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和盾的集合》教案(精選15篇)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會認六個生字,會寫十四個生字。正確讀寫生字詞;學習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能聯系生活實際深入理解本課說明的道理。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培養學習邊默讀邊動筆邊思考的習慣。
2. 過程與方法:通過默讀思考動筆畫等方法,了解發明家思考的過程,在交流中,通過補充句等方法,學生體會出發明家思考的深入與全面性。通過課外資料的引導,學生再進一步感受坦克威力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到吸收他人優點的重要性。通過聯系生活實際深入體會本文的道理。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讀懂本課內容,結合生活經驗理解“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的優點合二為一的過程,是教學的重點;理解、體會由坦克的發明引發的道理,是教學的難點。
第一課時
教學任務:
初讀課文,了解內容,理清文章思路;學習生字新詞。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矛和盾的圖片:你知道哪個是“矛”?哪個是“盾”嗎?他們有什么作用呢?
2.矛和盾是兩種相對峙的開口,如果把它們集合在一起,結果會怎么樣呢?出示課題,齊讀:矛和盾的集合。
這里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了解矛是攻擊別人的武器,而盾是防御的武器。為后面理解課文內容打下基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輕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出示課件 生字、生詞卡片,認讀。
指導識記字形,可通過形近字的比較,加強記憶,如:持和掛、炮和跑、擔和坦、神和伸、般和船;
3.鞏固新詞。
4.指讀課文,讀后評議糾正錯誤。
5.自己把課文再讀一遍,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呢?
教學中要著重倡導在文章的大的語言環境下感悟語言。只抓孤立情節理解課文,學生常常會出現被動跟隨的狀況。先從整體入手,再重點關注情節,學生對情節語言的感悟會是豐富、生動的,將會更深刻的理解語言文字的真正內涵,從而逐漸培養學生從整體上感悟文章的能力。
三、質疑提問,初步釋疑
1.學生再默讀課文,邊讀邊提出不懂的問題。
2.同桌相互交流。
3.全班初步交流所提的問題。
4.對于一些非重點問題,相機解決。
5.提煉重點問題,明確學習目標。
以下兩個問題可作參考:
a. 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
b. “是的,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給你什么啟發?這兩個問題作為下節課學生討論的話題。
四、小結課文
請學生談本節課的收獲,可以是生字學習方面的,也可以是有關課文內容學習的收獲。教師適當概括補充。
五、指導寫字
1.出示14個生字,要求:學生認記生字,并觀察哪些字最難寫,等一下給同學提醒。
2.重點指導7個左右結構的字。持、般、攻、炮、坦、戰、神
a.學生觀察這7 個左右結構的字各部分所占的大小有什么不同。
b.多媒體演示這7 個字的布局。
3.學生提醒哪些字最難寫,寫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
4.學生寫字,教師巡視,及時評議。
作業:
1.抄寫生字2遍,注上拼音。
2.熟讀課文,思考“是的,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給你什么啟發?
板書設計: 25.矛和盾的集合
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①認識“矛、盾”等6個生字。會寫“矛、盾”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集合、招架”等16個詞語。
、谡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課文中的好詞佳句。
③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發明家勤于思考、關于實踐的品質。
教學重難點:了解發明家把矛和盾的優點合二為一發明坦克的過程是教學的重點。理解體會由坦克發明的道理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路,激發興趣
1、這個故事發生在1916年凌晨,在英法戰場上,英軍的18輛坦克浩浩蕩蕩地沖向德軍陣地。德國兵頭一回見到這龐然大物,嚇得哇哇直叫,亂成一團,一下子退了十幾公里。聽了這個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2、是的,坦克的確威力無比。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和它有關的課文——揭題
板書,強調“矛”與“盾”的寫法。
3、讀題,看圖了解矛和盾的作用。(自衛 進攻)
4、那么坦克的發明與“矛和盾”又有什么關系呢?
二、初讀課文,感知整體
1、自由讀,要求讀正確、通順。
2、檢查自學情況
、俪鍪旧衷~:自由讀,正音。
②分節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發明家手持矛和盾在與朋友的比賽時,由矛和盾的長處想到了發明坦克。
三、仔細閱讀,感悟探究
1、發明家手持矛和盾在與朋友的比賽,這是一場怎樣的比賽啊?畫出相關句子。
研讀句子“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他刺來,發明家左抵右擋,還是難以招架。”
①自由讀,這是場怎樣的比賽?
、谀銖哪男┰~語感受到比賽的緊張?
“雨點般”可看出什么?(矛來勢兇猛)
面對矛雨點般的進攻,發明家用什么“左抵右擋”?(做做動作)
盡管身手相當敏捷,可還是“難以招架”!半y以招架”什么意思?
、勰隳馨堰@種緊張的氣氛讀出來嗎?
2、在這危急的關頭,發明家想到了什么?
、佼嫵鼍渥幼x一讀
②想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發明家的心情怎么樣,帶著這種感受讀一讀。
③像鐵屋子一樣的盾確實安全,但是發明家又產生了新的困惑——讀句子
你認為這樣的鐵屋子像————,只能--------,不能————。
3、只能自衛,不能進攻,要想贏得比賽是很困難的,于是發明家又有了新的想法。
、僖x——第四段
、诔鍪咎箍藞D。找找什么像坦克的盾?什么像坦克的矛,隨機理解“履帶”。
④說說坦克比起鐵屋子來的進步:坦克不僅能————而且能————
4、發明家把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合二為一”發明了坦克,那么它在戰場上又能發揮什么作用呢?自由讀。
、倌銖哪切┑胤娇闯鎏箍送薮螅
、谌绻闶堑聡,頭一回見到坦克,你會怎么說呢?
、郯l明家把矛和盾的長處集合一身,發明了坦克,幫助英軍大獲全勝。
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句話。
四、課堂小結,終結延伸
1、這個故事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呢?齊讀第五自然段。
2、你還能用別的例子來說明這句話嗎?
3、讓我們來做做趣味數學
矛+盾= 坦克 鉛筆+橡皮=
電視+電話=輪子+椅子=
五、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課堂作業
3*、模仿課文,舉一個例子說說新產品發明的過程。
《矛和盾的集合》教后反思
由于題目上就有生字,所以上課時我采用先出示“矛”“盾”兩個字分別讓學生說說自已對這兩個字的理解,學生聯想到古代的兵器,這時我引導學生或畫或表演說出這兩種兵器的優缺點,引導學生思考這兩種如果集合在一起會是什么樣子呢?進入課文。學生基本在讀了課文后就理解了大概內容,所以我請學生說說自已讀懂了什么,學生在用個性化語言說時,我趁機引導學生品味了“如雨點般向他刺來;左抵右擋,還是難以招架;固然安全”等詞句。體會作者用詞用句的準確。并引導學生讀相關句子,去掉第五段比較體會作者文章結構的嚴密。最后讓學生說說自已讀了這個故事的感受,再集體讀最后一段,讓學生明白這篇課文是通過一個故事來講一個道理。讓學生知道以后寫一個道理時就可以用事例來說明的寫作方法。最后讓學生從生活中找出一些“矛和盾的集合”的例子,由于學生一時想不到,我只好先提示了雙層汽車、帶橡皮鉛筆等,學生經提示馬上說出了生活中的很多事例。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詞語表中16個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發明家勤于思考、善于實踐的品質,懂得“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含義。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認為用得好的詞語。
4.初步了解用事實來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教材解讀:
這是一篇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課文。這一單元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想的不一樣,做的不一樣,結果往往就不一樣。在這堂課中,我想引導學生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也就是發明家發明坦克的思維過程。要讓學生明白看待問題要多角度、多方面,這是教學的重點;理解、體會由坦克的發明引發的道理,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也就是發明家發明坦克的思維過程。明白看待問題要多角度、多方面。
教學難點:懂得“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含義。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正確理解詞語表中詞語的意思。
2、讀通、讀順課文,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
教學過程:
一、設情境,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坦克圖,問:你們認識這些嗎?認讀:“坦”。知道坦克的用途嗎?有誰知道坦克是根據什么發明的?(板書課題:矛和盾的集合認讀生字“集矛盾”,理解集合的意思,了解矛和盾的特點)
2、矛和盾是古代的兵器,怎么會成為威力無比的現代武器坦克呢?(板書?)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生字新詞、借助拼音認識它們。
2、認讀生字、詞語
3、指名分節讀課文,及時正音
4、誰能在課文中找出寫了矛、盾和坦克三者之間關系的句子?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
坦克把盾的自衛、矛的進攻合二為一,在戰場上大顯神威。
5、質疑:學到這兒,你們最想研究什么?
預設:1、坦克是怎樣把盾的自衛、矛的進攻合二為一?
2、坦克是怎樣在戰場上大顯神威的?
