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嚴》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15篇)
《尊嚴》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抓住描寫哈默語言、動作、神態的句子和杰克遜大叔對女兒說的話,體會哈默自尊的品格,認識到自尊的可貴.
2、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抓住描寫哈默語言、動作、神態的句子,體會他自尊的品格。
【教學難點】
理解杰克遜大叔對他女兒說的話,認識到自尊的可貴。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第七課,齊讀課題──《尊嚴》
什么叫尊嚴?誰來說一說你的理解。
(尊嚴就是有自尊;就是不讓人瞧不起你;就是要靠自己的雙手和自己的勞動生活;就是有志氣,不向困難低頭……)
那么課文中講的這個有尊嚴的人指的是誰呢?(石油大王)為什么說他是個有尊嚴的人呢?我們帶著這個問題繼續學習課文。
二、新授
1、打開書,輕聲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講了石油大王哈默年輕時在逃難中,不愿意白白接受他人的施舍,堅持工作后才接受幫助,得到主人的贊賞。)
2、精讀課文:
⑴ 默讀課文,畫出描寫哈默語言、動作、神態的語句,從中你看出了哈默是個怎樣的人?小組討論交流。
⑵ 班內交流,教師指導:
① 語言:
三次對話,請同學來讀一讀,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他當時心里會怎么想?
② 神態:
“臉色蒼白、骨瘦如柴”說明什么?“頓時灰暗了”從中你看出了什么?
③ 動作:
“仰起頭”“他的喉結上下動了動”“俯下身,輕輕地給杰克遜大叔捶起背來”
⑶ 分角色朗讀課文。
⑷ 默讀第六自然段,把杰克遜對女兒說的話畫下來?
想一想杰克遜大叔說的話是什么意思?他為什么這么說?
“他現在什么都沒有”指的是什么?“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指的又是什么?為什么一個人“有尊嚴”就“百分之百是個富翁?”
練習朗讀:
引讀“別看他現在什么都沒有,可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他白手起家,堅持做人的原則,受到人們的賞識與尊敬,成為一位赫赫有名的石油大王是因為他有──尊嚴。
是啊!尊嚴就是拒絕乞討。
尊嚴就是以自尊贏得別人的尊敬。
自尊是人生的底價,自立的基礎,到任何時候,都不能失守,不能放棄。
自尊是一句廣告詞,自尊是一種力量,自尊更是一種高尚。
自尊總是建立在平等之上,要求別人尊重自己的人格,就必須首先尊重別人的勞動。尊重必然換來尊重。
你能試著仿寫一條人生格言嗎?用它來激勵自己或別人。
3、小結全文:
說說你讀了課文有什么感受?
【板書設計】
7、尊嚴
神態 自立
語言 石油大王 自強
動作 自尊
《尊嚴》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體會文中描寫人物外貌、動作、語言的句子,從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嚴。
2、讓學生習得運用抓住關鍵詞句,揣摩人物特點的閱讀方法。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理解“尊嚴”
1、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什么叫尊嚴?我們先來完成這道練習題。 課件出示: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解釋。
字典中對“尊”的解釋:①地位或輩分高;②敬重;③敬辭,稱與對方有關的人或事物;④量詞;
一尊佛像( ) 自尊( ) 令尊( ) 尊嚴( ) ....
那么“尊嚴”一詞是什么意思?尊嚴:指的是可敬的地位和身份。本文主要講誰有尊嚴?哈默。這節課就讓我們走近哈默,感受他如何贏得了可敬的地位和身份。
二、品讀感悟, 思考“尊嚴”
(一)1、根據意思,在練習本上寫出相應的四字詞語
(1)指某人因某事或營養不良而臉色變得很難看。( )
(2)形容非常疲乏。( )
(3)臉上沒有一絲血色,( )
(4)身體消瘦到了極點。( )
(5)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
2、對照答案自我糾正:面呈菜色 疲憊不堪 臉色蒼白 骨瘦如柴 狼吞虎咽
齊讀,你發現這些詞語寫什么?(這是對逃難人外貌的描寫。)
師:現在我們把這些詞語送回到句子當中去。請在課文里找出含有這些詞語的句子讀一讀,大家能體會到什么?
課件出示:
外貌: 他們面呈菜色,疲憊不堪。
只有一個人例外,這是一個臉色蒼白、骨瘦如柴的年輕人。
吃相:他們連一句感謝的話也顧不上說,就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年輕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師:從逃難人和年輕人的外貌和吃相描寫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小結:逃難者勞頓奔波,饑寒交迫,讓所有的逃難人身體虛弱、饑餓不堪、急需食物充饑。
(二)、學習2—5自然段,感知哈默維護尊嚴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形象。
1.抓住“例外”引入自讀。
師:當善良的沃爾遜人把食物送到這些逃難人的面前時,有一個人與大家表現不一樣。課文第二自然段那個詞說明“不一樣”?“例外”
哈默的例外表現在哪里?課文主要通過人物的什么描寫,讓我們感受到哈默的例外?
(年輕人并沒有直接接受食物,而是選擇了先干活,后吃食物。)
課件出示要求:默讀課文2—5自然段,年輕人與杰克遜大叔一共有多少次對話?并用筆在書中標注出來。再結合哈默說話時的動作、神態,語言,體會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2.學生分組學習。(教師相機指導)
3.交流、討論。
師:一共有幾次?誰愿意來讀讀第一次對話。
指導學生分析第一次對話
他仰起頭問:“先生,吃您這么多東西,你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嗎?
“不,我沒有什么活兒需要您做。”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一次對話,想一想,這個年輕人給留下什么印象?是通過哪些語句感受到的?用筆在書中畫一畫。
師:誰愿意發表自己的見解?
重點指導:
(1).抓住“仰起頭”這個動作,體會哈默的真誠、有禮貌;他不卑不亢,和杰克遜大叔平等的對話,不因為自己是逃難者就瞧不起自己……
(2).感受年輕人盡管饑餓,但他的態度很堅定,吃飯必須做活兒。
(3).我認為他是一個不愿意占別人便宜,不是不勞而獲的人。
板書:真誠
師:那年輕人說話時應是什么樣的語氣?同桌之間互相練讀。
指導朗讀,表現出哈默態度真誠……
學生同桌互讀,小組分角色朗讀。(聯系杰克遜大叔內心想法,感知哈默的“例外”)
小結:剛才我們是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來體會人物的形象。現在,你們能不能用這樣的方法理解第二、三次對話?
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學習年輕人與杰克遜大叔的`第二、三次對話。在這兩次對話中,年輕人又給你留下什么印象?是通過哪些語句感受到的?
第二次對話:
這個年輕人的目光頓時灰暗了,他的喉結上下動了動,說:“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東西,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
杰克遜大叔想了想,說:“我想起來了,我家確實有些活兒需要您幫忙,不過等您吃過飯,我再給您派活兒”
第三次對話:
“我現在就做,等做完了你的活兒,我再吃這些東西!”年輕人站起來說。 思量片刻后,杰克遜大叔說:“小伙子,您愿意為捶背嗎?”
師:范讀年輕人說的話,三個"不"字加重語氣。你又體會到了什么?
指導學生把雙重否定句換個說法。體會年輕人堅定的語氣,是非常講原則的人。 師:我們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呢?
