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單元教學反思(精選3篇)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單元教學反思 篇1
課文用生動的語言描繪了絢麗多姿的北京夜景,但課文里的很多詞語、景色學生很少接觸,如何讓學生真正走進北京,我的做法是:
1、情感。在語文課堂里,孩子對待語文學習,不應是被動的學,旁觀者似的學,應該讓孩子感到語文學習的過程就是生活的過程,一次情感經歷的過程。也就是說,要讓孩子在語文的情感世界里真正走一趟,用情感驅動語文知識。因此,我在教學開始就讓學生觀看北京夜景的課件,配上自己充滿激情的朗讀,用飽滿的真摯的情感喚起學生的熱情?赐暾n件讓他們說說自己的'感受,自然而然地引出課題“北京亮起來了”,在以下的環節中,我始終抓住情感這一主線,讓學生產生對北京夜景的喜愛,讓他們滿懷豪情,發自內心的贊美。一句話,讓語文煥發生命活力。
2、感悟。感悟的過程正是理解和發現的過程。教師要適當的攙扶和點撥,因此感悟不是告訴,而是激勵、喚醒、刺激、探究、體驗。首先從整體上感悟,沒有把課文肢解,逐段的分析講解,而是以導游的形式走進去,走出來。其次是聯系生活實際感悟,如:“照明燈”“草坪燈”“噴泉燈”“禮花燈”,讓學生說說在什么地方看到過,然后用“猶如”想象說話,感悟各式各樣的燈匯集成海洋,讓北京璀璨奪目。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單元教學反思 篇2
第三單元的課文都是圍繞愛祖國、愛家鄉的專題來組織的,文質優美,是鍛煉學生語感,幫助學生積累語言材料的好文章。教學中,抓住文中的優美語句,讓學生自由讀,讀出感受,讀出問題,是最適合本組課文教學的方法,由讀通讀順——理解感悟——有感情地讀——背誦積累——觀察說話,仿寫運用。
通過本組教材的學習,學生知道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五十六個民族都團結在祖國的大家庭里。通過教學激發學生認識家鄉的渴望和贊美家鄉的感情。學習課文時,學生多形式多層次地讀,在讀中感受祖國的山美水美人更美。
關于積累好詞佳句,不僅僅靠引導,還需要一個詳細的鼓勵與獎勵措施。我在引導學生積累課文的好詞佳句的時候,先是布置預習工作讓學生從課文中找五句話來抄寫一次,生字詞則隨文劃出,方便記憶。再則是在課堂學習中,全班性地劃句子,讀句子,盡量做到優生當堂背誦,后進生能熟練朗讀。做好這兩項事情之后,再聯系課堂作業以及拓展訓練,比如小練筆,隨堂小筆記等方式,使學生得以鞏固識記。
如,課文用生動形象的語句描寫了葡萄溝是個好地方,中心是贊美葡萄溝。朗讀時要讀出喜愛、稱贊的語氣。朗讀“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們最喜愛的葡萄成熟了。”要讀出十分喜愛、富于變化的語氣!暗搅饲锛,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掛在綠葉底下,有紅的`、白的、紫的、暗紅的、淡綠的,五光十色,美麗極了!边@句更應讀出喜愛、贊美的語氣。對描寫顏色的詞語,讀時語調要高低有致。抄寫句子的練習,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先讓學生朗讀句子。在讀正確的基礎上抄寫句子,注意提醒學生不要抄錯了字和標點。通過讀寫句子進一步體會作者是怎樣寫葡萄干非常有名的,又是怎樣具體描寫秋天的葡萄顏色多而美的。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單元教學反思 篇3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充分發揮課件的直觀作用,在學生理解的關鍵處進行展示,調動了學生多種思維,輕松愉悅地進入課文意境中,從而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在識記過程中,利用猜字游戲,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通過動作演示、語言敘述等形式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最后讓學生自己想方法記生字,給學生以學習的自由空間!皼]有學生的主動參與,就沒有成功的'課堂教學!痹谡n文學習的過程中,我考慮到學生理解的需要,讓學生在讀書時做記號,調動學生思維參與,給他們獨立思考的機會來感受、體驗文章蘊涵的感情,同時,這也是一種讀書的能力和習慣。有感情地朗讀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這篇課文洋溢著熱情,就像火紅的鳳凰花,撒滿字里行間。在人們歡迎周總理的場面中,在周總理與傣族人民潑水的過程中,都抒發著興奮與歡樂。因此,教學時,我主要引導學生通過讀來體會文章的感情,采用多種形式的讀,如:自由讀、指名讀、想象讀,齊讀等,同時,我注意做好朗讀前的感情渲染與鋪墊,讓學生有感而發,做到感情充沛、聲音自然,并通過自己的理解讀出感情。在學習中還注重知識的搜集與積累,使知識、能力、情感達到融合。在學習課文之前,讓學生自己利用書籍、網絡等資源查找關于傣族的潑水節及其他少數民族傳統節日的資料,初步培養了學生自主搜集課外資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