三、研讀第2——4自然段這節課我們就以小組為單位先來研究第1個問題
1、自由默讀第2——4自然段,劃出發明家的發明過程。并完成練習。
2、組內交流
3、小組派代表交流、集體完成練習
4、指名說說發明坦克的步驟。
相機教學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同學們,盾太小是發明家發明坦克的原因,課文中寫盾難以招架的句子寫得非常好,找出來讀讀。自由讀。矛的強進攻使盾都招架不住了,誰能既讀出矛的厲害又讀出盾的困境。指名讀、評讀。
5、師:發明家的每一個想法都有他的思考過程,課文中有的思考過程寫出來了,有的沒寫,看誰也能當個發明家,把課文的思考過程補充完整。學生再次默讀課文。
6、個體交流體會發明家思考方法非?茖W,能根據自己的需要,索取別人的優點,把優點很好的集中起來,為自己所用。
7、指名復述發明家發明坦克的思考過程。
聰明的發明家就這樣把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合二為一,既有了保護自己的鐵屋子,又有了矛的進攻——槍口或炮口。所以讓它在戰場上大顯神威。我們下節課再一起來感受坦克的威力。
四、指導書寫
接下來,我們來寫幾個生字。
1、出示:矛盾集攻坦炮
2、在這幾個生字里,你認為哪個字書寫有困難?
根據學生的回答指導書寫,尤其要注意“盾”的筆畫。
3、學生書寫,評議指導。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認為用得好的詞語。
2、懂得“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含義。
3、明白看待問題要多角度、多方面,并學會寫8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和課文中的生字交上了朋友,今天你們還認識它們嗎?認讀生字
2、我們還研究了坦克是怎樣把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合二為一的?誰能說說發明坦克的思考過程。
二、研讀第五自然段
這節課我們繼續研究上節課提出的問題:坦克是怎樣在戰場上大顯神威的?
1、自由默讀,從哪些詞可以看出坦克在戰場上大顯了神威?
。ㄊ状巍㈩^一回、龐然大物、哇哇直叫、亂成一團、退了十公里)
2、你能想象當時戰場上的情景嗎?讀讀句子,讀出坦克的神、讀出坦克的威。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3、口語交際;師:坦克、坦克,你為什么這么厲害。繉W生:因為我……(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回答問題。相機引導到這一組課文的主題)
三、學習單元主題:
1、出示單元主題
2、學生默讀,誰來說說這一組主題告訴我們什么?(板書:看問題想問題)
四、學習最后一自然段
師:是呀,對待問題,想的不一樣,做的不一樣,結果往往就不一樣。
1、出示:“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齊讀
小結:發明家在與朋友對打比賽時,有矛和盾的長處想到了發明坦克,課文也就是用這樣一個故事來說明這個道理的,
2、再讀
3、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有許多東西都是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而形成的,你能舉例子來說說嗎?(如雙層公共汽車、火車,帶橡皮頭的鉛筆等等。)不止物體是這樣,其實做人和學習方面也是這樣,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愿我們大家都能成為生活中的勝利者。另外,,生活中還有哪些不方便的地方,我們也可以去思考,去發現我們還可以提出改進的辦法。我們課后可以以小組的形式去完成一個練習。
五、指導書寫積累
1、出示本節課要寫的生字
持般架龜戰神兵退
2、說說怎樣寫好它們。
3、學生練寫
4、這篇課文里還有好多詞語可以積累,大家可以把自己喜歡的詞語給記下來。
六、實踐題:
1、讀了課文,我積累了好多的詞語:
2、我們小組在生活中發現了,它的長處是,不足之處是,還發現了( 。,它的長處是( ),不足之處是( 。。我們把它們的長處集于一身,發明了( 。。它的長處是( 。。
拓展:把課文中的好詞好句記錄下來,并用書法紙寫成漂亮的書法作品。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矛、盾”等6個生字。會寫“矛、盾”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集合、招架”等16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課文中你認為用得好的詞語。
3、繼續學習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發明家勤于思考、勇于實踐的品質,懂得“誰善于把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的含義。
4、初步了解用事實來說明道理的方法。
第一課時
一、導入讀題
1、同學們,你們好!今天我們開始學習第七單元,這一單元為我們講述了幾個生動有趣的故事,這些故事告訴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問題時該怎么看,怎么想。
2、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25課(指課題),大家一起讀課題。知道“矛”和“盾”嗎?借助圖片和教師講解認識矛和盾。
。ā懊敝饕糜谶M攻,“盾”主要用來自衛。)
二、自讀課文
矛和盾是怎樣集合的呢?我們學了課文就明白了。請同學們和電視機前的同學打開課本,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三、認讀字詞
請和我們一起來認讀課文中要求會讀的6個生字。(用卡片)
1、要注意“持”是翹舌音,“般”和“坦”是前鼻音,再來讀一遍。
2、出示詞語:矛盾 手持 雨點般 蝸牛 坦克
請同學們聯系課文說一說這些詞語的意思。
四、分段讀課文
1、同學們和,你們同桌可以你讀一段,他讀一段,輪流讀課文同學們和,你們同桌可以你讀一段,他讀一段,輪流讀課文
2、老師請六位同學分段來讀課文,我們來看他們是不是把課文讀正確、流利了。
五、默讀課文,說說大意
1、同學們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真好!接下來請同學們和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誰來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集合起來發明了坦克的,坦克又是如何在戰場上大顯神威的,我們下節課來學習。
六、寫字、結課
1、這篇課文有14個生字要寫,請同學們和讀讀田字格中的字,看看哪些字寫的時候要提醒大家?
示字旁的字許多都與古代的“神”有關。以后學到示字旁的字大家要注意一下。
2、請和我們一起把每個生字寫兩遍,也可以把生字組成詞語寫一遍。寫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剛才我們提到的這兩個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找課文重點句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矛和盾的集合》這篇課文(齊讀課題),請同學們默讀課文,課文中哪句話解釋了課題的意思,請畫出來。
二、抓住重點句質疑
1、課文中哪句話解釋了課題的意思?
出示:“坦克把盾的自衛、矛的進攻合二為一,在戰場上大顯神威。”
2、請大家讀一讀這句話。
3、讀了這句話,你們想提出什么問題來研究?
三、研讀課文(解疑1)
1、我們先來研究第一個問題,發明家是怎樣把盾的自衛、矛的進攻合二為一的?請先默讀課文1—4自然段,再同桌合作,把發明家怎樣想的過程用簡筆畫在方框里畫下來或用簡要的句子寫下來,最后用自己的話向同桌說一說整個過程。
2、哪一桌同學把自己畫的或寫的向大家展示一下,然后說說發明家是怎樣把盾的自衛、矛的進攻合二為一的?
3、發明家根據盾的不足一步步改進,終于能把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集于一身,發明了坦克。讓我們一起把1-4自然段讀一讀。
4、從這個合二為一的過程中你們感受到什么?
。ń庖2)
1、現在我們來解決第二個問題。坦克是怎樣在戰場上大顯神威的,你們能用自己的朗讀把坦克的神威表達出來嗎?
2、 誰能把坦克在戰場上大顯神威的氣勢讀出來。
3、談談讀后的感受?
