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回顧·拓展二》教案(精選3篇)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回顧·拓展二》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回顧本組課文內容,引導學生用心體會課文作者怎樣用具體的景物或事情表達思鄉之情的。
2、拓展學生視野,引領學生積累有關抒發思鄉之情的詩文,佳句。激發學生熱愛家鄉之情。
【課前準備】
1、查找有關故鄉情詩文。
2、布置學生留心觀察自己家鄉的變化,用自己喜歡的表達方式記下自己的所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明內容
1、“望著云彩,思念故鄉。思念故鄉,望著云彩”這詩句表達了一種什么情感?
2、這思鄉情是人世間一種美好的情感,本組課文表達的都是思鄉之情。通過課文的學習,我們收獲了什么呢?讓我們共同走進──板書課題:回顧·拓展。
二、賞讀片段悟鄉情
1、讀著一篇篇思鄉的課文,一些感人的描寫會深深地印在我們腦海里,下面這些內容還記得嗎?出示相關語句:
⑴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⑵我很小的時候,外祖父常常抱著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讀唐詩宋詞。每當讀到“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思雨細如愁”之類的句子,常會有一顆兩顆冰涼的淚珠落在我的腮邊,手背。
⑶夏天,涼爽的清風從南窗里吹進來,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東窗可以望到那條小溪和小橋,還有那幾株依依多情的楊柳。
2、這些語句出自哪些課文?從這些描寫中我們讀到了什么?
⑴詩人觸景生情。
⑵通過寫具體的事表達外祖父思鄉之情。
⑶通過寫景物抒發懷念故鄉之情。
過渡:課文中這樣的描寫還有哪些呢?本組的幾篇課文是通過哪些人、事、景、物來表達思鄉之情的?
三、交流平臺抒己見
1、回顧課文內容,找出作者或寫事或寫景表達思鄉之情的內容讀一讀,一邊讀,一邊批注。
2、你找到了哪些這樣的描寫?從這些描寫中讀到了什么?小組里互相交流。暢所欲言。
3、全班交流,小組派代表發言:
⑴課文中通過描寫具體的事物表達思鄉之情的語句。
⑵課文中通過寫景表達思鄉之情的語句。
4、小結:
表達思鄉之情不能空泛地抒情,應通過描寫具體的事物或景物來體現。作家的作品是這樣,我們的習作也要這樣。
5、平時我們的習作是怎樣表達感情的?
(指名說一說。)
四、詩文鏈接內化積累
1、回顧課文的學習,通過交流平臺,我們收獲了很多,不僅明白了抒情要用具體的事物或景物來表達,還積累了不少感人的片段。誰能背誦一兩段?
2、表達思鄉情的詩文還有很多很多,讀一讀下面的詩句(日積月累中的),能把它們印在腦海里嗎?練習背誦。
(個人背,同桌背。)
3、你還讀到過哪些這樣的詩文?也能把它們記下來嗎?