學生同桌練讀,分角色讀。(師讀年輕人,學生來讀杰克遜大叔。)
師: 從哈默的話中你們聽懂什么了嗎?
生:哈默一定要先干活再吃飯。
生:哈默很堅決,馬上就要做活。
師:是啊,這種讓他毫不猶豫的選擇先干活后進食的就是精神—尊嚴。
師:跟老師一起讀,尊嚴。尊嚴。 哈默維護了自己的尊嚴,贏得了可敬的地位和身份!
(三)、 咀嚼“尊嚴”行 感受“尊嚴”品
師:同學們,捶背是個多么簡單的動作呀!但是這個年輕人是怎么做的?
生讀相關句子,體會:盡管這是鎮長安慰他才安排給他的,而且又是簡單的工作,但他一點也沒有應付,而是極其認真的對待。
師:年輕的哈默干完活終于吃上飯了。他是怎么吃的?
生:狼吞虎咽
師:這個詞語在文章中的哪個地方也出現過? 生:描寫逃難人
師:你們讀懂那這兩個詞有什么區別嗎?
生:前面直接吃,后面先干活然后再吃。
師:那作者這樣對比的目的是什么呢?
生:強調年輕人的與眾不同,因為他擁有可貴的尊嚴。
師:從上面這些描寫我們體會到哈默是一個怎樣的人?
幻燈片
這是一個面對饑寒交迫不失( )的人
這是一個面對施舍不失( )的人
這是一個面對施舍牢記( )的人
師:(過渡)難怪杰克遜大叔會對女兒說:
生:別看他現在什么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
師:其實,從這篇文章中我們也能看出杰克遜大叔是個什么樣的人呢? 你是從哪些地方知道的。
生:善良樸實 慧眼識英雄 尊重他人
生:杰克遜大叔為了能讓年輕人早點吃上早飯,說了一個善意的謊言。
生:因為哈默此時體力不足,鎮長安慰他才安排給他的,而且又是簡單的工作。 師:你們注意到杰克遜對年輕人的稱呼什么?
生:您
師:說明什么?
生:尊敬人
師:下面請思考一下,如果年輕人站在你面前,你有什么話對他說?
生: 匯報
三、拓展延伸:
1.師:正如杰克遜大叔所言,這個人真的成為了一個讓全美國人乃至全世界羨
慕的財富,成為石油大王。你認為哈默有尊嚴跟他后來成為石油大王有聯系嗎?為什么有尊嚴就一定能成功?
結合學生回答,讓學生明確:尊嚴不僅是一種人格,更是一種堅強的毅力,而這些正是保證克服困難所必須的。
2.你覺得對于你來說,怎么做就是為自己贏得尊嚴?
四、總結課文:
是啊!年輕人維護了自己的尊嚴,哪怕從一件小事中也要保持做人的尊嚴,堅持做人的原則,最后受到人們的賞識與尊敬,成為一位赫赫有名的石油大王。但是,同學們,尊嚴不能簡單地理解為面子,更多地表現為一種自尊心,一種責任感,是一種不依附于他人自立于人世的奮斗精神。
板書設計:
7.尊嚴
哈默 尊嚴
(真誠+講原則+自強+自尊)+努力=成功
杰克遜大叔 尊重他人 看重人品
《尊嚴》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3
【教案背景】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教學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發揮學生在閱讀中的自主性、積極性。因此,本課的教學設計,力求創設開放互動的課堂情景,并立足于“以讀為本,讀中感悟”的教學思想,引導學生在意境中感悟真情,明白道理。
【教材分析】
《尊嚴》這篇課文語言樸實,短小而蘊含人生哲理。課文通過美國石油大王哈默年輕時,以自己的言行維護了個人尊嚴,贏得了別人尊重,從而改變命運的故事,向人們揭示了尊嚴是一個人最大的財富的道理。仔細品讀課文,我們可以發現這是一篇說理性很強的記敘文,在本單元,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明確向人們昭示了待人處事的方式方法。進一步探究本文的寫作特色,發現它在表達上有一個突出的特點:通過描寫人物外貌、動作和語言來表現人物的品質。這也是本組教材的教學重點。
【基于學情】
本班學生比較喜歡朗讀,特別擅長將自己變成課文中的角色去讀、去悟。這是一篇有助于學生獨立閱讀、感悟、理解并從中明白一定的道理的好文章。課上,教師為他們創設展示的機會,讓學生毫不掩飾地流露出內心真實的情感,能夠大膽、主動地參與朗讀、討論、交流。
【教學方法】
新課程表明: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是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在教學方法上,我著重引導,放手讓學生自已去學習。尊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以本課的教學方法確定為以問題引領,課文整合為原則,變逐段講授的地毯式教學為抓住重點語句深刻體會的挖坑式教學。并綜合運用了多媒體直觀法、閱讀討論法、以讀代講法、以讀促寫法,對比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
【學習目標】
1、找出文中描寫人物神態、動作、語言的句子,說出人物品質,并能用自己的話表達出對尊嚴的理解。
2、通過聯系上下文,品讀重點句子,用自己的話說出對“別看他現在什么都沒有,可它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它有尊嚴。”的`理解。
【學習重難點】
抓住描寫哈默的神態、動作、語言的詞句,理解杰克遜的話:別看他現在什么都沒有,可它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它有尊嚴。
【教學思路】
先復習導入,讓學生借助給出的詞語復述課文,引出杰克遜對女兒說的一句話,讓學生質疑;接著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句子品味人物形象;再次出現杰克遜的話讓學生解惑。
【評價設計】
1、交流式評價:通過師生、生生對話交流,在交流中對學生進行評價。
2、表現性評價:通過朗讀課文、學生回答問題情況,適當對學生進行點撥。
3、選擇性評價:通過小練筆檢查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體會文中描寫人物外貌、動作、語言的句子,從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嚴。
教學重點
1、體會什么是真正的尊嚴。
2、學習通過描寫人物外貌、動作、語言的句子,表現人物的品質。
教學難點
1、理解“富翁”的真正含義,做有尊嚴的人。
2、讓學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時刻維護自己的尊嚴。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課文圍繞尊嚴講了一件什么事?
2、自由大聲朗讀課文,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出人物的語氣。找出帶有尊嚴的句子,用波浪線畫出來)。
二、初讀課文
1、課件出示:一個寒冷的冬天,南加州沃爾遜小鎮上來了一群逃難的人。 鎮長是誰?他們面呈菜色,疲憊不堪。他們指的是誰,為什么?
2、找出帶有尊嚴的句子,指名讀。這是鎮長對女兒說的話,他指的是誰?他指的是年輕人哈默。
介紹人物背景(19xx年應鄧小平的邀請,81歲高齡的哈默先生成為第一個乘私人飛
機訪問中國的西方企業家。他為中國兒童基金會捐款2萬美元,被鄧小平成為“最勇敢
的人”。)
3、然而年輕人在20多年前,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請同學們到書中去尋找答案。
三、品讀佳句
1、請同學們默讀2-4自然段。用筆畫出表現哈默有尊嚴的句子。
畫出描寫年輕人的外貌、神態、語言、動作的詞句進行體會。(投影)
描寫年輕人的外貌的句子:這是一個臉色蒼白、骨瘦如柴的年輕人。
描寫小伙子神態的句子:“這個年輕人的目光頓時灰暗了”;
描寫年輕人動作的句子:“他的喉結上下動了動”“年輕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描寫年輕人語言的句子:“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東西,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 )
2、誰來讀讀描寫年輕人外貌的句子?(指名讀)
①談體會:你從這句話的描寫中體會到什么?(年輕人饑寒交迫,處境艱難。) ② “骨瘦如柴”是什么意思?
