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教學設計集錦(通用6篇)
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教學設計集錦 篇1
【教材簡析】
《花鐘》是新課標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四組課文中的首篇,這是一篇很美的文章,本課按照“歸納現象—揭示原因—實際運用”的思路,說明不同的花會在不同的時間開放,并例舉了牽牛花等九種花不同的開花時間來說明這個發現。接著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兩個原因,最后擴展開去,談到植物學家修建“花鐘”,其做法很奇妙。
【學生分析】本班學生基礎較好,進入三年級,有了一定的學習能力和比較豐富的語言積累,對大自然充滿了好奇。但由于處在農村,對收集資料的條件有限,學生課后查找資料有一定的困難。
【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學習和積累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不同”以及“為什么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不同”等知識;語言實踐中,學習作者用多種方式來表達句意。
2、通過引導學生探究,培養他們獲取知識的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初步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不同的表達句式,對一些句子嘗試換一種說法。
教學難點:學習作者能運用多種句式進行表達。
課時安排:第二課時
教學方法與手段:
以情境為手段,利用直觀的畫面,引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了解花的特點。讓學生從整體上了解課文內容,畫出喜歡的句子。引導學生自學,在自學的基礎上交流自己的發現與感受。教師重點引導學生找出表示時間的詞語,體會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是不同的。學習作者表達的方法。注重在讀中感悟,讀中體會,讀中訓練語感。注重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注重在語文的實踐中學習和積累語言。
教學準備:與課文有關的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猜謎語,識花名激趣導入
1、同學們,往前看,你們看見什么了?
2、是啊,多美的花鐘啊!你們還認識這些花嗎?請用不同的方式和這些花打聲招呼好嗎?(課件出示九種花)
3、這么多花真可謂是——用書中的話進行概括(鮮花朵朵,爭奇斗艷芬芳迷人)。
4、過渡語:同學們聞到花朵的香味了嗎?你們喜歡這些花嗎?讓我們帶著花朵嬌艷,花的芬芳,再次走進這美麗神奇的花鐘吧。(板書課題)
二、研讀發現,品花時,賞花開
1、同學們,花鐘上花兒朵朵,課文中花仙子們更是爭齊斗艷,熱鬧非凡。同學們想不想趕快去看一看呢?
2、請同學們輕輕地打開課文,認真地讀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邊讀邊畫出你喜歡的句子,認真體會體會,看看你有哪些發現呢?
3、學生自學匯報。
。1)發現一天之內,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是不同的。
那你能找出表示時間的詞語嗎?從這些表示時間的詞語來看,你發現了什么?
(2)匯報喜歡的句子,說說喜歡的理由。
喇叭花:對比句子
凌晨四點,牽;ù道认敫墒裁茨?
誰想吹吹小喇叭,多種形式練習朗讀。
同學們還見過其他顏色的牽;▎幔烤毩曊f句子。
牽牛花真是一個能干的小號手!
薔薇花:誰能綻開笑臉給大家看看?
同學們在什么時候才能綻開美麗的笑臉,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引導練讀
睡蓮:和同學們一起起床的花還有蒲公英花。
萬壽菊:男生練讀,氣勢盛大的。
煙草花:會醒來,會看夜景,真有意思。
月光花:做動作,她在跳什么舞呢?
……
(3)花鐘上僅僅有這幾種花嗎?從哪可以看出來?(省略號)
。4)通過課后查找資料,誰還知道什么花在幾點鐘開放?
4、同學們學得這么認真,老師想考考大家,愿意接受挑戰嗎?
5、課件出示填一填,同學們有什么新發現嗎?
6、同學們想一想,剛才我們是用什么方法來學習第一自然段的呢?
7、填表格
序號開花時間開花的名稱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自學探究,尋原因
1、過渡語:同學們能用學習第一自然段的方法來自學第二自然段嗎?比一比看誰收獲最多。如果有問題,可以小組討論討論。
2、學生匯報,教師適時板書。
3、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曇花為什么會在九點左右含笑一現呢?
4、大自然真奇妙,其實不同植物開花不同的原因還有很多,感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和老師一起去探究。
5、自學第二自然段。找出花開時間與什么有關。
四、讀中感悟,贊花鐘
1、過渡語:同學們已經探尋了花的奧妙,想不想看看植物學家修建的花鐘?
2、欣賞世界各國的花鐘
花鐘上的這些花會在24小時內陸續開放,多么有趣啊!
3、學到這,你有什么感受呢?讓我們帶著自豪的感情來夸夸科學家這種偉大的創舉吧!