四、領悟道理和表達方法
1、發明家發明坦克的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大家一起來讀課文最后一段。
2、作者就是借這件發明的事來說明這么一個道理(出示)“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大家再來讀讀這句話。
3、你能用別的例子來說明這句話的道理嗎?請同學們和同桌之間互相交流一下。
4、誰用別的例子說說“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钡牡览。
五、總結,抄寫
同學們說得很好。學了這篇課文,我們從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長處集于一身發明了坦克這件事,明白了“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課文用了不少好的詞語,請同學們抄寫自己認為課文中用得好的詞和課本后詞語表中的詞語。
你們抄寫了哪些詞語,請你們讀給大家聽。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篇5
一、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寫的是發明家手持矛和盾,在與朋友對打比賽時,由矛和盾的長處想到了發明坦克。由此說明“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這篇課文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講發明家手持矛和盾,與朋友對打過程中,為了保護自己,由盾想到了鐵屋子;為了進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兩者結合起來,發明了坦克。第二部分講發明的坦克在戰場上打敗敵軍,大顯神威。第三部分由坦克的發明引出“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一道理。作者按發明坦克的過程──坦克的實際應用──從中引發道理的順序敘述。敘事簡潔清楚,用事實說明道理,是本文表達上的主要特點。
選編本課的意圖,一是讓學生懂得作者借坦克發明這件事,說明“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學習正確的思想方法;二是初步了解用事實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引導學生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的優點合二為一的過程,是教學的重點;理解、體會由坦克的發明引發的道理,是教學的難點。
二、學習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集合、招架、緊張、固然、烏龜、自衛、進攻、炮口、坦克、合二為一、戰場、大顯神威、首次、亂成一團、長處、勝利者”等詞語。
2.正確朗讀課文。
3.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讀懂本課內容,結合生活經驗理解“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4.初步了解用事實來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三、課前準備
①生字卡片。
②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故事引入,揭示課題
1、出示矛和盾的圖片,認識“矛”和“盾”。
2、講成語故事《自相矛盾》。(可由學生講)
3、談話:在人們紛紛嘲笑商人自相矛盾時,更有聰明人想到了什么?(把矛和盾集合起來)
4、出示課題:矛和盾的集合。
指導書寫生字:“矛”、“盾”。
“矛”和“盾”本身就是一個詞語,齊讀“矛盾”。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輕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劃劃自己的生字新詞和自己喜歡的句子。
2、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請學生讀。
3、指讀課文,讀后評議糾正錯誤。
4、出示詞語:左抵右擋、難以招架、合二為一、大顯神威、龐然大物。
再次默讀課文,借助部分詞語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呢?(發明家手持矛和盾,與朋友比賽,對方的來勢兇猛,發明家用盾左抵右擋,還是難以招架。在緊張危急的關頭,發明家想到把盾的自衛、矛的進攻合二為一,發明了坦克,英軍的坦克在戰場上大顯神威,嚇退了德國兵。由此說明“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三]、感受比賽場面,品讀佳句
1、出示課文插圖,談話:原來坦克的發明源于一場比賽,誰愿意當任現場解說員,為大家現場直播?(說話訓練)
2、我們來看看課文中是怎么描寫這個場面的。
出示句子: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他刺來,發明家用盾左抵右擋,還是難以招架。
①比——把你自己對比賽場面的解說與書上的描寫比一比,你有什么感覺?(體會用詞)
②讀——自由讀一讀,感受比賽的緊張激烈。
、垩荨该,同桌互演,親身體驗比賽的緊張激烈,理解“矛如雨點般”、“左抵右擋、難以招架”
、芪颉獜倪@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從“矛如雨點般”、發明家“左抵右擋、難以招架”讀出了雙方身手敏捷、技術高超,發明家身處于十分緊張危急的關頭……)
⑤讀——把你體會到的讀出來。
過渡:雖然只是朋友間的比賽,但依然十分緊張,就是這樣一場比賽,讓發明家受到了很大的啟發,最終發明了坦克。下節課我們再來學習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結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
[四]、記字寫字
1、出示本課的生字,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記住它們。
2、重點指導兩個上下結構的字:集和架。提醒學生注意:下面的“木”一定要寫好,穩穩托住上半部。
3、學生寫字,教師巡視,及時評議。
[五]、拓展閱讀
搜集閱讀發明家的故事。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聽寫詞語
。ㄗ蟮钟覔、難以招架、合二為一、大顯神威、龐然大物)
[二]、研讀討論,感悟課文
1、出示問題: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結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默讀思考。
2、反饋交流:
⑴相機出示句一:在這緊張危急的關頭,發明家忽然產生了一個想法:“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個鐵屋子,我鉆在鐵屋子里,敵人就一槍也戳不到我啦!”
、僬埓蠹矣眯娜プx讀,看看你能發現什么?讀懂什么?
、诮涣鳎
a、盾的缺點是什么?(太小啦。┠男┑胤綄懗隽硕艿娜秉c?
b、從第一個“!”,你讀出了發明家怎樣的心情?(不滿、可惜)從第二個“!”,你又讀出了發明家怎樣的心情?(盾可以改變的喜悅心情)
c、你能不能把發明家的這種心情讀出來?指導朗讀。
d、目前還存在著什么問題?
⑵相機出示句二:對了,在鐵屋子上開個小洞,從洞里伸出進攻的“矛”——槍口或炮口。
用 “如果……就……”來說說發明家的設想。
、浅鍪咎箍藞D,自由讀第五自然段,領略坦克的神威,理解“合二為一”、“大顯神威”、“龐然大物”。
此時發明家就在你的面前,你想對他說什么?
[三]、暢談感受,理解道理。
1、默讀課文,說說你明白了什么?
相機出示句子:是的,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儆眯淖x,反復讀,反復思考,你能讀到什么?感受到什么?
、诮涣鳌#◣熂皶r引導學生語言的準確性)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取長補短,相得益彰。……(你為什么要向他學習?因為……所以……)
……
③發明家用集合的方法發明了坦克,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到處都能見到集合的影子,如橡皮頭鉛筆、雙層汽車等等。小組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是運用了集合的方法來發明的。
交流。(電風扇和取暖器——空調、水筆、小靈通、電動自行車、高速公路、電視電話、蛋卷冰淇淋、雞尾酒……。)
[四]、升華理解,總結全文
出示小詩:
矛和盾
尖尖矛,攻敵人。
大大盾,護自己。
矛對盾,兩俱傷。
優點集,長補短,
善利用,迎勝利。
集合是一種思考方法,也是一種人生智慧,生活中集合別人的優點取長補短獲得成功的例子很多,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上、生活中,像發明家那樣,多觀察、多思考,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合在自己的身上,你就會是勝利者。
[五]、課外拓展
舉辦小制作小發明比賽。
五、板書設計:
矛和盾的集合
合二為一
坦克
矛(進攻)
盾(自衛)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篇6
一、設計意圖:
《矛和盾的集合》是一篇新課文,全文在大家已耳熟能詳的寓言故事《自相矛盾》的基礎上加以深化,一改以往“矛”和“盾”不能并存的觀念,不僅使“矛”與“盾”同時存在,而且更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進而形象地介紹了現代新式武器——坦克的誕生,使學生在這通俗易懂的故事中明白“只有開動腦筋思考問題,學會集中各事物的優點,才能創造出新事物”的深刻道理。而“溫州精神”中體現的就是只有不斷創新,才有不斷超越。正因為溫州人有不斷創新,永爭第一的精神,才有今天的成功。教學生在生活中學會勤于思考,善于實踐,學會創新。是我們教師需要思考的課題。
這篇課文寫的是發明家手持矛和盾,在與朋友對打比賽時,由矛和盾的長處想到了發明坦克。由此說明“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它與“溫州精神”緊密結合,我們的語文可迫切需要讓“溫州精神”的春風吹進課堂,讓我們的下一代,能再續溫州明天的輝煌!因此,我選擇了這課。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會認六個生字,會寫十四個生字。正確讀寫生字詞;學習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能聯系生活實際深入理解本課說明的道理。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培養學習邊默讀邊動筆邊思考的習慣。
2過程與方法:通過默讀思考動筆畫等方法,了解發明家思考的過程,在交流中體會出發明家思考的深入與全面性。通過課外資料的引入,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吸收他人優點的重要性。通過聯系生活實際深入體會本文的道理。
3情感態度價值觀:讀懂本課內容,結合生活經驗理解“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的道理。
三、教學重難點
把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的優點合二為一而成坦克,形象展示它的神威做為教學的重點。理解、體會由坦克的發明引發的道理,是教學的難點。
第一課時
教學任務:初讀課文,了解內容,理清文章思路;學習生字新詞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三、質疑提問,初步釋疑提煉重點問題,明確學習目標。
以下兩個問題可作參考:
a. 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
b. “是的,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給你什么啟發?這兩個問題作為下節課學生討論的話題。
四、指導寫字
作業:生字、抄詞、讀書
第二課時
教學任務:深入理解文章內容,揣摩文章說明的道理。
一、復習導入,直奔中心: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25《矛和盾的集合》,上節課大家已經認識了矛,出示圖片(矛)和盾出示圖片(盾)。當發明家把它們集合在一起時,便發明了什么?出示圖片(坦克)。
隨機板書:矛盾 坦克
過渡:矛和盾是古代兩件普通的兵器,那集合后發明的坦克又是怎樣的呢?我們來見識見識。
二、 學習新課:
。ㄒ唬⿲W習第5自然段,理解“大顯神威”,激發探究興趣。
1.課件展示坦克的威力。
2.能說說對坦克的認識嗎?
3.我們課文是怎么展現坦克的風采?請同學們朗讀第5自然段。
1)學生朗讀。
2)用“~~~”劃出坦克厲害,神威的句子。
3)讓學生讀。(評:a.句子是找出來了,但坦克的神威在你的口中沒有展現。b.你不光找得好,還把我們帶到了坦克的威猛中。)
4)你覺得哪幾個詞讓我們充分感受到坦克的神威。預設:(龐然大物哇哇直叫 怎樣叫,叫什么? 亂成一團 德國士兵亂成一團有的 有的有的一下子 十公里。┠隳馨训聡@種恐懼、害怕、混亂的局面展現出來嗎?a、你的朗讀把我們帶到了戰場上,讓大家看到了坦克的神威!
5)適當點評并進行多種方式進行課文朗讀。a、指名讀 b、男女比賽c、齊讀。
4、為什么這兩件自相矛盾的兵器集合在一起發明的坦克能大顯神威呢?
出示:坦克把盾的自衛、矛的進攻合二為一,在戰場上大顯神威。
原來發明家集合的二就是(矛自衛的優點,盾進攻的優點),發明的一就是(大顯神威的坦克)。(板書:自衛 進攻大顯神威)
在感性了解的基礎上,再次讓學生朗讀課文的第五自然段。緊接著在學生對大顯神威的坦克讀得威猛無比之時,拋出了最重要的一個問題: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起來,發明了大顯神威的坦克呢?