③投影:“一個臉色蒼白,骨瘦如柴”的年輕人,他最需要的是什么?(指名說)
2、然而,他有沒有選擇這些?他選擇了什么?從哪里可以看出?
①指導朗讀:“先生,吃您這么多東西,您有什么活兒需要我做嗎?”
哈默要用勞動換取食物,這是他做人的原則。“仰”可以看出年輕人對杰克遜大叔的尊重,同時哈默不因為自己是逃難的人而感到自卑。板書:用勞動換取食物。 ②當年輕人聽到沒有活兒做時,他表現怎樣?(指名說)
投影:“他的目光頓時灰暗了、”。
理解:
a、“頓時灰暗”是什么意思?
b、他的目光為什么頓時灰暗起來?(因為沒有活干,就沒有飯吃。)
c、此時,他在想什么?三個不表現了他堅定的立場,頑強的意志,要做有骨氣的人。
d、誰來讀讀這句話?
e、讀到這兒,你想對年輕人說些什么?
3、找出年輕人與杰克遜大叔的對話,指導朗讀。
①分角色讀。
②從這兩人的對話中,你明白了什么?年輕人堅持用勞動換取食物,他說到做到。
4、最后,年輕人有沒有吃上這些食物?
①理解“狼吞虎咽”。
②這一動作說明了什么?
③年輕人在你心目中是個怎樣的人?
5、思考:哈默獲取的食物與其他難民獲得食物一樣嗎?學生討論交流。
難民用可憐、同情換取食物是不勞而獲,是別人的施舍。
哈默用自己辛勤的勞動換取食物,他吃得心安理得,吃得踏實,吃的有尊嚴。
三、讀中感悟
由于年輕人的這種高尚的品格得到了杰克遜的贊賞與尊重。杰克遜大叔把年輕人在自己的莊園做助手,同時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哈默。
1、杰克遜是怎樣贊賞這個年輕人?
2、從哈默和杰克遜大叔身上,我們學到了些什么?
3、齊讀:“別看他現在什么都沒有,年輕人現在沒有( )沒有( )沒有( ),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 )有( )有( )”。(投影)(指名讀,談體會。)用雖然...但是說句子。
①“什么都沒有”說明了什么?
②“百分之百是個富翁”的“富翁”指什么?
③杰克遜為什么這樣夸他?
4、杰克遜的話有沒有成為現實?(指名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四、小練筆:
利用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及心理描寫,刻畫你熟悉的一個人物形象。把語言寫通順,內容寫具體。
五、暢談收獲。
學會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幫助別人,快樂自己。做一個有尊嚴的人,就等于擁有了一筆巨大的財富。
板書: 7 尊嚴
用勞動換取食物,
用尊嚴創造財富。
《尊嚴》教學反思
在備這節課時,我的設想是這樣的,以讀為主,在讀中感悟尊嚴的含義。
一、圍繞“尊嚴”,突破重點
教學中,活動緊緊圍繞“尊嚴”來展開,讓學生明白年輕人在什么情況下講尊嚴,人物言行是怎樣體現尊嚴,他的勤奮,努力又如何獲得尊嚴及杰克遜大叔尊重和常識尊嚴。在設計上力求圍繞主線,設計了一個能統領全文的大問題。如:抓住杰克遜大叔對哈默評價的那句話,讓學生找一找,從這個切入點入手,突出了重點,自然而貼切。
二、重點細讀,感悟“尊嚴”
教學中,重點部分細讀,讓學生自己去體驗交流心得,感語課文,引導學生重點讀哈默的三次語言,邊讀邊感語,深入體會哈默以勞動換取食物這個問題上的情感和態度,感受他由真誠的請求到懇切,再到堅決,這樣的情感和態度。如:“那我不能吃您的東西,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對這句話做了重點指導,通過齊讀、指名讀等形式,讓學生走近哈默,體會心理活動,學生不僅僅停留在表面的把聲音讀得堅定,而是努力把自己當作哈默,讀出了自己的體會,語氣反而顯得更自然,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在學生自讀自悟中,學生抓住了哈默的外貌,動作,語言分析人物形象,并對兩個“狼吞虎咽”進行了對比讀,進一步理解尊嚴之可貴,體會到了他是一個自尊、自強、自愛的人,也感受到了杰克遜大叔是個善良、尊重他人的人。
本課的不足之處:
1、個人教學風格。自我感覺冷靜不足。應該精神狀態更加飽滿、語言更富有感染力一點。
2、在講課過程中應穿插講解寫作方法。
3、教學細節。雖然說在課堂上盡量給學生充分發表見解的機會,給予學生朗讀的指導。但是當個別學生朗讀不夠到位,沒有感情時,當學生說話語言貧乏,語調平淡時,我因為趕進度而沒有充分引導,給學生練習和表現的機會。事后發現自己其實是錯過了一個教學契機。這種不用預設的生成,事實上是最好的教育教學機會,我想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盡量擯棄這些功利的想法,實實在在為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而教學,把學生的發展作為課堂上作重要的因素來考慮。
《尊嚴》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4
【設計理念】
以朗讀為主,使學生盡量發揮自己的想像,去讀感悟、讀體會。培養學生的語感,感覺是從對象中來的,是由對象認識的一種產物。
【教學目標】
1、感情的朗讀課文,將課文形象化。
2、體會文中描寫人物外貌、動作、語言的句子,從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嚴。
【教學重難點】
課文中對哈默語言、神態、動作的描寫和對鎮長杰克遜的話:“別看他現在什么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的理解。
【教學流程】
1、直接導入,開門見山: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對《尊嚴》這篇課文有了初步的了解,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板書課題:《尊嚴》)
師: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生:尊嚴。
2、入情入景,朗讀課文: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要教給你們一種新的朗讀方法,你們想不想學呀?
生:想。
師:其實要想學會這種方法非常的簡單,只需同學們記住這個字(板書:像)要想讀得像,還有一個小竅門:讀哪句話,你的腦海中必須要浮現那句所表現的情景,將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讀什么就要像什么。
范講第一自然段:
“在一個寒冷的冬天……來了一群逃難的人。”能告訴老師,當你讀了這句話之后,再你的眼前看到一幅什么樣的情景呢?
(指名答)根據你的想像,來讀一讀這句話(指名讀,生評價,再讀)
師:他們的臉色?
生:面呈菜色。
師:神情?
生:疲憊不堪。
師:想想,如果你是逃難者之一,又饑又渴,還會讀得那么有力嗎?
生讀(指名讀,生評價,再讀),老師提示:一定要讀像。
師:這時,有一些好心人送來了許多好吃的食物,如果你就是這群逃難者之一,你會怎樣?(生答)
同學們都已經體會到了逃難者的艱苦,同學們一起朗讀第一自然段。
3、圖文并貌,深切體會:
“在這里面有一個與眾不同的人,當他面對美味可口的食物時,是怎樣做的呢?”
