的變化也使市場對農業區位的影響在地域上擴大。現在是市場經濟時代,一切農業生產都以市場為導向,這樣才有生命力,農民才能真正得到實惠,增加收入。

  [舉例]浙江省首先在全國實行糧食購銷體制改革。這是2001年3月17日中央電視臺新聞報道的。種糧大戶與企業訂合同,即稱為訂單糧食。農民根據訂單進行生產,心里就踏實了,也沒有后顧之憂了。

  [舉例]1998年某省某縣大蔥獲得豐收,豐收后的該縣出現了供大于求的局面,為此政府出資在電視上播出了該縣大蔥的廣告,該縣成了全國大蔥的集散地,價格也一路上漲。后來,該縣的大蔥信息還上了互聯網。1999年該縣大蔥種植面積增加了10萬畝,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

  試分析這一現象的產生原因。

  [學生討論]

  [教師歸納]

  在進行農業區位選擇時,不僅要分析區位因素,更要分析其發展變化。另外國家政策、政府干預對農業生產都有是有重大影響的。例如中國農村的三次革命:第一次土地改革,第二次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第三次稅費改革都推動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農村和農業經濟的發展。

  [教學反饋]分析影響下列地區農業生產的主要自然條件或社會經濟條件:古巴的甘蔗、我國的河西走廊糧棉、黑龍江省的大豆、珠江三角洲的魚塘、上海郊區的乳牛場和養雞場。

  學生討論回答;

  古巴的甘蔗――氣候條件適宜,長期的生產習慣。

  河西走廊――夏季高溫,有祁連山冰雪水灌溉。

  黑龍江大豆――夏季高溫,肥沃黑土。

  珠江三角洲的魚塘――河網密布,地勢低平,低洼處長期積水,利于挖泥成塘。

  上海郊區的乳牛場和養雞場――乳畜制品、鮮奶、雞蛋等不適于長距離運輸,從經濟效益考慮,分布在城郊有利上海市場。

  [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比較系統地分析了自然、社會、經濟等因素及其發展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從而了解了農業的區位選擇必須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充分合理利用農業土地,使農業生產得到良好的發展。

  [布置作業]

  1、 調查分析我們日常生活用的一些食品主要是哪些地區生產的,以說明市場、交通運輸等條件的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

  2、 某山區鄉鎮發展粟子生產,如果你是鄉長,為提高粟子產量,你會采取哪些決策?

  [板書設計]

  農業的區位選擇

  一、區位的含義

  二、農業的主要區位因素

  1、氣候 2、地形 3、土壤 4、市場 5、交通運輸 6、政策

  三、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四、社會經濟因素的發展變化

  1、場區位及其需求的變化

  2、通運輸條件的發展變化

  旅游活動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 理解旅游活動中的環境問題及其成因

  (2) 掌握旅游資源開發條件的評價內容

  2.能力目標:

  通過學習,培養學生判斷、推理、分析問題的能力

  3.德育目標:

  通過學習,培養學生文明習慣、公德意識及利用資源、保護資源的可持續發展觀

  教學重點:

  旅游資源開發評價條件

  教學難點:

  1.游覽價值

  2.市場距離

  3.旅游的環境承載量

  教學方法:

  案例法、討論比較法

  教學手段:

  電化教學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略

  [講授新課]

  [板書]4.5旅游活動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一、 旅游活動中的環境問題

  [點擊課件]展示圖片:旅游交通工具,旅客隨便丟廢棄物

  提問:這幅圖片反映出旅游活動會產生什么問題?產生什么影響?

  回答,總結:略

  [板書]1、環境污染

  [點擊課件]展示材料1、材料2

  提問:上述兩材料,反映旅游活動中存在什么問題?后果如何?

  回答,總結:略

  [板書]2、對動植物資源的破壞

  [點擊課件]展示材料

  提問:這段材料反映出旅游活動中的什么問題?有何影響?

  回答,總結:略

  [板書]3、對背景環境的破壞

  [點擊課件]展示圖片

  提問:上述幾幅圖片反映旅游活動中的什么現象?會有何負面影響?