過渡: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善于進攻和盾善于自衛的優點集合起來,發明了大顯神威的坦克呢?
。ǘ⿲W習1¬4自然段
1、默讀1-4自然段,用“——”畫出寫發明家先想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最后想到了什么?
3、 交流討論。
。1) 在這緊張危機的關頭,發明家忽然產生了什么想法?
緊張危急的關頭具體指怎樣的情況?誰能從文中找出具體描寫情況緊張危急的句子來讀一讀。
出示: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他刺來,發明家用盾左抵右擋,還是難以招架。
從哪些詞語讓你感受到矛進攻的厲害?(如雨點般 左抵右擋難以招架)
感情朗讀。
師:在這緊張危機的關頭,發明家忽然產生了什么想法?
指導讀好兩個感嘆號。
你讀讀書,把這個辦法好的地方讀出來.
。2)接著,發明家又產生了什么困惑?
他為什么會這樣想呢?
是啊,自衛是為了更好地進攻呀,于是他又產生了新的想法。引導學生根據第四自然段說說,那么現在這樣的方法好不好呢?(既可自衛,又可進攻)
現在,發明家把既能自衛,又能進攻的坦克發明出來了,我們一起來觀察一下,從他身上你還能發現矛和盾的影子嗎?
。3)發明家先想到了自衛,又想到了進攻,把矛與盾的優點集合起來使得坦克威猛無比。課文學到這里,你有什么話想對這位發明家說嗎?他就是這樣善于思考,勤于實踐,集合了矛和盾的優點發明出坦克的。我們再把他思考的過程完整地讀讀吧。分組合作讀。(再次體會科學家思考的嚴密性,這里設計的目的是突出教學的重點:引導學生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的優點合二為一的過程。)
。4) 老師小結:通過剛才的讀書,我們知道發明家就是這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在戰場上大顯神威的坦克的。
現在再讓我們來觀察坦克,你現在發現坦克身上矛和盾的影子了嗎?
是呀,發明家就是這樣善于觀察、勇于實踐把不同事物的優點集于一身,發明了戰場上的勝利者坦克。從這個小故事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大道理,那就是……
。ㄈ⿲W習第六自然段
1.出示:第六自然段,指名讀。
2.齊讀第六自然段(在這里安排了齊讀的目的是烘托出氣氛)
3.是啊,由于集合了其他事物身上的優點,因此,使得自己優勢倍增。坦克的發明,在后來的戰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充分展示出了它的威力。
三、總結全文 課外拓展
其實像這種集合了其他事物身上的優點,因此,使得自己優勢倍增的例子隨處可見。老師這里就給大家帶了一個。
出示:《魯班造鋸》的故事。
魯班造鋸
魯班是我國古代最負盛名的能工巧匠,也是一位十分偉大的發明家。一天,魯班到一座高山上去尋找木料,突然腳下一滑,他急忙伸手抓住路旁的一叢茅草。手被茅草滑破了,滲出血來。
“怎么這不起眼的茅草這么鋒利呢?”他忘記了傷口的疼痛,扯起一把茅草細細端詳,發現小草葉子邊緣長著許多鋒利的小齒。他用這些密密的小齒在手背上輕輕一劃,居然割開了一道口子。
他想:要是我也用帶有許多小鋸齒的工具來鋸樹木,不就可以很快地把木頭鋸開了嗎?那肯定比用斧頭砍要省力多了。
于是,魯班請鐵匠師傅打制了幾十根邊緣上帶有鋒利的小鋸齒的鐵片,拿到山上去做實驗。果然,很快就把樹木鋸斷了。
魯班給這種新發明的工具起了一個名字,叫做“鋸”。
1. 指名優秀生讀。
出示:鋸把茅草的、鐵片的合二為一,在鋸木頭時就。這說明了。
2 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和以上這些例子的閱讀,讓我們一起再讀一讀學得的道理并把他銘記與心吧!
3 齊讀文章最后一個自然段。
4.生活中,我們的身邊也有很多事例,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變成新的事物。讓人耳目一新,同學們能想到嗎?
四.深情小結,躍于實踐。
同學們,只要我們仔細觀察,認真思考,敢于實踐,一定能夠解決我們生活中的許許多多的問題,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篇7
一,聚焦文眼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經初讀了課文《矛和盾的集合》,不僅學習了生字新詞,還讀通了課文,知道了發明家將矛和盾集合在一起,發明了——(生接:坦克).今天就讓我們繼續學習課文,讀(生接:矛和盾的集合)
二,活化戰斗之境
1,課文中哪一句話直接寫出了課題的意思呢 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一找并劃出來!
這里的"合二為一"就是課題中的——(生接:集合),坦克把盾的自衛,矛的進攻合二為一,在戰場上——(生接:大顯神威,師板書)
2,你從哪兒感受到了坦克的"大顯神威"呢 請自由讀讀課文第5自然段.
德國兵頭一回見到這龐然大物,嚇得哇哇直叫,亂成一團,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①你從哪兒感受到了坦克的"大顯神威"
龐然大物,哇哇直叫,亂成一團,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谀隳苡眯┏烧Z形容德國兵當時的慘狀嗎 (課件出示)
、劭偨Y朗讀
3,坦克從發明到現在將近100年的歷史了,可至今它仍是陸戰之王,在戰場上沖鋒陷陣!讓我們來看一段視頻(播放視頻).生齊讀
三,洞察發明之思
1,多么厲害的坦克呀!發明家是在怎樣的情況下想到把矛和盾集合在一起呢 矛和盾又是怎樣集合的 請同學們放聲朗讀課文1—4自然段
交流,出示:
插圖
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他刺來,發明家用盾左抵右擋,還是難以招架.
、僦该x
②同學們,有些句子讀著讀著可以讀出一幅畫面來,請同學們自由地反復讀讀這句話,讀著讀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重點理解:左抵右擋
、垩荨x
讓我們來演演那緊張危急的時刻吧!請拿出你的雙手當作盾,老師的矛要進攻了,準備好了嗎 我的矛刺向你的上方,下方,左方,右方——上,左,下,右——左上下右……(生做動作)
重點理解:難以招架
指名讀2-3個,點評→齊讀
2,在這緊張危急的關頭,發明家在想些什么呢 請同學們再自由讀讀1-4自然段,并劃出相關句子!
根據回答出示:
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個鐵屋子,我站在鐵屋子里,敵人就一槍也戳不到我啦!
可是,這樣固然安全,自己卻變成了只能縮在殼里保命的蝸;驗觚.自衛,是為了更好地進攻呀!
對了,在鐵屋子上開個小洞,從洞里伸出進攻的"矛"——槍口或炮口.當然,這鐵屋子還要會跑,得裝上輪子,安上履帶.
師:讓我們先來研究研究發明家的第一個想法.請同學們先自由讀讀這個想法,邊讀邊想想:你認為發明家的這個想法好不好,為什么
生:好,因為如果盾大得像個鐵屋子,我站在鐵屋子里,敵人就一槍也戳不到我啦!
生:……
師:這樣就完美了嗎,有沒有不足的地方
生:不足的地方是這樣不能進攻了,變成了只能縮在殼里保命的蝸;驗觚.
生:……
師:你跟發明家想到一塊兒去了,請你讀讀這段話
師:這可怎么辦呢,發明家又想到了什么
(根據學生回答,課件出示:)
師:你認為發明家的這個新想法好不好,為什么
生:好,這樣就可以進攻了!
生:……
師: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回顧發明家的思考過程吧,請看大屏幕!在這緊張危急的關頭,發明家忽然產生了一個想法(生接: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個鐵屋子,我站在鐵屋子里,敵人就一槍也戳不到我啦!)
發明家轉念一想,可是(生接:這樣固然安全,自己卻變成了只能縮在殼里保命的蝸牛或烏龜.自衛,是為了更好地進攻呀!)
這可怎么辦呢 他想呀想呀,終于想到了絕妙的辦法,對了(生接:在鐵屋子上開個小洞,從洞里伸出進攻的"矛"——槍口或炮口.當然,這鐵屋子還要會跑,得裝上輪子,安上履帶.)于是,發明家發明了坦克.
①課件出示坦克圖:讓我們來看看坦克圖,哪里是坦克的"矛",它的作用是 (生接:進攻)哪里是坦克的"盾",它的作用是 (生接:自衛)
生齊讀:
、趯W到這兒,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發明家呀
是呀,這真是一個善于發現問題,善于解決問題的發明家呀!
他這種勤于思考的品質值得我們大家共同學習!
③說話訓練:
因為有了這個愛思考的發明家,坦克橫空出世了!這可是舉世矚目的一項重大發明呀!科學界為發明家舉辦了一個隆重的成果發布會(播放課件).
小朋友們,你能當當發明家,介紹一下坦克的發明過程嗎 為了使你的介紹更引人入勝,老師為你準備了提綱,自己先試著說一說吧!
