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大典教學設計(通用12篇)
開國大典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記敘了1949年10月1日北京舉行開國大典的盛況,表達了中國人民對新中國誕生無比自豪、激動的感情。
2、小組合作整理出課文的順序。按事情發展依次寫了“會前 典禮 閱兵式 群眾游行”四部分。
教學重點:讀熟課文,準確概括文章內容。
教學難點:領會課文準確用詞在表達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
設計思想:
通過課堂教學,目的讓學生掌握知識與能力,實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利用多媒體教學選取與課文有關的資料輔助互動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主體,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開發思維,積極探究問題,實現教學目標。
教材分析:
教材以分組的形式設計,本組的課文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感受真摯而強烈的感情,要求學生在閱讀時設身處地去讀,抓住重點的語句、段落多讀多想。《開國大典》這篇課文就是要學生設身處地去感受祖國誕生時的感情,引導學生熱愛祖國。
教學方法:閱讀指導法
教學用具:ppt課件、開國大典錄像。
教學過程:
一、引入教學
1、師:這是個個特殊的日子。(課件展示:1949年10月1日)特殊在哪呢?
(這一天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是我們國家的生日。從1949年10月1日這一天起,中國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壓迫,全中國人民翻身解放,當家做主人,過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
師:所以這一天對我們每一個中國人來講都是十分重要的。
師:這是一個特殊的地點。(課件展示:北京)它特殊在哪里呢?
(北京是中國首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心臟啊!)
(課件展示:開國大典)
教師引導學生理解“開國大典”的含義。(大典:盛大的典禮;開國:建立國家)
師:同學們,請你們用這三個詞來試著來說一句話。(課件強調:1949年10月1日 北京 開國大典)
師引導在“開國大典”前加上修飾語(形容詞)隆重、莊嚴。
師:帶著一份隆重,一份莊嚴,我們再讀課題,誰來?
指名、齊讀(指導學生讀出氣勢)
播放開國大典實錄。
師:看了開國大典你有哪些感受或有哪些話想說呢?
二、感知整體,梳理學路
師:參加開國大典的人員多,場面大,寫起來可不容易了,下面我們來看看我們的課文是怎么寫。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想一想文中寫了開國大典哪幾個激動人心的場面?(課件顯示問題)
生默讀課文。
小組討論。
指名交流。
(課件展示:典禮
閱兵式
群眾游行)
師:這幾個部分分別在哪些自然段?
三、讀中感受,提升能力
師:課文中還寫了大典之前的哪些內容?生自由讀課文,指名交流
(時間、地點和出席的人員。會場的布置。)
師:通過讀,了解了有哪些人參加了開國大典?參加開國大典的有領導,有……(師生合作讀)
師:在參加開國大典的人群中,最多的要數到工人和農民,在課文第4自然段中寫到……(師生合作讀)
通過這一段的學習,你能感受到人們的心情怎樣?(激動、沸騰、難以平靜……)
指名生讀。(師指導朗讀:要讀好關鍵詞“直奔”“趕”等。)
男女生合作讀。
男生讀描寫工人的句子,女生讀描寫農民的句子。
男女生交換。
師:是啊!人們的心情是那樣激動,久久不能平靜啊!讀好它。
師:到了正午,天安門廣場……
師:現在讓我們去了解會場。課文哪個自然段寫了會場的結構和布置?
師生合讀。(同時注意指導個別詞的朗讀)(課件展示:會場的意圖)
師:看著圖片,讀讀課文,把會場的布置記在腦海中。(生自讀)
師指名1人到黑板前看著示意圖介紹開國大典會場的布置。
師小結:交待了時間、地點、人物及會場的布置,下面就可以寫主要事件了及典禮、閱兵式、群眾游行。典禮是從第幾節到第幾節?(5—10節)
師:高聲朗讀這部分內容,注意要讀出感情,讀出自己的感受。
生自由讀這部分內容。
全班交流朗讀感受。
第5節:重讀“排山倒海”,它表現了人們激動的心情。
重讀“一齊”,它表現了人想急切看到毛主席的心情。
第6節:你對哪句話感受最深?為什么?
(因為毛澤主席宣布新中國成立的那一刻是最令人激動的!)
(指導朗讀:聲音應該是高亢、洪亮的。)
師:讓我們親眼來見證這激動人心的一刻!(媒體播放:開國大典的錄像遍)
男女生讀。
師: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使在場的30萬人和全中國人民的心歡呼起來……(師生合讀第7段)
指名1生讀
女生讀第1句,男生讀第2句。
男女生背第7節。
師:激動嗎?有話要說嗎?(毛主席萬歲)
生齊說。
四、巧設語境,總結升華
師:如果你是一位新聞記者來報導開國大典的過程,寫一篇200字左右的新聞稿,我們該寫哪些內容?(時間、地點、人物、典禮、閱兵式、游行、人員的心情)
師:由于時間關系,我們在課堂上來不及寫,就來交流交流你的新聞稿題目吧。(生略做思考后交流)(新中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啊,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升起來了!激動人心的一天!)
師:此時,老師也是心潮澎湃,我也用一個題目來表達:開天辟地的一天啊!(課件展示)
開國大典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典禮、委員、協商、外賓、誕生、電鈕、瞻仰、飄拂、匯集、莊嚴、宣告、歡呼”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抄寫課文第七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
感受毛澤東的偉大風采,體會中國人民為新中國的誕生而激動、自豪的思想感情。
【重難點、關鍵】
1、理解文章敘述順序。
2、體會重點詞句所包含的情感。
【課時劃分】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
2、初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3、自讀課文,理解課文第一段,訓練學生的朗讀和閱讀速度。
〖教學過程〗
一、播放國歌引入:
同學們,這是一首,聽著她雄壯的歌曲,老師眼前不由浮現出了新中國剛成立的場景。同學們想不想去看一看?
二、揭示課題
1、板題,讀題。
2、釋“開國”:新中國剛剛成立。
三、檢查復習
1、指名開火車讀生字詞。
2、師指導生字詞。
3、課文講了什么時間、什么地方的事?
4、1949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誰還知道有關這一天的哪些事?
四、初讀課文
自由讀課文,理清脈絡。
1、讀正確。
2、思考:
課文寫了幾個場面?哪幾個場面?
3、課文按什么順序寫的?可以分幾段?為什么?
五、自悟課文
1、自然第一段:
⑴ 你讀懂了什么?在書的空白處寫出簡要文字。
⑵ 你還有什么不懂?
2、討論學生不懂的問題:
⑴ 學生小組討論。
⑵ 班級師生共同討論。
六、練習提高
七、作業
1、讀熟課文。
2、抄寫生字詞三遍,聽寫一遍。
3、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自讀自悟,學習課文,了解開國大典的盛況。
2、進一步訓練學生的閱讀速度。
3、指導背誦“下午三點整……觀禮臺上同時響起一陣掌聲。”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聽寫生字新詞。
二、自悟課文
1、自然課文第二段:
⑴ 這段寫了幾件事?什么事?
⑵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你想應該怎么讀?讀這句話你想到了個么?
