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宋慶齡和她的保姆》教案設計(精選13篇)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宋慶齡和她的保姆》教案設計 篇1
教學目的
1、了解宋慶齡與保姆之間的親密關系,懂得無論職位高低,都是為人民服務,人與人之間應當民主平等、真誠相待。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讀課文,這篇文章講的是什么?
2、根據宋慶齡和她的保姆之間的關系,這篇文章可以分成哪幾個部分?
三、自學課文第一部分
1、讀一讀,體會課文內容。
2、理解詞語的意思。
3、人們對什么感到震動?
四、自學課文第二部分
1、讀課文,這部分主要講的是什么?
2、是什么使李燕娥緊張情緒一下子消失了?“顯赫”是什么意思?
3、李燕娥都幫宋慶齡做了些什么?說明了什么?
五、鞏固練習
1、閱讀全文
2、有感情地朗讀前兩部分內容。
第二課時
一、自學課文第三部分
1、讀課文,這部分主要講的是什么?“一如”是什么意思?
2、宋慶齡對保姆抱什么態度?這說明什么?
3、宋慶齡是怎樣真心實意地對待保姆的?“大無畏”是什么意思?
4、為什么說“最講民主、最講平等的是夫人”?
二、自學課文第四部分
1、讀課文,這部分講的是什么?
2、你覺得宋慶齡具有什么樣的思想?
三、總結課文
1、宋慶齡是怎樣一個人?
2、本文哪些最讓你感動?說說你的看法。
四、鞏固練習
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板書設計:
保姆:迎送 是非分明 拒收買
忠心耿耿
親密關系
民主平等
宋慶齡:念念不忘 親自照顧 同等位置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宋慶齡和她的保姆》教案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理解課文內容,感悟宋慶齡的偉大人格。
教學準備
自讀自悟,讀懂課文,并有所感受。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從題入手設懸念
I. 揭示課題。
II. 設置懸念。宋慶齡是孫中山的夫人,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名譽主席。在宋氏陵園里并列著兩個完全一樣的墓,安葬著宋慶齡和她的保姆。同學們,你們想知道一位默默無聞的勞動婦女為什么會與國家名譽主席并列安葬在一起嗎?想知道她們之間發生了哪些感人的故事嗎?那么請大家認真地閱讀課文,讀后和大家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二、初步閱讀知梗概
1) 個人自由閱讀。
2) 讀后交流。說說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和她的保姆李燕娥之間發生了哪些感人的故事,并在匯報交流引導學生對具體內容進行概括,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重點品讀談感受
a) 重點品讀。請再讀讀課文,在自己最愛感動的地方做上記號,多讀幾遍,把自己的閱讀感受寫在課本上,三言兩語都行。
b) 小組交流。
c) 匯報交流。讓學生自由地說說讀后的感受。可以聯系課文中具體段落,聯系學過的其他課文,聯系課外閱讀資料,甚至聯系生活事例來談感受。
d) 朗讀體驗。結合交流,讓學生朗讀自己最愛感動的有關片斷,讀出自己的感受。教師相機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邊想象畫面邊朗讀,體驗感情,用輕柔的語調讀出宋慶齡那樣親近、那樣關切的話語,用充滿感情的語調讀出李姐的感動和對宋慶齡的深情。重點指導讀好第三、四、九自然段的兩個片斷。
四、交流資料帶多篇
I. 小結:宋慶齡是20世紀世界上最偉大的女性之一。她與李姐的關系,只是她波瀾壯闊的生活海洋里許許多多動人故事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課前,老師已布置大家去收集有關介紹宋慶齡的文章或故事書,現在,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流,要快速地略讀游覽,粗知文章大意。
II. 學生互相交流,略讀游覽。
III. 有感情地朗讀本課最后兩個自然段進行總結升華。課文的最后兩個自然段,是對全文的概括,對宋慶齡的高度贊揚。在學生對宋慶齡充分了解、充滿敬意的時候,有比較高昂、激動的語調,引導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讀出對宋慶齡奶奶的崇敬,讀出自己的閱讀感受。 板書設計 宋慶齡和她的保姆
一 平等民主
1 墓地:完全一樣
2 生活:同情、親近、關切、照顧
3 墓地:一模一樣
二 偉大女性 尊重勞動人民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宋慶齡和她的保姆》教案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懂課文,了解課文內容,感受宋慶齡敢于蔑視不合理傳統習慣的大無畏精神和民主平等、尊重勞動人民的高尚人格。受到人格美的熏陶。學習收集有關資料。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理解課文內容,感悟宋慶齡的偉大人格。
教學難點
自讀自悟,讀懂課文,并有所感受。學習收集有關的資料。
教學構想
本課內容比較簡單但文章過長,應放手讓學生自讀。課前查找有關宋慶齡的資料,幫助學生了解課文內容。教師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指導,重點是指導交流和閱讀。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搜集資料
教學時間
1課時。
學生學習過程
一、交流資料,了解宋慶齡生平。播放多媒體課件,
1.交流資料。課前,學生上圖書館(室)或上網查閱,或向大人請教,對宋慶齡有了一些了解。誰來說說宋慶齡的情況,你們是怎么知道的?讓學生自由地交流課前對宋慶齡生平的了解。
2.簡介生平。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要對宋慶齡的生平事跡,作簡要的介紹。
二、自讀課文,感悟宋慶齡人格
1、設懸念,明確要求。
(1)制造懸念,導人新課:同學們,你們想知道安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左面的李燕娥是誰嗎?她為什么安葬在宋氏陵園、和國家名譽主席并列呢?想知道她們之間發生了哪些感人的故事嗎?請大家閱讀課文第8課。
(2)閱讀“提示”,明確要求:①認真讀讀課文,想想課文的主要內容;②與同學交流一下讀后的感受。
2、自讀自悟,交流感受。 .
