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教學設計(精選12篇)
《天路》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結合歌詞后的文字理解“天路”的設計及建設之難,了解“天路”的含義。體會青藏鐵路建成后藏族同胞歡欣鼓舞的心情。
3、學習運用課外搜集的資料,充實拓展文本,培養搜集資料和整理資料的能力。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看到“路”字,你聯想到什么?可以是一個詞、一句話,也可以是一首詩。
一、課題入手,展開聯想:
1、板書“天路”,看到這個題目,你聯想到什么?
3、小結單元“金鑰匙”:很多課文的題目很精彩,不但簡潔、鮮明,而且能啟發讀者聯想到很多事情。
二、學習第一、二節,體會“盼”。
1、聽配樂示范讀第1、2節,張開想象的翅膀,說一說:聽了這兩節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ㄒ粋小女孩站在青青的牧場、高高的山崗盼望鐵路修到家鄉。)
2、自讀,畫一畫:你從哪兒看出了“盼”?(清晨、黃昏不僅僅是一天,而是說朝思暮想,日盼夜想。神鷹披著霞光飛過藍天的形象,也表達這種盼望之情。)
3、進而探究:這是一片怎樣的土地?當我們走近它時,你會更加了解他們的期盼。(多媒體展示青藏高原的圖片)
結合你查找的資料,說說你對西藏、對青藏高原的了解。(主要說說“世界屋脊”的高度,地理環境的惡劣。修鐵路的種種困難。)
4、指導有感情朗讀:在這樣一個遼遠的邊疆地區,偏僻的雪域高原,修成一條鐵路,對他們來說,是多么大的期盼啊!把自己當成這片土地上的一分子,將你們的期盼用聲音表現出來。
過渡語:前兩個小節,同學們讀出了一個“盼”字,老師覺得十分貼切,那么如果要將后三個小節也讀成一個字,你覺得會是哪個字呢?
三、學習第三、四、五節,理解“贊”(喜)
1、學生自讀3、4、5小節,在旁邊標注一個字
2、交流:喜、歡、暖、康……
3、引讀3—5節:不管是歡、是暖還是喜,這一切都是因為——青藏鐵路修成了,從哪個詞知道已經建成了呢?(看那)讀——那是一條怎樣的路呢——
4、出示青藏鐵路線路圖,學習簡介中的第一段,結合課外搜集的`資料了解這條路的基本情況。
5、青藏鐵路為什么被稱為“天路”呢?(大致抓。1、它建在“世界屋脊”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2、它在幾乎不能修路的地方建成了,還創造了許多“世界之最”。)
6、這條路給人們帶來了什么?(結合文本說:促進團結,帶來經濟繁榮、促進社會發展……)
7、讀簡介最后一段,拓展說話:
那是一條團結路,
各族兒女歡聚一堂。
那是一條路,
8、課件展示青藏鐵路圖片,教師配樂激情朗誦:這就是綿延1956千米的青藏鐵路,它突破了青藏高原的“生命禁區”,它離藍天靠得最近,它使拉薩與北京的路途只在朝夕,讓青藏高原的歸途從此風雨無阻……
9、配樂朗誦3、5小節后,教師小結:大家還讀出了一個“贊”字。
10、我們還應該贊美誰呢?
11、學習簡介第三段,結合多媒體了解這些“世界之最”
12、出示青藏鐵路工地上的一副對聯,談感受。
四、音樂中升華情感
1、配樂分角色朗讀詩歌
2、齊唱《天路》
3、小結:讓我們懷揣著天路帶給我們的自豪,懷揣著對鐵路建設者的由衷崇敬,將它們深深埋進我們的心窩,將來,這份情感會成為將來你們建設人生之路的不竭動力。
五、布置作業
1、登陸班級博客,自主閱讀這首詩歌;
2、跟帖,寫寫你的感受。
3、也可以發布你寫的小詩。
[板書設計]
天路
盼———(歡)贊(喜)
。ㄅ
團結路、發展路、幸福路
課后反思
《天路》這篇課文是新入選的篇目,文本離學生生活比較遠。雖然課本提供了《青藏鐵路簡介》做為補充資料,但僅憑這些文本內容和孩子的生活閱歷,是無法深入理解課文的。
因此,這堂課上,我嘗試著給學生提供解讀文本所需的廣闊的知識背景,如補充了青藏高原、青藏鐵路的圖片,青藏鐵路的路線圖,補充了幾個“世界之最”的圖片,這些資料有效地幫助學生感性認識修建鐵路之難,理解“天路”的含義,激發孩子的自豪感。
同時,我認為,孩子帶來的資源才是最廣闊的資源。搭建平臺,讓孩子來交流自己了解的情況,可以實現課堂資源的最大化和最優化。這堂課上,我也欣喜地看到孩子們不僅是查找了資料,也進行了有次序的歸類,能根據老師提供的話題,有條不紊的、簡潔明了地發表自己的看法。這和他們平時的閱讀積累是分不開的。
在拓展文本上,我做了這兩方面的嘗試,效果是比較滿意的,課堂效率也大大增強了。比較擔心的是,我不知道有沒有做到“文本拓展”不忘本,不知道有沒有做到立足文本這個要求,不知道是否有“喧賓奪主”的現象。
《天路》教學設計 篇2
教材分析:
本文是北師大版第八冊教材第10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篇課文是一篇新課文,在互聯網上都找不到本文的原文,教學設計網上也只能找到一篇,是第一次被北師大版教材錄用。課文與其它文章不同,它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屈塬作詞、印青作曲、歌唱家韓紅演唱的《天路》歌詞,第二部分為“[青藏鐵路簡介]”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青藏鐵路。
《天路》介紹了青藏鐵路稱為天路的原因。在高寒缺氧、自然環境惡劣生態環境脆弱、施工條件異常艱苦的條件下,我們的本部建設者們以他們的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個個世界難題,攻克了國際性技術難關,修筑了青藏鐵路的故事。字里行間飽含了對西部建設者們的歌頌與贊美。旨在讓學生感受新一代建設者遇到的困難及克服困難的艱巨與頑強毅力。
教學目標:
1、認字11個,寫字8個,并理解“神鷹、祥云、巨龍、神奇”等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結合歌詞后的文字理解“天路”修筑之艱難,理解解“天路”的真正含義。感悟建設者遇到的困難以及克服困難的艱巨與頑強毅力。
教學重難點:結合簡介理解“天路”的設計及建設之難,了解“天路”的含義。感悟建設者遇到的困難以及克服困難的艱巨與頑強毅力。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的生活中都有哪些路?