2、自讀課文第三段:
閱讀盛況作者寫了哪三層?
3、自讀課文第四、五段:
⑴ 這兩段你讀懂了什么?
⑵ 還有什么不懂?
⑶ 討論學生不懂的問題。
三、總結方法
1、這篇課文很長,剛才同學們在老師的要求下讀得較快,回憶一下,說一說怎樣才能使閱讀快一些?
2、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3、學了這篇課文,你想了些什么?
4、如果你是記者,會選什么鏡頭拍?請介紹。
四、鞏固提高
五、作業
1、讀熟課文,抄下自己喜歡的語句。
2、讀第二自然段,畫出示意圖。
3、背誦課文指定段落。
【板書設計】
人海旗浪
奏國歌
宣布立國
開國大典 隆重慶典 禮炮轟鳴 莊嚴
宣讀公告 激動
檢閱三軍
禮節祝賀
游行呼號
開國大典教學設計 篇3
之六
作者:小廖
一、教學目標 :
學會本課的生字詞語;了解開國大典的盛況,認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偉大歷史意義;理解重點詞句,提高閱讀能力;學習作者按事情的發展順序記敘的方法。
二、教學難點 :
理解課文中的一些重點句子。
三、教學時間:二課時
四、教學過程 :
第一教時
(一)、板書課題,導入 新課
國家創建時舉行的盛大典禮,標準著一個國家的誕生。
(二)理解字詞:
1、區別行近字:
澤( ) 設( ) 渠( ) 瞻( )
譯( ) 投( ) 距( ) 檐( )
2、理解下列詞語:
迎風招展、排山倒海、徐徐上升
(三)初讀課文,思考課文的敘述順序
課文是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敘述的:開國大典之前——大典進行中——大典結束這樣的順序來安排材料的。“大典進行中”是全文的重點。這一部分又按大典進行的程序寫了五個內容:1、毛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2、五星紅旗徐徐升起。3、毛主席宣讀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4、典禮之后舉行閱兵式。5、再寫天安門的群眾游行隊伍。
(四)、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仔細分析課文第一段。
1、時 間:1949年10月1日。
地 點:首都北京天安門廣場。
參加人員: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體代表;有工人、農民、市民、學校師生、機關工作人員、城防部隊,共30萬人。
2、天安門的布置。畫出天安門的示意圖。
3、人們田還沒有亮就來到天安門廣場等待開國大典的開始。
4、讀課文第四自然段,按要求找出詞語:
○1、寫天安門人多的詞語:四面八方、人的海洋、紅旗翻動。
○2、寫人民來得早的詞語:早上六點鐘、五更天、摸黑。
○3、寫人民心情急切的詞:擎、提、直奔、趕。
(五)、出讀課文第二部分,了解這一部分寫了那些方面的內容。
○1、典禮。○2、閱兵式。○3、群眾游行。
(六)、學習課文第5-7自然段。
1、典禮是什么時候開始的?(下文三點整)
2、大會第一項是什么內容?(毛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3、指導反復朗讀第七自然段,要讀出驕傲的語氣。
第二教時
(一)復習第一節課的內容。
(二)讀課文第8-9自然段。說說典禮第二項是什么內容?(升國旗)
使學生知道,五星紅旗的升起,表明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這是開國大典的重要意義。指導學生在朗讀中體會人民當時的激動心情。
(三)讀課文第10自然段。說說典禮第三項是什么內容?(毛主席宣讀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重點詞語:雷鳴般的掌聲、一陣熱烈的歡呼聲。
(四)讀課文第11-12自然段,回答:
1、中國人民解放軍檢閱司令是誰?(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
2、閱兵總指揮是誰?聶榮臻將軍
3、參加檢閱的部隊有那些?
海軍兩個排、一個步兵師、一個戰車師、一個騎兵師、空軍的飛機。
4、讀課文中表現人民看到飛機時的高興心情的句子。
(五)自學群眾隊伍游行這一部分。體會當時人民的高興心情。
(六)齊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理解:“光明充滿了整個北京城”
人民戰爭取得了勝利,新中國成立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國人民將會過上幸福的生活。所以說光明充滿了整個北京城。
(七)、列出段落提綱:(代板書設計 )
(五)找出你認為最為感到的句子。
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2、“這莊嚴的聲音……使全國人民的心一起歡躍起來”
開國大典教學設計 篇4
一、教學要求
1.通過閱讀課文了解開國大典的情況,認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偉大歷史意義。
2.進行“閱讀要有一定的速度”的初步訓練;學習按事情發展順序記敘的寫法。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部分課文。
二、教學重點
1.練習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
2.理清課文記敘的順序。
三、教具準備掛圖或投影;生字生詞卡片。
第一課時
一、導入,揭題
1、 每當周一,學校都要舉行升旗儀式,當時你的心情怎樣?
2、 看《開國大典》精彩片斷錄象,這是什么時候的情景?你又有何感受?
3、 板書課題
結合時代背景理解“開國大典”。
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成立以來,領導全國人民為推翻壓在頭上的三座大山進行了可歌可泣的頑強斗爭。八年抗戰,多少英雄兒女前赴后繼、浴血奮戰、保家衛國;三年的解放戰爭,中國人民終于推翻了蔣介石的反動統治,迎來了全國的大解放,迎來了“開國大典”的盛況。從此,人民當家做主的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了。
二、初讀課文,理清層次
1、自讀課文,提出學習要求
要求:
(1).通讀課文2-3遍,利用字典自己學會字詞。
生字:檐、江、擎、澤、鈕、瞻。
新詞:典禮、協商、匯集、擎著、誕生、瞻仰、迎風招展、排山倒海、徐徐上升。
(2).劃出課文中解釋課題的一句話。
(3).思考:課文寫了哪幾個場面?劃出場面間的連接句。
三、要求每個同學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然后完成“思考·練習”1。
1.各自閱讀思考課文敘述順序(教師記時間)。
2.出示“思考·練習”1第一小題,各自口答,再指名回答。
3.小結:從今以后,要練習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要做到眼睛看得快,腦子跟著想。閱讀之后,要能了解課文大意和敘述順序。
4.各自再用較快的時間閱讀(要求比第一次再快些),思考如何分段以及各段之意。
5.討論交流。
全文按照開國大典進行的順序,可以分為五段。
第一段(從開頭到“像海上的波浪”)講典禮前的會場。
第二段(從“下午三點整”到“響起一陣掌聲”)講毛主席宣告、升國旗、讀公告,是典禮重要的部分。
第三段(從“毛主席宣讀公告完畢”到“歡喜和激動”)講閱兵式的盛況。
第四段(從“閱兵式完畢”到“同志們萬歲”)講天安門廣場的景象和群眾游行的情況。
第五段(最后一個自然段)講散會后的情景。
四、講讀第一段。
1.自讀第一段,思考:(1)參加開國大典的有哪些方面的人?(2)課文是怎樣介紹會場和主席臺的?(3)典禮下午三點開始,但是早上六點鐘就有群眾隊伍入場了,這說明了什么?