(指名讀背。)
五、作品展示家鄉美
1、愛家鄉,是每個公民應有的一種感情。讀著美文,看看我們的家鄉,熱愛之情定會油然而生。我們的家鄉美不美,拿出我們的作品,以小組為單位,盡情展示。
2、欣賞作品之時,不要忘了獻上你的評價花。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回顧·拓展二》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回顧·拓展二》配合本組課文的學習內容,結合課內外學習資源,在回顧與拓展中積累語言,學會表達方法,感悟錘煉語言之重要性。要用聯系的方法來教學“交流平臺”,讓學生在聯系已學課文,聯系自己的習作,聯系讀過的詩文來體會抒發感情的表達方法。“日積月累”安排的內容是積累表達鄉思的詩句。目的是使學生積累優美詩句,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思鄉、思友之情。“趣味語文”講的是唐代詩人賈島作詩琢字煉句的故事,使學生通過讀故事,體會詩人寫詩時對運用字詞的認真態度,領悟到漢字的意趣和蘊味。為了讓學生讀懂故事,可以把賈島的《題李凝幽居》整首詩介紹給學生,讓學生在意境中理解為什么用“敲”字好。以幫助學生樹立根據具體內容進行反復推敲,字斟句酌的意識,并養成在今后的習作中學會推敲詞句的好習慣。
【設計理念】
圍繞“月是故鄉明”這一主題,架起時空的橋,讓學生浸潤在古今思鄉詩文中,讀讀相關的段落或句子,讀讀“趣味語文”,談談表達方法,體驗濃濃的鄉情。讓學生與文字對話,與同伴對話,在交流中溝通,在傾聽中欣賞,在展示中學習,把體會感情與領悟寫法、讀書與表達、語言積累與語言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實現教學效果的化。
【教學目標】
1、回顧本組課文內容,引導學生用心體會課文作者是怎樣用具體的景物或事情表達思鄉之情的。
2、拓展學生視野,引領學生積累有關抒發思鄉之情的詩文、佳句、激發學生熱愛家鄉之情。通過讀書,引導品味語言,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3、自主閱讀“趣味語文”,并能說出“趣”在哪里。體會錘煉文字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用心體會課文作者是怎樣用具體的景物或事情表達思鄉之情的。
【教學難點】
訓練和規范學生的口語,能聯系實際來說說自己是怎么表達情感的。
【教學準備】
對本單元課文的表達方式進行系統梳理小結。
收集表達思鄉之情的詩文、佳句、歌曲及琢字煉句的軼聞佳話。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交流平臺
一、談話導入,明確內容
家鄉,在游子的心里,永遠是最溫馨、最難以割舍、最令人夢繞魂牽的地方。思鄉情是人世間一種美好的情感,本組課文表達的都是思鄉之情。通過課文的學習,我們收獲了什么呢?讓我們共同走進回顧·拓展二(板書課題:回顧·拓展二)
二、賞讀片段,感悟鄉情
1、讀著一篇篇思鄉的課文,一些感人的描寫深深地印在了我們的腦海里,下面這些內容還記得嗎?出示相關語句:
⑴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⑵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⑶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⑷我很小的時候,外祖父常常抱著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讀唐詩宋詞。每當讀到“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之類的句子,常會有一顆兩顆冰涼的淚珠落在我的腮邊、手背。
⑸“夏天,涼爽的清風從南窗里吹進來,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東窗可以望到那條小溪和小橋,還有那幾株依依多情的楊柳。”
⑹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
這些語句出自哪些課文?從這些描寫中我們感受到了什么?知道都是采用什么方式來表達的呢?
(詩人觸景生情;通過寫具體的事表達外祖父的思鄉之情;通過寫景物抒發懷念故鄉之情。)
談表達方法,讀相關句段,這樣做一是避免交流時語言枯燥,二是與文章緊密聯系,加深對表達方法的體會。
過渡:一字字,一句句,一段段,一篇篇,向我們訴說著思念家鄉的情懷!家鄉,真是人們心中扯不斷的牽掛呀!請同學們默讀本組的幾篇課文,說說課文是通過哪些人、事、景、物來表達思鄉之情的?
三、回顧課文,交流互動
1、回顧課文內容,找出作者或寫事或寫景表達思鄉之情的內容讀一讀。
2、你找到了哪些這樣的描寫?小組里互相交流,暢所欲言。
3、小組派代表發言:
⑴課文中通過描寫具體的事物表達思鄉之情的語句。
⑵課文中通過寫景表達思鄉之情的語句。
4、小結:
表達思鄉之情不是空泛地抒情,應通過描寫具體的事物或景物來體現。作家的作品是這樣,我們的習作也要這樣。
5、平時我們的習作是怎樣表達感情的?(結合本次習作中的典型例子進行交流。)
整體回顧中進一步提煉表達方式,為學生的習作奠定一個基礎;結合習作交流自己和同學是怎樣表達思想感情的,在言語實踐中掌握課文的表達方法。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第二課時
日積月累、趣味語文
一、背誦古詩詞,激活積累
本單元我們學習了表達思念家鄉的古詩詞三首,請大家先來背誦一遍。
二、詩文鏈接,內化積累
1、積累“日積月累”中的詩句:
⑴請大家反復讀這些詩句,想想這些詩句有什么共同的特點?說說從哪兒體會出來的?