生:水泥路、柏油路、高速公路、石子路、泥巴路……
師:孩子們真是見多識廣,說了這么多你們知道的路。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認識一條與眾不同的路。它猶如一條巨龍,穿過崇山峻嶺,越過草原戈壁,跨過鹽湖沼澤,奔騰在莽莽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人們驚嘆地稱它為:天路。(師指課題,生齊讀。)
二、質疑:
師:看到這個課題,你們有什么疑問嗎?
生:“天路指哪條路?”
“這是一條怎樣的路?”
“為什么稱這條路為天路?”
“通過天路真能上天嗎?”
“天路是怎樣修建的?”
“天路在哪兒?”
……
三、解決生字詞:
師:剛才孩子們讀的時候,老師發現一些詞語孩子們還讀得不準確,誰愿意當小老師,教大家讀一讀。
四、初讀課文:
師:下面請孩子們翻開書,看看今天我們學習的這首詩歌與我們之前學過的詩歌有什么不同?
師:對,為了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這首詩歌,這也是我們這篇課文要學習的內容。請孩子們自由地讀一讀整篇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五、觸摸歌詞
1、指名讀歌詞的前三節,你從中讀懂了什么?誰來說一說作者的美好愿望?
2、作者的家鄉有什么特點?(課件:青藏高原的圖片)
3、帶著虔誠指名讀這三小節
4、作者的理想實現了嗎?從哪個詞語你知道的?
5、指名讀歌詞后兩小節。
6、齊讀歌詞。
六、老師小結
從“盼望”到“看到”,中間歷時半個世紀之久。同學們想不想知道這究竟是一條什么樣的路?程老師將與你們一起在明天的課上去認識它的神奇。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要想富,先修路。”西藏地處祖國的邊疆,雖有青青的牧場,卻被高高的山崗擋住了發展之路。藏族同胞有一個共同的心愿,誰來虔誠地說一說。他們的愿望實現了嗎?那條鐵路就是?(青藏鐵路)它的通車日期是什么時候?(2006年7月1日)
美夢成真是件多么幸福的事,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開頭的詩歌。女同學讀歌詞的前三節,男同學讀歌詞的后兩節。
二、教授新課
(一)為什么稱為天路
1、青藏人民把青藏鐵路比喻為一條神奇的“天路”(板書:天路),這里我們的問題產生了。指名提出問題。同學們,一談到“天”,給你什么感覺?(板書高、長、難、美……)青藏鐵路是一條神奇的天路,它一定具有與天相似的特點。下面請同學們自由地讀“青藏鐵路簡介”部分,并結合前面的歌詞思考:你從文章的哪些地方體會到青藏鐵路是一條神奇的天路。請拿出你們的筆,寫下你們的理解,做好閱讀中的批注。
2、寫好之后,同桌之間互相交流一下批注。我們要學會將自己的批注與同學交流,并及時修改補充。
3、學生匯報“為什么稱青藏鐵路是‘天路’”老師總結。
(板書:海拔之高、線路之長、修建之難、作用之大……)
(1)海拔高
從課文的哪些語句能體會到青藏鐵路海拔高?指名讀一讀。
。2)線路長
全長1956千米,是世界上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猶如一條巨龍。(課件:青藏鐵路地圖)
。3)修建難
你從哪里體會到修建青藏鐵路很艱難?(課件:青藏的惡劣環境圖片)
指名讀一讀。再請一位同學帶我們一起感受一下青藏高原惡劣的地理環境。
總結前面三點:誰能用關聯詞語“因為……所以……”來說一說。
。4)意義美
還有沒有同學有更獨道的理解?
。ㄒ驗榍嗖罔F路修建的意義美——帶藏族人民走進人間天堂,所以稱它為天路。)
結合最后一自然段理解青藏鐵路建成的重大戰略意義。正因為如此,這條鐵路又被各族人民譽為什么路?(板書“團結路、發展路、幸福路)
其實這條路不僅僅帶來了藏族團結、發展、幸福,我們來看看圖片,請你想想它還是一條什么路?請同學說一說并上黑板板書。
(二)感受困難及精神
過渡:這樣的一條幸福路、團結路、發展路、親情路、關愛路,是誰決策修建的呢?指名讀一讀該句子,我們還要感謝誰呢?文中哪兒寫到了這些英雄們?指名讀一讀。他們是以什么樣的精神修筑鐵路的?(板書:腳踏實地、開拓進。
1、感受設計之艱難
2、感受修建之艱難(修路圖片)
老師當筑路工人的親人,與準備去筑路的工人——學生談話。
青藏修路的筑路工人用鋼鐵般的意志,僅用了四年時間就完成了這條鋼鐵大動脈的修建,不僅如此,他們還創造了九個世界之最。(指名讀文中“世界之最”)他們的那種挑戰困難、勇創一流的精神更應該令我們學習。(板書:挑戰困難、勇創一流)
讓我們懷著崇敬之情再讀第三自然段。
(三)歌曲中升華感悟
同學們,2001年春天,青藏鐵路正在緊張地建設時,一位叫拉姆的藏族老阿媽激動地對正在采訪的詞曲作家屈塬、印青說:“青藏鐵路是共產黨為我們藏族人民修的天路!多少年來,我們西藏人民就一直渴望能有一條通往遠方的路,這條路可以帶我們走出貧窮,走出落后,走向富裕,走向北京。”老阿媽的一席話,讓兩位詞曲作家心情非常激動。幾天之后,經過幾十次反復修改,一首專門歌頌青藏鐵路的歌曲《天路》很快就創作出來了,就是我們課文開頭的那段。它的詞作者:屈塬,曲作者:印青。我們一起來用心聆聽。聽完后,將你們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自由地說一說。
老師引讀整首歌詞。
。ㄋ模┱n堂小結
三、作業:我是小小導游員,寫好青藏鐵路導游詞
五、拓展
推薦閱讀《詹天佑》
《天路》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會認16個字,會寫8個生字,學習示字旁和大字頭。
2、理解“神鷹、祥云、巨龍、神奇”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
3、體會青藏鐵路建成通車后藏族同胞歡欣鼓舞的心情。
教學重點:
學習課文生字新詞識記生字
教學難點:
理解“天路”的建設之難,了解“天路”的含義。體會青藏鐵路建成后藏族同胞歡欣鼓舞的心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質疑導入:
看到這個課題,你們有什么疑問嗎?