2.討論、交流。
第(1)題一方面要了解參加開國大典的都有哪些人,另一方面培養歸納能力,可這樣歸納:有國家領導人和政協會議的代表,各界群眾,部隊和外賓。
第(2)題一方面了解會場和主席臺的情況,另一方面學習作者按方位描述景物的方法。
第(3)題引導學生理解群眾參加開國大典的喜悅心情。
3.朗讀第一段。
(用敘述的語氣。讀到“群眾”的時候,速度適當加快,表達出喜悅之情。)
3.比較品讀:(1)“他們清早到北京車站,一下火車就直奔(走向)會場。”這句話中的“直奔”和“走向”有什么不同?
(2)“到了正午,天安門廣場上,人很多,黑壓壓一片。紅旗也很多。”“到了正午,天安門廣場上,隊伍已經擠得滿滿的,成了一個人海,紅旗翻動,像海上的波浪。”兩句有什么不同?朗讀體會比喻句的作用。
(3)用“迎風招展”說一句話。
開國大典教學設計 篇5
指導教師:云霄縣教師進修學校林美蓉,云霄縣云陵第二小學吳朝霞張立人
教者簡介:
方進江,男,1993年8月參加工作,小學高級教師,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云霄縣云陵中心小學學科帶頭人,云陵二小語文課題組組長。
教學內容:
人教課標版第九冊第26課《開國大典》第一課時。
教材分析:
《開國大典》是人教課標版第八組的一篇精讀課文。本文記敘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舉行開國大典的盛況,表達了中國人民對新中國的誕生無比自豪、激動的感情,展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們特別是毛澤東的領袖風采。
課文按照開國大典進行的順序敘述。先講大會開始前會場上的情況;然后講典禮的主體部分——毛澤東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國旗、宣讀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著講閱兵式的盛況;最后講群眾游行。
本課重在表現中國人民對新中國的成立感到無比自豪、激動的心情,展現毛澤東的領袖風采。而要體會到這一點,對今天的學生來說,又是一個難點。
在記敘大會開會前這一部分,課文先交代了舉行開國大典的時間、地點和參加典禮的人員和人數,然后描述了會場的布置和群眾隊伍的場面。雖然典禮還沒開始,但我們從參加會議的人員、人數,主席臺的布置,會場上群眾隊伍的場面,分明感受到了這個典禮的盛大和隆重,也感受到了參加典禮的人們那種激動、興奮的心情。那些從“老遠”的長辛店等地坐火車清早到了北京站,一下火車就“直奔”會場的鐵路工人,那些五更天摸著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趕”來的郊區農民,顯然就是參加典禮的三十萬人的縮影。就是會場上“挺立”的電動旗桿,似乎也是站起來了的中國人民屹立在世界東方的象征。
從記敘大會開始,這種激動、興奮、自豪的感情表達得更加強烈。
當毛澤東出現在主席臺上時,會場上“爆發出一陣排山倒海的掌聲”,三十萬人的目光“一齊投向主席臺”,這顯然表達了對領袖的無限熱愛,對新中國的無限熱愛。
當毛澤東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之后,課文用了“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壯的聲音……”這樣兩個長句子,表達了全場三十萬人以及全中國人民為新中國的誕生而歡欣鼓舞的心情。
當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的時候,三十萬人“一齊”脫帽肅立,“一齊”抬起頭,瞻仰五星紅旗,“五星紅旗升起來了,表明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激動、自豪的感情溢于言表。
如果說,敘述典禮的部分主要表達的是熱愛新中國,為新中國的誕生而激動、興奮的心情的話,那么,記敘閱兵式的部分,除表達這種激動、興奮的心情外,更側重于表達為人民軍隊的出色表演而感到自豪的感情。
學情分析:
《開國大典》這篇文章篇幅較長,3000多字,學生默讀一遍最快也要3分鐘,朗讀一遍至少要6分鐘。要在課內將這么多容量的信息一下子或者說面面俱到地加以逐一講解的話,恐怕是無法完成的。因此,我認為可以從課文的重難點入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長文短教。課堂中再有機地拓展到課外內容,從各方面了解祖國成立的相關資料,了解舊中國屈辱的歷史,再一次體會當時舉國上下,人們當家做主的那種自豪的感情。
開國大典距今已經有很長的時間了,對小學生來說,從語言文字去感知當時莊嚴、隆重、熱烈的氣氛,體會人民激動,興奮的心情與對黨、新中國、毛主席、解放軍的熱愛之情,是有相當的難度。為此,需要搜集中國人民遭受壓迫、奴役、侵略的文字材料和影像資料,并在課前交流,增加感性認識;教學時可利用聲像資料創設情境、引導想象、體會心情、激發感情,再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反復研讀,以達到教學目的。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典禮、委員、協商、外賓、誕生、電鈕、瞻仰、飄拂、匯集、莊嚴、宣告、歡呼”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抄寫課文第七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毛澤東的偉人風采,體會中國人民為新中國的誕生而激動、自豪的思想感情。
4、學習場面描寫的方法。
教學重點與難點:透過一個個場面,體會人民群眾激動、自豪的心情。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小紅旗
教學課時: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準生字,讀通課文,理解“瞻仰、歡呼、排山倒海、長城內外、大江南北、歡躍”等詞。
2、理清課文脈絡,學習典禮主體部分,重點解讀第七自然段。
3、感受毛澤東的偉人風采,體會中國人民為新中國的誕生而激動、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感悟典禮主體部分中描寫群眾反應的重點語句。
教學難點:
體會中國人民為新中國的誕生而激動、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紅旗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情,解讀課題
1、談話,引入課題。
2、板書課題,解讀課題。
3、小結:題目是文章的眼睛。解讀了題目,我們就能把握住文章的大概。
二、檢查預習,理清脈絡
1、同學們都預習了課文,說說課文都寫了哪幾個場面?是怎么知道的?
2、引導學生讀出描寫群眾反應的句子,正音。
3、引導學生說說讀了這些句子的感受。
三、抓住“一齊”,品讀“典禮”
1、品讀“三十萬人的目光一齊投向主席臺。”
指名讀,指導朗讀。
讓學生說說從“一齊”中體會到了什么。
齊讀第五自然段。
2、品讀“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使全場三十萬人一齊歡呼起來。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經過無線電的廣播,傳到長城內外,傳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國人民的心—齊歡躍起來。”
①指名讀段落,說說為什么這樣讀?
②引導學生說說聲音都傳到了哪?你眼前會出現了什么樣的畫面?