(1)自讀自悟。讀讀課文,想想課文寫了宋慶齡和她的保姆的哪幾件事,在自己感動的地方做上記號,把自己的閱讀感受寫在課本上,三言兩語都行。
(2)小組交流:①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重點說說課文寫了宋慶齡和她的保姆之間發生了哪幾件事情。②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③還有什么問題不能解決?
3、匯報交流。
(1)概括交流。說說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和保姆李燕娥之間發生了哪些感人的故事,并在匯報交流中引導學生對具體的內容進行概括,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2)重點交流閱讀感受。引導學生說說從這幾件小事中,你想到了什么?讓學生自由地說說讀后的感受。可以聯系課文中具體段落,聯系學過的其他課文;聯系課外閱讀資料,甚至聯系生活事例來談感受。
(3)交流疑難,集體解決。
三、朗讀課文,升華情感
重點指導讀好兩三個片斷,比如第三、四、九自然段,可以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邊想象畫面邊朗讀,體驗感情,用輕柔的語調讀出宋慶齡那樣親近、那樣關切的話語,用充滿感情的語調讀出李姐的感動和對宋慶齡的深情。課文的最后兩個自然段,是對全文的概括,可以在學生對宋慶齡充滿敬意的時候,用比較高昂、激動的語調,讀出對宋慶齡的贊頌。
四、拓展閱讀,收集宋慶齡故事
1、教師小結:宋慶齡是一位杰出的女性,也是全國少年兒童慈祥的奶奶。她的生活經歷如波瀾壯闊的海洋,有許多動人心魄的故事,你們想不想進一步去了解她?
2、課后查找介紹宋慶齡的文章讀一讀。(如果學生查找有困難,教師直接向學生推薦有關書籍或網站。)
3、在班級里舉行一次“宋慶齡奶奶的故事”的故事會。
作業設計:
課后查找介紹宋慶齡的文章讀一讀。
板書設計:
8、宋慶齡和她的保姆
平等、民主、不搞特殊化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宋慶齡和她的保姆》教案設計 篇4
【教學要求】
1、學習課文,體會宋慶齡尊重愛戴勞動人民的優秀品質,并從中受到高尚情感的熏陶。
2、抓住人物的具體事例和具體表現,理解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3、培養自主閱讀,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綜合分析,自主表達的能力。
【課前準備】
搜集資料,了解宋慶齡和作者柯巖。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引入新課,審題激疑,感知內容
1、你聽說過宋慶齡這個名字嗎?對于她你了解多少?
2、你了解宋慶齡的保姆嗎?她們之間會發生什么樣的故事呢?板書課題。
二、讀書質疑,學讀定向,自主研討,交流感悟
1、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勾畫。思考: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白?出示課件
2、針對學生讀書中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探究理解。教師可以學生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一些參考性題目,把學生的學習引向深入。
如:⑴ “晉謁”“搭訕”“絕口不提”“顯赫”的意思。
⑵ 李燕娥對敵人的利誘,為什么都能一一拒絕?
⑶ 通過讀文和課下搜集的資料,你認為宋慶齡是個什么樣的人?
⑷ 你認為,宋慶齡和保姆之間和諧融洽的關鍵是什么?
(尊重學生的讀書方式,培養學生自讀能力,提出的問題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
3、匯報交流,深刻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從人物的崇高品質中受到感染與啟迪。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與討論進行相機點撥。
三、拓展理解,加深感悟
引導學生結合課下搜集的材料,進一步了解宋慶齡,加深對人物精神境界的感知。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暢談學習收獲,聯系現實及自身談感受。
四、實踐活動,指導課外學習
1、學完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把你的感受寫成一篇讀后感。
2、讀讀柯巖的其他作品。
【板書設計】
8、宋慶齡和她的保姆
充滿 同情
宋慶齡多次夸贊保姆
偉大人物悉心照顧普通百姓
設計 墓地
尊重 愛戴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宋慶齡和她的保姆》教案設計 篇5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理解詞語:泱泱、名譽主席、顯赫、搭訕、絕口不提、波瀾壯闊。
2.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能力訓練點
l.培養學生抓住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品質的能力。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德育滲透點
學習宋慶齡雖身居高位,但卻尊重勞動人民、平等待人的高貴品格。
二、學法引導
(-)教師教法
點撥、誘導法。
(二)學生學法
自主學習,主動探究。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難點
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品味人物的言行,感受人物的品質。
(二)解決辦法
放手讓學生讀課文,抓住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在小組內交流,教師適當予以點撥。
四、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課前,布置學生通過查閱資料,了解宋慶齡。課上,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課文內容,通過小組合作交流,談讀后感受,體會宋慶齡的可親可敬及尊重勞動人民的品質。課后可鼓勵學生再找一些介紹宋慶齡的文章讀一讀,深化對人物的認識。
五、教學步驟
(-)揭示課題
1.出示宋慶齡畫像,問:同學們知道她是誰嗎?