生:“天路指哪條路?”
“為什么稱這條路為‘天路’?”
師: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認識一條與眾不同的路。它猶如一條巨龍,穿過崇山峻嶺,越過草原戈壁,跨過鹽湖沼澤,奔騰在莽莽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人們驚嘆地稱它為:天路。(師指課題,生齊讀。)
二、初讀課文,標畫出課文的生字、新詞
1.聽課文錄音,聽準字音。
2.自由地初讀課文,找出課后的生字,圈一圈。
3.分小組自學生字,互相正音。
三、識字
1、出示要認識的字詞卡,學生齊讀。
2、小組合作,用自己的方法記住生字字形。
3、交流匯報識字方法。
4、教師指導難記的字。
四、寫字
1、出示要書寫的8個生字,學生認讀。
2、用這8個生字組詞。
3、學生分析只記生字的字形。
4、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字形,思考:要寫好這些字,應該注意那一筆
5、學生匯報,結合回答,電腦演示筆順。
6、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講評學生書寫。
五、作業
1.書寫生字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出示本課重點詞語,要求學生會認讀,會理解。
二、熟讀課文,準確流利
1.練習把課文讀流利,讀準確。
2..檢查朗讀課文。
三、理解課文,讀出感情。
師:下面請孩子們翻開書,看看今天我們學習的這首詩歌有什么不同?
讀完之后思考:為什么青藏鐵路被稱為“天路”?你們從課文中都讀明白了什么?
1、生暢所欲言,并結合課后簡介和學生找的關于青藏高原和青藏鐵路的資料,讓學生理解青藏高原自然條件的艱苦,海拔之高,給青藏鐵路的修筑帶來了許多困難。重點體會一個“難”字。
2、過渡:但在如此困難的條件下,我們的修路隊伍敢于挑戰困難,創造了一個個奇跡,將鐵路到了青藏高原。所以在人們心目中,這是一條怎樣的路?
生:神奇的路。
師板書,生看大屏幕,齊讀這句話:“這是一條神奇的天路!
理解詞語“神奇”(神圣奇特)
師:課文中那些句子能體現天路的神圣奇特?請孩子們再讀詩歌,勾畫出最能表現天路神奇的句子,并做好旁批。(為什么這些句子能表現出天路的神奇)
3、根據學生的`匯報,隨機講解詩歌的各個小節中的句子。
(1)生:我找到了第一小節的“看到神鷹披著那霞光”“像一片祥云飛過藍天”(學生談感受,為什么覺得這兩句能表現出天路的神奇)
師:這崇山峻嶺只有神鷹才能飛過,但青藏鐵路修到了這;這天路像祥云飛過了無人區,來到了藏族人民面前,這條路神奇嗎?
生:神奇。
師指大屏幕:“這是一條——”“神奇的天路”
(2)生:我找到了第二小節的“像一條巨龍翻山越嶺”。
師:是啊,這條青藏鐵路就猶如一條巨龍,突破重重困難,穿過崇山峻嶺,越過草原戈壁,跨過鹽湖沼澤,來到了青藏高原。(師一邊描述一邊播放圖片)這條路神奇嗎?
。3)孩子們,還有那一小節和這個小節相似?(第四小節)
師:你認為這兩個相似的小節所表達的藏族人民的心情是一樣的嗎?
生:不一樣。一個是“盼望”一個是“看那”。
師:你很會讀書,體會得很細致。
師:孩子們,你們能用你們的朗讀表達出藏族人民盼望的心情,以及修通鐵路之后欣喜的心情嗎?(能)
師:為什么藏族人民要這樣稱呼青藏鐵路?
生:因為青藏鐵路促進了藏族人民與其他各族人民的交流和友誼,促進了西藏的經濟繁榮和社會發展。
師:你說得真好,這青藏鐵路促進了藏族人民和外界的交流,促進了西藏的經濟繁榮和社會發展。讓藏族人民從此過上了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仿佛把藏族人民帶進了——(人間天堂)
師播放圖片。“孩子們,帶著這種感受,我們一起來讀讀,用你們的朗讀,讓老師感受到藏族人民的欣喜和激動。
孩子們,這神奇的天路,帶領著藏族人民走進人間天堂,從此過著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人們懷著這樣的心情將這首詩歌譜寫成了一首歌曲.
《天路》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嘗試背誦課文。
2、結合歌詞后的文字理解“天路”的設計及建設之難,了解“天路”的含義。體會青藏鐵路建成后藏族同胞歡欣鼓舞的心情。
3、學習運用課外搜集的資料,充實拓展文本,培養搜集資料和整理資料的能力。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看到“路”字,你聯想到什么?可以是一個詞、一句話,也可以是一首詩。
一、課題入手,展開聯想:
1、板書“天路”,看到這個題目,你聯想到什么?
3、小結單元“金鑰匙”:很多課文的題目很精彩,不但簡潔、鮮明,而且能啟發讀者聯想到很多事情。
二、學習第一、二節,體會“盼”。
1、示范讀第1、2節,張開想象的翅膀,說一說:聽了這兩節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ㄒ粋小女孩站在青青的牧場、高高的山崗盼望鐵路修到家鄉。)
2、自讀,畫一畫:你從哪兒看出了“盼”?(清晨、黃昏不僅僅是一天,而是說朝思暮想,日盼夜想。神鷹披著霞光飛過藍天的形象,也表達這種盼望之情。)
3、進而探究:這是一片怎樣的土地?當我們走近它時,你會更加了解他們的期盼。(多媒體展示青藏高原的圖片)
結合你查找的資料,說說你對西藏、對青藏高原的了解。(主要說說“世界屋脊”的高度,地理環境的惡劣。修鐵路的種種困難。)
4、指導有感情朗讀:在這樣一個遼遠的邊疆地區,偏僻的雪域高原,修成一條鐵路,對他們來說,是多么大的期盼啊!把自己當成這片土地上的一分子,將你們的期盼用聲音表現出來。
過渡語:前兩個小節,同學們讀出了一個“盼”字,老師覺得十分貼切,那么如果要將后三個小節也讀成一個字,你覺得會是哪個字呢?