四,品味作品之道
1,師過渡引導:是的,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是的,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你能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嗎 (比如說坦克)
生齊讀:是的,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②同學們,其實在生活中,我們也享受著集合帶給我們的便利.比如說這枝鉛筆,它就集合了橡皮的優點——可以擦,筆的優點——可以書寫.請與同桌討論討論:我們身邊還有哪些東西也是集合的產物
(充氣雨衣,電動自行車,卷筆機,拉鏈衫……)師點評
、劬渲械"誰"除了指物體外,還可以指什么 (人)是呀,可以指人!這個誰可以是你,是我,是他.請再與同桌討論討論:如果有可能的話,你希望將哪些同學的優點集于一身
坦克把盾的自衛,矛的進攻合二為一,在戰場上大顯神威.
坦克把盾的自衛,矛的進攻合二為一,在戰場上大顯神威.
對了,在鐵屋子上開個小洞,從洞里伸出進攻的"矛"——槍口或炮口.當然,這鐵屋子還要會跑,得裝上輪子,安上履帶.
坦克把盾的自衛,矛的進攻合二為一,在戰場上大顯神威.
可是,這樣固然安全,自己卻變成了只能縮在殼里保命的蝸;驗觚.自衛,是為了更好地進攻呀!
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個鐵屋子,我站在鐵屋子里,敵人就一槍也戳不到我啦!
有一天,我……
在這緊張危急的關頭,我忽然產生了一個想法:( )
我轉念一想:可是,( )
我經過深思熟慮,終于想到了絕妙的主意:對了,( )
落荒而逃,潰不成軍,抱頭鼠竄,哭天喊地,丟盔棄甲,魂飛魄散
【反思】
新課標中具體的3~4年級閱讀目標是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本課的3、4環節很好地體現了這一目標。“大顯神威”詞語的理解能為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對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起來的過程復述,即訓練學生的思維,又對文本有了更進一步的研究。
開發智力無凝是教育的一項根本任務,本文發明家的思維過程是值得學生體驗的過程。學生在反思發明家想法的過程使自身學會在看待問題上能從不同的角度出發,發散思維,學會求知,學會思考,學會實踐。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集合、招架”等詞語。
2、正確地朗讀課文。
3、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讀懂本課內容,結合生活經驗理解“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4、初步了解用事實來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即把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的`優點合二為一的過程。
教學難點:
理解,體會由坦克的發明引發的道理。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坦克上戰場的錄象片段。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出示教學掛圖,引導學生匯報課前所收集的餓資料,談談對矛和盾的認識。
2、教師引導:社會在進步,科學在發展,古式武器矛和盾已根本不能滿足新時代戰爭的要求,人們因此發明了許多更先進的武器,比如說坦克。
3、教師打出坦克投影,讓學生直觀認識各種坦克,引導學生匯報所收集的資料,談談對坦克的了解。
4、教師導入:有趣的是世上的很多發明都是人們從大自然中,生活中受到啟發而創造的,比如說人們看到鳥兒飛翔,研究飛翔的奧秘從而發明出飛機,從魚兒的上浮下潛中受到啟發,發明了潛水艇,而書上的這位發明家也是從矛和盾身上受到啟發,發明出坦克。他是怎樣受啟發發明出坦克的呢》讓我們一起去見識一下。
5、板書課題:矛和盾的集合
二、初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得正確較流利,圈出不理解的餓字詞。
引導學生字詞的質疑,討論答疑。
左地右擋:左右抵擋,抵抗。
招架:抵擋。
履帶:裝在車輪上的鋼質的鏈帶。
神威:神奇的威力。
龐然大物:龐大的東西。
三、再讀課文,感悟課文大意。
1、指名分節讀文,思考課文內容。
2、說說課文大概講了什么事?告訴人們什么道理?
四、細讀課文,分小組展開自學。
1、通讀課文:教師起個頭,感興趣的同學站起來的餓同學站起來接下去讀自己感興趣的段落。
2、出示自學提綱,要求在熟讀的基礎上進行,鼓勵用筆在書上做出相應的記號,教師巡視指導自學:
。1)是什么促使發明家要改進盾?
(2)有了安全的”鐵屋子“發明家為什么還不滿意?他又做了哪些改進?用“~”畫出。
。3)坦克之所以能在戰場上大顯神威,是因為?(用文中一句來說明)
(4)發明家把盾的自衛和茅的進攻合二為一發明了坦克,你從中受到什么啟發?
五、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這篇課文的生字新詞,也展開了小組自學活動,下節課我們將進行全班性的討論交流。
六、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全解
一、聽寫詞語,復習鞏固
難以招架、自衛、進攻、大顯神通、集合。
二、學習課文內容,理解文章中心
1.討論上節課的自學題。
。1)題:是什么促使發明家要改進盾?
a.找出在文中哪一節?(第2節)
b.指讀第2節→眾生簡評朗讀。
c.質疑:是什么促使發明家要改進盾?(盾太小,當敵人的矛如雨點般刺來時,將難以招架,自衛能力差,顯得不夠安全。)
。2)題:有了安全的“鐵屋子”,發明家為什么還不滿意?
他又作了哪些改進?
a.指出在文中哪些段落(3、4、5節)
b.指讀3、4、5節→眾生簡評朗讀→鼓勵學生帶感情朗讀。
c.質疑:發明家為什么還不滿意?他又做了哪些改進?
。ā拌F屋子”雖然安全,但無法進攻,行動也不方便。改進方法:設置槍口或炮口,裝上輪子,安上履帶。)
a、指名回答
b、看坦克在戰場進攻和自衛自如的錄像片段。
c、引導學生說體會,加深理解“大顯神威”的詞義。
。4)題:發明家把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和二為一,發明了坦克,你從中受到什么啟發?
a、讓學生自由談啟發。
b、引出句子:“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齊讀該句,指導用肯定的語氣朗讀。
c、聯系生活實際,用例子說明:
三、小結
發明從矛和盾身上受到啟發,把二者的長處和二為一,從而發明了坦克。我們也應該學會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并且多多學習,讓自己不斷進步。
四、布置作業
積累文中好詞,如“左抵右擋”“大顯神威”等。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并會寫“矛、盾、集”等生字,能正確讀寫“集合、招架”等詞語。
2、繼續學習默讀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結合生活經驗理解“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是勝利者”的道理。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的優點合二為一的過程。
教學難點:
理解,體會由坦克的發明引發的道理。
教學流程:
一、看圖導入,揭示內容
1、請同學們仔細看圖,圖中的兩個人在干什么?他們的手中拿了兩樣古代的武器,你們知道這長長的叫什么嗎?(矛)那圓圓的叫什么?(盾)矛是用來干什么的?盾又用來干什么?(相機板書:進攻,自衛)讓我們假設一下,如果這個人只拿了矛而沒有盾,會怎么樣呢?如果這個人只拿了盾而沒有矛,又會怎么樣呢?現在就有一種武器,它既能像矛一樣進攻也能像盾一樣防守,那就是坦克。(出示玩具坦克)(板書:坦克)
2、今天這節課我們就是來了解坦克的發明過程,請大家把書翻到第25課〈〈矛和盾的集合〉〉(補充完整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困難的地方多讀幾遍。
2、在讀的過程中你覺得哪些詞語比較難讀需要提醒其它同學嗎?(自由說)
3、老師也有一些詞語要提醒大家讀好。(出示詞語卡片,帶讀)
4、請大家把這些詞語帶入課文,齊讀課文。讀完了,有什么收獲?
三、細讀課文,交流感悟
。ㄒ唬⿲W習課文2——3自然段
1、我們知道矛可以進攻,盾可以防守。發明家為什么還要去發明坦克呢?書上是如何介紹的?著重指導“左抵右擋、難以招架”等詞語
2、同桌之間用動作演示。一手拿書當盾,一手拿筆當矛。
3、就在這緊張危急的時刻,發明家忽然產生了一個想法,他想到了什么?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個鐵屋子,那對方的矛就再也戳不到我啦!”(先對盾的不滿,后來想到盾可以改變而喜悅)
5、假如是你,你還會想到其它的好辦法嗎?
6、發明家的主意確實很不錯,盾經過改進成了一個“鐵屋子”,發明家鉆到了解鐵屋子里和朋友比賽,對方的矛戳不破鐵屋子,自然也刺不到他。可是,讓我們冷靜地想一想,比賽場上,對方見他縮在里面是不是就不打了呢?肯定還會用別的辦法來對付他!想想你會用什么辦法來對付他?
7、是啊!這樣下去發明家一點兒獲勝的機會也沒有!
8、出示句子“自衛,是為了更好地進攻呀!”理解句意
(二)學習課文第4自然段
1、這時發明家又有了什么新的想法?請大家默讀課文第4自然段。理解“矛”就是從洞里伸出的“槍炮”,可以進才攻。
2、利用玩具坦克,大致講解坦克的基本部件。
3、小結:經過發明家一次又一次的改進,坦克終于誕生了。
(三)過渡:這輛坦克的威力可真大呀!
1、齊讀第5自然段,看看這輛坦克到底有多大的威力?