2.學生結合課前預習來談談對宋慶齡的了解。
3.教師補充介紹宋慶齡。
4.揭示課題。
教師敘述課文l、2自然段的內容,很自然地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借助工具書掃除生字、詞障礙。
2.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教師可讓學生通過自讀、勾劃、作批注,理解課文內容;然后在小組內交流讀后的感受。如果學生的感受只停留在表面,教師可作適當的點撥引導,把認識引向深入。教師可作這樣的提示: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動了你?為什么?這樣學生就會抓住課文描寫宋慶齡言行的語句,用真情、真心去感受和體味人物的品質。
(四)抓住重點段,深化理解
課文中的第11自然段是揭示文章中心的總結段,在學生讀課文、談感受之后,反復朗讀此段,會加深學生對前面內容的理解,準確地把握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這樣一位平易近人、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偉大女性的形象將深深地印在同學們的腦海之中。
(五)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可采取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如自由讀、組內合作讀、分角色朗讀等。
(六)總結、拓展
1.教師小結:宋慶齡和她的保姆之間的故事,只是她波瀾壯闊的生活海洋里許許多多動人故事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
2.鼓勵學生課余找一找有關介紹宋慶齡的文章讀一讀。
附:板書設計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宋慶齡和她的保姆》教案設計 篇6
導讀 感悟 延伸
——《宋慶齡和她的保姆》教學設計
設計 蘇槐生 評析 特級教師 李冰霖
這篇略讀課文一開頭就用設問的方法,給讀者設置了一個懸念:安葬在泱泱大國名譽主席宋慶齡左面的李燕娥是誰?為什么安葬在宋氏陵園,和國家名譽主席并列?然后,作者具體地記敘了宋慶齡和她的保姆李燕娥之間的幾件平常而不凡的生活小事,贊頌了宋慶齡敢于蔑視不合理傳統習慣的大無畏精神和民主平等、平易近人、尊重勞動人民、不搞特殊化的高尚人格。
一、交流資料,激發情感
1.查找資料,了解生平。
課前要求學生上圖書館(室)或上網查閱,或向大人請教,以便對宋慶齡有較多的了解。
2.交流材料,引發情感。
(1)誰來說說關于宋慶齡你知道些什么?是怎么知道的?讓學生自由地交流。
(2)導入 :同學們知道得真多。我們都知道,宋慶齡是孫中山的夫人,她在反侵略反內戰的斗爭中,為中國革命和中國人民作了許多有益的工作,尤其是對少年兒童的福利事業,更是傾注了畢生的心血。新中國成立后,宋慶齡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國家名譽主席等職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領導人之一。不過,同學們,你知道“安葬在泱泱大國名譽主席宋慶齡左面的李燕娥是誰?為什么安葬在宋氏陵園,和國家名譽主席并列”呢?學了第8課你就會知道,這樣一個堂堂國家名譽主席,是怎樣和一個普通的保姆聯系在一起的,她們之間,又發生了哪些感人的故事。
3.閱讀“提示”,明確要求:
(1)認真讀讀課文,想想課文的主要內容;
(2)與同學交流一下讀后的感受。
二、自讀自悟,體驗情感
1.自讀課文,想想課文寫了幾件小事,在自己最受感動的地方做上記號,找出自己最受感動的地方,把自己的閱讀感受寫在課本上,三言兩語都行。
2.小組討論:
(1)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重點說說課文寫了宋慶齡和她的保姆的幾件事情。
(2)除此之外你還知道了什么?
(3)還有什么問題不能解決?
3.匯報交流:
(1)在小組討論中,提出了哪些問題,是怎樣解決的?(讓學生說得充分些)
(2)哪些疑難最后還是無法解開?請講出來。
4.交流閱讀感受。演示課件。從這兒件小事中,你想到了什么?
讓學生自由地說說讀后的感受。可聯系課文中具體段落,如聯系第9自然段,讓學生說說讀了這段后有什么感想:也可聯系其他學過的課文,如聯系《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中關于魯迅關心女傭的事情來談感受;還可聯系毛澤東與警衛員的故事等課外閱讀資料來談感受;甚至可以聯系生活事例來談感受。
三、朗讀感悟,升華情感
采取多種形式反復朗讀,讀出感情,讀出感受。
四、拓展延伸,陶冶情感
1.教師小結:
宋慶齡是一位杰出的女性,也是全國少年兒童慈祥的奶奶。她的生活經歷如波瀾壯闊的海洋,有許多動人心魄的故事,你們難道不想進一步去了解她嗎?