(如“故鄉情”“浮云”“游子”“他鄉”“家在夢中”“人在天涯”“明月”等詞,都能感受到詩人的思鄉、思友之情。)
⑵熟讀成誦。
⑶引入部分原詩朗讀,鼓勵學生搜集原詩讀讀背背。
通過自讀感悟,誦讀體會,以積累優美詩句,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思鄉、思友之情。
2、課外拓展:
⑴千百年來,描寫思念家鄉的好詩句還有很多很多。請大家一起交流交流你課外收集到的描寫思鄉情的詩文。
⑵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三、趣味語文,激發興趣
1、學生自讀“推敲的來歷”一文,不認識的字查字典。
2、同桌互讀,糾正字音;小組互問,解決不懂的問題。
3、引入賈島的《題李凝幽居》整首詩,以理解為什么用“敲”字好。
4、這樣的趣味語文故事還有很多,把你知道的講給大家聽。
讓學生自己熟讀感悟,體會詩人寫詩時對運用字詞的認真態度,領悟到漢字的意趣和蘊味。
【相關鏈接】
1、張九齡《西江夜行》:
遙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外物寂無擾,中流澹自清。念歸林葉換,愁坐露華生。猶有汀洲鶴,宵分乍一鳴。
2、杜甫《夢李白》: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孰云網恢恢,將老身反累。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
3、馬戴《灞上秋居》:
灞原風雨定,晚見雁行頻。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空園白露滴,孤壁野僧鄰。寄臥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4、盧綸《長安春望》:
東風吹雨過青山,卻望千門草色閑。家在夢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幾人還。川原繚繞浮云外,宮闕參差落照間。誰念為儒逢世難,獨將衰鬢客秦關。
5、賈島原詩《題李凝幽居》
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生,移石動云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6、趣味語文故事:
歷代的詩話、筆記中,載有許多詩人琢字煉句的軼聞佳話。據《唐詩紀事》等記載,唐朝有位名叫齊已的詩僧,寫了一首《早梅》詩,其中有這樣的兩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數枝開。”鄭谷看了,提出不如把“數枝”改為“一枝”好,因為“一枝開”與“早梅”的詩意更加貼切。齊已深以為然,立即下拜,尊奉鄭谷為“一字師”。
元朝詩人薩都刺,有兩句詩常常被人們贊揚:地濕厭聞天竺雨,月明來聽景陽鐘。后來他聽說山東有一位老人對這兩句詩有不同的看法,便專程去拜訪。老人見詩人登門,便直率地說:“前一句用‘聞’后一句用‘聽’,都是用的耳朵,不是太單調了嗎?”薩都刺覺得老人的意見很中肯,便請教說:“依你看,怎么改好呢?”老人說:“唐朝人有‘林下老憎來看雨’的句子,把‘看’借來代替‘聞’字不好嗎?”薩都刺非常嘆服,急忙上前施禮,稱老人為自己的“一字師”。
這樣的趣話古代有,當代也有。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寫信給毛澤東對《長征》詩提出修改意見的那位“不相識的朋友”,就是其中之一。《長征》的第五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原是“金沙浪拍云崖暖”。毛澤東根據那位“不相識的朋友”的建議,將“浪”字改為“水”字,避免了重復使用“浪”字的毛病(詩的第三句是“五嶺逶迤騰細浪”)。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回顧·拓展二》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⒈回顧本組課文內容,引導學生用心體會課文作者是怎樣用具體的景物或事情表達思鄉之情的。
⒉拓展學生視野,引領學生積累有關抒發思鄉之情的詩文、佳句、激發學生熱愛家鄉之情。通過讀書,引導品味語言,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⒊自主閱讀“趣味語文”,并能說出“趣”在哪里。體會錘煉文字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用心體會課文作者是怎樣用具體的景物或事情表達思鄉之情的。