4、(課件出示)——齊讀最后一句話。
5、這可真有趣。ò鍟河腥ぃ┯没ǖ拈_放,就可以表示時間,這才是真正的“花鐘”。
五、拓展延伸,練手筆
1、花的海洋,花的世界,真是奇妙無窮,剛才大家通過讀、想、說、記,你們一定學會了很多知識吧!誰想說一說。
2、同學們真會學習,都讓老師羨慕了。那你知道作者為什么能把花開寫得那么細膩,用詞那么形象準確嗎?
3、今天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兩種老師喜歡的花。(課件出示)教師讀下水文。同學們能不能向老師這樣,也寫一寫你喜歡的花呢?展開你想象的翅膀,相信你一定會寫得更精彩的!
4、練筆,交流
5、課外延伸:繼續觀察自己喜歡的花或事物,寫一寫觀察日記。
6、(出示課件)教師小結。
板書設計:
13花鐘
不同時間開放
溫度、濕度、光照
花鐘原因有趣
動物活動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注重了語文學科的特點,引導學生多種形式進行朗讀訓練,以讀為本,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發現,讀中體會,在讀中培養語感,感悟課文內容,讓學生感受到花朵的美麗,花鐘的神奇,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根據三年級學生的閱讀特點,我采用了“扶放”相結合的教學方式,通過“自主、探究,發現”的學習方式,教給學生學習方法,體會作者的寫作手法,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從而一步步去突破教學的重難點,深入淺出,理解不同的表達句式,達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同時,在教學中,我注重了學生對知識的積累遷移,結合學生的實際進行課外延伸和知識拓展,教師寫下水文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小練筆,突出了語文課堂讀、說、寫想結合的學科特點,注重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初步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但在實際的教學中,發現還有不足之處。
1、教師在引導語言上,可能是重點詞語不突出,過高的.估計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造成學生把表示時間的詞語說成了句子,應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思考時間,讓學生畫一畫,然后再讀一讀。
2、在板書設計環節,雖然能夠突出教學重點,但設計卻不夠完美,和原設計有一定的出入。
【課例點評】
選入這篇課文意圖是,讀懂課文內容,激發學生觀察興趣,初步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認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執教者,首先利用多媒體課件,通過直觀的畫面讓學生感知花的美麗與可愛,讓學生產生對大自然的好奇,從而引入課文內容。
執教者緊扣訓練的重點,讓學生用不同的語言來表達對各類花的喜愛之情,教師再用親和力的語言把學生帶入課文的情境。
接著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自主學習第一自然段,邊讀邊畫出喜歡的句子,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大自然的奧妙。在學生交流體會的基礎上,教師相機的點撥,引發學生討論、朗讀,重點讓學生自己去感悟,去發現,讀出自己的感受,尊重學生自己的表達方式。創設了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
執教者采用了“教”與“放”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學習完第一自然段后,教師讓學生自己總結學習方法,再讓學生按此方法自學下面的內容,使課堂教學具有層次性,這也比較符合學生發展的實際。教師注重發現學生好奇心,拓展學生的科學知識,使課內與課外相結合。這體現了語文與實踐的完美結合。
執教者注重了朗讀的指導與訓練,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語言的表達方式,鼓勵學生有個性的朗讀,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體會。
讀寫結合,是本課例的亮點。學語文,用語文,在實踐中訓練語言,提升語文素養,是語文課程的重要理念,所以,執教者設計了小練筆。通過練筆不僅遷移了作者的表達方法,還提升了學生的寫作能力,表達了美好的情感。體現了語文的特點。
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教學設計集錦 篇2
一、知識與技能:
1.會認6個生宇,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名堂、浪費、鏡片、看守、定時、清閑、放大鏡、細微、閱讀、隨意、調節、簡單、顯微鏡、擠來擠去、微生物、拜訪、玩具”等詞語。
2.有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是怎樣發明顯微鏡和發現微生物的,從而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增強創造意識。
4.寫玩中的樂趣和收獲。
二、過程與方法:
1.自讀,自由選擇讀的方式。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
2.布置收集有關微生物的資料,引導讀課后資料袋,了解常識。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是怎樣發明顯微鏡和發現微生物的,從而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欲,啟發生活中的細心觀察,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增強創造意識,養成好習慣。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樣從玩中發明了顯微鏡和發現了微生物的,并交流從中受到的啟發;
2.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獲。
【教學準備】
1.課前發動學生搜集有關在玩中獲得的樂趣或收獲資料。
2.了解顯微鏡的知識,收集有關微生物的資料。
3.生字、詞卡片。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結構。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質疑導入
1.同學們,你們愛玩嗎?都玩什么?玩?墒刮覀兊玫皆S多快樂;玩耍常常被有些大人認為是浪費時間,不物正業的事,然而在科學史上有很多偉大的發現都是在玩耍中發現的。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15.玩出了名堂》
2.讀了這個課題,你有什么想問的嗎?師邊聽邊板書、歸類。
二、自讀課文,讀準字音
1.同學們都很會思考,相信通過深入的學習課文,這些問題都能得到解決。接下來要先請同學們自學課文,小黑板出示自學要求。
2.剛才大家自學得很認真,這些詞語,你們會讀嗎?(出示課件:要認的生字組成的詞語)
3.詞語讀得真不錯,這篇課文當中還藏著幾個多音字呢,請你快速默讀課文,把這些多音字找出來,(出示課件:看、磨、待、調)
4.這兩個多音字都在課文里,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吧,讀的時候要注意把這幾個多音字讀準。
三、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自由讀文,注意正確、通順。用你喜歡的方式讀一讀。
2.我想知道文中所說的放大鏡和顯微鏡是什么?