2.課后查找介紹宋慶齡的文章讀一讀(如果學生查找有困難,教師也可以直接向學生推薦有關書籍或網站)。
3.在班級里舉行一次“宋慶齡奶奶的故事”的故事會。
[評析]
本課內容比較淺白,在文字上沒有含義深刻的特別難于理解的地方。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了解我們敬愛的宋慶齡,受到人格美的熏陶;二是激發學生再找一些介紹宋慶齡的文章讀一讀的興趣,進一步練習“注意收集有關的資料”(本組重點訓練項目),使學習活動得到進一步擴展。本教學設計,教師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自讀自悟,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適當的指導,重點是指導交流和朗讀。這樣教學,一是體現了本篇教材淺白,適合學生自讀的特點;二是體現略讀課文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的教學特點;三是體現了教師對學習過程的組織和引導的作用;四是體現本組訓練的重點,達到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宋慶齡和她的保姆》教案設計 篇7
葛永騰/設計 馮海方/評析
------------------------------------------------------------
一、激情入境,導入 課文
1.師:同學們,今年暑假老師有幸去了上海晉謁的宋慶齡墓,并且拍下了這段內容,請同學們仔細看錄像。
2.學生觀看錄像。
3.說一說,從錄像中發現了什么?指名交流,學生談感受。
錄像中有兩個一模一樣的墓。
這兩個墓都很簡單、很樸素,它真會是宋慶齡奶奶的墓嗎?
李燕娥是誰?她怎么會和宋慶齡奶奶,一位國家名譽主席的墓并排而立呢?
4.師:李燕娥究竟是誰?她怎么會和宋奶奶的墓并排而立呢?其實,她只是一個默默的勞動婦女,她曾在床慶齡奶奶身邊當保姆。(板書“保姆”)
點評 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告訴我們:直觀形象的事物更能吸引、打動他們。在觀看錄像——宋氏陵園時,學生真實地感受到了宋慶齡墓的簡樸,而這正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堂堂一位國家名譽主席的墓竟是如此的簡單。而旁邊保姆的墓與之并排而立,更是觸動了學生的情感——對宋慶齡的樸實、平等、不搞特殊化,尊重他人的人格有了較深的理解。整個設計在不經意間觸動了學生的心靈。
5.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篇有關宋慶齡的課文,補充課題板書:
宋慶齡和她的保姆
6.學生根據自己收集的資料簡要介紹宋慶齡。
7.師小結,補充介紹宋慶齡生平:
宋慶齡是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的夫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名譽主席,是20世紀最偉大的女性之一。她一生地位崇高,但從不搞特殊化,十分尊重和自己一起生活的同志、朋友,特別是勞動人民。
8.齊讀課題,學生談談課文會寫些什么內容呢?
二、移情入文,整體感知
1.師:宋奶奶地位崇高,然而她卻是那樣的平易近人。在她與保姆相處的53年中,發生了許多感人的事。
2.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3.學生談談讀課文后,哪些內容最讓自己感動
4.小組交流,互說理由。
5.學生選擇學習內容。(宋慶齡照顧保姆李燕娥這段內容,九、十自然段。)
【注:絕大部分學生有同感,因為以宋慶齡特殊的地位卻如此精心照顧保姆確實讓人感動。】
點評 語文是人文性學科,是借助教材對學生進行人格熏陶的有效載體。在這過程中,如何使學生入情入境地融入到課文中的人物情感世界之中就顯得尤為重要。當學生的情感與課文中的主人公有機融為一體時,學生就能全身心地投入。無形之中就是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設計中,通過學生談自己最感動的內容,使得學生的情感隨之融入課文之中。
三、動情品文,研讀課文
1.學生默讀第九、十自然段,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2.小組合作學習:哪些地方體現了宋奶奶的平易近人?
四人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再請小組代表上臺板書學習成果,另外小組補充:
親自照顧:噓寒問暖、端湯喂藥、一起樓上吃飯、讓李姐上座
設計墓地:進自家陵園、一模一樣、并排而立
3.結合學生實際談感受:當你生病的時候,是誰在你身邊噓寒問暖,端湯喂藥的學生交流。
點評 當學生回憶自己生病時的情景,必然會想到自己最親的家人。由此,學生也就體會到了宋慶齡與保姆李燕娥之間的關系——親人。
4.師:宋慶齡奶奶是國家的領導人,她那么無微不至地照顧著生病的保姆——李燕娥,而且在吃飯的時候,讓保姆坐北朝南。
讓學生了解坐北朝南的位置代表著什么,再次讓學生感受宋慶齡奶奶的平易近人。
5.指導學生朗讀第九自然段,在朗讀中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宋慶齡和保姆之間的情意,同時把那種情感讀出來。
6.師:宋慶齡奶奶和李姐整整相伴了53年,直到1981年2月李燕娥去世。她絕對不會想到宋慶齡奶奶還會為她設計墓地,不但把她安排進自家的陵園,而且和自己一模一樣,并排而立。(再次播放錄像,學生談感受。)
7.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最讓自己感動的句子。
A.學生試讀感受最深的句子。
B.讀中學生談自己的感受。
C.賽讀。
8.引導學生聯系課題說一說自己對宋慶齡的看法,評價人物。
四、延情課外,拓展閱讀
1.師:宋慶齡精心照顧李燕娥的事,只是發生在他們之間許許多多動人故事中的一朵小浪花,那你們還知道有關宋慶齡的其他感人的事嗎?