三、學習第三、四、五節,理解“贊”(喜)
1、學生自讀3、4、5小節,在旁邊標注一個字
2、交流:喜、歡 、暖、康……
3、引讀3—5節:不管是歡、是暖還是喜,這一切都是因為——青藏鐵路修成了,從哪個詞知道已經建成了呢?(看那)讀——那是一條怎樣的路呢——
4、出示青藏鐵路線路圖,學習簡介中的第一段,結合課外搜集的資料了解這條路的基本情況。
5、青藏鐵路為什么被稱為“天路”呢?(大致抓。1、它建在“世界屋脊”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2、它在幾乎不能修路的地方建成了,還創造了許多“世界之最”。)
6、這條路給人們帶來了什么?(結合文本說:促進團結,帶來經濟繁榮、促進社會發展……)
7、讀簡介最后一段,拓展說話:
那是一條團結路,
各族兒女歡聚一堂。
那是一條 路,
。
8、課件展示青藏鐵路圖片,教師配樂激情朗誦:這就是綿延1956千米的青藏鐵路,它突破了青藏高原的“生命禁區”,它離藍天靠得最近,它使拉薩與北京的路途只在朝夕,讓青藏高原的歸途從此風雨無阻……
9、配樂朗誦3、5小節后,教師小結:大家還讀出了一個“贊”字。
10、我們還應該贊美誰呢?
11、學習簡介第三段,結合多媒體了解這些“世界之最”
12、出示青藏鐵路工地上的一副對聯,談感受。
四、音樂中升華情感
1、配樂分角色朗讀詩歌
2、齊唱《天路》
3、小結:讓我們懷揣著天路帶給我們的自豪,懷揣著對鐵路建設者的由衷崇敬,將它們深深埋進我們的心窩,將來,這份情感會成為將來你們建設人生之路的不竭動力。
[板書設計]
天路
盼 ——— (歡)贊(喜)
(暖)
團結路、發展路、幸福路
《天路》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 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 結合歌詞后的文字理解青藏鐵路修建的艱難以及修建成功的重大意義,體會黨對西藏人民的關懷之情。
3.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黨對西藏人民的關懷之情以及青藏鐵路修建成功的重大意義。
2. 學習設計者和施工者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開拓進取的科學精神。
教學準備:歌曲:《天路》,青藏高原的風景圖片,修建青藏鐵路的相關視頻。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1.欣賞視頻,說說你看懂了些什么。(課件播放)
2.認識天路:欣賞青藏鐵路的圖片,用一個詞或一句話概括你看到了一條怎樣的鐵路。(課件出示)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生詞
1.盡情的讀課文,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認讀詞語(課件出示)
雪域 缺氧 奔赴 譽為 阻礙 遷徙
崇山峻嶺 翻山越嶺 開拓進取 歡聚一堂
3.指導書寫,重點指導“徹”(課件出示生字)
三.潛心品文
(一)品讀歌詞
1.欣賞歌曲《天路》(課件播放)
2.這首歌的名字就叫《天路》,聽出來它唱的是什么了嗎?
3.品味歌詞,說說你從歌詞中體會到了什么?
他們的愿望實現了嗎?你從哪知道的?
4.,從盼望修路到愿望實現,藏族人民感受到了吉祥,安康和幸福,讓我們一起幸福的讀一讀歌詞,注意讀出歌詞的節奏美。
(二)學習課文部分
1.指名4位同學讀課文簡介部分,要求:聲音洪亮,準確流利.其他同學邊聽邊把每一段中你認為重要的句子找出來,用“--”畫出來。
2.第一段中你畫出的是哪個句子?學生交流(課件出示)
齊讀這個句子,注意讀好老師用紅色表示的這四個動詞。這是一個比喻句,你能說說把什么比作什么了嗎?
從這個比喻句中感受到了什么?你能把青藏鐵路的壯觀氣勢讀出來嗎?(指導朗讀)從這個比喻句中,我們也知道了青藏鐵路被人們稱作天路的原因,誰能說一說?(青藏高原海拔高,被人們稱為世界屋脊,在青藏高原上修建的鐵路由于海拔高,線路長,因此,人們驚嘆的稱它為的天路。)
觀看課件感受青藏鐵路穿山越嶺的壯觀氣勢。(課件出示)
3如此壯觀的天路,在修建的過程中一定遇到了許多的困難,你能從課文中找到,并試著自己概括出來嗎?
4.的確,在青藏高原修建鐵路,這項工程任務艱巨,要求很高,難度很大,面對重重困難,我們的建設者們退縮了嗎?(沒有) 你從哪知道的?能把你的感受讀給大家聽嗎?(指名朗讀第三段課文)
面對重重困難,他們想到了黨中央,國務院的重托,想到了全國人民的信任,更想到了西藏人民的殷切盼望。因此,他們心中堅定著一個信念:一定要把鐵路修到拉薩去。ㄇ鞍氩糠忠x的再堅定一些)我們的設計者和建設者們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挑戰困難,以腳踏實地,開拓進取的科學精神克服困難,創造了許多“世界之最”。(這部分要讀的再自豪一些)全班起立齊讀第三段。
你能自豪地把這些“世界之最”介紹給在座的老師和同學們嗎?(出示課件,學生上臺介紹)
5.青藏鐵路的建成,溝通了西藏,青海和內地的聯系,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此時西藏人民心情怎樣?全國上下又是怎樣的一幅歡慶場面呢?
請大家觀看一段視頻,來感受那激動人心的時刻。(課件播放視頻)能用一個詞描述一下你看到的場面嗎?
青藏鐵路的建成到底有哪些重大意義呢?