③教師范讀,故意把后一句的“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讀成“它”,把“長城內外”和“大江南北”讀成“全國各地”,引導學生區別表達效果。
理解“宣告”與“聲音”指什么。
出示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布成立的視頻,體會“莊嚴”和“雄偉”
④看畫面,體會新中國成立時人民群眾激動自豪的原因。
多媒體出示:圓明園大火熊熊、南京大屠殺、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等畫面
老師解說
⑤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讀。
3、品讀“三十萬人一齊脫帽肅立,一齊抬起頭,瞻仰這鮮紅的國旗。五星紅旗升起來了,表明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①指名讀
引導學生用“一齊…一齊”這樣的句式說說學校的升旗儀式的場面。
理解“瞻仰”一詞。
②理解“五星紅旗升起來了,表明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品讀“站”
4、對比感悟描寫群眾掌聲的句子。
①出示句子:
下午三點整,會場上爆發出一陣排山倒海的掌聲,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出現在主席臺上,跟群眾見面了。
起初是全場肅靜,只聽見炮聲,只聽見國旗和許多旗幟飄拂的聲音,到后來,每一聲炮響后,全場就響起一陣雷鳴般的掌聲。
接著,毛主席在群眾一陣又一陣的掌聲中宣讀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觀禮臺同時響起一陣掌聲。
②比較句子的不同,說說自己的體會。
四、總結課文,布置作業。
1、總結
2、布置作業:抄寫、背誦課文第七自然段。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騎、嗓、黨、聶”,能正確讀寫“嗓子、共產黨”等詞語。
2.重點學習閱兵式和群眾游行兩個部分,初步了解場面描寫的方法。
3、理解重點語句的含義,體會激動、自豪的心情。。
教學重點:描寫群眾反應的句子。
教學難點:感受偉人風采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說典禮主體部分的流程,朗讀第七自然段。
2.交流上課時的學習心得。
二、重點研讀。
1.劃出閱兵式和群眾游行中描寫毛主席的動作和群眾反應的句子,在旁邊寫讀書體會。
2.交流學習體會:
閱兵式部分
(1)學生交流學習感受。
(2)引導學生理解重點句:
多媒體出示:
兩個半鐘頭的檢閱,廣場上不斷地歡呼,不斷地鼓掌,一個高潮接著一個高潮。群眾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啞了,把手掌都拍麻了,還覺得不能夠表達自己心里的歡喜和激動。
①抓重點詞談感受。
②播放視頻:1949年閱兵盛況感受場面
③感情朗讀。
群眾游行部分
①學生交流學習感受。
②招聘解說員。
③理解重點句:
天上五顏六色的火花結成彩,地上千千萬萬的燈火一片紅。
毛主席在城樓上主席臺前邊,向前探著身子,不斷地向群眾揮手,不斷地高呼“人民萬歲!”“同志們萬歲!”
④感情朗讀
三、課堂小結。
1.文章場面描寫的方法;
2.場面所表達的人民群眾的思想感情及毛主席的領袖風采。
四、課外作業。
朗讀課文,寫出課文梗概;搜集毛澤東等領袖的資料。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副、委、協、賓、擎”等生字,能正確讀寫“典禮、委員、協商、外賓”等詞語。
2、學習典禮開始前的內容,重點體會人們當時的心情;
3.整體了解作者記敘開國大典的方法,初步學會場面描寫的方法
教學重點:從會場的布置中感悟大典的盛大隆重。
教學難點:學會場面描寫的方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二、重點研讀
1.學生自讀課文1—4自然段,了解作者怎樣介紹大典開始前的情況。
2.交流學習體會。
(1)參加大典人員的語句。
參加開國大典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員,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體代表,有工人、農民、學校師生、機關工作人員、城防部隊、總數達三十萬人。觀禮臺上還有外賓。
(2)出示會場布置的語句。
抓住方位順序畫廣場。
抓住重點詞體會“挺立”
(3)出示群眾入場的重點句子。
l工人隊伍中,有從老遠的長辛店、豐臺、通縣來的鐵路工人,他們清早到了北京車站,一下火車就直奔會場。
l郊區的農民是五更天摸著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趕來的。
引導感情朗讀,體會人們心情
三、回顧全文,討論文章的寫作方法。
四、學習場面描寫,進行片斷練習。
出示班級拔河比賽和踢毽子比賽的照片,指導學生觀察,學習運用場面描寫的方法寫好片段。
十、板書設計:(第一課時)
26開國大典
會前典禮閱兵游行
一齊掌聲
激動自豪
十一、設計說明。
對《開國大典》第一課時,我們的設計理念是以描寫群眾反應的句子為線索,以含“一齊”的句子為點,通過品讀句子,體會詞句間濃濃的感情,受到情感感染,學到讀書方法
第一個環節是“談話激情,解讀課題”。在談話中,通過了解北京,把北京帶入具體的歷史情境,揭示課題。這樣的引入,一是讓學生了解北京,激發熱愛首都的情感,進行情感鋪墊;二是幫助了解課題。解讀課題,通過字斟句酌,感受文字的奇妙,并學到讀書時品讀課題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的方法。
第二個環節是“檢查預習,理清脈絡”。《開國大典》這篇課文3000多字,按照課標要求的每分鐘默讀300字的速度就要十分鐘。怎么辦?這就需要讓學生進行充分的課前預習,為此,我們設計了預習提綱,引導學生通過自己讀書,搜集資料了解課文,熟悉文句。學生養成了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學習習慣,課堂教學就會事半功倍,水到渠成。預習提綱要求學生讀熟課文,劃出描寫群眾群眾反應的句子,在句子旁邊寫上自己的感受,目的是培養學生讀書時勾勾畫畫,寫旁注的習慣。檢查預習,掌握學生讀文情況,為品讀課文打下基礎。
第三個環節是“抓住‘一齊’,品讀‘典禮’”。這個環節是本堂課的中心環節,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部分。我抓住重點詞語“一齊”,品味“一齊”含著的豐富情感,養成學生字斟句酌的習慣。品味詞語的方式還是借助于朗讀,在朗讀中了解內容,在朗讀中體會感情,在朗讀中感悟寫法,也通過朗讀表達感情。在這個環節中,我還挖掘讀寫結合的因素,讓學生想象畫面,訓練表達。因為本文距離學生的實際太遠,為了讓學生感受到偉人的風采,我們借助視頻,感受毛澤東高大的形象、雄偉的聲音;也借助視頻,了解舊中國那段屈辱的歷史,豐富學生的情感,為理解新中國成立的偉大意義進行情感鋪墊。此外,我還把掌聲的描寫提煉出來進行對比朗讀,通過朗讀,感受人們的激動,也感受作者表達的靈活多樣。
第四個環節是總結課文。通過對第三個環節中感受掌聲部分的激情表達,總結本課時的讀書方法,進而運用于下課時的學習。
總之,本堂課力求簡簡單單教語文,扎扎實實地抓住文字進行語言訓練,盡量體現語文的味道,盡量讓學生得到方法的指導,盡量讓學生受到積極的情感感染。
開國大典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3個生字,理解部分詞語,學習排比句、認識雙關句。
3.學習課文按事情發展順序記敘的方法,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了解課文主要內容,舉行開國大典的盛況,表達了中國人民對新中國誕生無比自豪、激動的感情。
教學重點:
讀熟課文,準確概括文章內容。
教學難點:
領會課文準確用詞在表達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
教學流程:
一、激情導入
1、師: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課件播放開國大典盛況)
(這一天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是我們國家的生日。從1949年10月1日這一天起,中國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壓迫,全中國人民翻身解放,當家做主人,過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你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課文是按照什么樣的順序描述開國大典盛況的?
