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精選10篇)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篇1
《要下雨了》是一篇以童話形式來說明科學常識的講讀課文。課文從“燕子低飛,魚游到水面,螞蟻搬家”三種現象,講了下雨前一些動物的活動特點以及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因此在教學設計上,我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面:
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讀準了字音;講讀課文,理解字義;總結課文,幾個步驟進行。注意在講讀課文中幫助學生理解字義。例如:通過觀察圖畫理解“低”的意思;通過動作演示理解“直”與“彎”的相反意義;通過兩次不同的呼吸體會“悶”的感覺,理解詞義,將識字教學融于閱讀教學之中。朗讀指導一直是難點,在學生讀正確、讀流利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讀出感情是很必要的。但這種感情不是教師強加給學生的,而是要引導學生入境、入情,要指導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自悟、自得。使學生進一步了解了“燕子低飛、魚游出水面、螞蟻搬家”與下雨的關系。抓住關鍵詞句體會小白兔心情的變化,既有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有利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根據低年級兒童的特點,結合本課教材所描述的對象是活潑可愛的小動物,我設計多媒體教學,結合書中每一段的內容隨機展示出形象的小動物,使優美的語言文字和直觀的畫面融為一體,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目的,使發展語言與識字有機地結合起來。
對小學生來說,朗讀是體會文章感情,理解文章內容的重要手段。教學時,對課文中的重點句段,要在朗讀的基礎上進行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指導朗讀。以讀助講,學生以讀助學,不僅使學生在讀中理解了課文內容,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本節課,在朗讀指導上有些倉促。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篇2
小學一年級的孩子 ,注意力一次性集中的時間在10-20分鐘以內。超過這個時間,孩子 會感覺到累,容易走神。如何激發學生上課的興趣,這考驗著老師的.智慧。學習生字本身很枯燥,如果以學生喜歡的方式去教,往往事半功倍!恫伦种i》一課,在課上學生積極發言,踴躍舉手,能夠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來回答問題。
優點:
1、生字教學的時候,邊寫邊關注每一位學生,讓學生跟著老師走;
2、學習新生字時先不急于寫字,先讓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樣把字寫好看、寫美;
3、解釋“相遇”這個詞語時讓兩個學生演示體會怎樣相遇;
4、最后作業超市中的編寫謎語,可以讓老師在課上先帶著練習編一編,有梯度的練習;
5、課中操讓學生動起來,可以站起來活動活動。
“猜字謎”這節課給我的啟發很大。讓學生集中注意力,辦法很多:一堂課的中間做一次課中操,緩解學生的疲勞;適當利用多媒體畫面吸引學生的注意;運用肢體語言把“走神”的學生“拉回來” 。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篇3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在指出:“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盡管讀者對此話解讀角度不同,見解多元甚至迥異,但有一點無庸置疑:文學創作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方顯“生氣”而達“高致”。備課亦是如此。面對豐富多彩的文本如何“入乎其內,出乎其外”讓課堂充滿智慧的靈光?這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也是我努力的方向。教學《迪》(《迪斯尼和米老鼠》一課的簡稱)課,當我按照自己的設計講完以后,我覺得自己的教學還應該再完美和改進一些,就是應該再“洗一洗”課。
一、再洗一洗導入環節。