因此,這條路還能叫什么路?請同學們一起大聲的說出來(教師相機板書)
請大家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齊讀課文最后一段。
四.總結升華
1.青藏鐵路猶如一條巨龍奔騰在莽莽的“世界屋脊”上,為藏族人民帶來了吉祥,安康,富裕和幸福,被人民譽為天路。除了海拔高,線路長,還因為這是一條通向富裕,通向文明,通向天堂的路。
假設你們都是可愛的藏族小朋友,當你們得知青藏鐵路建成通車的好消息后,最想說點什么,做點什么?(教師采訪)
2.想不想用歌聲來表達你們此時此刻的心情?現在就讓我們一起隨著歌,踏上神奇的天路,坐上這趟列車去拜訪神秘的青藏高原吧。úシ鸥枨,出示青藏高原風景圖)
板書設計
盼望修路
天路面對困難 團結路
世界之最 發展路
重大意義 幸福路
《天路》教學設計 篇6
教材分析:
本文是北師大版第八冊教材第10單元的第一篇課文。課文與其它文章不同,第一部分為《天路》歌詞,第二部分為“[青藏鐵路簡介]”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青藏鐵路。《天路》介紹了青藏鐵路稱為天路的原因。在高寒缺氧、自然環境惡劣生態環境脆弱、施工條件異常艱苦的條件下建成后藏族同胞歡欣鼓舞的心情。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結合歌詞后的文字理解“天路”的含義。感受天路修建之難,意義之大。
3、體會青藏鐵路建成后藏族同胞歡欣鼓舞的心情。
教學重難點:
結合《青藏鐵路簡介》理解“天路”的含義,了解青藏鐵路建成的歷史意義。
教學準備:課件及課外收集有關青藏鐵路的資料
教學課時:一課時
設計理念:
通過聽、看、讀、唱,給孩子們創設一個良好的情景,使孩子們將自己手中的資料融入到文本中,通過不同形式的讀來感悟青藏鐵路建成后人們歡欣鼓舞的心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課前欣賞視頻《火車帶我去拉薩》
2、由課前活動引入課題-----天路。
今天,老師帶同學們一起認識這條與眾不同的路,她猶如一條巨龍穿過崇山峻嶺,越過草原戈壁,跨國鹽湖沼澤,奔騰在茫茫的青藏高原上,人們驚嘆的稱它為“天路”。
二、課題質疑:
1、看到這個課題,同學們有什么問題要提嗎?
2、鼓勵提問題的學生。
三、展示資料,引導整理資料,進行學法指導。
1、學生展示收集資料。
2、引導整理手中的資料。
一類是:青藏高原惡劣的環境。(課件出示有關惡劣環境詞語)
一類是:青藏鐵路世界之最。(課件出示)
四、結合資料及簡介理解“天路”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簡介部分,思考:你從那些地方體會到青藏鐵路是一條神奇的天路?圈一圈、畫一畫,在書中做批注。
2、學生回報
3、教師相機總結。
青藏鐵路海拔之高、線路之長、修建之難、作用之大……所以我們稱它為“天路”。 (ppt課件,感受天路)
4、說話練習:理解青藏鐵路為什么被稱為“天路”?
誰能用關聯詞語“因為……所以……”來說一說青藏鐵路為什么被稱其為“天路”呢?。
五、品讀歌詞。
1、聽錄音范讀,感知十個情感
2、指名讀歌詞1、2節,說一說這兩個小節表達了作者怎樣的美好愿望?(盼)
3、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4、感情朗讀1、2小節,讀出期盼之情。
5、帶著虔誠指名讀這3、4、5小節。誰能用一個字來概括?
6、 體會意義之大 。欣賞圖片體會藏族人民歡欣鼓舞的心情
7、感情朗讀,讀出贊美歡欣鼓舞的心情
拓展: 請你想想它還是一條什么路?
8、感情朗讀全文。(范讀-齊讀-男女生分組讀)
六、總結全文。
七、升華感情,欣賞《天路》mtv,師生唱
板書設計:
盼
天路 團結路、發展路、幸福路
贊
《天路》教學設計 篇7
教材分析
本文是北師大版第八冊教材第10單元的第一篇課文。課文與其它文章不同,第一部分為《天路》歌詞,第二部分為“[青藏鐵路簡介]”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青藏鐵路。《天路》介紹了青藏鐵路稱為天路的原因。在高寒缺氧、自然環境惡劣生態環境脆弱、施工條件異常艱苦的條件下建成后藏族同胞歡欣鼓舞的心情。
教學目標
1、認字11個,寫字8個,并理解“神鷹、祥云、巨龍、神奇”等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結合歌詞后的文字理解“天路”修筑之艱難,理解解“天路”的真正含義。感悟建設者遇到的困難以及克服困難的艱巨與頑強毅力。
教學重點
結合《青藏鐵路簡介》理解“天路”的含義,了解青藏鐵路建成的歷史意義。
教學難點
積累課文中的好詞好句,能找出課文中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方法的句段,并能體會作者使用這些修辭方法的用意,感受本文“文字優美、意境清新”的特點。結合平時學生作文中詞語貧乏、句式老套的毛病,鼓勵學生在積累的基礎上學習模仿造句、寫話。
教具準備
課件及課外收集有關青藏鐵路的資料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方法
三疑三探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審題設疑
1、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的生活中都有哪些路?
生:水泥路、柏油路、高速公路、石子路、泥巴路……
師:孩子們真是見多識廣,說了這么多你們知道的路。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認識一條與眾不同的路。它猶如一條巨龍,穿過崇山峻嶺,越過草原戈壁,跨過鹽湖沼澤,奔騰在莽莽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人們驚嘆地稱它為:天路。(師指課題,生齊讀。)
二、質疑:
師:看到這個課題,你們有什么疑問嗎?
放手讓學生自主質疑,教師隨機梳理歸納出學習本篇課文所要探究的重點問題。
生:“天路指哪條路?”
“這是一條怎樣的路?”
“為什么稱這條路為天路?”
“通過天路真能上天嗎?”
“天路是怎樣修建的?””
三、解決生字詞:初讀感知
1、自讀要求
把課文讀通、讀順、讀準;利用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掌握生字理解新詞,并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
2、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朗讀課文,完成自讀提示。
3、解決字詞障礙
課文中的字、詞你會讀嗎?老師請同學來讀一讀。
小黑板出示:
雪域、橫貫、崇山峻嶺、氧氣、奔赴、譽為、沼澤
B、注意區分下列形近字
岡—崗漫—慢嶺—玲澤—擇礙——得徹—砌
C、課文中還出現了一些比較難讀的字詞,誰想當小老師帶領大家讀一讀?
讀通課文
課文里的字詞同學們都掌握了,相信課文也會讀得不錯,現在讓我們讀讀課文吧!
指名分節讀課文,要求學生認真傾聽,及時糾錯,達到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的要求。
四、初讀課文:
1、指名讀歌詞的前三節,你從中讀懂了什么?誰來說一說作者的美好愿望?