2.學生交流自己收集的相關資料。
3.師:宋慶齡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她尊重別人、關心他人。她還是全國少年兒童慈祥的祖母,為全國少年兒童的福利事業傾注了畢生的心血。
4.建議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到圖書館找一些這方面的書籍,更深入地去認識、了解宋慶齡奶奶。
點評 教材中的課文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文質兼美的文章,且一篇篇文章所涉及的知識面又相當廣泛。“教材無非就是個例子。”僅僅以本為本,是遠遠滿足不了學生的求知欲,語文學生的最終目標是達到知識、情感、能力的提升。因此,有必要依托教材,并延伸到課外。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宋慶齡和她的保姆》教案設計 篇8
王麗萍
教材分析:
《宋慶齡和她的保姆》是九年義務教育第十二冊教材修訂后的新增篇目,在教材中被安排在第二組,屬略讀課文。全文向讀者介紹了宋慶齡和保姆李燕娥之間的感人故事,贊揚了宋慶齡尊重熱愛勞動人民,真誠平易對待他人的優秀品質。文章截取了她們相處的幾個生活片斷展開敘述,語言樸實,內容生動,感人至深。教學中應抓住她們之間的身份差別,體會人物語言、行為,進而理解人物的崇高品質和文章的思想感情。
設計特色:自讀點撥拓展感悟
課前準備:搜集資料,了解宋慶齡和作者柯巖。
教學要求:
1、學習課文,體會宋慶齡尊重愛戴勞動人民的優秀品質,并從中受到高尚情感的熏陶。
2、抓住人物的具體事例和具體表現,理解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3、培養自主閱讀,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綜合分析,自主表達的能力。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啟發談話,引入新課,審題激疑,感知內容。
1、你聽說過宋慶齡這個名字嗎?對于她你了解多少?(關注學生認知基礎,為新課教學作好鋪墊。)
2、你了解宋慶齡的保姆嗎?她們之間會發生什么樣的故事呢?板書課題。
(自由談話,有意識地引發對比,在偉大與普通的對比中,激起學生疑問,引導學生從題目的理解中感知課文的內容。)
二、讀書質疑,學讀定向,自主研討,交流感悟。
1、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勾畫。思考: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引導學生與文本進行直接地對話,才能讓學生獲得獨特的理解和體驗。也只有如此,學生才能真正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
2、針對學生讀書中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探究理解。教師可以學生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一些參考性題目,把學生的學習引向深入。
如:(1)“晉謁”“搭訕”“絕口不提”“顯赫”的意思。
(2)李燕娥對敵人的利誘,為什么都能一一拒絕?
(3)通過讀文和課下搜集的資料,你認為宋慶齡是個什么樣的人?
(4)你認為,宋慶齡和保姆之間和諧融洽的關鍵是什么?
(尊重學生的讀書方式,培養學生自讀能力,提出的問題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
3、匯報交流,深刻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從人物的崇高品質中受到感染與啟迪。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與討論進行相機點撥。
三、拓展理解,加深感悟。
引導學生結合課下搜集的材料,進一步了解宋慶齡,加深對人物精神境界的感知。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暢談學習收獲,聯系現實及自身談感受。
四、實踐活動,指導課外學習。
1、學完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把你的感受寫成一篇讀后感。
2、讀讀柯巖的其他作品。
板書設計 :
和
充滿 同情
宋慶齡多次夸贊保姆
偉大人物悉心照顧普通百姓
設計 墓地
尊重 愛戴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宋慶齡和她的保姆》教案設計 篇9
自讀感悟 體味深——《宋慶齡和她的保姆》教學設計
自讀感悟 體味深情
——《宋慶齡和她的保姆》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宋慶齡和她的保姆》是九年義務教育第十二冊教材修訂后的新增篇目,在教材中被安排在第二組,屬略讀課文。全文向讀者介紹了宋慶齡和保姆李燕娥之間的感人故事,贊揚了宋慶齡尊重熱愛勞動人民,真誠平易對待他人的優秀品質。文章截取了她們相處的幾個生活片斷展開敘述,語言樸實,內容生動,感人至深。教學中應抓住她們之間的身份差別,體會人物語言、行為,進而理解人物的崇高品質和文章的思想感情。
設計特色:自讀 點撥 拓展 感悟
課前準備:搜集資料,了解宋慶齡和作者柯巖。
教學要求:
1、學習課文,體會宋慶齡尊重愛戴勞動人民的優秀品質,并從中受到高尚情感的熏陶。
2、抓住人物的具體事例和具體表現,理解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3、培養自主閱讀,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綜合分析,自主表達的能力。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啟發談話,引入新課,審題激疑,感知內容。
1、你聽說過宋慶齡這個名字嗎?對于她你了解多少?(關注學生認知基礎,為新課教學作好鋪墊。)
2、你了解宋慶齡的保姆嗎?她們之間會發生什么樣的故事呢?板書課題。
(自由談話,有意識地引發對比,在偉大與普通的對比中,激起學生疑問,引導學生從題目的理解中感知課文的內容。)
二、讀書質疑,學讀定向,自主研討,交流感悟。
1、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勾畫。思考: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引導學生與文本進行直接地對話,才能讓學生獲得獨特的理解和體驗。也只有如此,學生才能真正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
2、針對學生讀書中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探究理解。教師可以學生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一些參考性題目,把學生的學習引向深入。
如:(1)“晉謁”“搭訕”“絕口不提”“顯赫”的意思。
(2)李燕娥對敵人的利誘,為什么都能一一拒絕?