3.放大鏡和顯微鏡的作用就是將物體放大,放大鏡能將物體放大,顯微鏡能將物體放得更大,
4.接下來讓我們再把課文連起來讀一讀,看看這一次是否能把課文讀得流利。
5.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
6.那么老師就請五位同學來輪讀。其他同學認真聽,聽他們讀得是否正確?
7.他們讀得怎么樣?
8.老師發現第三自然段有一個句子特別難讀。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老師先給大家讀一讀,請大家認真聽。(出示課件:第三段的最后的一句話)。
9.接下來請同學們帶著問題去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你能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嗎?
10.剛剛開始,有些同學對課題提出一些問題,我們共同來解決,逐個提出并自由舉手發言。誰能說說課文主要說什么?(列文胡克通過玩放大鏡發明了顯微鏡,并且發現了微生物。)。
11.交流各自收集到的資料。
12.你讀課文非常仔細,同學們,列文胡克是怎么玩出名堂的?為什么說他玩出的名堂是大名堂呢?讓我們下節課再一起去研究吧。
四、寫字指導
1.我們首先要解決寫字的問題,小黑板出示要求會寫的字:“堂、鏡、閑”
等字。
2.交流如何識記這些字。
3.非常好,強調“腿、鏡、待、調、訪、閑”等字結構。讓我們把這些生字再來讀一讀,注意要把生字的音讀正確。
4.同學們,你們覺得要寫好這些生字應特別注意些什么?接下來我們來寫字吧。(先把每個生字在田字格里寫兩遍,再把詞語表中的詞語抄寫一遍。)
五、課堂小結,引伸
同學們,你們想知道列文胡克是怎么玩出名堂的嗎,為什么說他玩出的名堂是大名堂呢?讓我們下節課再一起去學習課文吧。
六、作業:生字組詞;抄寫多音字。
第二課時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是怎樣發明顯微鏡和發現微生物的。
2.引導從具體的語句中體會列文虎克認真觀察、勇于創新的精神。
【第二課時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第十五課的生字和詞語。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誰能來回憶一下,課文主要寫了些什么呢?
2.聽寫本課詞語。
二、品讀感悟
1.學習第一自然段。指名讀,齊讀。
2.議論一下,這一段告訴我們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嗎?
3.學習2~4自然段。邊讀邊找出具體描寫列文胡克是怎么玩的句子,把它畫下來。
4.誰來說說列文胡克開始是怎么玩的?
5.原來一開始列文胡克是把厚玻璃磨成放大鏡,這個內容是由課文的哪一段來寫的呀?(出示課件:第三自然段。)
6.那么我們一起來讀讀第三自然段,看看列文胡克是怎么做放大鏡的?
7.那后來他又是怎么玩的呢?(出示課件:后來,他突然想到,把兩片放大鏡放在一起會怎么樣呢?他一試,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
8.這句話中的“突然想到”,說明了些什么呢?(說明列文胡克雖然在玩,但他同時也是在思考的。)
9.看來列文胡克是一邊玩一邊還在思考,這就是我們課文的第四自然段,讓我們一起讀讀這兩句話吧。
10.列文胡克又有什么新的發現?(出示課件:列文胡克又有什么新的發現呢?)(出示課件:他越玩越帶勁,就把一片放大鏡固定,另一片放大鏡可以隨意調節,這樣,就做成了一架簡單的顯微鏡。通過顯微鏡,他看見水里有許多小生命在擠來擠去;他看見了牙齒里從未看見過的小東西;他還看到了一個小人國,一個平時我們看不見的世界)
11.列文胡克有了新的發現以后,他的心情是怎么樣的呢?(他一定特別激動,因為他有了新的發現。)
12.那么同學們,讓我們帶著激動的、新奇的心情再來讀讀課文的第四自然段吧。
13.大家讀得可真有感情呀!的確讀出了列文胡克當時激動的心情。
14.大家看看文中為啥要加這么多的引號?(出示課件:為什么這里的“小人國”,“居民”都打了引號呢?誰能幫幫老師?)。(出示課件:小人國是指列文胡克在顯微鏡里看到的另一個世界,而小人國中的居民就是指微生物。并不是指我們現在的人類,所以要加上引號。)
15.課文的第五自然段其實已經告訴我們了,小人國里的居民其實就是指微生物,F在我們一起來看資料袋(出示課件:資料袋)
16.同學們,課文中寫道:列文胡克玩放大鏡玩出了大名堂,(出示課件:為什么說列文胡克玩放大鏡玩出了大名堂呢?)請同學們讀讀三到五自然段,再好好想一想吧。
17.讀到這,你有什么體會?