教學難點:
訓練和規范學生的口語,能聯系實際來說說自己是怎么表達情感的。
教學準備:
對本單元課文的表達方式進行系統梳理小結。
收集表達思鄉之情的詩文、佳句、歌曲及琢字煉句的軼聞佳話。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交流平臺)
一、談話導入,明確內容
家鄉,在游子的心里,永遠是最溫馨、最難以割舍、最令人夢繞魂牽的地方。思鄉情是人世間一種美好的情感,本組課文表達的都是思鄉之情。通過課文的學習,我們收獲了什么呢?讓我們共同走進回顧•拓展二(板書課題:回顧•拓展二)
二、賞讀片段.感悟鄉情
⒈讀著一篇篇思鄉的課文,一些感人的描寫深深地印在了我們的腦海里,下面這些內容還記得嗎?出示相關語句:
⑴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⑵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⑶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⑷我很小的時候,外祖父常常抱著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讀唐詩宋詞。每當讀到“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之類的句子,常會有一顆兩顆冰涼的淚珠落在我的腮邊、手背。
⑸“夏天,涼爽的清風從南窗里吹進來,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東窗可以望到那條小溪和小橋,還有那幾株依依多情的楊柳。”
⑹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
這些語句出自哪些課文?從這些描寫中我們感受到了什么?知道都是采用什么方式來表達的呢?(詩人觸景生情;通過寫具體的事表達外祖父的思鄉之情;通過寫景物抒發懷念故鄉之情。)
[談表達方法,讀相關句段,這樣做一是避免交流時語言枯燥,二是與文章緊密聯系,加深對表達方法的體會。]
過渡:一字字,一句句,一段段,一篇篇,向我們訴說著思念家鄉的情懷!家鄉,真是人們心中扯不斷的牽掛呀!請同學們默讀本組的幾篇課文,說說課文是通過哪些人、事、景、物來表達思鄉之情的?
三、回顧課文,交流互動
⒈回顧課文內容,找出作者或寫事或寫景表達思鄉之情的內容讀一讀。
⒉你找到了哪些這樣的描寫?小組里互相交流,暢所欲言。
⒊小組派代表發言。
⑴課文中通過描寫具體的事物表達思鄉之情的語句。
⑵課文中通過寫景表達思鄉之情的語句。
⒋小結:表達思鄉之情不是空泛地抒情,應通過描寫具體的事物或景物來體現。作家的作品是這樣,我們的習作也要這樣。
⒌平時我們的習作是怎樣表達感情的?(結合本次習作中的典型例子進行交流。)
[整體回顧中進一步提煉表達方式,為學生的習作奠定一個基礎;結合習作交流自己和同學是怎樣表達思想感情的,在言語實踐中掌握課文的表達方法。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第二課時
一、背誦古詩詞,激活積累
本單元我們學習了表達思念家鄉的古詩詞三首,請大家先來背誦一遍。
二、詩文鏈接,內化積累
⒈積累“日積月累”中的詩句。
⑴請大家反復讀這些詩句,想想這些詩句有什么共同的特點?說說從哪兒體會出來的?(如“故鄉情”“浮云”“游子”“他鄉”“家在夢中”“人在天涯”“明月”等詞,都能感受到詩人的思鄉、思友之情。)
⑵熟讀成誦。
⑶引入部分原詩朗讀,鼓勵學生搜集原詩讀讀背背。
[通過自讀感悟,誦讀體會,以積累優美詩句,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思鄉、思友之情。]
⒉課外拓展。
⑴千百年來,描寫思念家鄉的好詩句還有很多很多。請大家一起交流交流你課外收集到的描寫思鄉情的詩文。
⑵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三、趣味語文,激發興趣
⒈學生自讀“推敲的來歷”一文,不認識的字查字典。
⒉同桌互讀,糾正字音;小組互問,解決不懂的問題。
⒊引入賈島的《題李凝幽居》整首詩,以理解為什么用“敲”字好。
⒋這樣的趣味語文故事還有很多,把你知道的講給大家聽。
[讓學生自己熟讀感悟,體會詩人寫詩時對運用字詞的認真態度,領悟到漢字的意趣和蘊味。]
四、小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五、當堂訓練:
1、背誦詩句。
2、背寫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