3、說說課文大意。
師:所以這一天對我們每一個中國人來講都是十分重要的。
三、品讀感悟,梳理內容
1、教師引導學生理解“開國大典”的含義。(大典:盛大的典禮;開國:建立國家)
2、參加開國大典的人員多,場面大,請大家再一次認真朗讀課文想一想文中寫了開國大典哪幾個激動人心的場面?
(1)生認真讀文。
(2)小組討論。
(3)指名交流。
(課件展示:典禮,閱兵式,群眾游行)
師:這幾個部分分別在哪些自然段?
四、讀中感受,品味理解
1、課文中還寫了大典之前的哪些內容?生自由讀課文,指名回答
(時間、地點和出席的人員。會場的布置。)
2、有哪些人參加了開國大典?(參加開國大典的有領導,有……師生合作讀)
3在參加開國大典的人群中,最多的要數到工人和農民,在課文第幾自然段中寫到指名朗讀
4、通過這一段的學習,你能感受到人們的心情怎樣?(激動、沸騰、難以平靜……)
5、指名生讀。(師指導朗讀關鍵詞“直奔”“趕”等。)
6、男女生合作讀。
7、女生讀描寫工人的句子,男生讀描寫農民的句子。
師:是啊!人們的心情是那樣激動,久久不能平靜,讀出語氣。
到了正午,天安門廣場……
現在讓我們去了解會場。課文哪個自然段寫了會場的結構和布置?
請看圖片,讀課文,把會場的布置記在腦海中。(生自讀)
師小結:,課文主要事件寫了典禮、閱兵式、群眾游行。典禮是從第幾節到第幾節?(5—10節)
師:高聲朗讀這部分內容,注意要讀出感情,讀出自己的感受。
生自由讀這部分內容。
全班交流朗讀感受。
第5節:重讀“排山倒海”,它表現了人們激動的心情。
重讀“一齊”,它表現了人們想急切看到毛主席的心情。
第6節:你對哪句話感受最深?為什么?
(因為毛澤東主席宣布新中國成立的那一刻是最令人激動的!)
(指導朗讀:聲音應該是高亢、洪亮的。)
師:讓我們親眼來見證這激動人心的一刻!(媒體再一次播放:開國大典的錄像)
師: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使在場的30萬人和全中國人民的心歡呼起來……(全班齊讀第7段)
五、,總結布置作業
1、新中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啊,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升起來了!激動人心的一天。請你摘抄本文用詞準確,比喻貼切的句子
2、寫一篇200字左右的自我感受,我們應該寫:(時間、地點、人物、典禮、閱兵式、游行、人員的心情)
板書:
開國大典
大典前會場
大典中典禮閱兵式群眾游行
大典結束充滿光明
開國大典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中國人民為新中國的誕生而無比激動、自豪的思想感情,并領悟文章按事情的發展順序記述、重點突出、有詳有略的表達方法。
2、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體會重點語句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第七自然段。
3、幫助學生認識“聳、渠、鈕、枳、聶”;會寫“防、聳、旗、擎、渠、鈕、徐、枳、融、司、緩”;理解“典禮、城防部隊、擎、徐徐上升、緩緩、就位、肅立、瞻仰”等詞語。
4、引導學生進行小練筆,培養學生的合理想象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
重點與難點
重點:體會開國大典盛況,正確領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難點: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體會重點語句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幫助學生掌握11個生字,理解新詞。
2、掌握課文大意。學習第一段,感受會場上喜慶的氣氛。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出示課題,讀題。
2、理解題意。開國:建立新的國家;典:典禮,鄭重舉行的儀式;大典:隆重的`典禮。
3.介紹時代背景
(放一段《開國大典》電影片斷然后介紹。)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成立以來,領導全國人民為推翻壓在頭上的三座大山進行了可歌可泣的頑強斗爭。八年抗戰,多少英雄兒女前赴后繼、浴血奮戰、保家衛國;三年的解放戰爭,中國人民終于推翻了的反動統治,迎來了全國的大解放,迎來了“開國大典”的盛況。從此,人民當家做主的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了。
二、學習生字新詞
要求:
1、自己讀課文,學會字詞。
2、劃出課文中解釋課題的一句話。
3、課文寫了哪幾個場面?劃出場面間的連接句。
4、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三、反饋交流
1、說說開國大典分為幾個場面?
2、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開國大典的?
(按照開國大典進行的順序記敘。根據會場、典禮、閱兵、游行四個動人場面寫的。)
3、交流疑難,解決部分問題。
四、學習第一部分
1、朗讀課文第一部分。
2、讀完這段你有什么感受?
理解重點句
“總數達三十萬人。”
“丁字形的廣場匯集了從四面八方來的群眾隊伍。”
“他們清早到了北京車站,一下火車就直奔會場。”
“天安門廣場已經成了人的海洋,紅旗翻動,向海上的波浪。”
(理解:到會群眾范圍廣:“四面八方、匯集”而來;來得早:早上六點鐘就入場;到會人數多:成了人海;熱情高:直奔,五更天摸著黑;次序好:按照預定的地點排列。)
3、選擇一句,讀出莊嚴、隆重、熱烈的氣氛。
五、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第一部分。
2、抄寫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通過引導學生體會重點語句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課文思想感情,并領悟文章按事情的發展順序記述、重點突出、有詳有略的表達方法。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二部分。
1、默讀課文,理清典禮過程。
默讀本段,理一理典禮的過程。
(宣布典禮開始→奏國歌→升國旗→放禮炮→宣讀中央公告→閱兵式→群眾游行。)
簡要敘述開國大典的典禮過程。
2、通過分析比較,想想哪些場面寫得特別詳細?哪些場面寫得較為簡略?