  回答,總結:略

  [板書]4、對文物古跡的破壞

  [承接]除了以上問題,旅游活動還會對正常社會秩序產生沖擊。

  [板書]5、對正常社會秩序的沖擊

  [提問]誰能說一下,旅游活動會怎樣沖擊正常社會秩序?

  回答,總結:略

  [過渡承轉]略

  [板書]二、旅游資源開發評價

  1、游覽價值

  [提問]從游覽價值角度考慮,旅游資源開發要考慮哪些條件?

  回答,總結:(1)資源的質量。舉例①萬里長城,秦兵馬俑

  ②杭州西湖,蘇州園林

  (2)集群狀況。 舉例①北京景區

  ②楊村小世界

  (3)地域組合狀況。舉例①天津水上公園

  ②北京雍和宮

  [承轉]旅游地的資源價值越高,其經濟價值也就越高嗎?(不是)

  講解:與其他產業一樣,旅游業也必須考慮市場因素。

  [板書]2、市場距離

  [點擊課件]展示材料

  討論:為什么到杭州的游客以上海、江蘇最多?而安徽、北京很少?

  師總結:略。提出經濟距離的概念。

  [點擊課件]展示“經濟距離”動畫

  [承轉]經濟距離越長,旅游者對旅游目的地的需求也越低,可見,旅游地的吸引半徑是有限的。

  [點擊課件] 展示“吸引半徑”動畫

  舉例:北京、杭州、西安、洛陽

  [板書]3、交通位置及通達性。

  [點擊課件]展示材料

  討論:兩地中哪一個旅游資源的開發速度快一些?為什么?

  [板書]4、地區接待能力

  [點擊課件]展示材料,自學

  [板書]5、旅游的環境承載量

  [提問]請同學讀一下旅游環境承載量的概念,且說出它是用什么來衡量的呢?

  師講解:旅游環境承載量包含著景區資源、經濟發展、生態環境等對游人數量的適應能力,有的景區大,有的景區小。

  [點擊課件]展示材料

  討論:兩地在旅游的地區接待能力,旅游的環境承載量方面有什么差異?

  回答,總結:略

  [板書]“旅游環境的保護”

  (讓同學課下自學)

  [課堂小結]

  [課堂反饋]

  [課下作業]

高中地理教案范文:農業的區位選擇 篇2

  農業的區位選擇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區位的概念。

  2.理解農業位因素及發展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3.對不同的農業部門能進行合理的區位選擇。

  能力目標

  1.通過閱讀課文圖形,培養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

  2.結合具體事例,能分析影響農業區位因素的利與弊,并找出利用和改造的措施。

  3.組織學生搞一次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教育目標

  1.認識人類的生產活動應因地制宜,協調人地關系,注意保護環境,走農業可持續發展道路。

  2.認識影響農業區位的自然因素是可以改造的,從而對學生進行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1.影響農業區位選擇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

  2.農業區位的社會經注因素是不斷發展變化的,我們應以發展的觀點看待問題。

  教學難點

  如何對農業生產進行區位選擇,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農業生產的特點及農業的分類,了解到了由于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經濟技術條件和政策等的差別,產生了不同的農業生產情況,即不同地區的農業類型不同,也即農業生產的地域性的特點。那么,具體來說,在不同的地區應該發展何種農業比較好,或者說才算合理的呢?這就是我們本節課所要學的內容:“5.2 農業的區位選擇”

  5.2 農業的區位選擇(板書)

  [讀圖]讀教材第6頁圖5。4,分析我國三江平原與青藏高原農業景觀為什么不同?并思考什么是“區位”。

  一、區位的含義[板書]

  學生討論:三江平原與青藏高原兩地的農業景觀不同,主要是它們所處的位置和自然條件不同所造成的。這也說明兩者的區位不同。

  三江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地廣人稀——大規模機械化——小麥

  青藏高原:地勢高峻、氣候寒冷、山地草場廣布——粗放的放牧業

  教師歸納:

  區位包括兩層含義:一方面指該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該事物與其他事物的空間聯系

  那么哪些因素影響著農業的區位選擇呢?