(3)通過讀文和課下搜集的資料,你認為宋慶齡是個什么樣的人?
(4)你認為,宋慶齡和保姆之間和諧融洽的關鍵是什么?
(尊重學生的讀書方式,培養學生自讀能力,提出的問題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
3、匯報交流,深刻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從人物的崇高品質中受到感染與啟迪。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與討論進行相機點撥。
三、拓展理解,加深感悟。
引導學生結合課下搜集的材料,進一步了解宋慶齡,加深對人物精神境界的感知。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暢談學習收獲,聯系現實及自身談感受。
四、實踐活動,指導課外學習。
1、學完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把你的感受寫成一篇讀后感。
2、讀讀柯巖的其他作品。
板書設計 :
和
充滿同情
宋慶齡 多次夸贊 保姆
偉大人物 悉心照顧 普通百姓
設計墓地
尊重 愛戴
作者簡介:
戴志強:男,30歲, 省級骨干教師、市學科帶頭人,畢業十年來一直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及研究工作,有國家省市優質課十余節,撰寫并發表論文多篇。
辦電:0429----2122496 e-mail:
地址:遼寧省葫蘆島市連山區教師進修學校小學研訓部 郵編:125001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宋慶齡和她的保姆》教案設計 篇10
教材分析:
《宋慶齡和她的保姆》是九年義務教育第十二冊教材修訂后的新增篇目,在教材中被安排在第二組,屬略讀課文。全文向讀者介紹了宋慶齡和保姆李燕娥之間的感人故事,贊揚了宋慶齡尊重熱愛勞動人民,真誠平易對待他人的優秀品質。文章截取了她們相處的幾個生活片斷展開敘述,語言樸實,內容生動,感人至深。教學中應抓住她們之間的身份差別,體會人物語言、行為,進而理解人物的崇高品質和文章的思想感情。
設計特色:自讀 點撥 拓展 感悟
課前準備:搜集資料,了解宋慶齡和作者柯巖。
教學要求:
1、學習課文,體會宋慶齡尊重愛戴勞動人民的優秀品質,并從中受到高尚情感的熏陶。
2、抓住人物的具體事例和具體表現,理解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3、培養自主閱讀,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綜合分析,自主表達的能力。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啟發談話,引入新課,審題激疑,感知內容。
1、你聽說過宋慶齡這個名字嗎?對于她你了解多少?(關注學生認知基礎,為新課教學作好鋪墊。)
2、你了解宋慶齡的保姆嗎?她們之間會發生什么樣的故事呢?板書課題。
(自由談話,有意識地引發對比,在偉大與普通的對比中,激起學生疑問,引導學生從題目的理解中感知課文的內容。)
二、讀書質疑,學讀定向,自主研討,交流感悟。
1、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勾畫。思考: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引導學生與文本進行直接地對話,才能讓學生獲得獨特的理解和體驗。也只有如此,學生才能真正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
2、針對學生讀書中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探究理解。教師可以學生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一些參考性題目,把學生的學習引向深入。
如:(1)“晉謁”“搭訕”“絕口不提”“顯赫”的意思。
(2)李燕娥對敵人的利誘,為什么都能一一拒絕?
(3)通過讀文和課下搜集的資料,你認為宋慶齡是個什么樣的人?
(4)你認為,宋慶齡和保姆之間和諧融洽的關鍵是什么?
(尊重學生的讀書方式,培養學生自讀能力,提出的問題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
3、匯報交流,深刻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從人物的崇高品質中受到感染與啟迪。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與討論進行相機點撥。
三、拓展理解,加深感悟。
引導學生結合課下搜集的材料,進一步了解宋慶齡,加深對人物精神境界的感知。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暢談學習收獲,聯系現實及自身談感受。
四、實踐活動,指導課外學習。
1、學完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把你的感受寫成一篇讀后感。
2、讀讀柯巖的其他作品。
板書設計 :
和
充滿同情
宋慶齡 多次夸贊 保姆
偉大人物 悉心照顧 普通百姓
設計墓地
尊重 愛戴
作者簡介:
戴志強:男,30歲, 省級骨干教師、市學科帶頭人,畢業十年來一直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及研究工作,有國家省市優質課十余節,撰寫并發表論文多篇。
辦電:0429----2122496 e-mail:
地址:遼寧省葫蘆島市連山區教師進修學校小學研訓部 郵編:125001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宋慶齡和她的保姆》教案設計 篇11
遼寧省葫蘆島市連山區教師進修學校小學研訓部 戴志強
教學目標 :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感悟宋慶齡的偉大人格。
教學準備:
自讀自悟,讀懂課文,并有所感受。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
一、交流資料,了解宋慶齡齡生平
1、交流資料。課前,學生上圖館(室)或上網查閱,或向大人請教,對宋慶齡有了一些了解。誰來說說宋慶齡的情況,你們是怎么知道的?讓學生自由地交流課前地宋慶齡生平的了解。
2、簡介生平。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要對宋慶齡的生平事跡。作簡要的介紹。
二、自讀課文,感悟宋慶齡人格
1、設懸念,明確要求。
(1)制造懸念,導入 新課:同學們,你們想知道安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左面的李燕娥是誰嗎?她為什么安葬在宋氏陵園、和國家名譽主席并列呢?想知道她們之間發生了哪些感人的故事嗎?請大家閱讀課文第8課。
(2)閱讀“提示”,明確要求:
①認真讀讀課文,想想課文的主要內容;
②與同學交流一下讀后的感受。只要學生課文內容有個大致的了解即可。
2、自讀自悟,交流感受。
(1)自讀自悟,讀讀課文,想想課文寫了宋慶齡和她的保姆的哪幾件事,在自己最受感動的地方做上記號,把自己的閱讀感受寫在課本上,三言兩語都行。
(2)小組交流:①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重點說說課文寫了宋慶齡和她的保姆之間發生了哪幾件事情?②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③還有什么問題不能解決?