(領悟文章按事情的發展順序、重點突出、有詳有略地記敘的寫作特點。)
(1)教師適時引導
(閱兵式最能體現開國大典的盛況。受檢閱的部隊有海軍、步兵、炮兵、戰車師、騎兵、空軍,兵種很多。)
(2)聯系上下文說說句子的含義,體會思想感情。
理解1“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經過無線電的廣播,傳到長城內外,傳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國人民的心一齊歡躍起來。”
(“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指的是毛主席的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在今天成立了!”用“莊嚴”和“雄偉”形容這聲音不是一般的聲音,它是非常莊重、嚴肅、雄壯、偉大的,這一宣布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這聲音“傳到長城內外,傳到大江南北”,說明這一宣告已傳遍中華大地。“長城內外”、“大江南北”指全國各地。“長城”、“大江”代表中國,再用“內外”、“南北”這樣相對的詞語,既表達了全國各地的意思,又使語言非常生動、整齊、有力。“全國人民一齊歡躍起來”,“歡躍”,歡騰跳躍。毛主席的宣布,震動了全中國,使全中國人民感到無比歡快、無比激動、無比自豪,它表明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聯系下文,課文對天安門廣場慶典的描述,正是“全中國人民的心一齊歡躍起來”的寫照和縮影。)
看書上插圖:這是董希文的著名紅色經典油畫《開國大典》,形象逼真地再現了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告新中國誕生了的生動而宏大的場面。
指導朗讀:把重點詞語表達的感情通過恰當的停頓、節奏、輕重處理用聲音表現出來。
自己讀、朗讀、齊讀
指導背誦第七自然段。
理解2“接著是一個戰車師,各種裝甲車和坦克車兩輛或三輛一排,整整齊齊地前進;戰士們挺著胸膛站在戰車上,像鋼鐵巨人一樣。”
理解3“歡呼聲蓋過了飛機的隆隆聲”
(因為人民解放軍的隊伍威武雄壯,它是人民的武裝,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國的強大安全保障。群眾看到自己的武裝那樣強大,戰士那樣威武,用歡呼來表達自己激動的心情,用喊聲和掌聲表達著對人民軍隊的熱愛之情。)
理解4“群眾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啞了,把手掌都拍麻了,還覺得不能夠表示自己心里的歡喜和激動。”
(是中國人民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而表達的快樂和激動的心情。呼喊和鼓掌是表達高興和激動心情的形式。嗓子喊啞了、手掌拍麻了,說明了人們心情歡快、激動到了極點。表達了人民群眾對人民子弟兵無比信賴和無比熱愛的思想感情。)
想象描繪的畫面,帶著體會到的情感自由讀,感受人民群眾的心情。(激動、興奮、喜悅)
朗讀(自豪,揚眉吐氣)
4、體會寫作方法:描寫人民群眾的心情,課文用了哪些方法?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聲;轟雷似的掌聲。排比:四個“傳到”。體會排比氣勢,朗讀排比句。
二、學習第三部分
1、齊讀第三部分。
思考:從這一部分中,你讀懂了什么?
(晚上九點半游行隊伍才完全走出了會場,典禮持續時間長。)
(“兩股紅流”指的是人民群眾的隊伍,舉著燈籠、火把游行,游行隊伍一片火紅,所以用“紅流”代表游行隊伍。)
(“光明充滿了整個北京城”中的“光明”除了講光亮外,還可以象征人民解放了,擺脫了黑暗社會的統治,前途一片光明。)
2、指導感情朗讀,深化理解
三、總結全文
四、小練筆:寫一段話:1949年10月1日,我站在天安門廣場上……
五、布置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開國大典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學會3個生字,理解部分詞語,學習排比句、認識雙關句。
3.學習課文按事情發展順序記敘的方法,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了解課文主要內容,舉行開國大典的盛況,表達了中國人民對新中國誕生無比自豪、激動的感情。
教學重點:讀熟課文,準確概括文章內容。
教學難點:領會課文準確用詞在表達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
教學流程:
一、激情導入
1、師: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課件播放開國大典盛況)
(這一天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是我們國家的生日。從1949年10月1日這一天起,中國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壓迫,全中國人民翻身解放,當家做主人,過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你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課文是按照什么樣的順序描述開國大典盛況的?
3、說說課文大意。
師:所以這一天對我們每一個中國人來講都是十分重要的。
三、品讀感悟,梳理內容
1、教師引導學生理解“開國大典”的含義。(大典:盛大的典禮;開國:建立國家)
2 、參加開國大典的人員多,場面大,請大家再一次認真朗讀課文想一想文中寫了開國大典哪幾個激動人心的場面?
(1) 生認真讀文。
(2) 小組討論。
(3) 指名交流。
(課件展示:典禮,閱兵式,群眾游行)
師:這幾個部分分別在哪些自然段?
四 、讀中感受,品味理解
1、課文中還寫了大典之前的哪些內容?生自由讀課文,指名回答
(時間、地點和出席的人員。會場的布置。)
2、有哪些人參加了開國大典?(參加開國大典的有領導,有……師生合作讀)
3在參加開國大典的人群中,最多的要數到工人和農民,在課文第幾自然段中寫到 指名朗讀
4、 通過這一段的學習,你能感受到人們的心情怎樣?(激動、沸騰、難以平靜……)
5、 指名生讀。(師指導朗讀關鍵詞“直奔”“趕”等。)
6、男女生合作讀。
7、 女生讀描寫工人的句子,男生讀描寫農民的句子。
師:是啊!人們的心情是那樣激動,久久不能平靜,讀出語氣。
到了正午,天安門廣場……
現在讓我們去了解會場。課文哪個自然段寫了會場的結構和布置?
請看圖片,讀課文,把會場的布置記在腦海中。(生自讀)
師小結:,課文主要事件寫了典禮、閱兵式、群眾游行。典禮是從第幾節到第幾節?(5—10節)
師:高聲朗讀這部分內容,注意要讀出感情,讀出自己的感受。
生自由讀這部分內容。
全班交流朗讀感受。
第5節:重讀“排山倒海”,它表現了人們激動的心情。
重讀“一齊”,它表現了人們想急切看到毛主席的心情。
第6節:你對哪句話感受最深?為什么?
(因為毛澤主席宣布新中國成立的那一刻是最令人激動的!)
(指導朗讀:聲音應該是高亢、洪亮的。)
師:讓我們親眼來見證這激動人心的一刻!(媒體再一次播放:開國大典的錄像)
師: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使在場的30萬人和全中國人民的心歡呼起來……(全班齊讀第7段)
四、,總結布置作業
1、新中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啊,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升起來了!激動人心的一天。請你摘抄本文用詞準確,比喻貼切的句子
2、 寫一篇200字左右的自我感受,我們應該寫:(時間、地點、人物、典禮、閱兵式、游行、人員的心情)
板書:
開國大典
大典前 會場
大典中 典禮 閱兵式 群眾游行
大典結束 充滿光明
開國大典教學設計 篇9
一、教材分析
《開國大典》是人教版課標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本單元以“走近毛澤東,感受他偉人的風采和凡人的情懷”為人文主題,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場面描寫和人物描寫的一些基本方法”為語言訓練目標,安排了《長征》《開國大典》《青山處處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這四篇課文。其中,《開國大典》記敘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舉行開國大典的盛況,揭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偉大歷史意義。全文共15個自然段,場面描寫是課文的一大特點:群眾進場、舉行典禮、閱兵式、群眾隊伍游行等眾多場面都描繪得有聲有色,令人激動萬分,突出了開國大典的喜慶、莊嚴、隆重、熱烈氣氛。記敘詳實、條理清楚、用詞準確是課文的另一大特點。
二、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抄寫課文第七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抓住人民為新中國誕生而激動、自豪的場面,體會中國人民熱愛領袖、熱愛新中國的思想感情,感受毛澤東的偉人風采。
4.學習場面描寫的方法。
三、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課件
2.學生準備:自主預習課文,收集“開國大典”的相關資料。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準生字,讀通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重點學習典禮的主體部分,初步了解場面描寫的方法。
3.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人們熱愛新中國、熱愛領袖的思想感情。
(一)釋題導入,引出“大典”。
1.揭示課題,板書:開國大典,指導書寫“典”字。
2.解釋課題,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初識“大典”。
1.瀏覽課文,思考:課文是按什么順序記敘開國大典的,記敘了哪些場面?