  二、農業的主要區位因素[板書]

  [指導學生讀圖]根據教材第7頁圖5。5,思考以下問題:

  (1) 影響農業區位選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 除圖中列出的各種因素外,影響農民決策的因素還有哪些?

  學生討論回答:影響農業區位選擇的主要因素有氣候、地形、土壤、市場、交通運輸、政策等。除以上因素外,農民的文化素質,農民自身的資金情況,當地的科技情況等等對農民自身決策都是有影響的。

  教師評價:對,農業的主要區位因素就是這六點。

  [板書]1、氣候2、地形3、土壤4、市場5、交通運輸6、政策

  氣候:熱量、光照、降水影響極大

  地形:影響農業的類型(平原與山區不同)、影響農作物的分布(農作物隨海拔有所不同)。平原——耕地;山地——畜牧業、林業

  土壤:作物生長的物質基礎,不同土壤適宜生長不同作物,東南丘陵的紅壤適宜種茶樹等。

  市場:市場的需求量最終決定了農業生產的類型和規模

  交能運輸:園藝業、乳畜業產品容易變質,要求有方便的交通運輸條件

  政策:國家政策和政府干預手段影響,如我國20世紀80年代以來商品性生產基地建設

  [教學反饋]根據剛講的農業區位因素完成第9頁“活動題”。

  學生討論回答:A處種小麥B處養乳牛C處種花卉。

  教師歸納:對。以上我們既從產品種植的本身條件考慮,還要考慮社會經濟條件,如地價、產值、投入成本、市場等。

  那么影響農業的自然條件、社會條件都是一成不變的嗎?下面看幾個實例:

  例1:江西丘陵地區經人工修筑后,一層層梯田種上了水稻、果樹等農產品。

  例2:長江以北農作物楞一年三熟:據2000年3月20日《科技日報》報道,在長江以北地區,人們一直習慣于春種秋收,一年兩熟。位于長江以北的河南省商水縣的40萬畝良田,卻已連續5年實現“一年三熟”。這在常人眼里簡直是個夢,但是河南省農科院的科研人員卻把它變成了現實。

  [提問]根據以上兩個事例,人們可以通過哪些方式對自然因素加以利用和改造?對自然因素的改造是不是無限制的?為什么?

  三、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板書]

  [學生討論回答]人們可以從兩方面進行:一方面是,通過培育良種、改良耕作制度等技術改革,擴大某種農作物的區位范圍。另一方面是,根據經濟技術條件,對不適宜發展農業生產的自然因素進行改造,使之適宜發展農業。當然對自然因素的改造不是無限制的,因為還要充分考慮投入和產出比,如果產出低于投入就不適宜改造了。

  [教師歸納]分析得很對,自然因素對農業區位的影響并非都是決定性的。但在一般情況下,一個地區的自然因素可以看作是相對不變的,而農業生產的社會經濟條件則處于不斷的發展變化中。下面我們學習本節最后一個問題。

  四、社會經濟因素的變化[板書]

  [提問]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8-9頁的文字和圖5。8,歸納影響農業區位的社會經濟因素有哪些?以及哪些因素的發展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較為突出?

  [學生討論回答]影響農業區位的社會經濟因素主要有:市場、交通運輸、政策、科學技術現代化等。這些因素的發展變化,主要是市場、交通運輸的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最為突出。

  市場區位及其需求的變化[板書]

  交通運輸條件的發展變化[板書]

  教師歸納:以上同學說的很對。市場區位的變化是影響農業區位最突出的因素。交通運輸條件的變化也使市場對農業區位的影響在地域上擴大。現在是市場經濟時代,一切農業生產都以市場為導向,這樣才有生命力,農民才能真正得到實惠,增加收入。