(出示課件:列文胡克通過玩放大鏡,發明了顯微鏡,而且通過顯微鏡,他最早發現了微生物,發現了一個全新的世界。所以說他玩出了大名堂。)
18.又想對列文胡克說些什么呢?
19.看得出來,同學們都很佩服列文胡克。列文胡克受到了英國皇家學會的尊重,連英國女王和俄國沙皇也去拜訪他,欣賞他的玩具,就讓我們帶著對列文胡克的敬佩之情來讀讀課文的第五自然段吧!
三、拓展。
1.現在,你們對玩又有新的看法了嗎?
2.在中外歷史上,有許多科學家正是因為具備了這些可貴的品質,最終也取得了大名堂。你知道還有誰嗎?(出示課件:愛迪生發明電燈、富蘭克林發明避雷針、萊特兄弟發明飛機等)
四、課堂總結。
看一看,玩耍常常被認為是浪費時間的行為,但在科學史上,有許多偉大的發現是在玩耍中產生的。我們要玩,在玩中也要去思考,去觀察,這樣你可能就會有新的發現。
五、作業:那么在課后,就請同學們寫一寫玩中的樂趣和收獲吧。
【板書設計】
15.玩出了名堂
看想收獲
玩鏡片——做放大鏡——玩放大鏡——做顯微鏡——發現微生物
(善于觀察、善于思考)
【教學反思】
對于三年級的小孩子們,這是一篇較結近他們生活實際的課文。這是一個有趣的故事,說的是荷蘭人列文虎克喜歡玩鏡片,做成放大鏡玩,接著又做成簡單的顯微鏡,進而發現了微生物世界。全文緊扣題貫穿一個“玩”字,啟發孩子們學習列文虎克的這種在平時的'玩耍、游戲中細心觀察、善于思考的習慣。
我在實際教學中,先讓孩子們了解有關顯微鏡的知識,收集有關微生物的資料,然后以課題入手讓學生質疑,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走進教學。
在識字、寫字教學中注意培養孩子們獨立識字的能力,用自主識字的方式進行,重點提醒多音字、形近字、同音字等。
放手讓孩子們自由選擇讀的方式,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學文時我主要讓學生在理解中注意一下幾點:
教學中,我注意引導課文以“玩”為線索,每段都是寫“玩”,并且提醒孩子們與“名堂”緊密的聯系在一起。以“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玩出了哪些名堂”作為貫穿全文的一個問題。讓學生們帶著問題去閱讀。
另外在教學中,我注意了重點研讀課文的重點:三、四自然段,從三個方面寫列文虎克是怎樣玩出了名堂的:邊看門,邊磨鏡片,玩出放大鏡,發明顯微鏡,發現微生物。
教學中,我知道引導學生從故事中受到啟發,學習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本課的重中之重。我引導孩子們聯系以前學過的課文,開拓思路,及時延伸、交流,進而趁熱打鐵讓孩子們寫一寫玩中的樂趣和收獲,鼓勵自由選擇寫的形式,寫出自己的樂趣和收獲。
課堂教學中,我力求結合這段時間里在“國標學習”中的所學所得,時時用“大語文”觀,用發展的眼光對待我的語文教學,以提高孩子們的整體語文素養為目的去對待我的語文教學,對待我的學生們。
總之我們要努力地成為學生歡迎的老師,就一定要有一定的專業修養,也要有一定的積極心態。專業素養的提高,需要我們認真地學習有關的理論知識,讓知識豐富我們的精神生活,讓理論指導我們的教育教學(此文來自)實踐,也才可以使學生獲取更多有趣、有效、有用的知識,從而真正實現“學以致用”。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也力求能學以致用,讓“國標學習”進駐我的語文教學,扎根我的語文教學。
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教學設計集錦 篇3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壩、傣”等5個生字。會寫“坪、壩”等12個字。能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等19個詞語。抄寫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初步體會這些句子的含義。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情感目標:了解民族小學學生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課文表達的自豪和贊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
教學重點:
識記生字、書寫生字;積累詞語;感情朗讀、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教學難點:
體會描寫窗外安靜和小動物湊熱鬧的句子的表達效果。
教學準備:
1.學生查找與課文有關的資料,預習課文。
2.教師準備好相關的圖片、道具和生字詞的卡片。
教學過程預設:
第一課時
一、民族風情,展示交流
1.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飾,更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下面我們舉行一個“少數民族風情”展示會,請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關圖片,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知道的有關少數民族的情況。(學生展示介紹,教師提示學生著重介紹少數民族的服飾特征、生活習俗。)
2.根據學生介紹情況,教師適時補充介紹課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的情況。
3.評選最佳“解說員”。
二、揭示課題,范讀課文。
1.在我國西南邊疆地區,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處。不同民族的孩子們也在一所學校共同學習。他們共同把自己的學校稱為(我們的民族小學)
2.板書課題:我們的民族小學(齊讀課題)