導入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讀文的興趣。知道迪斯尼是《米老鼠》動畫片的創作者。相機學習“尸字頭兒”積累“尸字頭兒”的字。所以整合一下環節如下:先出示動畫片《交響樂》引導學生欣賞。引出“你最喜歡哪個動畫形象?使學生的交流更有指向性。學生可以喜歡打擊樂的唐老鴨,可以喜歡滑稽的高飛,可以引導:那個出色的指揮家是誰?板書米老鼠。再引出迪斯尼,識字并讀課題。“尼”字是本課一個重要的生字,要求認清字形,分清字意,還能正確規范地書寫。教學中先讓學生說說在哪里見過這個字,學生回答“尼姑”“尼古丁”體會尼古丁是一種有害的物質。你知道哪些“尸字頭兒”的字?學生回答不出來的時候,教師板書:尺,幫助學生打開思路,繼而學生找到了:盡、尾、居、屎等。這是我認為這節課的第一個成功之處。通過這樣整合環節,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感受到動畫片的精彩,為進一步學文打下了基礎。
二、再洗一洗初讀環節。
教學環節是這樣的,教師故意刪掉兩個詞,使學生體會到這兩個詞是第一段的好詞,現在我想把這一環節省去。因為我感覺到這兩個詞只要認讀一下就可以,如果指導朗讀的話,可以放在第二節課。課文比較長,教師范讀前兩段,讀得聲情并茂,請預習的同學讀第三段。給預習的同學一個展示的機會。我現在還是肯定這一設計的。學生自讀后圈畫出生字,由于學生學習能力不同,有部分學生圈畫生字有困難,所以我要求預習的時候,先用鉛筆圈畫出生字,課上再用彩筆圈一遍。同桌互相認讀一下預習的生字卡片。生字卡片的正面寫的帶拼音的生字,背面是給這個字組兩個詞,自已做卡片,是預習的`一個重要環節。不會組詞,可以請教家長或查字典。這一環節的設計有幾個問題是需要思考的:一是學生裝的預習卡片上出現錯字怎么辦?同桌之間互相交流卡片還應該有個集體交流的過程。這是學生自主識字的過程,還應該鼓勵認字或說字形?偸且顚W生自主交流的興趣,提高自學能力,并指導交流的方法。
三、再洗一洗識字環節。
這部分主要是采用了隨文識字,教師出示相關的句子,結合具體的語境再引導學生理解詞語,并隨機認識幾個重要的生字。比如“非” 和“互”并積累相關的詞語,這些都是今后的教學中要發揚下去的地方。尤其是字理識字,體會漢字的構字特點,有助于學生理解字義。其中指導理解“失業、主人公、卡通片、動畫大師”比較到位,但理解“偶爾”一詞,用了很長時間,我想如果讓學生再讀這句話,有個詞與“有時候”是一個意思,你能找出來嗎?體會到 “偶爾”的意思。從文中去找既節省了時間,也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四、再洗一洗朗讀環節。
教學中重點學習第二自然段,我想指導讀重點段,并滲透讀書方法的指導,我想這是一種很有效的教學方式,這一點我還要堅持下去。但怎樣快速地讀懂讀好課文的重點段也挑戰著教師的教育智慧。在教學這一課,我引導學生從找動作的詞入手,這一點是有可行性的。特別是四位學生到前臺來表演可以看出這一設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比較,學生就能體會出哪只“小老鼠”更可愛,并讀出小老鼠的可愛。其中理解“小老鼠美美地吃著!敝该x,并引導換詞體會,學生換成“甜甜地”“開心地”并加入到句子中讀一讀,教學效果是很好的。有一點不足就是我覺得如果引讀前,我先讓學生做一些自己所熟悉的米老鼠的動作,再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找出小老鼠的動作,這樣降低了難度,以免讓學生直接去找,因為有很多同學不清楚哪些是動作的詞,感到有困難。
學生讀文后也出現了部分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但教師及時的拋出學生感興趣的問題,“迪斯尼失業了,這只小老鼠怎么辦?猜一猜,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又用講故事的語言講述了迪斯尼后來創作的過程,并出示了課文的插圖,F在看來這一設計是很獨特的。教師要善于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形象,似乎能聽到聲音。這貼近兒童的語言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想我會把這一長處發揚下去的。
五、再洗一洗寫字環節。
由于考慮時間的關系,指導寫字的環節教師先讓學生觀察字在虛宮格中的位置,再范寫。但學生觀察字的時間比較短,給學生講評的時間也不多,所以我要再整合一下環節應該給學生留出更多的時間靜靜地[寫字,寫字的時間至少保證在十分鐘,這一點我將在今后的教學中堅持貫徹。
以上是我對自己教學的《迪》課的“洗課”,通過自我“洗課”洗凈表面的熱鬧,使語文課堂扎扎實實,富有內涵,且充滿張力。立足于新課程,適應差異性,讓潛意識的“師生互動”剝筍似的層層深入。引導學生傾聽文本之召喚,敞開心扉言說,質疑問難生成。此外,在反思聚集“洗”出的文本重點,審視教學中的困惑,在質疑與反詰中不斷地建構,不斷地完善,使教學流程設計得更簡約、更智慧些,努力使語文課堂創生得更本位、更真實些,使學生能力的習得更高效、更快捷些。我想通過不懈的努力,我的課堂教學一定會更具個性和智慧。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篇4
棉花姑娘教學反思:《棉花姑娘》是新課標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八組第30課。這是一篇童話故事,敘述了棉花姑娘請求啄木鳥、燕子等為自己治病的故事,通過這個童話故事,讓孩子們了解燕子、七星瓢蟲、啄木鳥分別吃什么地方的害蟲的科學常識。下面摘錄在教學《棉花姑娘》第二課時的教學片段和相應的教學反思。
《棉花姑娘》教學片段:
老師:同學們知道最后是誰幫棉花姑娘治好了?