3、匯報交流。
(1)概括交流。說說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和保姆李燕娥之間發生了哪些感人的故事,并在匯報交流中引導學生對內容進行概括,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2)重點交流閱讀感受。引導學生說說從這幾件小事中,你想到了什么?讓學生自由地說說讀后的感受。可以聯系課文中具體段落,聯系學過的其他課文,聯系課外閱讀資料,甚至聯系生活事例來談感受。
(3)交流疑難,集體解決。
三、朗讀課文,升華情感。
重點指導讀好兩三個片段,比如第三、四、九自然段,可以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邊想象畫面邊朗讀,體驗感情,用輕柔的語調讀出宋慶齡那樣親近、那樣關切的話語,用充滿感情的語調讀出李姐的感動和對宋慶齡的深情,課文的最后兩個自然段,是對全文的概括,可以在學生對宋慶齡充滿敬意的時候,用比較高昂、激動的語調,讀出對宋慶齡的贊頌。
四、拓展閱讀,收集宋慶齡故事
1、教師小結:宋慶齡是一位杰出的性,也是全國少年兒童慈祥的奶奶。她的生活經歷如波瀾壯闊的海洋,有許多動人心魄的故事,你們想不想進一步去了解她?
2、課文查找介紹宋慶齡的文章讀一讀。(如果學生查找有困難,也可以直接向學生推薦有關書籍或網站。)
3、在班級里舉行一次“宋慶齡奶奶的故事”的故事會。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宋慶齡和她的保姆》教案設計 篇12
自讀感悟 體味深情
——
教材分析:
《宋慶齡和她的保姆》是九年義務教育第十二冊教材修訂后的新增篇目,在教材中被安排在第二組,屬略讀課文。全文向讀者介紹了宋慶齡和保姆李燕娥之間的感人故事,贊揚了宋慶齡尊重熱愛勞動人民,真誠平易對待他人的優秀品質。文章截取了她們相處的幾個生活片斷展開敘述,語言樸實,內容生動,感人至深。教學中應抓住她們之間的身份差別,體會人物語言、行為,進而理解人物的崇高品質和文章的思想感情。
設計特色:自讀 點撥 拓展 感悟
課前準備:搜集資料,了解宋慶齡和作者柯巖。
教學要求:
1、學習課文,體會宋慶齡尊重愛戴勞動人民的優秀品質,并從中受到高尚情感的熏陶。
2、抓住人物的具體事例和具體表現,理解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3、培養自主閱讀,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綜合分析,自主表達的能力。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啟發談話,引入新課,審題激疑,感知內容。
1、你聽說過宋慶齡這個名字嗎?對于她你了解多少?(關注學生認知基礎,為新課教學作好鋪墊。)
2、你了解宋慶齡的保姆嗎?她們之間會發生什么樣的故事呢?板書課題。
(自由談話,有意識地引發對比,在偉大與普通的對比中,激起學生疑問,引導學生從題目的理解中感知課文的內容。)
二、讀書質疑,學讀定向,自主研討,交流感悟。
1、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勾畫。思考: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引導學生與文本進行直接地對話,才能讓學生獲得獨特的理解和體驗。也只有如此,學生才能真正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
2、針對學生讀書中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探究理解。教師可以學生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一些參考性題目,把學生的學習引向深入。
如:(1)“晉謁”“搭訕”“絕口不提”“顯赫”的意思。
(2)李燕娥對敵人的利誘,為什么都能一一拒絕?
(3)通過讀文和課下搜集的資料,你認為宋慶齡是個什么樣的人?
(4)你認為,宋慶齡和保姆之間和諧融洽的關鍵是什么?
(尊重學生的讀書方式,培養學生自讀能力,提出的問題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
3、匯報交流,深刻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從人物的崇高品質中受到感染與啟迪。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與討論進行相機點撥。
三、拓展理解,加深感悟。
引導學生結合課下搜集的材料,進一步了解宋慶齡,加深對人物精神境界的感知。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暢談學習收獲,聯系現實及自身談感受。
四、實踐活動,指導課外學習。
1、學完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把你的感受寫成一篇讀后感。
2、讀讀柯巖的其他作品。
板書設計 :
和
充滿同情
宋慶齡 多次夸贊 保姆
偉大人物 悉心照顧 普通百姓
設計墓地
尊重 愛戴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宋慶齡和她的保姆》教案設計 篇13
佚名
一、激情入境,導入 課文
1.師:同學們,今年暑假老師有幸去了上海晉謁的宋慶齡墓,并且拍下了這段內容,請同學們仔細看錄像。
2.學生觀看錄像。
3.說一說,從錄像中發現了什么?指名交流,學生談感受。
錄像中有兩個一模一樣的墓。
這兩個墓都很簡單、很樸素,它真會是宋慶齡奶奶的墓嗎?