三、初讀課文,感知內容和學習生字詞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這所地處邊疆的“民族小學”。
下面請同學們自己試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根據注音拼讀一下,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學生自由讀,教師巡視指導,尤其關注一些學困生)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
教師相機出示每小節中帶生字的新詞,正音、鞏固。
第一自然段:坪壩(bà) 絨球花 傣(dǎi)族 景頗(pō)族 阿昌(chānɡ)族德昂(ánɡ)族 絢麗多彩
第三自然段:蝴蝶 孔雀舞 摔跤(jiāo) 山貍
第四自然段:鳳尾竹 搖晃(huànɡ)
3、分組朗讀,全班比賽
、俜中〗M朗讀,每組讀一自然段,各組練習。
、诟鹘M練習后進行比賽。
四、再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1、讀課文,釋課題《我們的民族小學》。課文中的“民族”主要指哪些民族?
2、再讀課文,想想這所“邊疆的民族小學”是怎樣的一所小學,與我們所在的學校有什么不同?
五、鞏固字詞,指導寫詞
1、指名讀生字,新詞。
2、指導書寫課后田字格中的字。
、.著重分析指導“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圍結構,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結合緊湊。
“蝴”:左中右結構,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構成。
“雀”:字“小”字下邊的撇(丿)要長些。
“舞”:字中間四豎要寫短小、靠攏些,第三橫要長些,整個字第十三畫是撇折。
、茖W生寫字,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本課時重在精讀課文,品詞、品句和品讀。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步感受到了這所民族小學與我們的學校有許多不同。這節課,我們就進一步走進校園去領略它的特別。
二、品讀課文
。ㄒ唬┥蠈W路上
1、比較句子,體會描寫的具體性。
。1)早晨,從各處走來了許多小學生……
(2)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里,從一條條開著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小學生……
2、比較句子,體會“的字結構”的運用特點。
。1)……走來了許多少數民族的小學生。
(2)……走來了許多小學生,有傣族的小學生、有景頗族的小學生、有阿昌族的小學生和德昂族的小學生,還有漢族的小學生。
。3)……走來了許多小學生,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有阿昌族和得昂族的,還有漢族的。
(二)來到學校
1、大家穿戴不同,語言不同,來到學校,都成了好朋友。
“穿戴”的“戴”是什么結構?在本文里,“穿戴不同”換成“穿著不同”好嗎?為什么?
2、同學們向在校園里歡唱的小鳥打招呼,向敬愛的老師問好,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讓學生想象自己就是這所民族小學的學生,再現早上來到校園里的情景。注意理解“招呼”一詞的含義。)
3、指導朗讀。
。ㄈ┱n堂學習
上課了,不同民族的小學生,在同一間教室里學習。大家一起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
1、體會加點詞的表達效果,然后有感情地朗讀好這個句子
2、比較下面的句子,體會不同標點符號的表達效果。
。1)大家一起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
(2)大家一起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
3、既然民族小學的同學們一起讀課文時“那聲音真好聽!”而且用的是感嘆號,為什么作者不直接描寫那好聽的聲音,而是寫各種小動物的表現?
(四)課間活動
“下課了,大家在大青樹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戲”,作者在這里也沒有具體描寫課間活動的情況,卻又寫了小鳥、松鼠、山貍“也趕來看熱鬧”,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ㄎ澹c題抒情
1、讀了這篇課文,你對這所民族小學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
校園美麗——小學生鮮艷的民族服飾,校園里古老的銅鐘、粗壯的大青樹、搖曳的鳳尾竹……
民族團結——民族不同、穿戴不同、語言不同,但是同一教室讀書,一起玩耍,和睦相處……
生活歡樂——課上認真讀書,課下盡情玩耍,連小動物也來聆聽和看熱鬧……
2、比較下面的句子,體會有無“就”字的不同,然后讀出相應的語氣。
(1)這是我們的民族小學……
(2)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小學……
3、比較下面的句子,體會它們不同的'表達效果,然后讀出相應的語氣語調。
(1)這就是我們的一所邊疆的民族小學。
(2)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小學,一所邊疆的民族小學。
4、品讀加點的詞語,體會句子的含義
A、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小學,一所邊疆的民族小學。
認真地朗讀這句話,第一、二學習小組的同學討論:從課文的什么地方表現出這所學校“民族”的特點?