2、作者的家鄉有什么特點?(課件:青藏高原的圖片)
3、帶著虔誠指名讀這三小節
4、作者的理想實現了嗎?從哪個詞語你知道的?
5、指名讀歌詞后兩小節。
6、齊讀歌詞。
五、老師小結
從“盼望”到“看到”,中間歷時半個世紀之久。同學們想不想知道這究竟是一條什么樣的路?老師將與你們一起在明天的課上去認識它的神奇。
《天路》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結合歌詞后的文字理解“天路”的設計及建設之難,了解“天路”的含義。體會青藏鐵路建成后藏族同胞歡欣鼓舞的心情。
3、學習運用課外搜集的資料,充實拓展文本,培養搜集資料和整理資料的能力。
教學過程:[課前談話]
看到“路”字,你聯想到什么?可以是一個詞、一句話,也可以是一首詩。
一、課題入手,展開聯想:
1、板書“天路”,看到這個題目,你聯想到什么?
3、小結單元“金鑰匙”:很多課文的題目很精彩,不但簡潔、鮮明,而且能啟發讀者聯想到很多事情。
二、學習第一、二節,體會“盼”。
1、聽配樂示范讀第1、2節,張開想象的翅膀,說一說:聽了這兩節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一個小女孩站在青青的牧場、高高的山崗盼望鐵路修到家鄉。)
2、自讀,畫一畫:你從哪兒看出了“盼”?(清晨、黃昏不僅僅是一天,而是說朝思暮想,日盼夜想。神鷹披著霞光飛過藍天的形象,也表達這種盼望之情。)
3、進而探究:這是一片怎樣的土地?當我們走近它時,你會更加了解他們的期盼。(多媒體展示青藏高原的圖片)
結合你查找的資料,說說你對西藏、對青藏高原的了解。(主要說說“世界屋脊”的高度,地理環境的惡劣。修鐵路的種種困難。)
4、指導有感情朗讀:在這樣一個遼遠的邊疆地區,偏僻的雪域高原,修成一條鐵路,對他們來說,是多么大的期盼!把自己當成這片土地上的一分子,將你們的期盼用聲音表現出來。
過渡語:前兩個小節,同學們讀出了一個“盼”字,老師覺得十分貼切,那么如果要將后三個小節也讀成一個字,你覺得會是哪個字呢?
三、學習第三、四、五節,理解“贊”(喜)
1、學生自讀3、4、5小節,在旁邊標注一個字
2、交流:喜、歡 、暖、康……
3、引讀3—5節:不管是歡、是暖還是喜,這一切都是因為——青藏鐵路修成了,從哪個詞知道已經建成了呢?(看那)讀——那是一條怎樣的路呢——
4、出示青藏鐵路線路圖,學習簡介中的第一段,結合課外搜集的資料了解這條路的基本情況。
5、青藏鐵路為什么被稱為“天路”呢?(大致抓。1、它建在“世界屋脊”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2、它在幾乎不能修路的地方建成了,還創造了許多“世界之最”。)
6、這條路給人們帶來了什么?(結合文本說:促進團結,帶來經濟繁榮、促進社會發展……)
7、讀簡介最后一段,拓展說話:
那是一條團結路,
各族兒女歡聚一堂。
那是一條 路,
。
8、課件展示青藏鐵路圖片,教師配樂激情朗誦:這就是綿延1956千米的青藏鐵路,它突破了青藏高原的“生命禁區”,它離藍天靠得最近,它使拉薩與北京的路途只在朝夕,讓青藏高原的歸途從此風雨無阻……
9、配樂朗誦3、5小節后,教師小結:大家還讀出了一個“贊”字。
10、我們還應該贊美誰呢?
11、學習簡介第三段,結合多媒體了解這些“世界之最”
12、出示青藏鐵路工地上的一副對聯,談感受。
四、音樂中升華情感
1、配樂分角色朗讀詩歌
2、齊唱《天路》
3、小結:讓我們懷揣著天路帶給我們的自豪,懷揣著對鐵路建設者的由衷崇敬,將它們深深埋進我們的心窩,將來,這份情感會成為將來你們建設人生之路的不竭動力。
五、布置作業
推薦閱讀:《青藏鐵路禮贊》
1、登陸班級博客,自主閱讀這首詩歌;
2、跟帖,寫寫你的感受。
3、也可以發布你寫的小詩。
[板書設計]
天路
盼 ——— (歡)贊(喜)
。ㄅ
團結路、發展路、幸福路
課后反思
《天路》這篇課文是新入選的篇目,文本離學生生活比較遠。雖然課本提供了《青藏鐵路簡介》做為補充資料,但僅憑這些文本內容和孩子的生活閱歷,是無法深入理解課文的。
因此,這堂課上,我嘗試著給學生提供解讀文本所需的廣闊的知識背景,如補充了青藏高原、青藏鐵路的圖片,青藏鐵路的路線圖,補充了幾個“世界之最”的圖片,這些資料有效地幫助學生感性認識修建鐵路之難,理解“天路”的含義,激發孩子的自豪感。
同時,我認為,孩子帶來的資源才是最廣闊的資源。搭建平臺,讓孩子來交流自己了解的情況,可以實現課堂資源的最大化和最優化。這堂課上,我也欣喜地看到孩子們不僅是查找了資料,也進行了有次序的歸類,能根據老師提供的話題,有條不紊的、簡潔明了地發表自己的看法。這和他們平時的閱讀積累是分不開的。
在拓展文本上,我做了這兩方面的嘗試,效果是比較滿意的,課堂效率也大大增強了。比較擔心的是,我不知道有沒有做到“文本拓展”不忘本,不知道有沒有做到立足文本這個要求,不知道是否有“喧賓奪主”的現象。
《天路》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會認16個字,會寫8個生字,學習示字旁和大字頭。
2、理解“神鷹、祥云、巨龍、神奇”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
3、體會青藏鐵路建成通車后藏族同胞歡欣鼓舞的心情。
教學重點:
學習課文生字新詞識記生字
教學難點:
理解“天路”的建設之難,了解“天路”的含義。體會青藏鐵路建成后藏族同胞歡欣鼓舞的心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質疑導入:
看到這個課題,你們有什么疑問嗎?
生:“天路指哪條路?”
“為什么稱這條路為‘天路’?”