給同學們一分鐘的時間,觀察這幅圖,用你們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
生答。
請同學們在課文中找一找,哪些文字是在描寫這幅圖的?(2~4自然段)(生答,指名朗讀,扮角色讀,生評價,再讀)
劃出描寫年輕人外貌的句子(臉色蒼白,骨瘦如柴)
師:這樣的一個年輕人面對食物,做出的是什么樣的決定?(靠自己的勞動來換取食物,)
從他們的對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答:
⑴ 我體會到了哈默是個自尊、自強、而不失禮貌的人。
⑵ 體會到了杰克遜大叔的`善良。
師小結:對呀,哈默用自己的言行維護著自己的尊嚴,贏得了別人的尊重。而杰克遜大叔的善良也感動著我們。
讓我們來看看杰克遜大叔是怎樣評價哈默的?
生答:“別看他現在什么都沒有……他有尊嚴”
師:這里的“富翁”真的就是指擁有百萬資產的人嗎?
生答:(不,這里的“富翁”應該是指一個人只要有尊嚴,那么“富翁”的稱號就非他莫數了。
同學們,現在你們總知道了杰克遜大叔為什么要留下他了吧?那就歸納一下,用語言把它說出來。(因為他在哈默的身上看到了別人沒有的東西:那就是尊貴的人格,和頑強的毅力)
4、總結:
同學們,請記住隨時隨地都要維護自己的尊嚴,這樣,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那么,成功就在向你招手了。
5、擴展練習:
在你們的身邊有沒有相似的故事呢?把他們的故事編進你的作文里,談談你受到的啟發。
《尊嚴》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體會文中描寫人物外貌、動作、語言的句子,從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嚴。
教學重點
1、體會什么是真正的尊嚴。
2、學習通過描寫人物外貌、動作、語言的句子,表現人物的品質。
教學難點
1、理解“富翁”的真正含義,做有尊嚴的人。
2、讓學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時刻維護自己的尊嚴。
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能讀懂課文的大意,但通過文本領會中心思想的能力不強,本文尊嚴的內涵十分深刻,學生在理解是存有困難,因此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對描寫哈默神態、動作、語言的句子的比較和感悟中體會人物的感情,從而訓練他們從內容中體會思想的能力,另外,現在的學生生活條件都好,沒有挨餓的經歷,在解讀文本時他們沒法感受難民的那種饑不可耐,這使他們在理解哈默寧愿挨餓也不愿不勞而獲時的那份尊嚴時會有難度。因此,運用對比的手法,將哈默和其他難民進行對比,從而感知哈默身上的尊嚴,突破本文的教學難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古圣先賢孟子曾經說過: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告訴我們做人要有尊嚴。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與尊嚴有關的文章。
2、看老師寫課題。(板書課題) ,相機指導 “尊”字的寫法及易漏筆畫。
3、你對課題是怎么理解的?談談你的看法。
二、初步感知課文
1、這篇課文中的尊嚴又是什么意思呢?請大家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課文圍繞尊嚴寫了一件什么事呢?
2、交流:本文講了石油大王哈默年輕時以自己的言行維護了個人尊嚴,贏得了別人的尊重,從而改變了自己命運的事。 板書:哈默,杰克遜
三、 細讀“尊嚴”語 ,體會“尊嚴”味
1、剛才同學說哈默是例外,課文中哪里提到?找出來。讀第2段第一句 。
2、課文說哈默跟誰比是例外? 學習第1自然段,感知逃難群象。 出示:面呈菜色 臉色蒼白 疲憊不堪 骨瘦如柴 狼吞虎咽 “面呈菜色”說明臉色怎么樣?“疲憊不堪”,理解 “堪”什么意思? “狼吞虎咽地吃起來”什么意思?吃得很猛。吃得很快。 指導學生讀句子。
3、現在,請同學們自由朗讀2-5自然段。畫出描寫年輕人的外貌、神態、語言、動作的詞句進行體會。
讓學生讀讀畫出的有關句子:
描寫年輕人的外貌的句子:這是一個臉色蒼白、骨瘦如柴的年輕人。
描寫小伙子神態的句子:“這個年輕人的目光頓時灰暗了”; 描寫年輕人語言的句子:“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東西,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
4、誰來讀讀描寫年輕人外貌的句子?(指名讀)
①談體會:你從這句話的描寫中體會到什么?
② “骨瘦如柴”是什么意思?
③投影:“一個臉色蒼白,骨瘦如柴”的年輕人,他最需要的是什么?(指名說說)
5、然而,他有沒有選擇這些?他選擇了什么?從哪里可以看出? ①指導朗讀:“先生,吃您這么多東西,您有什么活兒需要我做嗎?”
②當年輕人聽到沒有活兒做時,他表現怎樣?(指名說):“他的目光頓時灰暗了”。
理解:
a、“頓時灰暗”是什么意思?
b、他的'目光為什么頓時灰暗起來?
6、找出年輕人與杰克遜大叔的對話,指導朗讀。
從這兩人的對話中,你明白了什么?
7、最后,年輕人有沒有吃上這些食物?
①理解“狼吞虎咽”。
②這一動作說明了什么?
8、師述:由于年輕人的這種高尚的品格得到了杰克遜的尊重和贊賞。板書:尊重、贊賞。
①、杰克遜是怎樣贊賞這個年輕人?
②、齊讀:“別看他現在什么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投影)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四、總結全文
哈默用行動維護了自己的尊嚴,尊嚴就是恪守自己做人的原則,一個人可以沒有物質財富,但是不能沒有精神上的財富。一個人有了尊嚴就會得到別人的尊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有了尊嚴就會強大起來。
五、板書設計
尊嚴
杰克遜 年輕人
↗用勞動獲取食物
↘先勞動再吃食物
尊重 贊賞
六、教學反思
學生是最貧窮的富翁,最無知的智者,最無忌的哲人,也許他們在“童言無忌”的率真中一語道破了天機,也許在“乳臭未干”的稚氣中,還看不清人生百態、世態炎涼,也許他們現在還不知道“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無奈,還不能體會“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氣節。但我相信,學生會隨著不斷的接觸社會生活而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成熟,我們沒有限制學生思維的權利,我們也限制不了。這些孩子很明顯接受了當代社會的各種信息輿論導向的熏陶。很多人都說,現代人現實了,現代人精明了。社會進步的大方向永遠是好的。可是,精神領域呢,很多人又說,現在社會的精神世界是空白的,是匱乏的。特別是價值觀,人生觀。不吃喈來之食,曾經是多少人佩服的骨氣,而現在竟成為了更多人嘲笑的對象。作為我個人來講,是很為此痛心的。我們的孩子比之我們兒時真的是聰明的多,可是也現實的多。可是他們也畢竟是孩子,是需要我們正確引導的孩子,我總希望作為教師的我們在課堂,在我們的校園保持一塊凈土。我為他們能敢于發表自己的觀點而驕傲!學生有了自己的看法,有了自己的態度,我對此感到自豪和欣慰。不管他們辯論的結果如何,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會對生命、會對尊嚴、會對人生產生更加深刻和清醒的認識
《尊嚴》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6
一、教學目標:
1、感情的朗讀課文,將課文形象化。
2、體會文中描寫人物外貌、動作、語言的句子,從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嚴。
二、教學重難點:課文中對哈默語言、神態、動作的描寫和對鎮長杰克遜的話:“別看他現在什么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的理解。
三、教學過程
(一)導語渲染,創設情境
師:一個寒冷的冬天,南加州沃爾遜小鎮上來了一群逃難的人,誰能描述一下他們是怎樣的?