學生(齊聲回答):七星瓢蟲
老師:對。在課文的第5自然段就告訴我們這個答案,請同學們閱讀課文的第5自然段,并想一想應該怎么把吧表演出來呢?
(學生自己練讀,師出示課件第五自然段)
老師:這段話里,有多少個角色?
學生:三個。
老師:那幾個角色?
學生:棉花姑娘、七星瓢蟲還有一個導演讀敘述部分。
老師:我們學習小組有六人,三個人一組來一次表演,怎么樣?
學生:好
老師:請三人小組長分配角色,趕緊演一演吧!
。▽W生三人一組分配好角色,有的演棉花姑娘,有的演七星瓢蟲,有的讀敘述部分)
老師:哪一組想上臺來演一演?
。ㄈ松吓_)
下面的小朋友要認真聽,注意看,如果他們演得確實很好,請給點掌聲;如果你覺得還得改進的話,請你來當導演指導一下該怎么演。待會兒我們要評選最佳演員和最佳評委。
生表演后,臺下學生有的鼓掌。
老師:老師看到有的小朋友為他們鼓掌了,他們到底演得怎么樣呀?
學生1:我覺得七星瓢蟲飛的時候還要拍者翅膀,不能停下來。
學生2:我覺得棉花姑娘演得好,她在問七星瓢蟲的時候很驚奇。
老師:你是說她臉上有驚奇的表情吧?
學生2:是的。還有,導演那個“圓圓的”讀得不夠圓。
老師:那,你覺得應該要怎么讀?
學生2:“忽然,一群圓──圓──的.小蟲飛來了……”
老師:(對著七星瓢蟲):導演,能接受嗎?
學生(點頭):能。
學生3:導演讀“飛來了”讀得太快了,表演的人不能一下子飛那么快。
學生4:七星瓢蟲應該從遠處飛來。
學生5:七星瓢蟲在問棉花姑娘的時候要邊飛,要不回掉下去的。
老師:小演員們,你們能改進嗎?
學生:能。
。ㄈ嗽俅伪硌,全班掌聲)
老師(小結):棉花姑娘的表情還是那么驚奇,不過,老師要對七星瓢蟲提個建議,很快吃光動作要快些,行嗎?
學生:行。
老師:我們的最佳演員應該評給誰呢?
學生:應該評給棉花姑娘,應該評給導演。
老師:老師要給這兩位最佳演員戴上小紅花,我們的七星瓢蟲還要加把勁呀!最佳評委應該評給誰呢?
學生:應該評給立昊、應該評給怡昕!
老師:老師也要為他們戴上最佳評委花。
老師:小朋友會演,會評了,能有感情地讀讀這個自然段嗎?誰來讀?
學生:讀
老師:誰來評一評?
學生:不要讀得太快了,只要把“忽然”和“很快”這兩個詞讀得快點就行了,要不就沒感情了。
老師:要怎么讀才是有感情,你能來讀一讀嗎?
(學生有感情地讀)
老師(指著屏幕):她讀得真好,我們也有感情地讀一讀吧!