  [舉例]浙江省首先在全國實行糧食購銷體制改革。這是2001年3月17日中央電視臺新聞報道的。種糧大戶與企業訂合同,即稱為訂單糧食。農民根據訂單進行生產,心里就踏實了,也沒有后顧之憂了。

  [舉例]1998年某省某縣大蔥獲得豐收,豐收后的該縣出現了供大于求的局面,為此政府出資在電視上播出了該縣大蔥的廣告,該縣成了全國大蔥的集散地,價格也一路上漲。后來,該縣的大蔥信息還上了互聯網。1999年該縣大蔥種植面積增加了10萬畝,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

  試分析這一現象的產生原因。

  [學生討論]

  [教師歸納]

  在進行農業區位選擇時,不僅要分析區位因素,更要分析其發展變化。另外國家政策、政府干預對農業生產都有是有重大影響的。例如中國農村的三次革命:第一次土地改革,第二次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第三次稅費改革都推動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農村和農業經濟的發展。

  [教學反饋]分析影響下列地區農業生產的主要自然條件或社會經濟條件:古巴的甘蔗、我國的河西走廊糧棉、黑龍江省的大豆、珠江三角洲的魚塘、上海郊區的乳牛場和養雞場。

  學生討論回答;

  古巴的甘蔗――氣候條件適宜,長期的生產習慣。

  河西走廊――夏季高溫,有祁連山冰雪水灌溉。

  黑龍江大豆――夏季高溫,肥沃黑土。

  珠江三角洲的魚塘――河網密布,地勢低平,低洼處長期積水,利于挖泥成塘。

  上海郊區的乳牛場和養雞場――乳畜制品、鮮奶、雞蛋等不適于長距離運輸,從經濟效益考慮,分布在城郊有利上海市場。

  [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比較系統地分析了自然、社會、經濟等因素及其發展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從而了解了農業的區位選擇必須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充分合理利用農業土地,使農業生產得到良好的發展。

  [布置作業]

  1、 調查分析我們日常生活用的一些食品主要是哪些地區生產的,以說明市場、交通運輸等條件的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

  2、 某山區鄉鎮發展粟子生產,如果你是鄉長,為提高粟子產量,你會采取哪些決策?

  [板書設計]

  農業的區位選擇

  一、區位的含義

  二、農業的主要區位因素

  1、氣候 2、地形 3、土壤 4、市場 5、交通運輸 6、政策

  三、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四、社會經濟因素的發展變化

  1、場區位及其需求的變化

  2、通運輸條件的發展變化

  旅游活動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高中地理教案范文:農業的區位選擇(精選2篇) 相關內容:
  • 《農業的區位選擇》案例教學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了解區位的概念2.理解農業區位因素及其發展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3.能對不同的農業部門進行合理的區位選擇和評價智能目標通過案例的分析,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思想目標樹立農業生產要因地制宜、努力實現人...

  • 高中地理《農業的區位選擇》說課案例

    在上課前,我們先來看一組圖片,這些水果都是我們平時耳熟能詳的,但是在大家很津津有味的品嘗時候,有沒有想過,它們為什么會種植在不同的地方?另外,我們也學習過一篇語文課文《晏子使楚》晏子其中有言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

  •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教案(通用2篇)

    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理解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含義和表現。2.通過日常經歷體驗地理環境各要素間的相關性,說明地理環境整體性的形成。二、能力目標1.通過讀圖、析圖理解地球環境整體性的含義和表現;三、情感目標樹立事物之間是普遍聯系...

  • 高中地理教案(通用17篇)

    【教學目標】:1.使學生知道海洋資源的類型并了解各種類型資源的種類及空間分布;2.使學生了解人類對海底礦產資源、海洋生物資源、海水化學資源和海洋能源的開發利用狀況及利用潛力;使學生了解海洋能源的特點,知道海洋油氣開發的進程,理...

  • 關于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高中地理教案優秀范文合集(通用2篇)

    【教學目標】1、知識和技能目標結合實例讓學生理解地理環境整體性的基本內涵。學生能說明生物循環和生物在地理環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學會說明地理環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產生新的功能。能從地理環境整體性的視角分析一些自然現象。...