2.學生交流歸納。
(三)重點研讀,感受“大典”。
1.默讀課文5——10自然段,看看你從中感受到什么。
2.交流感受。
3.教師結合學生交流情況引導深入研讀:你是從哪些語句感受到的?
4.根據學生感悟靈活切入教學,引導學生自主感悟,感情誦讀。
語段一:
下午三點整,會場上爆發出一陣排山倒海的掌聲,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主席毛澤東出現在主席臺上,跟群眾見面了。三十萬人的目光一齊投向主席臺。
[引導學生抓住“排山倒海”、“一齊”等詞語體會群眾的熱情及對毛主席的熱愛之情。]
語段二:
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使全場三十萬人一齊歡呼起來。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經過無線電的廣播,傳到長城內外,傳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國人民的心一齊歡躍起來。
(1)“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指的是什么?引出重點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在今天成立了!”
(2)引導學生抓住“一齊歡呼”、“一起歡躍”等詞語體會人民的激動之情,體會反復手法的表達效果。
(3)指導感情朗讀,背誦。
語段三:
毛主席親自按動連通電動旗桿的電鈕,新中國的國旗——五星紅旗徐徐上升。三十萬人一齊脫帽,一齊抬起頭,瞻仰這鮮紅的國旗。五星紅旗升起來了,表明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1)引導學生抓住“一齊脫帽肅立”,“一齊抬頭瞻仰”體會人民群眾的心情。
(2)感受人們肅然起敬的原因,體會“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3)寫話,交流,體會情感,抒發心聲。
(4)感情朗讀。
(四)課堂總結,銘記“大典”。
開國大典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第26課139-143頁。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時代背景整體理解課文的思想情感。
2.學習掌握課文生字詞、鼓勵學生學習使用學習工具書。
3.理清文章的脈絡按事情的發展順序記述,知道幾大部分的主要內容。
重點與難點:體會開國大典盛況,正確領會課文的思想感情,理清文章的脈絡。
教學過程:
1、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十月一日是什么節日嗎?
生:國慶節
師:國慶節是舉國歡慶的日子,1949年10月1日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是我們國家的生日。這一天,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了盛大的開國大典。
今天,我們通過學習課文《開國大典》體驗當年的盛會。
(板書:課題)
2、看圖片回顧歷史背景
l看完圖片后讓學生說說他們的感受,并說說他們預習時查閱相關資料,訪問長輩所了解中國共產黨的成長和新中國成立的歷史背景。
l教師補充(結合圖片)
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成立以來,領導全國人民為推翻壓在頭上的三座大山進行了可歌可泣的頑強斗爭。八年抗戰,多少英雄兒女前赴后繼、保家衛國;三年的解放戰爭,中國人民終于推翻了蔣介石的反動統治,迎來了全國的大解放,迎來了“開國大典”的盛況。
3、通過默讀、朗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從整體上把握理清文章的脈絡。
1)默讀課文,畫出生字詞和不懂得字詞。
1.讓學生提出不懂的,讓懂得的同學幫助解決。
(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應用工具書學習生字詞,培養學生的相互學習精神)
2.教師帶讀、學寫生字詞。學生再讀生字詞,并要求認記。
3.初步理解詞義。(詞義的深入理解在以后的課文講解中再滲透)
重點理解題意。開國:建立新的國家;典:典禮,鄭重舉行的儀式;大典:隆重的典禮。開國大典:開,創建;典:典禮。創建國家的重大典禮。
擎:舉。
匯集:會合,聚集。
瞻仰:恭敬地看。
2)聽錄音朗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記敘開國大典的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內容。
小組討論按記敘順序可將課文分為幾部分,請代表說說你們小組的分法,你們為什么這樣分。(比較各組分法,言之有理即可)
(板書:典禮開始前、典禮+閱兵式、群眾游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文章分析深入體會開國大典的盛況,激發愛國情感。
2、能體會文章按一定的順序講述了開國大典的盛況。
3、懂得用自己的話按一定的順序記敘一次晚會或典禮。
教學過程:
學習第一部分:典禮開始前
1、全班一起有感情地朗讀第一部分,感受典禮開始前的場面,并說說自己的感受。
2、默讀第一自然段想一想為什么文章一開始就交代開國大典的時間、地點、人物。(讓學生體會記敘文的敘事特點)為什么最后特別說明觀禮臺上還有外賓。
3、看圖片了解天安門廣場然后閉上眼睛聽老師朗讀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你身處當年的天安門廣場,看看會場的布置是怎樣的一種氛圍。
4、全班齊讀第四第五自然段說說你感受到參加開國大典的群眾怎么樣的心情,你是從哪里體會到這些心情的。(早上六點鐘起,就有群眾的隊伍入場了、直奔會場、五更天摸著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趕來都體現了群眾熱切的心情)
分析句子:
a.人們有的擎著紅旗,有的提著紅燈。(誰能來做一做這兩個動作嗎)讓學生親身體會生字擎的意思。擎:舉。
b他們清早到了北京車站,一下火車就直奔會場。
c.三十萬人的目光一齊投向主席臺。
學習第二、三部分:典禮+閱兵式
(看視屏聽朗讀,體會典禮與閱兵式的過程和人民群眾的心情)
1、快速默讀第二部分理清典禮過程,并用自己的話總結這個過程。
板書:(典禮開始,領導就位——奏國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國旗,鳴禮炮——宣讀公告)
2、全班朗讀課文,劃出反映人們心情的句子,說說你感受到人民群眾怎樣的一種心情。
3、你覺得那些句子,表現了大典莊嚴、隆重、熱烈的氣氛。大聲地朗誦你選的句子。
分析句子:
“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使全場三十萬人一齊歡呼起來。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經過無線電的廣播,傳到長城內外,傳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國人民的心一齊歡躍起來。”(有感情地朗讀句子體會排比氣勢。)
4、觀看閱兵式視屏,體會閱兵部隊的整齊、威武、雄壯。
5、用學習第二部分的方法自學第三部分,理清閱兵式過程,概括出人民群眾觀看閱兵式心情的句子,體會后有感情的朗讀,讀出閱兵部隊的整齊、威武、雄壯,讀出群眾情緒的熱烈。
學習第四部分:群眾游行
1、請同學朗讀,劃出概括節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話,說說這樣描寫的作用?(襯托了人們仍舊沉浸在開國大典的喜悅氣氛之中,從側面表現了中國人民當家做主人的無比幸福的心情。)
分析句子:兩股紅流(游行隊伍)分頭向東城、西城的街道流(走)去,光明充滿了整個北京城。
兩個流字可不可以換,為什么說光明充滿了整個北京城。
(流字寫出了一種動態的景象。光明充滿了整個北京城",不僅是指燈籠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使北京城永遠擺脫了過去的黑暗統治,獲得了光明。這是人民群眾心里的光明。)
2、聽錄音跟讀全文。
小結與作業
1、瀏覽課文回顧開國大典的過程。
2、摘錄、朗誦最令你激動的句子,背誦第七段。
3、運用自己的話寫寫北京奧運會開幕的盛會。
板書設計:
典禮開始前
典禮開始領導就位
奏國歌
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
升國旗、鳴禮炮
宣讀公告
典禮
閱兵式
群眾游行
開國大典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典禮、協商、匯集、宣布、電鈕、瞻仰、旗幟、選舉、領袖、徐徐上升。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寫出課文梗概。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中國人民為新中國的誕生而激動、自豪的思想感情。