1.“面呈菜色”什么意思?一個面呈菜色的人,平時可能大魚大肉嗎?那么他們吃的什么?
2.他們不僅吃不好,一路上,他們翻山涉水,經歷了很多困難,他們可能遇上了什么困難呢?
(也許曾遇上狂風暴雨,也許曾碰到可怕的大風雪)
3.看到這群可憐的人,沃爾遜人熱情的地招待了他們,逃難的人們是怎樣做的?(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出示句子,理解狼吞虎咽)
(二)、師生對話,深入文本
1.就在所有的人都狼吞虎咽的時候,有個人卻例外,因為他有尊嚴。自由讀一讀課文的2—5自然段,從哪兒體會到年輕人有尊嚴。(自由讀,劃句體會)
2交流
(1)只有一個人例外,這是個臉色蒼白、骨瘦如柴的年輕人。
(與眾不同 饑餓不堪、身體虛弱、急需食物充饑)
盡管饑餓折磨著年輕人,可他_________________,因為他有__________________。
齊讀句子
(2)他仰起頭問:“先生,吃您這么多東西,您有什么活兒需要我做嗎?”
這個年輕人的目光頓時灰暗了,他的喉結上下動了動,說:“先生,我不能吃您的東西,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
(失望杰克遜大叔沒有派活兒給他;年輕人非常需要食物;做人的尊嚴戰勝了饑餓)
(3)“不,我現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兒,我再吃這些東西!”
盡饑餓折磨著年輕人,可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為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師總結:這是一個饑寒交迫但不失尊嚴的人,面對沃爾遜人的款待仍不失尊嚴的人。他時刻牢記不能不勞而獲,要用勞動去換取食物,這就是尊嚴。
3、師:所以年輕人在為杰克遜大叔捶背后,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可是,這和其他逃難者的那種“狼吞虎咽”地吃含意一樣嗎?你是怎樣理解的?
出示有關句子:
1)這些逃難的人,顯然很久沒有吃到這么好的食物了,他們連一句感謝的話也顧不上說,就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2)年輕人在為杰克遜大叔捶背后,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前者連一句感謝的話都顧不得說,說明他們實在是饑餓至極;后者同樣饑寒交迫,即使在再困難也不忘要用自己的勞動來換取食物,這樣才吃得心安理得,吃得有尊嚴,吃得坦然。)
三、尊嚴不能簡單地理解為面子,更多地表現為一種自尊心,一種價值觀,一種責任感,是一種不依附于他人自立于人世的奮斗精神。它是人生至高無上的精神瑰寶,難怪杰克遜大叔說他是個富翁。(出示句子,讀句子,談體會)
《尊嚴》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7
【教材說明】
《尊嚴》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寫的是美國石油大王哈默年輕時的一個故事。在一個寒冷的冬天,在逃難的路上,他饑寒難忍,但是他拒絕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東西,必須在幫忙干完活以后,他才吃這份食物。他的言行受到了杰克遜大叔的由衷贊賞,他被杰克遜大叔留了下來,并很快成為莊園里的一把好手。從這件事可以體會到,尊重自己,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引導學生從描寫年輕人神態、動作和語言的句子中,體會到年輕人在困境中仍堅守自己的尊嚴;從杰克遜大叔的言行中感悟到每個人都應該誠摯地維護他人的尊嚴,認識到尊嚴的可貴,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進一步訓練學生從內容中體會思想的能力,同時使學生從哈默的故事中受到教育,懂得每個人不管在什么情況下都應該有尊嚴地或活著,并誠摯地維護他人的尊嚴。
【教學建議】
1、“尊嚴”是課題的名稱,也是貫穿全文的主旨。切忌抽象空洞地告訴學“尊嚴”的意思。課前可以布置學生搜集有關“尊嚴”的人生格言與故事。學完課文后,可讓學生說說自己對“尊嚴”的真實感受和獨特理解。
2、本文是講讀課文,教學時要以學生自讀和小組合作交流為主:
根據“閱讀提示”的要求,學生在初讀課文后,能了解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并畫出描寫年輕人神態、動作、語言的語句。教師可針對這些句子,組織學生進一步自學,體會年輕人自尊的人格,談談各自的感受。
3、描寫年輕人神態、動作和語言的句子散見于課文之中:
如,年輕人“臉色蒼白、骨瘦如柴”,可是當食物送到他面前時,他問的是:“您有什么活兒需要我做嗎?”當聽到“沒有”時,他的“目光頓時灰暗了”,“喉結上下動了動,說:‘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東西,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物?’”在要求先吃飯再干活時,他仍堅持:“等做完了您的活兒,我再吃這些東西!”為了加深學生對年輕人自尊人格的了解,可以啟發學生想象他的心理活動。如,當食物擺在他面前時,從他說的話里想象他是怎么想的;當聽到“沒活”干時,他會怎么想;當杰克遜大叔要他捶背時,他又是怎么想,從而深入體會他自尊自強的品格。
4、對杰克遜大叔的話的理解是一個難點,“別看他現在什么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可在班上組織討論,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的具體事例談自己的理解,學生能理解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不做過高要求。
【教學過程】
1、課文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里寫到了哪些人?(沃爾遜人、逃難者、年輕人、杰克遜大叔)
2、些人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請你快速瀏覽課文,在橫線上填上最能反映他們特點的詞。(善良樸實的沃爾遜人,有尊嚴的年輕人,面呈菜色、疲憊不堪的年輕人,善良的杰克遜大叔)
3、在這些人中誰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年輕人:課文主要是寫的他的故事,讀懂了他,再讀懂其他人也就迎刃而解了。)他的什么打動了你的心?(他的尊嚴,在饑寒交迫中人堅守自己的尊嚴。)
4、你是從課文哪些語句中體會這個年輕人的尊嚴的?請你劃出有關語句,讀讀、想想、注注。
5、小組交流自己的讀書體會。
6、集體讀議交流:
教師、學生重點抓住年輕人的三次對話展開互動對話。
⑴ 當食物送到他面前時:
① 其他人是怎么做的?你怎么看?(顯得沒有尊嚴;可以理解,因為他們太餓了,但首先要向別人表示感謝,謝了再吃;)
② 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吃:因為太餓了;不能吃:不能白吃別人的東西。)
③ 年輕人想吃嗎?(想:因為太餓。)但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不能白吃,要先干活,要用自己的勞動換回食物。)
④ 讀讀這位年輕人──是這樣問的嗎?請注意一下這個“仰起頭”,從“仰起頭”還體會到什么?(雖然他是一貧如洗、饑寒交迫的逃難者,但他并沒有看不起自己,仍然不卑不亢。)
⑤ 朗讀體會。
⑥ 可是杰克遜大叔覺得──于是他回答……
⑵ 當聽到“沒有什么活兒需要您做時”:
① 從“目光灰暗”、“喉結上下動了動”看出什么?(失望,沒活兒干,吃不成飯了;但是又很餓,很想吃。)
② 可是年輕人卻說──朗讀體會。
③ 同學們,我們設身處地為他想想,在這種情況下,不吃東西將意味著什么?(忍受饑餓的折磨,也許就會倒下,甚至餓死。)那,是什么東西讓他甘愿去忍受饑餓的折磨呢?