2、理解“大顯神威”、“龐然大物”等詞語。
3、讀到這里我們已經知道了坦克是發明家根據矛和盾造出來的?伤鼌s比矛和盾的威力大多了,為什么呢?(板書:合二為一)
4、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有許多這樣的例子。如:帶橡皮頭的鉛筆的發明過程。
。ㄋ模⿲W習第6自然段
過渡:由此可見(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出示句子。用自己的話來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學以致用
1、我們平時看到的很多東西都有它的優點,也有一些東西有它的不足之處,根據你平時的觀察,動動腦,想想你想發明什么?
2、想發明的寫成一篇短文。
五、總結全課,鼓勵學生
在這節課上,有許多同學的表現非常好,被評為“朗讀明星”、“智慧明星”、“積極發言明星”希望同學們能把這些“明星”們的優點集合到自己的身上來,老師相信你們以后的表現會更加出色的。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篇10
學習目標
1、認識“矛、盾”等6個生字。會寫“矛、盾”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集合、招架”等16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課文中你認為用得好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發明家勤于思考、關于實踐的品質,懂得“誰善于把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的含義。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指導寫字的多媒體課件。
2、矛和盾的圖片。
3、錄音機及本課的朗讀錄音磁帶。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矛和盾的圖片:你知道哪個是“矛”?哪個是“盾”嗎?
2、矛和盾是兩種相對峙的開口,如果把它們集合在一起,結果會怎么樣呢?出示課題,齊讀:矛和盾的集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輕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請學生讀。
3、指讀課文,讀后評議糾正錯誤。
4、自己把課文再默讀一遍,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呢?
三、質疑提問,初步釋疑
1、學生再默讀課文,邊讀邊提出不懂的問題。
2、同座交流交流。
3、全班初步交流所提的問題。
對于一些非重點問題,相機解決。
4、提煉重點問題,明確學習目標。
以下兩個問題可作參考:
、虐l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
⑵“是的,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給你什么啟發?
這兩個問題作為下節課學生討論的話題。
四、指導寫字
1、出示要求會寫的14個字。
2、重點指導7年左右結構的字:
持 般 攻 炮 坦 戰 神
、乓龑W生觀察這7個左右結構的字各部分所占的大小有什么不同。
、贫嗝襟w演示這7個字的布局。
3、學生寫字,教師巡視,及時評議。
五、實踐活動
搜集能說明課文最后一句話含義的事例,準備交流。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篇11
矛和盾的集合 教案
一、談話,揭題:
1、看文中插圖,用第一自然段做解說詞:“發明家手持矛和盾,與朋友比賽。”從圖上看,你知道哪個是矛?哪個是盾?說說“矛”和“盾”的樣子。
2、生匯報,是板書,同時提醒學生注意看老師寫“矛”和“盾”,
3、請學生在插圖上合適的位置處寫“矛”和“盾”。
4、如果我們把矛和盾這兩種相對峙的兵器集合在一起,那會是怎樣的情形呢?出示課題:矛和盾的集合。
5、學生讀題后,問:你猜想課文會寫哪些方面的內容呢?我們趕快去讀讀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掃除障礙:
1、矛和盾這兩種兵器怎么集合?集合結果會怎樣?請同學們仔細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小組交流:互相提醒容易讀錯的字、詞、句,想辦法記住字形。
3、檢查初讀,指名分段讀課文,評議。
三、出示句子:坦克把盾的自衛、矛的進攻合二為一,在戰場上大顯神威。齊讀。
四、討論交流,感悟課文:
1、畫出這句話中的反義詞:自衛——進攻 矛——盾
2、圈出能解釋課題中“集合”的一個詞——合二為一,把這樣一對矛盾的事物合二為一,怎么集合呢?有什么好處呢?
3、讀課文2——4自然段,小組內交流,師巡視。
4、反饋:
a、怎么集合?發明家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起來發明了坦克。我們課前收集了關于坦克的資料,來交流交流。是呀,你能從如此強大的坦克身上找回“矛”和“盾”的蹤影嗎?
b、這樣的集合有什么好處呢?“矛”和“盾”的集合,實際上是自衛和進攻的集合,既能很好地自衛,又能更好地進攻,這可是“大顯神威”
5、指導學生理解“大顯神威”的含義。
a讀第五節,請用課文里的句子來說明。
b你能把“大顯神威”的感覺讀出來嗎?說說你為什么這樣讀?
c、你有沒有見過“大顯神威”的事物呢?
五、暢談感受,揭示道理:
1、發明家從“矛”和“盾”中得到啟示,把“矛”和“盾”的長處合二為一,發明了坦克。從這個故事中,你是不是也悟出了點什么呢?初步領悟道理: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2、反復朗讀這句話,說說你受到了什么啟發?
3、抄寫這句話。
板書: 矛 盾
坦克(大顯神威)
進攻 自衛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篇12
教材分析:課文記敘了發明家將矛和盾的優點合二為一,發明坦克的故事。由此啟迪人們:誰善于把別人的優點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教育學生要學人之長,補己之短,細心觀察,善于發現,善于研究,熱愛科學。
學情分析:
1、學生對于坦克的發明過程充滿興趣,但是對坦克的作用并不是太了解。
2、要把學習的重點引導到發明過程中如何取長補短的過程,而不是如何研究和改進新型坦克。
教學要求:
1、 學習生字新詞,通過各種方式理解上下文的意思。
2、 讀懂課文,了解發明家怎樣吧矛和盾的優點集中在一起發明坦克的。
3、 能用例子來說明“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含義。
4、 培養學生學會集別人的優點。
教學重點:
1、 讀懂課文,了解課文發明家如何講矛盾的優點集于一身發明坦克。
2、 理解關鍵句,能用例子來說明課文最后一句話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話題引入新課。
1、 出示教學圖片,引導學生匯報課前搜集資料,談談對矛和盾的認識。
2、 教師引導:社會在進步,科學在發展,古式武器矛和盾一根本不能滿足新時代戰爭的需求,人們因此發明了許多更先進的武器。比如說:坦克。
3、 出示各種坦克圖片,引導學生匯報搜集資料,交流對坦克的了解。
4、 教師導入:有心的發明家總是從生活中,自然中尋找靈感,受到啟發而發明創造的。萊特兄弟研究鳥兒飛翔的奧秘發明出飛機;從魚兒在水中上潛下游中受到啟發發明了潛水艇;而本文中的發明家從矛和盾的身上受到啟發,發明了坦克。今天,我們來看看發明家發明坦克的過程。(板書:矛和盾的集合。理解“集合”的含義)。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1、 自由讀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得正確流利。
2、 抽讀生字卡片,指導字形。
三、再讀課文,感悟大意。
1、 指名分節讀文,思考課文內容。
2、 說說課文大概講了件什么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òl明家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合二為一,發明了坦克,告訴人們要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
四、細讀課文,分小組展開自學。
1、 通讀課文:讀自己感興趣的段落。
2、 出示自學提綱,要求熟讀課文,巡視自學情況。
。1) 是什么促使發明家要改進盾?
找出相關段落記句子,指讀——品讀。
。ǘ芴。敂橙说拿缬挈c般刺來時,將難以招架,自衛能力差,顯得不夠安全。)
(2) 有了安全的“鐵屋子”發明家為什么還不滿意?他又做了哪些改進?找出相關段落。指讀——品讀——帶感情讀。
(鐵屋子雖然安全,但是無法進攻,行動不便。改進方法:設置槍口或者炮口,裝上輪子,安上履帶。)
。3) 坦克之所以在戰場上大顯神威,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一句話來說明。)
a、先看坦克在戰場上進攻和自衛自如的錄像片段。
b、引出學生體會,加深理解“大顯神威”的詞義。
(4) 發明家把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合二為一發明了坦克,讓你從中受到什么教育?
a、讓學生自由談啟發。
b、用肯定的語氣讀句子:“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c、聯系生活實際,用例子說明。
學生舉例展示:
1、 在手工比賽中,我看了很多資料,向哥哥請教,看了很多同學的制作過程,我汲取了他們的優點,做出了我的作品,最終獲得了第一名。
2、 人們汲取空調和風扇的優點,制成了冷風機。
3、 在作文競賽中,我的作文《美麗的家鄉》運用了課文《美麗的小興安嶺》的總分總結構,適當的運用了另一篇課文中優美的句子,讓我得了一等獎。
。。。。。
五、小結
發明家從矛和盾的身上受到啟發,把二者的長處合二為一,從而發明了坦克,我們應該學會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并且多多學習,讓自己不斷進步。
板書設計:
矛和盾的集合
矛 + 盾 ---------------坦克
槍口、炮口、輪子、履帶 鐵屋子 --------------坦克
教學反思:
1、 可以在課后拓展,讓學生想象如何把現在的坦克加以改進,培養學生對坦克的新的興趣。
2、 教學中讀的運用不夠強化,不夠明確。
3、 詞語的理解,運用、積累重視不夠。
4、 備課要面向全體學生,基本考慮全體學生的認識水平加以完善。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篇13
矛和盾的集合(第一課時)
一、 猜字導入
1、老師給大家帶來一件禮物。(出示圖片和象形字。)
2、你能把這兩個字放到相應的圖片下面嗎?你認識這兩種武器嗎?(出示生字。)你們知道矛和盾用來干什么的嗎?