  • 新課改下的高中地理教學反思(精選2篇)

    篇一在這一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本人忠于國家教育事業,認真執行《中小學教師道德規范》,依法執教,科學執教,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積極進取,勇于開拓。...

  • 高中地理學科教案范文(精選2篇)

    教學重點:①土壤的肥力特性;②土壤的形成。教學手段:土壤標本教學過程:(引入新課)土壤是陸地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地理環境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土壤的含義是什么?(閱讀教材“漢字‘土’的含義”示意圖思考)什么是土壤?(板...

  • 高中地理教案設計(精選9篇)

    【教學重點】①土壤的肥力特性;②土壤的形成【教學手段】土壤標本【教學過程】(引入新課)土壤是陸地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地理環境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土壤的含義是什么?(閱讀教材“漢字‘土’的含義”示意圖思考)什么是土壤?(板書)一...

  • 高中地理說課稿范文(精選10篇)

    一、說教材內容選自人教版地理教材必修2第四章第一節《工業的區位因素與區位選擇》。本節主要講述了影響工業區位的地理因素以及這些因素的選擇與變遷,其內容作為人文地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產業地理的基礎知識,對學生綜合運用地理知識進...

  • 有關高中地理教學反思(精選5篇)

    這一學期來,我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并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并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 高中地理教學反思案例

    在教學過程中,反思是否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經驗、增強課程內容與生活的聯系,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滿足學生不同的地理學習需要,轉變課堂教學模式,注重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

  • 高中地理《海水資源的開發利用》說課稿

    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高中地理《海水資源的開發利用》說課稿范文,希望老師們通過閱讀全文,可以真正了解說課稿的格式及寫作要求。尊敬的各位領導、專家、同仁:大家好!我是來自天津市武清區楊村第四中學的教師張麗俠,今天說課的內容是現行...

  • 新課改下的高中地理教學反思精選

    篇一在這一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本人忠于國家教育事業,認真執行《中小學教師道德規范》,依法執教,科學執教,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積極進取,勇于開拓。...

  • 高中地理教學反思精選3篇

    教學反思促使教師的教學參與更為主動、專業發展更為積極的一種手段和工具,對改進教學、促進教學質量提高的有效途徑。以下是3篇關于高中地理的教學反思,大家不妨多加參考。...

  • 高中地理《巴西》教學反思

    教師反思的過程經歷具體經驗觀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積極的驗證四個過程。下面小編通過高中地理《巴西》教學反思,為大家介紹教學反思的寫法。高中地理《巴西》教學反思一本節課整體分為三大板塊:走進巴西了解巴西概況,落實基礎知識;融入...

  • 教案模板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网址入口 | 无码一区免费在线不卡 | 欧美亚洲日韩国产网站 | 亚洲国产色一区 | 久久久久久亚洲蜜桃 | 九色www| 午夜寂寞少妇性影院 | 麻豆精品传媒 | 在线综合亚洲欧洲综合网站 | 唯美清纯亚洲 | a毛片成人免费全部播放 |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SV | 么公的好大好硬好深好爽视频 | 草草成人 | 97在线播放 | 亚洲成a人片在线 | 精品资源成人 | 欧美人体做爰大胆视频69视频 | 好紧好爽午夜视频 | 成人精品入口 | 性刺激久久久久久久久九色 | 亚洲欧美在线另类 | 亚洲第一页在线观看 | 日本无遮挡在线观看 | 妓院一钑片免看黄大片 | 国产女人水真多18毛片18精品 | 成a人v在线观看视频 | 好看的欧美熟妇www在线 | 一级毛毛片 | 最新国产亚洲亚洲精品a | 肉蒲团从国内封禁到日本成经典 | 亚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色戒 | 樱桃视频大全版在线观看 | 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视频欧美 |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 精国产品一区二区三区a片 欧美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 亚洲男人天堂网2014av | 日韩欧美成人影院 | 午夜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综合一本久道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