④ 請你再讀讀這段話,把自己體會到的跟大家說說。
⑤ 如果這時你聽到他這么說,你會對他說什么?他是不是屬于“死要面子活受罪”?
⑥ 杰克遜大叔聽了是怎么說的?
⑶ 當聽到“等您吃過飯,我再給您派活兒”時:
① 說話的態度怎樣?朗讀體會堅決的態度。
② 如果是你,讓你先吃飯,再干活,你會怎么做?為什么?(先吃再干:因為太餓了,再說吃了并不是沒有尊嚴,而且吃了再干活兒會更有勁;先干再吃:要用勞動換回食物,才更有尊嚴。)
③ 年輕人堅持什么?而且馬上“站起來”,要去干什么?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嗎?(先干活再吃東西才有尊嚴,這樣才是平等的交換,用自己的勞動換回食物。)
④ 朗讀體會。
⑷ 面對這樣一個與眾不同的年輕人,杰克遜大叔這時是怎么做,怎么想,怎么說的?引讀:
① 杰克遜大叔贊賞他什么?(沒想到這個年輕人在這樣的困境中仍堅守自己的尊嚴。)
② 杰克遜大叔真的很需要捶背嗎?(不是,而是為了維護年輕人的尊嚴,讓他吃東西。)
③ 那年輕人是怎么捶的?(輕輕地)從中體會到什么?(干得很認真、細心,而不是匆匆應付。)
④ 引讀課文──看到“年輕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來”,你怎么想?前面也是“狼吞虎咽”地吃起來,你的感覺一樣嗎?(前面逃難者的“狼吞虎咽”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們太餓了,換了我們可能也會這樣,但不能說他們有尊嚴,為了填飽肚子,他們可以不顧一切,哪怕是放下自己的尊嚴;而后一個“狼吞虎咽”,我們卻感到一種欣慰,感到一種暢快,因為那是他用自己的勞動換來的,我們甚至想對年輕人說:“年輕人,你快吃吧,多吃一點,吃個痛快,因為這是你用自己的勞動換來的。”)
⑸ 同樣是逃難的人,這個年輕人卻與眾不同,讀讀下文,看他用自己的尊嚴贏得了什么?(尊重、信任、賞識、娶了杰克遜大叔的女兒、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⑹ 雖然當時他一貧如洗,可在杰克遜大叔的眼里,他就是一個富翁!讀讀杰克遜大叔的這句名言,說說你是怎么理解的?(尊嚴是一個人最寶貴的精神財富,雖然在物質上是一個窮漢,但在精神上卻可以成為富翁。)
⑺ 年輕人是可敬的,杰克遜大叔可敬嗎?(杰克遜大叔不僅善良樸實,而且很有智慧,因為他懂得維護并欣賞別人的尊嚴。)
⑻ 課文學到這里,請你說說你從這個故事中感悟到的“尊嚴”──(尊嚴就是拒絕乞討;尊嚴就是不勞動就不吃別人的東西;尊嚴就是一個人在面臨困境是仍然堅守的品質;尊嚴就是認真做好每一件事,哪怕是一件極簡單的活;尊嚴就是不辜負別人的賞識和信任,懂得感恩,努力成為一把好手;尊嚴就是幫助你取得成功的一種最可貴的品質;尊嚴就是一種力量。)
7、感謝哈默,感謝杰克遜大叔,讓我們對尊嚴有了自己獨特的理解,接下來,我們再看兩個小故事,相信大家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⑴ 屏顯并伴隨朗讀兩個小故事:
① 尊嚴也是一種力量。每個人在面臨困境時,都不要忘了手中還有尊嚴這件武器。杭州有個勤工儉學的大學生,到一家面包房推銷黃油,和老板約定第二天上午10點見面。第二天,這個大學生準時到達,但等到下午4點,老板才慢慢趕來。大學生厲聲告訴他:“你可以不買我的黃油,但你不能傷害我的尊嚴?像這樣言而無信,你一輩子也成不了大老板?”老板驚得滿頭大汗,但很快就豎起了大拇指,不僅自己和這個大學生簽訂了長期合同,而且給他介紹了很多生意伙伴。
② 作為中國人,我們必須維護民族尊嚴。在這一點上,不少仁人志士為我們做出了榜樣,朱自清便是其中一位。1948年5月22日,朱自清簽名抗議美國扶植日本,并在貧困時拒絕領取美國援助面粉;在8月12日臨終前,他還諄諄告誡家人并囑咐立即交回領取美援面粉的糧券。毛主席曾寫文贊道:“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看,朱自清在民主革命活動中,尤其是在兩種抉擇中毅然不領美國救濟糧,不僅表現出了自己的錚錚鐵骨,還維護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尊嚴!
③ 看了之后,你想說什么?
④ 我也想對大家說:尊嚴是一個人最寶貴的財富,讓我們不管在什么情況下都有尊嚴的活著,并且誠摯地維護他人的尊嚴。
8、作業選擇:
⑴ “尊嚴”是什么?請你寫幾句話,寫出自己真實的感受和獨特的理解。
⑵ 以“尊嚴”為話題,找一個機會和家人一起聊聊各自的看法。
⑶ 在網上打入“民族尊嚴”這幾個字,搜索一下,相信你會有意外的發現。
《尊嚴》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8
由于對教材沒有深入地挖掘和領悟,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反映出來我不還是“背課”痕跡過重,課堂隨機應變能力較差。整節課給人感覺總是“老師問,學生答”,沒有真正體現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地位。比如,設計學生初讀課文這一教學環節時,我先提出了兩個問題:
1、是誰贊美了哈默?是怎樣贊美他的?
2、為什么會贊美哈默?