3、師一邊范寫,一邊闡述(矛:古代一種兵器,長形,尖頭,我們看矛這個字,是個象形字,這里的撇可別忘了,一看這字給人感覺這個武器很鋒利。盾,古代作戰時擋御刀箭等的武器。盾的這一撇,特別的長,這樣盾就大一點,才能抵擋矛的進攻。生書空。)
4、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矛和盾的集合。(出示課題,齊讀)
5、讀了課文,你有什么問題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過渡:會提問題的人,是最會讀書的人,小朋友帶著這些問題來讀讀課文吧。
1、自由朗讀課文,請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困難的地方多讀幾遍。
2、出示下面詞語:
第一組:坦克 手持 蝸牛 雨點般
指2名學生讀。再出示拼音。(他們讀的正確嗎?我們也來讀一遍。)
緊張 固然 烏龜 炮口 戰場 首次 長處 勝利者 招架 合二為一 大顯神威 亂成一團 左抵右擋
a. 請同學們自由大聲地練習,請1-2個學生朗讀,要求聲音響亮,流暢。
b. 課件出示:試一試,真有趣
左抵右擋 左右(左躲右閃、左顧右盼、左思右想、左鄰右舍)
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一組更有意思的詞語,快來讀一讀吧。
3、第二組:矛、雨點般、 戳、 進攻
盾、左抵右擋、招架、自衛
a. 自由讀。
b.指生讀。做“戳”的動作。你發現了什么?
c、描寫“矛”的這些詞語和描寫“盾”的這些詞語我們還可以對著讀呢!男女生合作一下好不好?女生讀“矛”,男生就緊接著讀“盾”。
d、通過了讀詞語,我們知道矛的長處是-----,盾的長處是----。
3、小朋友真能干。不過,讀書有一種很重要的本領,就是把課文讀成一句話或者是一小段話。你會嗎?
。1)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 發明家把( )和( )( ),發明了( )。
4、課文中有一句話也是說這個意思,你能快速找出來嗎?
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句子:坦克把盾的自衛、矛的進攻合二為一,在戰場上大顯神威。(生齊讀)
。1)、從這句話種,你知道了什么?(板書:合二為一、坦克、大顯神威)
“二”是指什么呢? “一”又是指什么?課題中哪個詞也是這個意思呢?
把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合二為一,我們就說是矛和盾的集合。
。3)、這句話你有什么問題嗎?(是怎樣合二為一的?是怎樣大顯神威的?)師在合二為一、大顯神威下打上問號。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矛和盾是怎樣合二為一的?
三、學習1—4自然段
發明家在怎樣情況下想到把矛和盾合二為一的呢?
1、(課件出示)發明家手持矛和盾,與朋友比賽。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他刺來,發明家用盾左抵右擋,還是難以招架。
。1)指名讀。
。2)這是一場怎么樣的比賽呀?(緊張、激烈)
。3)你是從哪些詞語感受到這是一場緊張的、激烈的比賽?(如雨點般、左抵右擋、難以招架)
(4)如雨點般刺來,刺的速度?老師也帶來一個句子,你喜歡哪個?為什么?你能想象這是怎樣的雨點嗎?(快速指生讀雨點般)是啊,這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更形象生動的寫出了矛的進攻很猛烈。你能用如。。。般讓這些句子更生動具體嗎?(出示)比喻句的威力真大啊,讓我們把比喻句再次送到句子中,使矛的進攻變得更猛烈。讀。
(5)師生表演。生以書當盾,師以手當矛(你們現在就是這位發明家,老師就是你們的對手。我們來一場比賽好不好?)。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你右側刺來(生做動作抵擋),左上方;左下方;右上方;右下方;一會兒左一會兒右;向你的頭部刺來;向你腿部刺來……(邊說邊加快語速,以感覺激烈的爭斗場面)
。6)能說說你剛才抵擋時的感受嗎?
。7)這場比賽實在是太緊張太危急了!誰能讀好這句話?(指名讀、小組讀、齊讀)
過渡:對方的進攻十分猛烈,自己的處境非常危險,這個時候,發明家忽然產生了什么想法?
2、在這緊張危急的關頭,發明家忽然產生了一個想法:“盾太小了!如果盾大得像個鐵屋子,我站在鐵屋子里,敵人就一槍也戳不到我啦!”
。1)發明家發現了什么問題?他想到什么解決的辦法?出示表格
發現的問題
解決的辦法
。2)發明家發現什么問題?心情怎樣?想到什么解決的辦法?現在發明家就鉆在鐵屋子里,對方的矛又一次如雨點般向他刺來,你覺得結果會怎樣?發明家心情怎么樣?
。3)齊讀,讀出心情變化。男生讀,女生讀,齊讀。
3、(師出示鐵屋子)那現在鉆進這個鐵屋子去和朋友比賽,可以嗎?請輕輕讀第三、四自然段,填填表格。(生自由讀課文)
發現的問題
解決的辦法
。1)發明家又發現了什么問題?
出示:可是,這樣固然安全,自己卻變成了只能縮在殼里保命的蝸牛或烏龜。自衛,是為了更好地進攻呀!
a.給固然換一換詞。(雖然)
b.呆在鐵屋子里,自衛有了,但是什么沒有呢?
c. 發明家又一次對自己的想法提出了質疑。朗讀。
。2)他想到了什么解決的辦法?
a、填表格。
b、矛字加了什么符號?這是真正的矛嗎?表示什么意思?(槍口、炮口)看大屏幕(出示裝上槍炮的鐵屋子)。
c、發明家又想到了一個新的辦法,真讓人興奮啊!你能來讀讀這句話嗎?(指名讀)
對了,在鐵屋子上開個小洞,從洞里伸出進攻的“矛”——槍口和炮口。
你們看,這長長的一橫也是一種標點符號,較破折號,在這里是想說明這個矛是指--,我們讀的時候在這里要稍微停頓。(齊讀)
。3)出示:可是,這樣固然————————。
a、你能當當發明家,提出疑問嗎?填表格。
b、又是怎樣解決的呢?理解履帶。(大屏幕出示坦克)
4、同學們,發明家發現了問題,他想的和別人不一樣,做的和別人不一樣,結果就完全不一樣了,F在老師就想請你們做做發明家,我和你們一起合作來讀讀課文的2——4段。好嗎?
。◣熒献髯x)
發明家和朋友進行一場比賽,就在他難以招架時,他忽然想到----
可是轉念一想,又出現了新的問題---
這可怎么辦呢?他苦思冥想,終于想到了新的辦法-----
5、小結。同學們,一切發明都源于發現。發明家就是這樣一次又一次發現問題,一次又一次解決問題,最后終于把矛的進攻,盾的自衛合二為一發明了——(坦克)擦去問號。
6、現在誰能用上自己的話,借助表格把發明家發明坦克的過程說一說呢?
學生自由練說。
7、匯報。
四、總結。
坦克集合了矛和盾的優點,既能—又能—所以在戰場上大顯神威。那么坦克如何在戰場上大顯神威的,對我們又有什么啟發呢?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五、作業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篇14
學習目標:
1①認識“矛、盾”等6個生字。會寫“矛、盾”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集合、招架” 等16個詞語。
、谡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課文中你認為用得好的詞語。
學習重點: 文中關鍵詞,讀懂課文 。
學習難點:讀懂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知識鏈接:
坦克(tank),或者稱為戰車,現代陸上作戰的主要武器,有「陸戰之王」之美稱,它是一種具有強大的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機動性和很強的裝甲防護力的履帶式裝甲戰斗車輛,主要執行與對方坦克或其它裝甲車作戰,也可以壓制、消滅反坦克武器、摧毀工事、殲滅敵方有生力量。坦克一般裝備一中或大口徑火炮(有些現代坦克的火炮甚至可以發射反坦克/直升機導彈)以及數挺防空(高射)或同軸(并列)機槍。坦克大多使用旋轉炮塔,但亦少數使用固定式炮塔。坦克主要由武器系統、火控系統、動力系統、通信系統、裝甲車體等系統組成。大多數現代坦克都具有一定的潛渡能力。
學習方法指導:質疑、理解文中關鍵詞、交流討論。
一、輔助導學
1、(出示矛與盾圖片)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板書:矛與盾)
2、學生介紹課前搜集的有關矛與盾的知識。
3、談話:今天,我們要學一篇課文,就與矛與盾有關。(板書:的集合 補充完整課題)
4、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想知道些什么?
5、學生質疑:矛與盾為什么要結合呢?又是怎樣結合的呢?結果怎樣?