4.領悟本課按照事情發展順序,重點突出、有詳有略地記敘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的盛況,體會重點詞句。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中國人民為新中國的誕生而激動、自豪的思想感情。
2.領悟本課按照事情發展順序,重點突出、有詳有略地記敘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
1.演示《開國大典》情景朗讀,學生邊聽邊想邊看。
2.交流初步感受。
二、導入新課
板書課題,解題。(國家創建時舉行的盛大典禮)
三、初讀課文
1.思考課文的敘述順序。(事情發展的順序)
2.說說課文重點寫了開國大典的哪幾個場面?(開會、閱兵、游行、宣布開國、升旗鳴炮、宣讀公告)
3.畫出文中讓你感受最深的語句,在旁邊標注上你自己的體會,想一想表達了人民怎樣的感情。
4.在組內討論。
四、全班交流,引導學生重點體會
1.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經過無線電的廣播,傳到長城內外,傳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國人民的心一齊歡躍起來。(引導學生觀看開國大典資料片,體會人們聽到主席的話后的激動心情和當家做主的自豪感)
2.“升”和“姑”(也說明了人們自豪、激動)
在品讀了重點詞句后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3.品讀描繪閱兵盛況的句子,要讀出閱兵隊伍的整齊、威武、雄偉、及群眾情緒的熱烈。
五、布置作業
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典禮、協商、匯集、宣布、電鈕、瞻仰、旗幟、選舉、領袖、徐徐上升。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寫出課文梗概。
教學過程:
一、學習生字新詞
1.識記生字
2.交流書寫中要注意的問題
3.組詞練習:
協( ) 檐( ) 鈕( ) 澤( ) 宣( )
脅( ) 瞻( ) 扭( ) 擇( ) 喧( )
二、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三、總結
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了開國大典的盛況。作者先介紹了開國大典的時間、地點、參加典禮的成員,然后介紹天安門廣場和天安門城樓的情況。接著介紹了開國大典進行的情況,最后介紹了典禮后的情況,讓我們深切感受到開國大典偉大的歷史意義。更增添了我們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
四、寫課文梗概
1.在小組內練習說說。
2.每組選一位代表在全班說說。
3.動筆寫一寫。
附:板書設計
4 開國大典
教案點評:
課上安排了這樣的教學活動:1、交流課下搜集的有關開國大典的資料;2、學生邊讀邊勾畫邊思考,將自學體會在小組內交流討論;3、收聽錄音,觀看資料片錄像和情景朗讀,發揮想象,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這些方法和活動的設計,幫助學生了解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的盛況,知道新中國成立的意義;使學生了解新中國的成立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激發學生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思想感情,從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繼承革命傳統。同時,通過初讀課文和再讀課文,理清課文的脈絡,知道課文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的。
探究活動
布置學生查閱有關開國大典的資料,編寫“我愛中國”為主題的語文報。進行展示。
開國大典教學設計 篇12
之一
杭州市余杭實驗小學 陳小娟
教學目標 :
1.理解課文主要內容,正確領會課文中心思想,感受開國大典中,人民群眾熱愛黨、熱愛領袖、熱愛新中國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國成立的偉大意義。
2.學會3個生字,理解20個詞語,學習排比句。學有余力的學生可認識雙關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6~8自然段。
重點與難點
重點:體會開國大典盛況,正確領會課文中心思想。
難點:含義較深的句子理解。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掌握3個生字,理解部分新詞。
2、掌握課文大意,按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
3、學習第一段,感受會場上喜慶的氣氛。
教學過程 :
一、解題
1、出示課題,讀題。
2、理解題意。開國:建立新的國家;典:典禮,鄭重舉行的儀式;大典:隆重的典禮。
3、根據課題提出疑問。
二、自學
要求:1、讀通課文,學會字詞。
2、劃出課文中解釋課題的一句話。
3、課文寫了哪幾個場面?劃出場面間的連接句。
4、解決疑難,發現疑難。
三、交流
1、試說課題意思。
2、分段。(根據會場、典禮、閱兵、游行四個動人場面可以分為四段)
3、交流疑難,解決部分問題。隨機學習生字新詞。
四、閱讀(第一段)
1、指名分節讀課文。
2、從哪些地方看出這是“大典”?
3、選擇一句,讀出莊嚴、隆重、熱烈的氣氛。
4、隨機學習重點句。
五、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第一段。
2、完成作業 本第1、2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感受開國大典中,人民群眾熱愛黨、熱愛領袖、熱愛新中國的思想感情。
2、背誦第6~8自然段。
教學過程 :
一、閱讀第二段。
1、理清典禮過程。
默讀本段,理一理典禮的過程。
(典禮開始,領導就位)——(奏國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國旗,鳴禮炮)——(宣讀公告)
簡要敘述開國大典的典禮過程。
2、自由讀,感受人民群眾的心情。(激動、興奮、喜悅)
3、劃出反映人們心情的句子,理解基礎上練習朗讀。
用“人民群眾為……而激動”說話。
隨機點撥句子:這五星紅旗升起來了,表示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朗讀(自豪,揚眉吐氣)
3、描寫人民群眾的心情,課文用了哪些方法?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聲;轟雷似的掌聲。排比:四個“傳到”。體會排比氣勢,朗讀排比句。
4、背誦6~8節。
二、閱讀第三段
1、自由讀,用一個詞概括閱兵式的特點,劃出寫人民群眾觀看閱兵式心情的句子。
2、小組合作,交流成果
歡喜和激動的心情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3、選讀句子。
三、作業
1、背誦6~8節。
2、完成作業 本3、5題。
3、聯系課文內容寫排比句:
全場30萬人,為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為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為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
1、理解課文主要內容,正確領會課文中心思想,感受開國大典中,人民群眾熱愛黨、熱愛領袖、熱愛新中國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國成立的偉大意義。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
一、復習
1、聽寫。
2、背誦6~8節。
二、閱讀第四段
1、默讀,劃出概括節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話。
2、理解。
3、朗讀第14小節,讀出歡慶的氣氛。
4、讀結尾兩句,領會句子的意思。
“兩股紅流”指什么?這樣比喻寫出了什么?
“光明”指什么?象征什么?
讀好這兩句話,讀出內含的意思。
三、總結全文,領會中心。
1、連起來說說課文記敘了4個怎樣的場面。
2、整理語言,歸納主要內容。
3、作者為什么反反復復寫廣場的“紅旗”、“紅燈”,群眾的“掌聲”、“歡呼聲”?反映了什么思想感情?
4、完成作業 本6、7題,交流。
5、學習“單元提示”。聯系這一課的學習,說說怎樣憑借主要內容領悟中心思想。
四、作業
選做:
1、摘錄、朗誦最令你激動的句子。
2、寫一寫你讀后的感受。
3、寫一段話:1949年10月1日,我站在天安門廣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