B、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小學,一所邊疆的民族小學。
認真地朗讀這句話,第三、四學習小組的同學討論:從課文的什么地方表現出這所學校“邊疆”的特點?
C、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小學,一所邊疆的民族小學。
認真地朗讀這句話,然后同桌討論,這里的“我們”指的是哪些人?請選擇并說說選擇的理由。
a、“我們”是指這所民族小學的學生和老師。
b、“我們”是指這所民族小學所在的地區的人。
c、這里的“我們”同時又是指包括我們同學在內的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里的人。
三、感情朗讀,自主選擇,積累背誦
課文寫得很美,你喜歡哪一部分?請你有感情地朗讀一下。
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教學設計集錦 篇4
一、 本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與作用
《大熊貓》是第八單元中的一篇閱讀課文。這一單元以“可愛的動物”為主題,旨在使學生懂得關愛動物,了解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道理。這一課從大熊貓的具體外形特征及生活習性入手寫出了大熊貓是一種可愛的動物。對突出本單元主題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 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教學目標:
1、 了解大熊貓的外形特征及生活習性。
2、 產生喜愛大熊貓的情感,增強保護珍奇動物的意識。
3、 認識本課9個生字。
教學重點是:
認識本課9個生字。在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文基礎上,了解大熊貓的生活習性和特點。
教學難點是:
在閱讀中,抓住描寫大熊貓外型及習性特點的詞句,感受大熊貓的可愛。
三、設計理念
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課標要求,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同時,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四、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后,認識生字800個左右,已經掌握了基本的閱讀方法,閱讀量大大增加。所以在學習這篇課文時,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困難。
五、教法與學法
教學中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和審美情趣為主,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主張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會理解課文,發散思維;在合作學習中,學會解決難題,獲取知識。
六、 教學流程
本節教學分四個環節。
。ㄒ唬┲i語導入,激發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好老師,所以我利用謎語進行導入。首先,我說:“同學們,有一種動物,它身穿黑白袍子,足蹬黑色靴子,戴副黑邊鏡子,愛吃嫩綠竹子。你能猜出它是誰嗎?”學生們興致勃勃的來猜謎底。最后猜出是大熊貓。隨機我出示課件(一張大熊貓的圖片),并揭示課題《大熊貓》。
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通過學生喜歡的猜謎語形式導入課題,激發了學生繼續學習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文伊始要求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使學生在讀文中了解課文內容,圈出本課生字。
這一環節的設計,使學生明確學習內容,有助學生深入細致的學習課文。
。ㄈ┰僮x課文,朗讀感悟。
1、 讀文識字,掃清障礙。
學習、認識生字,是學習課文的基礎。所以我首先指導學生將不認識或不熟悉的生字一一清除。隨機板書生字,學習生字采取的方式有三種:①同桌之間互讀、互學,初步讀準字音。②請小老師教大家,將自己的識字方法與其他同學交流,如:用拼音識字,利用熟字學習生字,編順口溜識字等。③小組驗讀,互相檢驗錯誤。通過這三個步驟的學習,大部分學生已經認識生字,接下來我采用一些手段對學生進行識字的鞏固:①讀詞練習。課件出示一些卡通式的詞,來吸引學生的眼球,這樣學生都會興趣盎然的積極參與讀詞。②小組識字比賽。(出示字卡)每組每人讀一個字,輪流讀,看那組說的又對又好。同時,給每組相應記分,最后評出優勝組。通過師生的相應配合,從而完成生字的學習。
2、 細致讀文,深入理解。
解決了生字的難題,部分學生已經能流利的讀文,再此基礎上進行聽讀評價練習,既有助學生正確流利的讀文,又鍛煉了學生的評價能力,為學生理解課文做好鋪墊。隨后,運用“關于大熊貓你有哪些了解?”這樣的問題發散學生的思維。學生的答案可能是生活中積累的,也可能是文中剛了解到的,由于學生年齡小,他們的答案不會很全面。通過這一問題的解答,使學生對大熊貓的特點有了全面的掌握。并帶著對大熊貓的'了解,引導學生再讀課文。要求學生找出有關大熊貓外貌及生活習性的語段。
接著,我出示一段熊貓寶寶的錄像,使學生在觀看錄像的過程中,對大熊貓流露出更加喜愛的情感。并引導學生帶著這種情感在讀課文,讀出大熊貓的可愛,讀出自己對大熊貓的喜愛。其中,重點對描寫大熊貓的習性和外貌特征的詞句進行朗讀體會。如:“身子胖”,“尾巴短”,“毛茸茸”和“爬上爬下”,“呼呼大睡”等。在這里教師適時的對學生進行情感上的教育,這么可愛的大熊貓只有我們國家才有。所以,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咱們要珍惜它、愛護它!