師: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認識一條與眾不同的路。它猶如一條巨龍,穿過崇山峻嶺,越過草原戈壁,跨過鹽湖沼澤,奔騰在莽莽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人們驚嘆地稱它為:天路。(師指課題,生齊讀。)
二、初讀課文,標畫出課文的生字、新詞
1.聽課文錄音,聽準字音。
2.自由地初讀課文,找出課后的生字,圈一圈。
3.分小組自學生字,互相正音。
三、識字
1、出示要認識的字詞卡,學生齊讀。
2、小組合作,用自己的方法記住生字字形。
3、交流匯報識字方法。
4、教師指導難記的字。
四、寫字
1、出示要書寫的8個生字,學生認讀。
2、用這8個生字組詞。
3、學生分析只記生字的字形。
4、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字形,思考:要寫好這些字,應該注意那一筆
5、學生匯報,結合回答,電腦演示筆順。
6、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講評學生書寫。
五、作業
1.書寫生字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出示本課重點詞語,要求學生會認讀,會理解。
二、熟讀課文,準確流利
1.練習把課文讀流利,讀準確。
2..檢查朗讀課文。
三、理解課文,讀出感情。
師:下面請孩子們翻開書,看看今天我們學習的這首詩歌有什么不同?
讀完之后思考:為什么青藏鐵路被稱為“天路”?你們從課文中都讀明白了什么?
1、生暢所欲言,并結合課后簡介和學生找的關于青藏高原和青藏鐵路的資料,讓學生理解青藏高原自然條件的艱苦,海拔之高,給青藏鐵路的修筑帶來了許多困難。重點體會一個“難”字。
2、過渡:但在如此困難的條件下,我們的修路隊伍敢于挑戰困難,創造了一個個奇跡,將鐵路到了青藏高原。所以在人們心目中,這是一條怎樣的路?
生:神奇的路。
師板書,生看大屏幕,齊讀這句話:“這是一條神奇的天路!
理解詞語“神奇”(神圣奇特)
師:課文中那些句子能體現天路的神圣奇特?請孩子們再讀詩歌,勾畫出最能表現天路神奇的句子,并做好旁批。(為什么這些句子能表現出天路的神奇)
3、根據學生的匯報,隨機講解詩歌的各個小節中的句子。
(1)生:我找到了第一小節的“看到神鷹披著那霞光”“像一片祥云飛過藍天”(學生談感受,為什么覺得這兩句能表現出天路的神奇)
師:這崇山峻嶺只有神鷹才能飛過,但青藏鐵路修到了這;這天路像祥云飛過了無人區,來到了藏族人民面前,這條路神奇嗎?
生:神奇。
師指大屏幕:“這是一條——”“神奇的天路”
(2)生:我找到了第二小節的“像一條巨龍翻山越嶺”。
師:是啊,這條青藏鐵路就猶如一條巨龍,突破重重困難,穿過崇山峻嶺,越過草原戈壁,跨過鹽湖沼澤,來到了青藏高原。(師一邊描述一邊播放圖片)這條路神奇嗎?
。3)孩子們,還有那一小節和這個小節相似?(第四小節)
師:你認為這兩個相似的小節所表達的藏族人民的心情是一樣的嗎?
生:不一樣。一個是“盼望”一個是“看那”。
師:你很會讀書,體會得很細致。
師:孩子們,你們能用你們的朗讀表達出藏族人民盼望的心情,以及修通鐵路之后欣喜的心情嗎?(能)
師:為什么藏族人民要這樣稱呼青藏鐵路?
生:因為青藏鐵路促進了藏族人民與其他各族人民的交流和友誼,促進了西藏的經濟繁榮和社會發展。
師:你說得真好,這青藏鐵路促進了藏族人民和外界的交流,促進了西藏的經濟繁榮和社會發展。讓藏族人民從此過上了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仿佛把藏族人民帶進了——(人間天堂)
師播放圖片。“孩子們,帶著這種感受,我們一起來讀讀,用你們的朗讀,讓老師感受到藏族人民的欣喜和激動。
孩子們,這神奇的天路,帶領著藏族人民走進人間天堂,從此過著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人們懷著這樣的心情將這首詩歌譜寫成了一首歌曲.
板書設計:神奇——天路——天堂
《天路》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掌握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
2、結合歌詞后的文字理解“天路”的設計及建設之難,理解“天路”的含義。
3、通過學習,體會青藏鐵路建成后藏族同胞歡欣鼓舞的心情。
教學重難點:
1、理解“天路”的含義。
2、培養學生搜集資料和整理資料的能力。
教學準備:
1、學生搜集關于青藏鐵路的資料。
2、教師準備小黑板和多媒體資料。
課時設計:第二課時
設計意圖:
通過聽、讀、悟、唱四個方面給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情景,使孩子們將自己動手搜集到的資料融入到文本中,通過不同形式的“讀”來深刻感悟建成青藏鐵路后人們歡欣鼓舞的心情。讓動聽的歌、感人的故事和孩子們快樂的歌唱把這首詩歌表現得淋漓盡致。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孩子們觀看多媒體資料
2、觀看后談感受
二、帶著喜悅的心情齊讀全詩
三、悟課文:
1、師問:你知道當時工人們是在怎樣的條件下修建鐵路的嗎?
(生匯報搜集的資料,并感悟到當時環境的惡劣,修建的艱難。)
2、指明讀2、3小節談感想
1)生勾畫出如果鐵路修到我家鄉,給家鄉帶來的變化
2)教師導讀,生感悟青藏鐵路建成后會帶來的變化
3)從重點詞“盼望”中感悟人們對鐵路的渴望
3、師匯報搜集的資料,并用一個老兵的故事感染孩子們的心靈
4、男女生對比讀第2和第4自然段,體會人們實現愿望的心情
5、師加感嘆詞“啊”,生齊讀第5小節。讓學生體會鐵路修到我家鄉,人們的激動與開心。
四、觀看多媒體并齊唱《天路》
五、拓展:由“陸路、水路、航路、商路”聯想到知識的道路,祝福孩子們在“通往知識的天路”上快樂成長!