6、師生共同明確學習目標。
(1)我能牢固把握課文中的6個會認的字和14個會寫的字,以及課文中出現的新詞。
。2)我能弄懂“集合.招架.固然.自衛.善于.龐然大物.大顯身手難以招架”等詞語的意思。
。3)我能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自學解讀
1、自學生字詞語。
(1)生字我把握。
a、生字我會讀!
矛 盾 持 般 蝸 坦
b、形近字我巧辨。
宿( ) 坦( ) 炮( )
縮( ) 擔( ) 泡( )
神( ) 架( ) 攻( )
伸( ) 駕( ) 功( )
c、理解重點詞語。集合.招架.固然.自衛.善于.龐然大物.大顯身手難以招架
2、自學課文。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明白課文的主要內容。
(2)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展示提升
1、各小組匯報學習情況。
2、全班進行評比,識記生字詞,理解詞語意思。
3、弄懂課文的主要內容。(教師適時進行引導點撥)
四、小結拓展
1、初步讀了課文,你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請提出來,我們下節課進一步探究。學生討論提出,教師梳理歸納:
(1)矛與盾為什么要結合呢?
。2又是怎樣結合的呢?結果怎樣?
。3)搜集能說明課文最后一句含義的事例。
2、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熟讀課文,并思考上述不懂的問題。
過 關 檢 測
一、讀一讀,寫一寫。
máo dùn jìn gōng zhāo jià tǎn kè
( ) ( ) ( ) ( )
jí hé wū guī dà xiǎn shén wēi
( ) ( ) ( )
二、辨一辨,填空。
駕 架
一( )飛機 打( ) ( )駛
坦 但 擔
( )水 ( )是 ( )克
學習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發明家勤于思考、勇于實踐的品質,懂得“誰善于把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的意思 。
2、初步了解用事實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學習重點:了解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
學習難點:理解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學習方法指導:質疑、理解、交流討論。
一、輔助導學
1、復習引入。
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聽寫本課生詞。
3、幻燈片展示上節提出的問題:
。1)矛與盾為什么要結合呢?
。2)又是怎樣結合的呢?結果怎樣?
。3)搜集能說明課文最后一段含義的事例。
4、師生共同探究本節學習目標。
。1)我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我能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感悟課文內容,從而明白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 .誰就是勝利者.
二、自學解讀
1、學生再讀課文,針對上述問題自主進行學習,并用筆在文中進行批注。
2、學生在小組內進行交流、體會。
。1)我學會了什么?
。2)我還有哪些問題不明白。
三、展示提升
1、全班展示的內容。
(1)各小組展示收獲。
(2)各小組質疑問題,分小組討論。
2、重點探究。(抓住重點詞句)
。1)發明家和對手比賽,難以招架,于是突發奇想,想到了把矛和盾結合起來。
。2)把盾做鐵屋子,在鐵屋子上開一個小洞,從洞里伸出進攻的矛(槍、炮),再給鐵屋子裝上輪子,安在履帶上,讓它會動。 發明家發明了坦克,坦克在戰場上大仙神威。
3、 正確朗讀課文。
四、總結全文。
過 關 檢 測
一 、我會填一個適當的詞來將句意表達得更完整。
1、小燕子還在聽鳳凰講課。
小燕子還在 聽鳳凰講課。
2、你再會搖尾巴,也是一只狼。
你再會搖尾巴,也是一只 狼。
二、給下列加點字解釋正確的意思。
深:①從表面到底的距離 ②時間久 ③顏色重
1、海水有深有淺。 ( )
2、他拿了一件深藍色的衣服。 ( )
3、夜深了,老師們在工作。 ( )
三、判斷,是比喻的打“√”,不是打“”
1、如果盾大得像鐵屋,我鉆在鐵屋子里,敵人就一槍也戳不到我啦! ( )
2、美麗的貝殼映著陽光,更加燦爛奪目。 ( )
3、九月柿子紅似火,十月蘿卜上秤稱。 ( )
4、德國兵頭一回見到這龐然大物,嚇得哇哇直叫。 ( )
課后延伸與盾
1、把課文內容講給爸爸媽媽聽。
2、推薦閱讀《矛與盾》。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篇15
學習目標:
1.認識“矛、盾、持、蝸、般、坦”六個生字,會寫“矛、盾、集,般、持、架、龜、攻、炮、坦、戰、神、兵、退”14個生字。能理正確讀寫“集合、招架、緊張、固然、矛盾、大顯神威”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結合生活經驗理解“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初步了解用事實來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學習重點: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的優點合二為一的過程。
學習難點:懂得“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學習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我要認識“矛、盾、持、蝸、般、坦”六個生字,會寫“矛、盾、集、架、般、持、龜、攻、炮、坦、戰、神、兵、退”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集合、招架、緊張、固然、矛盾、大顯神威”等詞語。
2我要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我要熟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大意,理清文章的思路。
學習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學習難點:理清文章的思路。
學習過程: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矛和盾是兩種相對峙的物品,如果把它們集合在一起。結果會怎樣呢?今天我們就學習《矛和盾的集合》。
二.初讀課文,掃除障礙
1.我要把課文認真讀一遍,把字音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
給下列生字選擇正確的讀音畫“∨”
般(bān bāi ) 坦(dān tǎn ) 兵(bīng bīn )龜(ɡūn ɡūi )
2.我要畫出帶有生字的詞,把不理解的詞語用查字典或者聯系上下文的方法學習。
我會用下列詞語造句
左抵右擋 ——
大顯神威 ——
龐然大物 ——
3.我要仔細地看老師范寫生字,我還要把本課的生字工工整整地抄寫下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我要熟讀課文,達到正確流利
1.我要和同桌比賽讀課文,看誰讀得正確流利,我還要評價同桌的優點和不足的地方,我還要和同桌相互改進,把課文讀熟、讀通。
2給加點的字選擇恰當的解釋,把序號填在括號里。
持:①拿著,握著 ②遵守不變
、盼覉猿置刻戾憻捝眢w。( )
⑵發明家手持矛和盾,與朋友比賽。( )
固:①結實,牢靠 ②本,原來 ③堅硬
⑶這橋墩無比堅固。( )
、劝压腆w膠借給我用一用。( )
、晒倘徊皇悄愕腻e,你也要給他道歉,因為事情因你而起。
四.默讀課文,了解大意
。ㄐ√崾荆何乙J真地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課文講了什么.)
1.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我知道這篇課文講發明家把( )和( )合二為一,發明了( ),告訴人們( )。
2.課文應該如何分層
我能按照“發明坦克——坦克的實際運用——從中悟出的道理”把這篇課文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第自然段——自然段;第二部分是( )自然段;第三部分是( )自然段。
五.達標檢測
1.看拼音,寫詞語。
máo dùn dào tuì jí hé jiān chí zhāo jià jìn gōng
( ) ( ) ( )( )( ) ( )
shì bīng yì bān pào kǒu tǎn kè zhàn chǎng shén xiān
( ) ( ) ( ) ( ) ( ) ( )
2. 我能區分下列形近字,并組詞。
龜( ) 戰( ) 架( )般( ) 炮( ) 退( )
角( ) 站( ) 駕( )船( ) 跑( ) 腿 ( )
3.把下列詞語補充完整
左( )右( ) 難以( )( ) 大顯( )( )
。 )( )大物 ( )( )一團 合( )為( )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繼續學習默讀課文。品讀課文內容,結合生活經驗,理解“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2.學習用事實來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學習重點: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的優點合二為一的過程。
學習難點:理解“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學習過程;
一.復習導入
上一節課,我讀懂了課文內容,現在我給大家說一說課文講了什么。
二.自主學習 合作交流
1.默讀課文填空
、倜投転槭裁匆Y合呢?發明家手持—————,于是突發奇想,想到了矛和盾的集合。從這里可以看出發明家—————。
、诿投苁窃鯓咏Y合的呢?通過讀課文我知道了,把盾做成——、在鐵屋子上開一個小洞,從洞里面伸出進攻的——、再給鐵屋子裝上——、安上______。
2.我能用“——”畫出文中表現坦克在戰場上大顯神威的句子,大聲讀一讀,體會矛和盾合二為一的優勢。
3.我能用“~~~”畫出文中點明中心的句子。并聯系課文想一想這句話的含義,再跟同學們交流交流。
4.“是的,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給我很大啟發?我能聯系生活實際談談。
例如:①城市里坐公共汽車的人很多,太擁擠,就制造了————。
②我們寫錯字了再找橡皮,于是就有了————鉛筆。
③為了讀書寫字時保持正確姿勢發明了————。
三.考考我,我最棒
1..我要積累好詞語
課文里有不少的好的詞語,如“左抵右擋、大顯神威”我要把它們抄下來。
—————,—————,—————,——————,——————。
2..模仿秀
、抛x一讀,說一說,寫一寫
哇哇 嘩嘩 ———、———、———、
、莆視䦟
、賹Ψ降拿缬挈c般向他刺來,發明家用盾左抵右擋,還是難以招架。
…… 如 …… 般……
、诳墒沁@樣固然安全,自己卻變成了只能縮在殼里保命的蝸牛或者烏龜。
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