李燕娥是誰?她怎么會和宋慶齡奶奶,一位國家名譽主席的墓并排而立呢?
4.師:李燕娥究竟是誰?她怎么會和宋奶奶的墓并排而立呢?其實,她只是一個默默的勞動婦女,她曾在床慶齡奶奶身邊當保姆。(板書“保姆”)
點評 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告訴我們:直觀形象的事物更能吸引、打動他們。在觀看錄像——宋氏陵園時,學生真實地感受到了宋慶齡墓的簡樸,而這正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堂堂一位國家名譽主席的墓竟是如此的簡單。而旁邊保姆的墓與之并排而立,更是觸動了學生的情感——對宋慶齡的樸實、平等、不搞特殊化,尊重他人的人格有了較深的理解。整個設計在不經意間觸動了學生的心靈。
5.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篇有關宋慶齡的課文,補充課題板書:
宋慶齡和她的保姆
6.學生根據自己收集的資料簡要介紹宋慶齡。
7.師小結,補充介紹宋慶齡生平:
宋慶齡是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的夫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名譽主席,是20世紀最偉大的女性之一。她一生地位崇高,但從不搞特殊化,十分尊重和自己一起生活的同志、朋友,特別是勞動人民。
8.齊讀課題,學生談談課文會寫些什么內容呢?
二、移情入文,整體感知
1.師:宋奶奶地位崇高,然而她卻是那樣的平易近人。在她與保姆相處的53年中,發生了許多感人的事。
2.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3.學生談談讀課文后,哪些內容最讓自己感動
4.小組交流,互說理由。
5.學生選擇學習內容。(宋慶齡照顧保姆李燕娥這段內容,九、十自然段。)
【注:絕大部分學生有同感,因為以宋慶齡特殊的地位卻如此精心照顧保姆確實讓人感動。】
點評 語文是人文性學科,是借助教材對學生進行人格熏陶的有效載體。在這過程中,如何使學生入情入境地融入到課文中的人物情感世界之中就顯得尤為重要。當學生的情感與課文中的主人公有機融為一體時,學生就能全身心地投入。無形之中就是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設計中,通過學生談自己最感動的內容,使得學生的情感隨之融入課文之中。
三、動情品文,研讀課文
1.學生默讀第九、十自然段,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2.小組合作學習:哪些地方體現了宋奶奶的平易近人?
四人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再請小組代表上臺板書學習成果,另外小組補充:
親自照顧:噓寒問暖、端湯喂藥、一起樓上吃飯、讓李姐上座
設計墓地:進自家陵園、一模一樣、并排而立
3.結合學生實際談感受:當你生病的時候,是誰在你身邊噓寒問暖,端湯喂藥的學生交流。
點評 當學生回憶自己生病時的情景,必然會想到自己最親的家人。由此,學生也就體會到了宋慶齡與保姆李燕娥之間的關系——親人。
4.師:宋慶齡奶奶是國家的領導人,她那么無微不至地照顧著生病的保姆——李燕娥,而且在吃飯的時候,讓保姆坐北朝南。
讓學生了解坐北朝南的位置代表著什么,再次讓學生感受宋慶齡奶奶的平易近人。
5.指導學生朗讀第九自然段,在朗讀中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宋慶齡和保姆之間的情意,同時把那種情感讀出來。
6.師:宋慶齡奶奶和李姐整整相伴了53年,直到1981年2月李燕娥去世。她絕對不會想到宋慶齡奶奶還會為她設計墓地,不但把她安排進自家的陵園,而且和自己一模一樣,并排而立。(再次播放錄像,學生談感受。)
7.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最讓自己感動的句子。
A.學生試讀感受最深的句子。
B.讀中學生談自己的感受。
C.賽讀。
8.引導學生聯系課題說一說自己對宋慶齡的看法,評價人物。
四、延情課外,拓展閱讀
1.師:宋慶齡精心照顧李燕娥的事,只是發生在他們之間許許多多動人故事中的一朵小浪花,那你們還知道有關宋慶齡的其他感人的事嗎?
2.學生交流自己收集的相關資料。
3.師:宋慶齡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她尊重別人、關心他人。她還是全國少年兒童慈祥的祖母,為全國少年兒童的福利事業傾注了畢生的心血。
4.建議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到圖書館找一些這方面的書籍,更深入地去認識、了解宋慶齡奶奶。
點評 教材中的課文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文質兼美的文章,且一篇篇文章所涉及的知識面又相當廣泛。“教材無非就是個例子。”僅僅以本為本,是遠遠滿足不了學生的求知欲,語文學生的最終目標是達到知識、情感、能力的提升。因此,有必要依托教材,并延伸到課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