學生:(齊讀)
《棉花姑娘》教學反思
在教學《棉花姑娘》第五自然段時,為幫助學生理解,我讓學生通過合作表演來理解了“很快”、“驚奇地問”等詞語,促進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為了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先在小組中分角色表演,又讓學生對表演進行評議。把讀、演、評融為一體,調動了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使其對課文的理解更深,學習效果更好。學生在歡樂的課堂氛圍中喚起了學習的情感,既發展了語言,學會了傾聽、評價、欣賞,又嘗到了成功的喜悅。老師關注了學生的發展,真正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這個教學片段中,有一些不足之處。比如:教學中,學生指出“圓圓的”一詞要讀得圓一些,這是件好事,但我沒有及時引導更為重要的詞語“很快”和“驚奇”應該怎么讀更好,使得此處的品讀理解只停留在淺層次上。在鼓勵學生方面,今后應該像趙志祥老師說的那樣,對學生不要太吝嗇要多看一看他們進步的地方,讓他們經常嘗到成功的喜悅。<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篇5
全文共有四個自然段,第一段巧妙的比喻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發思考。隨之而來的`3個自然段結構相似:都以親切的稱謂開始,爸爸、媽媽、哥哥,用反問的方式呈現了3個奇妙的想法,這三段文字想象奇特,富有童趣,是練習朗讀的好材料。本文的語言表達非常生動,趣味性強。
教學最后環節設計了讓孩子發揮想象,試著說一說如果有一條彩虹擺在你面前你打算干什么呢?讓孩子暢所欲言,發揮想象,鍛煉孩子說話和想象的能力。
整節課有亮點與此同時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我覺得在長句子的停頓這個教學重點上處理的還不夠,我個人覺得長句的停頓在多次朗讀中能有進步,但是實際效果還不是很好。還需要加深對長句子的重點指導,領著孩子讀,領讀全篇,讓他們讀的更好。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篇6
《月亮的心愿》是一篇優美的童話故事,以月亮的內心變化為線索,引出了要關心體貼父母的情感,是一篇充滿家庭溫情的課文。本文的重點是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
這個教學片段非常的'簡單,沒有什么設計特別的地方。但是我覺得最大的優點是給予了孩子們充分讀的時間,充分去感受讀的快樂。然后從同學的評價中去感悟課文蘊含的情感。在新課程下小組學習成了重要的學習方式,在小組合作中孩子們互相幫助,互相學習。有了合作的精神,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非常高。如分角色朗讀,一個學習小組內肯定有朗讀比較優秀的學生,這就可以互相影響。還有讓學生自讀自悟這一環節,我覺得也很好。使學生養成了主動思考,積極探索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上完課后,我將近用了20分鐘的時間來講講班級中的家長與孩子的關系。舉例說了爸爸媽媽是如何的關心我們的成長的,我們要體貼關心父母長輩。教室里安靜得出奇,大半的小朋友感動得哭了。下課后我又找了幾位小朋友談心。孩子們都認識到了父母對自己的關心,表明自己要好好孝敬父母。我覺得效果來了,課堂延伸到課外,這樣的教育效果真的很起作用。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篇7
《彩虹》是一篇圖文兼美的課文。孩子們較感興趣,這對理解課文很有利。于是我組織他們美美地朗讀課文,讓他們感受課文把彩虹寫得很美。通過各種形式朗讀課文至熟練后,進一步指導孩子們怎樣讀得更好,讓孩子們進行自主研讀,旨在讓學生讀出自己的個性來,孩子們讀得津津有味,如癡如醉,強烈地感受到彩虹的美。為了拓展孩子的思維和培養說話能力,我還創設了以下幾個活動:向彩虹提問題、畫一幅彩虹圖。
這兩個活動受到了學生的喜愛。他們幾乎是毫不思索地向彩虹提出了一大堆有趣的問題,如:“彩虹,彩虹,你有寶寶了嗎?”、“彩虹,彩虹,我可以和你交朋友嗎?”、“彩虹,彩虹,你怎么這么彎?”、“彩虹,彩虹,我可以躺在你身睡覺嗎?”、“彩虹,彩虹,我想拉住你蕩秋千,你答應嗎?”、“彩虹,彩虹,你看見我們在學習嗎?”、“彩虹,彩虹,你在天看見飛機了嗎?”、“彩虹,彩虹,我怎樣才能爬到你面去?”、“彩虹,彩虹,我可以帶你這條美麗的項鏈嗎?”……這些極富個性和想象力的提問,正是學生們創造力展現之處,也充分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在后來學生們畫的彩虹圖中,有些孩子把這些提問內容也畫進去了,真是童趣十足,想象奇特。
結束了這一課,我更深地感受到,課堂要充滿活力,師生的創造是很重要的'。而課程改革實驗材正為師生提供了很多創造空間,就看我們如何去把握,如何去挖掘,如何去運用了。同時也要求師要努力學習,接受新的育思想,做一個有利于學生創造性發揮的師,學中要充分利用學中的有利因素,創設條件,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讓課堂充滿創新!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篇8
這一課,學生們真的給我帶來太多的驚喜,讓我驚訝于他們語言的美麗,心靈的美好,思維的活躍,想象的廣闊。這篇課文是一首詩,又似一篇引人入勝的童話。