對于第一個問題,由于學生在課前進行了預習,所以看到問題后便可以直接說出答案。但此時,由于我還不能靈活自如地駕馭課堂,還是安排學生自讀課文說出答案。這樣,給人的感覺就是我在“背教案”。其實,遇到這種情況時,可讓學生直接回答,然后再自讀課文思考第二個問題。再如,本課的重點就是“尊嚴”的含意,但這一重點在我教學設計中并沒有很好地體現。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反重強調哈默是有尊嚴的,但是教師并沒有抓住這個詞,讓學生真正體會“尊嚴”在課文中的含意。在參考聽課教師的反饋以及自我反思后,我認為應該在課文教學伊始先讓學生說一說字典上對于“尊嚴”一詞的解釋,以及自己對于“尊嚴”這個詞的最初理解。在學完課文后,再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談一談自己對于“尊嚴”這個詞的新的理解。再指導學生理解杰克遜大叔對女兒說的話。讓學生正確理解,當時杰克遜大叔其實并沒有預見到哈默以后會成為百萬富翁,而只是贊賞他的個性。說明只有一個有尊嚴的人在今后的生活中才會取得成功。此時,教師可以順勢力導,問學生:一個有尊嚴的人還應具備哪些品質?從而讓學生真正地體會到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功除了尊嚴外還應具備其他好品質。最后升華主題,讓學生對于那些同樣也渴望成功的人說一句話。從而深化學生對于課文主題的理解。
在課件的使用上不夠自然、靈活。根據聽課教師的`反饋,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出示課件時,有提前出示的問題。比如安排學生默讀課文時,我提前出示了有關部分易錯字音的課件,學生本來全神貫注地讀課文,但是看到提前出示的部分易讀錯的生字,便不知所措,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其實,這個問題是非常好解決的,只要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我根據教學的需要及學生學習的情況,提前說明出示課件的目的,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
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學法指導。其實講讀課文的目的,是希望以講讀課文為載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會學生分析課文的方法以及相關學習方法的指導。但在我的這節課上,卻是教師在“牽著學生走,教師問一句,學生答一句。”整節課給人感覺是教師一個人在唱獨角戲,學生只是教師的一個陪襯而已。拿分析哈默的語言為例,我事先將書中哈默的語言依次做成了課件,在授課過程中逐步出示,并讓學生通過對比讀體會哈默的性格。這樣做雖然實出了教學重點(通過分析哈默的語言體會他的性格),但是給人的感覺卻是句子分析與課文相分離,并且沒有更好地體現教師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在與聽課教師在課下在交流中,我認為聽課教師的建議很值得嘗試。那就是以“當……時,哈默……,反映出哈默是怎樣的人?”這樣的形式,先帶著學生根據課文內容找到哈默的第一處語言,并進行分析,指導朗讀。然后讓學生學會這種方法,再自己在課文中找到相應的語言,完成練習,教師在此過程中再加以指導。這樣既可以將課文分析與朗讀指導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又充分體現了教師的學法指導,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尊嚴》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9
一、教材簡析:
《尊嚴》這篇課文寫的是美國石油大王哈默年輕時的一個故事。在一個寒冷的冬天,在逃難的路上,他饑寒難忍,但是他拒絕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東西,只能在幫忙干完活以后,他才吃這份食物。后來,他留在杰克遜家里干活,成為莊園里的一把好手。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人可以沒有財富,但必須要有做人的尊嚴,這是一個人最大的財富;只要有了做人的尊嚴,就有可能擁有財富乃至一切。
我認為,這是一篇有助于學生獨立閱讀、感悟、理解并從中明白一定道理的好文章,可以讓學生在吸收世界優秀文化的同時,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教學時,應該營造相應的氛圍,通過激發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自學、自悟,理解課文內容,來感受哈默鮮明的人格魅力,明白其蘊含的深刻的人生哲理。
二、教學目標:
根據這篇教材本身的特點,以及四年級段的課程標準中提到的要關注課堂中的字詞教學;能結合語言環境理解詞義、句意;能理解課文所蘊含的道理,有自己的感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等階段要求。我第一次為課文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自主識字若干個。理解并積累“骨瘦如柴”、“狼吞虎咽”、“愜意”等一些描繪人們苦難生活的詞語。
能力目標:抓住描寫哈默的外貌、神態、語言的句子體會人物內心的情感;理解并積累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理解課文內容,通過哈默堅持勞動后再接受食物的事,讓學生懂得一個人(一個國家)必須有尊嚴,懂得尊嚴對做人的重要性。
第一次教學結束,我發覺本課的字詞教學明顯學生學得不夠主動,也欠扎實。情感目標中的懂得一個國家必須有尊嚴,根本無法在教學中落實。對照目標制定的要求,我發覺自己的知識目標的制定沒有達到明確、具體的要求;而情感目標的制定沒有做到貼切二字,符合四年級孩子的認知特點。于是,我根據目標制定要求及我班學生對前、后鼻音易于混淆的特點,對教學目標進行了適當調整。
第二次制定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目標:自主識字“樸、款、羨、僵、捶、愜、憊、堪”。理解并積累“愜意”及“骨瘦如柴”、“狼吞虎咽”等一些描繪人們苦難生活的詞語。
能力目標:抓住描寫哈默的外貌、神態、語言的句子體會人物內心的情感;理解并積累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理解課文內容,通過哈默堅持勞動后再接受食物的事,讓學生懂得一個人必須有尊嚴,懂得尊嚴對做人的重要性。
三、教學重、難點 :
對于四年級的孩子來說結合語言環境理解詞義、句意相對而言有些困難。所以,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我分別定位在以下兩個方面。
教學重點: 通過抓住哈默的言行、神態,體會他自尊的可貴品質。
教學難點: 理解杰克遜大叔對女兒說的:“別看他現在什么都沒有,可他將來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這句話的含義。
四、教學設計過程:
根據第一次的教學目標及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我初次嘗試教學時的安排是這樣的:
一、 創設情境,感受饑餓、困乏
師:在我們今天學習的《尊嚴》這篇課文中有一個逃難者,他的表現與大家是不一樣的。他是誰?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請同學們根據學習要求進行自學。
二、默讀課文,感知、了解課文內容
學習要求:
1、默讀課文,注意生字、新詞。
樸實 款待 羨慕 僵硬 捶背 愜意
疲憊不堪 狼吞虎咽 骨瘦如柴 臉色蒼白 面呈菜色
——開火車讀詞
正音“愜”,釋義(舒服、滿足、暢快)
齊讀“逃難人迫切需要別人幫助的詞”
教后反思:學生學詞缺少主動性,重點不突出,像“沃爾遜”等這一類外國人名、地名比較拗口、難讀,未幫助學生很好梳理、朗讀。
2、 根據提示試著自己概述課文內容,并在小組中交流。
一群逃荒的人來到一個叫沃爾遜的小鎮上,他們面呈菜色,疲憊不堪。但有個叫哈默的年輕人卻和別人不同:當別人“狼吞虎咽”時,他卻問有什么活兒要干;當鎮長讓他吃了飯再干活時,他堅持要先干活;當他付出了勞動并確認對方滿意時,他 才“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后來,鎮長杰克遜把他留了下來并把女兒許配給了他。他這么評價哈默:“別看他現在什么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
教后反思:此處的概述內容雖有整體進入的意識,但對四年級學生來說,概括的要求太高,放在初讀課文時顯得過難了些。
三、 閱讀研討,體會“尊嚴”
1、從文章結尾處導入
師:讀了文章,我們發現杰克遜真是一名伯樂,因為二十年后——(引讀文章最后一節)
2、從杰克遜對哈默的評價進入課文。
出示杰克遜評價哈默的一句話:“別看他現在什么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
抓住其中的矛盾之處,進行質疑,深入理解課文。
——>為什么他現在什么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呢?
*面對沃爾遜人的款待,年輕人與其他逃難的人有什么不同的表現?
原本設想學生自己默讀課文,自主圈劃其他逃難人的表現的句子及描寫年輕人的動作、神態和語言的有關詞句,小組交流體會年輕人的尊嚴所在。但是,學生的交流情況并不盡如人意,他們的理解僅停留于詞語和句子,課堂氣氛也顯得沉悶而呆板。
如,他仰起頭問:“先生,吃您這么多東西,您有什么活兒需要我做嗎?”