3、 鞏固練習,檢驗效果。
在學生完成了對本課的學習之后,我課件出示填空練習題,
讓學生填一填,說一說。這一習題的設計,使學生學會總結全文,并學會根據一定的模式學寫有關動物的習作,為下一課做好鋪墊。
。ㄋ模┛偨Y延伸,課外拓展。
通過兩個作業:
作業1 畫一張大熊貓的畫。
作業2 再讀一篇有關大熊貓的文章。
將本課進行一個拓展,使學生通過不同的方式,展示本節課的學習成果。
七、預期目標
這節課通過自主學習、探究學習、思維拓展等幾方面教學方式的有機結合,使學生不僅了解到了大熊貓的生活習性和特點,還明確了要愛護大熊貓的必要性,增強了學生保護珍奇動物的意識。達到了課前預期的目標。
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教學設計集錦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郁、澈”等9個宇,學會“林、郁”等13個字。正確讀寫“山谷、森林”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亂砍伐樹給人類帶來的災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莊變遷的過程和原因;教學難點是聯系生適實際理解本文所蘊涵的深刻道理。
教學準備:
1、小黑板(字詞)。
2、課前布置學生查找資料,了解我國的森林覆蓋率與森林的破壞情況、植物與水土流失、植物與環境保護等相關知識。
一、投影插圖,導入新課
1、師:山谷中,有這樣一個小村莊,請同學們看一看,它給你留下怎樣丁怎岸的印象?
2、學生講述自己的`感受,體會小村莊的環境之美。
3、今云,我們就讀一讀這個小村莊的故事。(出示課題)讓我們把時光倒回到許多年前開始。
二、自讀課文,完成以下要求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認讀生字,指正字音。
森林、郁郁蔥蔥、湛藍、甜潤、蓋房、裸露、擴大、一棟棟、各式各樣、咆哮、 應有盡有、鋒利、喘氣兒、黎明
3、邊讀邊思考:小村莊結果怎么樣了?
三、匯報交流思考的問題。
小結:一個美麗的小村莊最后在一場大雨中消失得無影無蹤,真令人痛心,這到底是誰造成的呢?我們下節課探究這個問題。
四、熟讀課文,練習講述這個故事。
1、自己練習講述。
2、指名講述。評價讀音的準確,故事的完整。
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教學設計集錦 篇6
16、跟蹤臺風的衛星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臺風的語言。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課文,感受臺風的狂暴、氣勢洶洶、瘋狂、驕傲自大。
教學重點、難點:學習課文,感受臺風的狂暴、氣勢洶洶、瘋狂、驕傲自大。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課激趣。
1、板書:跟蹤,指名正音。這個詞什么意思?你在電視或電影中看過“跟蹤”的情形嗎?
想怎么讀這個詞?為什么要這樣讀?
2、知道我們今天要讀誰跟蹤誰的故事嗎?板書:臺風衛星
3、質疑:讀了課題,你有什么想問的?(臺風是什么樣子的?怎樣跟蹤?為什么要跟蹤?)同學們真愛動腦筋,學完了課文這些問題我們都能找到答案。
二、初讀感知課文內容,學好生字。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A.讀準生字新詞。B.把課文讀正確,不添字,不漏字。C.將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檢查初讀。
(1)出示詞語,指名讀。
盯住、監視、跟蹤、嘲笑、自豪
舒展、大聲嚷、狂怒、怒吼、狂暴、暴跳如雷、瘋狂、泄氣、懶洋洋
堤壩、撐牢、談笑風生、不慌張
A、指名讀。這些生字中有那些字的讀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B、這些詞語的排列有規律嗎?
三、再讀課文,找出含有這些詞語描寫衛星、臺風、人們生活的句子,讀一讀,相機理解部分詞語的意思。
四、精讀課文,感悟臺風的語言描寫。
(一)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認識一下今天的一個主人公——臺風。
這個臺風可不一般,它會說話呢,請找一找臺風說話的句子,并試著有感情地讀一讀。
(二)讀一讀描寫臺風語言、行為的句子,感悟臺風的特點。
1、出示句子:他剛剛舒展開巨大的身子,猛然望見天空中有顆小星星不停地朝他眨著眼睛,便大聲嚷道:“你是誰?竟敢盯著我!”