通過對柳樹與春雷、春雨、春風、春燕這些景物生動、形象地描繪,讓學生理解春天、感受春天里事物的變化,從而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我請學生想象一下,春雷怎么樣和小柳樹說話的,說些什么,想想平時爸爸媽媽怎樣叫醒自己的。同學們就七嘴八舌的說起來。有的說:“小柳樹啊,你要起床了,春天來了!庇械挠蒙狭俗R字一的課文,春回大地、百花齊放開真美啊,小柳樹快看看吧。我又請學生想象一下,小柳樹會怎么樣的醒來,最好能用動作來表示。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有的伸伸懶腰,打個哈欠,動作逼真極了,并且配上語言“我就起來了,春天真美啊”課堂活了,學生的情感與智力便從沉睡中醒來,漾起四射的活力。給學生一個廣闊的空間,學生便有一對奮飛的翅膀。生活有多美,語文的畫卷就有多美。他們真的把自己當做了小柳樹,所以在朗讀的時候,他們讀得特別用心,特別入情。
我特別注重學生在朗讀上入情,當讀到小柳梢喲,軟了,這一句時,我啟發孩子想到那嫩嫩的葉子,想到夏天女孩穿的綠色裙子,風一吹飄了起來,溫柔的飄著,軟軟的。引導入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但是在后來的`幾節的教學中一味的注重自己的理解,沒有突出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學會自己思考,如果這樣做將會更好!罢埬阌懈星榈乩首x課文,如果你讀得美,這棵柳樹就會為你睜開眼睛!保弧靶×鴺溆悬c醒了!;“小柳樹聽了你們的動聽的朗讀聲,他終于醒了。”“春雨是怎么樣給小柳樹洗澡的?請你帶著這種感情讀一遍”等這些讓學生在朗讀中學會自己想象,讓學生進入所創設的教學情境中,更好地融入了課文的學習和理解之中。
最后的教學中,我提出課堂拓展“春天來了還有什么醒著呢?”同學們回答非常的踴躍,從他們的口中,美好的春天以詩的語言源源流淌。不僅語句優美,更突出了孩子們的童真童趣。
通過教學的嘗試,我深深體會到教學時,應該注重突出學生主動性的重要性,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我應該盡可能讓學生多主動思考,以便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柳樹醒了教學反思2
《柳樹醒了》是人教版新課標一年級下冊《識字1》的第一篇課文!读鴺湫蚜恕肥且黄巳雱俚耐挘n文中的插圖,讓人感到春天跳動著的生命力。春天是美好的,春天是迷人的,春天是催人奮進的。下面是我對《柳樹醒了》的教學反思: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篇9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看圖學文的童話故事。課文通過小壁虎向小魚、黃牛、燕子借尾巴的經過,講了小壁虎的尾巴斷了可以再生的特點和小魚、黃牛、燕子尾巴的用處,課文較為簡單、易懂。但是我原本認為本班的學生家中沒有什么課外書,課外積累極少,好多學生對壁虎不了解,讓他們課前搜集有關壁虎的資料也沒有條件。而且他們讀書往往有口無心,不少學生自讀課文僅停留在讀通順、識字的階段,不會結合書本配的圖片進行思考。
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就先簡要的介紹了一下壁虎的特點,告訴了他們壁虎尾巴有自衛的功能,然后導入到課文的.開頭壁虎遇到蛇的一幕。這樣,學生恍然大悟。但是,在之后的教學中,學生卻沒有了新鮮感,雖然順利地完成了這堂課,卻很平淡,學生沒有自己的新發現。也許給學生問題,讓他們自己去發現更好一些。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篇10
新課程的識字教學要求是“認寫分開,多認少寫”,目的是讓學生盡早、盡快、盡可能多地識字,以便及早進入漢字閱讀階段,培養閱讀能力,豐富知識。所以教學中要力求讓學生做到該認的字能認得牢固,該寫的字能寫得正確!恫賵錾稀愤@篇課文,我把目標定為認識生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精心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希望孩子在每一個步驟中均能出現學習的興奮點。為了使孩子的情緒高漲,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集中的注意力,我又不遺余力的.設計出大大小小的教學活動。主要表現在:
首先形式多樣的復現,提高識字效率。課堂上,我聯系課間生活讓學生和生字見面打招呼,還單獨出現生字進行拼讀游戲,開火車考讀,同桌同學比賽讀、朗讀課文比賽等等形式,活動多樣,全體參與性強,且有一定實效。
其次,滲透學習方法,培養識字能力。盡管學生識字才剛剛起步,但我十分注意識字方法的滲透,采用了歸類識字法、猜謎語識字法,找朋友組詞說句子識記法等都能引起學生識字的興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逐漸地,學生一定也會自己編字謎猜字謎,也會用加一加、減一減的方法記字形。放手讓學生自己發現,如:你會記哪個字?、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么?等探究性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主動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
另外本課教學的不足之處在于教師的語言不夠貼近學生,缺乏親切感,因此導致課堂教學中孩子的參與意識稍嫌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