板書設計:
盼望
天路 看 —— 歡聚一堂 團結路、發展路、幸福路
人間天堂
《天路》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認字11個,寫字8個,并理解“神鷹、祥云、巨龍、神奇”等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結合歌詞后的文字理解“天路”的設計及建設之難,了解“天路”的含義。體會青藏鐵路建成后藏族同胞歡欣鼓舞的心情。
教學重難點:
結合簡介理解“天路”的設計及建設之難,了解“天路”的含義。體會青藏鐵路建成后藏族同胞歡欣鼓舞的心情。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你們都知道什么樣的路?
(師板書“天路”)
二、質疑:
看到這個課題,你們有什么疑問嗎?
(“天路指哪條路?”
“這是一條怎樣的路?”
“為什么稱這條路為‘天路’?”)
三、初讀課文:
師:下面請同學們翻開書,看看今天我們學習的這首詩歌與我們之前學過的詩歌有什么不同?(多了簡介。)
師:對,為了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這首詩歌,這也是我們這篇課文要學習的內容。請大家自由地讀一讀整篇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四、解決生字詞:
師:剛才你們讀的時候,老師發現一些詞語還讀得不準確,誰愿意當小老師,教大家讀一讀。
(課件出示詞語)
五、精讀課文:
師:同學們字音讀得真準確,下面我們將詞語放回課文中去,請大家再讀讀課文,讀完之后思考:為什么青藏鐵路被稱為“天路”?你們從課文中都讀明白了什么?
1、生暢所欲言,并結合課后簡介和學生找的關于青藏高原和青藏鐵路的資料,讓學生理解青藏高原自然條件的艱苦,海拔之高,給青藏鐵路的修筑帶來了許多困難。重點體會一個“難”字。
2、過渡:但在如此困難的條件下,我們的修路隊伍敢于挑戰困難,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把這幾乎不可能的事變成了現實,將鐵路嗅到了青藏高原。所以在人們心目中,這是一條怎樣的路?(神奇的路。)
師板書,生看大屏幕,齊讀這句話:“這是一條神奇的天路。”
理解詞語“神奇”(神圣奇特)
師:課文中那些句子能體現天路的神圣奇特?請同學們再讀詩歌,勾畫出最能表現天路神奇的句子,并做好旁批。(為什么這些句子能表現出天路的神奇)
3、根據學生的匯報,隨機講解詩歌的各個小節中的句子。
過渡:同學們讀得真好,老師被你們的朗讀深深地感染了。青藏鐵路終于在20xx年7月1日正式通車了,這神奇的鐵路克服了重重的困難,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來到了藏族人民面前。人們欣喜地稱它為“天路”。藏族人民還稱他為什么?(團結路、發展路、幸福路。)
師:為什么藏族人民要這樣稱呼青藏鐵路?
師這青藏鐵路促進了藏族人民和外界的交流,促進了西藏的經濟繁榮和社會發展。讓藏族人民從此過上了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仿佛把藏族人民帶進了——(人間天堂)
師:此時藏族人民是怎樣的心情?(高興、激動、欣喜、感恩……)
師播放圖片!皫е@種感受,我們一起來讀讀3、5小節,用你們的朗讀,讓老師感受到藏族人民的欣喜和激動!
六、總結:這神奇的天路,帶領著藏族人民走進人間天堂,從此過著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人們懷著這樣的心情將這首詩歌譜寫成了一首歌曲,想聽嗎?(想)
課件播放歌曲,學生跟唱
板書設計:
神奇——天路——天堂
《天路》教學設計 篇12
教材分析:
本文是北師大版第八冊教材第10單元的第一篇課文。課文與其它文章不同,第一部分為《天路》歌詞,第二部分為“[青藏鐵路簡介]”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青藏鐵路。《天路》介紹了青藏鐵路稱為天路的原因。在高寒缺氧、自然環境惡劣生態環境脆弱、施工條件異常艱苦的條件下建成后藏族同胞歡欣鼓舞的心情。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結合歌詞后的文字理解“天路”的含義。感受天路修建之難,意義之大。
3、體會青藏鐵路建成后藏族同胞歡欣鼓舞的心情。
教學重難點:
結合《青藏鐵路簡介》理解“天路”的含義,了解青藏鐵路建成的歷史意義。
教學準備:
課件及課外收集有關青藏鐵路的資料
教學課時:
一課時
設計理念:
通過聽、看、讀、唱,給孩子們創設一個良好的情景,使孩子們將自己手中的資料融入到文本中,通過不同形式的讀來感悟青藏鐵路建成后人們歡欣鼓舞的心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課前欣賞視頻《火車帶我去拉薩》
2、由課前活動引入課題—————天路。
今天,老師帶同學們一起認識這條與眾不同的路,她猶如一條巨龍穿過崇山峻嶺,越過草原戈壁,跨國鹽湖沼澤,奔騰在茫茫的青藏高原上,人們驚嘆的稱它為“天路”。
二、課題質疑:
1、看到這個課題,同學們有什么問題要提嗎?
2、鼓勵提問題的學生。
三、展示資料,引導整理資料,進行學法指導。
1、學生展示收集資料。
2、引導整理手中的資料。
一類是:青藏高原惡劣的環境。(課件出示有關惡劣環境詞語)
一類是:青藏鐵路世界之最。(課件出示)
四、結合資料及簡介理解“天路”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簡介部分,思考:你從那些地方體會到青藏鐵路是一條神奇的天路?圈一圈、畫一畫,在書中做批注。
2、學生回報
3、教師相機總結。
青藏鐵路海拔之高、線路之長、修建之難、作用之大……所以我們稱它為“天路”。(PPT課件,感受天路)
4、說話練習:理解青藏鐵路為什么被稱為“天路”?
誰能用關聯詞語“因為……所以……”來說一說青藏鐵路為什么被稱其為“天路”呢?。
五、品讀歌詞。
1、聽錄音范讀,感知十個情感
2、指名讀歌詞1、2節,說一說這兩個小節表達了作者怎樣的美好愿望?(盼)
3、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4、感情朗讀1、2小節,讀出期盼之情。
5、帶著虔誠指名讀這3、4、5小節。誰能用一個字來概括?
6、體會意義之大。欣賞圖片體會藏族人民歡欣鼓舞的心情
7、感情朗讀,讀出贊美歡欣鼓舞的心情
拓展:請你想想它還是一條什么路?
8、感情朗讀全文。(范讀—齊讀—男女生分組讀)
六、總結全文。
七、升華感情,欣賞《天路》mtv,師生唱
板書設計:
盼
天路團結路、發展路、幸福路
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