(1)臺風為什么要“大聲嚷道”?抓住“大聲嚷道”來讀好句子。
(2)相機板書臺風的特點。
2、出示句子:“小東西!”臺風狂怒地嚷道,“你可知道我的厲害?魚兒見我鉆入深水,船兒見我避進港灣,樹兒見我把腰彎。嘿嘿……”
(1)提醒學生注意“狂怒地嚷道”這個提示語的位置。相機板書臺風的特點。
(2)老師這里有段視頻,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臺風的威力。
(3)有感情地讀句子。
3、出示句子:“哼,我要把你甩掉!”臺風呼呼呼地朝大海的深處奔去。
相機板書臺風的特點。
4、課文除了描寫臺風的語言,還描寫了臺風的神態、動作,找出來,有感情地讀一讀。
出示句子:
臺風狂暴地跳起來,對準氣象衛星猛撲過去。
臺風暴跳如雷,像頭瘋狂的巨獸,呼呼地向著城市撲去。
臺風泄氣了,只好懶洋洋地朝海洋的另一個方向奔。
5、配合音效來幫助學生讀好描寫臺風行為的句子。
6、另一個主人公又有什么表現?下節課學習。
四、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分角色朗讀。
2、了解第三代氣象衛星的主要作用,激發學生從小學科學,長大用科學為人類、為社會造福的志趣。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臺風和衛星的對話、神態及動作了解第三代氣象衛星的特點和作用。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臺風為什么會“大聲嚷”、“狂暴地跳起來”、“暴跳如雷”?這都跟衛星的“跟蹤”有關。
二、品讀氣象衛星跟蹤臺風的句子,了解氣象衛星的主要作用。
(一)默讀課文,畫出描寫氣象衛星跟蹤臺風的句子,再讀一讀。
(二)同桌討論交流,來概括衛氣象衛星的特點。
(三)檢查交流:找出句子,指名讀。
1、出示句子:“哈,”小星星笑了笑說,“我是第三代氣象衛星,人們叫我時刻跟蹤你,監視你,直到你消失為止。”
(1)抓住“時刻”,品讀句子。
(2)“時刻”說明了什么?
2、出示句子:“可我偏偏愛跟著你走……”
(1)這個“你”是誰?他到底是個怎樣的人物?(回顧板書)
(2)這么厲害的'臺風,衛星卻偏偏愛跟著他,這句話還可以怎么說呢?
(3)生讀。
(4)過渡:臺風會善罷甘休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我們一起讀。
(5)師生接讀:臺風狂暴地跳起來,對準氣象衛星猛撲過去?伤睦镏,氣象衛星站設在離地面三百公里的高空,他再蹦跳也不管用。這句寫出了臺風的狂暴,請你再讀一讀,你讀懂了什么?
3、出示句子:他感到有點累,正想歇歇腳,無意中發現氣象衛星仍然緊緊地跟蹤著自己。
(1)老師也是找到的這一部分,我也想讀給大家聽聽。
師讀漏掉“無意中”、“緊緊地”,行嗎?
(2)體會臺風滿以為把衛星甩掉了,但衛星卻不放松地緊跟它。
4、讀好對話。
出示對話:
“哼,我要把你甩掉!”
“想甩掉我?沒門兒!”氣象衛星用嘲笑的口氣對他說。
5、過渡:最后臺風甩掉衛星了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出示句子::“哈!這里的人們早就知道你快要來了。”氣象衛星自豪地說,“每隔二十五分鐘,我就向他們報告一次你的行蹤!
(1)抓“自豪”。氣象衛星為什么會“自豪”?
(2)人們早就知道臺風會來了,可是他們仍然能-----用一個詞來形容?(談笑風生)
(3)理解“談笑風生”并用這個詞造句。
(4)指導朗讀“臺風暴跳如雷,像頭瘋狂的巨獸,呼呼地向著城市撲去,可是他很快發現,堤壩筑高了,樹木撐牢了,人們談笑風生,一點也不驚慌!
6、出示句子:氣象衛星迅速地轉過身,有緊緊地跟蹤者,監視著……
從中可以看出什么?
7、看來,氣象衛星確實應該自豪,因為他的工作幫助人們戰勝了臺風,我們再也不怕臺風帶來的災難了。氣象衛星為我們為類做出了這樣大的貢獻,有什么話對它說嗎?你有什么話要對制造它的科學家說嗎?
三、分角色朗讀,角色表演。
四、知識拓展,布置作業。
完成課后第五題:你還想知道哪些人造衛星?選擇一個做點研究,再把結果跟同學們交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