——〉(生1)仰:沒把自己看低,有骨氣。
(生2)從這句話看出,哈默不肯平白無故接受別人的饋贈。
這個年輕人的目光頓時灰暗了,他的喉結上下動了動,說:“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東西,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
——〉(生3)灰暗:失望。因為他抱著這么一種想法——如果沒活兒,他就不能吃這些食物。
(生4)喉結上下動了動:咽口水時的動作。說明饑餓難耐,仍強忍困乏。
四、擴展延伸,深入體會作者寫作目的
1、補充《膝下有黃金》,結合兩篇材料,理解句子。
2、積累有關尊嚴的名言。
教后反思:補充《膝下有黃金》一課課堂時間根本不夠,而名言的使用僅限于積累有些資源浪費。
如何更好地落實教學目標,突破本課教學重點、難點,在高老師的指導下,我對這堂課的部分教學環節進行了調整,重新安排了以下四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感受饑餓、困乏
二、默讀課文,感知、了解課文內容
三、閱讀研討,體會“尊嚴”
四、積累幫助,感受“富翁”的含義
具體如下: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感受饑餓、困乏
1、借助媒體或課件等創設情境,向學生展示自然災害帶給人們的無情的損害、災害。人們由于遭災而饑餓的情境,讓學生感受災難帶給人們的痛苦,進入情境。
1師:同學們,聽到過這么一句話嗎?“天有不測風云,人有禍福旦夕”。自然界它會給我們帶來豐收和喜悅;可有時,它會給我們帶來無情的災難。
# 1959年至1961年我國發生了建國以后最嚴重的一次旱災, 無數人因饑餓而死亡。
#1995年,尼加拉瓜發生火山爆發,使數千名災民流離家園。
#2004年12月,印度尼西亞海域發生了地震并引發了海嘯,遇難人數幾十萬,無家可歸的人不計其數。
(此處資料補充的目的如下:1、在老師講述的時候,培養學生學會傾聽的習慣;
2、通過這些生活情境資料的補充,引導學生關心生活;
3、通過這些資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師:各種災害過后,面對廢墟與荒涼,災民們饑腸轆轆。看著顆粒無收的田地欲哭無淚。除了排成長隊,等待救濟,他們無計可施。
2、教師引導談話:假如你是逃難人之一,有人把食物送到面前,你會怎樣做?
(目的:為學生提供一個說話的平臺,同時激發學生的閱讀期待心理。)
3、導入課文內容。
師:在我們今天學習的《尊嚴》這篇課文中有一人例外。他是誰?他是怎樣做的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然后用一句話在小組內交流。
(此處落實默讀的訓練要求和進行概括能力的訓練。)
第二環節:默讀課文,感知、了解課文內容
1、 默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檢查自學情況的注意點:“愜意”這個容易讀錯的詞,幫助學生正音、釋意
“沃爾遜”這類外國地名比較拗口、難讀,要幫助學生讀準。
2、師以講故事的形式引說第一節,并請學生概括年輕人怎么做?
年輕人不愿意不勞而獲,他要用自己的勞動換取食物。
(此處學生對這一句話的完整概括就是對整篇課文內容的全面把握)
第三環節:閱讀研討,體會“尊嚴”
1、啟發學生抓住矛盾質疑深入理解課文:年輕人是否不如其他逃難人那么饑餓呢?默讀課文,來找到相關語句,體會年輕人的饑餓和困乏。
① 逃難人的外貌描寫:他們面呈菜色,疲憊不堪。(此句因年輕人也是逃難者這一,故也能體會出他的疲憊、困乏。)
②外貌描寫:這是一個臉色蒼白、骨瘦如柴的年輕人。
③動作描寫:年輕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2、引讀串講年輕人的語言:
1)引讀年輕人的語言:
師:是呀,年輕人極度疲憊,他是如此迫切的需要食物的補充,但是當鎮長杰克遜大叔將食物送到他面前時,他仰起頭問:“(先生,吃您這么多東西,您有什么活兒需要我做嗎?)”;當鎮長杰克遜大叔回答沒有什么活兒需要他做時,這個年輕人的目光頓時灰暗了,他的喉結上下動了動說:“(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東西,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當杰克遜大叔讓他吃過飯再干活時,他站起來說:“(不,我現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兒,我再吃這些東西!)”
2)引讀時隨機創設情境進行串講體會:
如,如果沒有活兒讓他干,會發生什么事?
年輕人的目光頓時灰暗了,他的喉結上下動了動,此時他在想什么?
他不是可以吃完了飯再做嗎?
(目的:幫助學生關注他們未關注到的信息,引導學生想象)
3)再讀年輕人的語言,說說從他的言行中,體會到了什么?
——〉一種骨氣;不無故接受別人的饋贈;勞動換來的食物才能讓人吃得心安理得……
3、用關聯詞概括、理解哈默的“與眾不同”:
提供詞語:疲憊不堪、骨瘦如柴、臉色蒼白、面呈菜色
——雖然( ),但是( )。
(目的:對學生理解、運用、概括的能力的一個綜合訓練)
4、側面體會年輕人的“尊嚴”
※對于年輕人的表現,杰克遜大叔十分贊賞,贊賞他哪一點?
※思量片刻后,杰克遜大叔怎么做?你明白大叔這么做的用意嗎?
——〉為了不傷他的自尊
5、師:面臨饑餓,還想到要保存自己的尊嚴。年輕人一定是個了不起的人,難怪杰克遜大叔把他留了下來,很快他成了( )。過了兩年,( )。杰克遜大叔這么評價年輕人:“( )”。
6、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感情朗讀,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好這個故事。
第四環節:積累幫助,感受“富翁”的含義
1、補充名言警句,進一步理解“尊嚴“
1)孟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2)《禮記•中庸》: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
3)畢達哥拉斯:無論是別人在跟前或自己單獨的時候,都不要做一點卑劣的事情:要緊的是自尊。
2、通過引讀結尾一節,談對“真正的富翁“的理解:
師:事實證明杰克遜大叔的見解是正確的。20年后,(這個年輕人果然擁有了一筆讓所有美國人羨慕的財富。他就是石油大王哈默)。現在,你明白當初杰克遜大叔說的哪句話了嗎?
別看他現在什么都沒有,可他是個百分之百的富翁,因為他有尊嚴!
——尊嚴比任何財富都重要,都寶貴,告訴我們只要有尊嚴,就會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會成功。
五、布置作業:
1、讓學生收集和尊嚴有關的一、二句名言背一背或收集有關尊嚴的小故事讀一讀,寫寫體會。
2、以“人窮志不短”為題,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里人聽。
作業(1)目的:語文的學習是以一篇課文為依托,把學生引到廣闊的語文世界中,讓學生讀更多的文章,在多讀中,開闊視野,增強積淀為目的的。
作業(2)目的:學生復述能力的培養。
《尊嚴》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0
知識目標: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深刻體會"尊嚴"的含義。
德育目標:讓學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時刻維護自己做人的尊嚴。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語句體會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富有"的真正含義,做有尊嚴的人。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放映課件)有這樣一個年輕人,他曾經和一群逃難者來到一個小鎮上。年輕人衣衫襤褸,面容憔悴,疲憊不堪,此時,他是多么希望能夠美美的吃上一頓飽飯啊!可是,當杰克遜大叔遞給他食物時,年輕人卻堅持先勞動再吃飯。二十年后,這個年輕人住進了豪華的別墅(放映課件),擁有讓所有美國人乃至全世界都為之羨慕的財富!他就是美國石油大王--哈默。
師:聽到這里,你有什么想說的或想問的嗎?
生:我想說,哈默你真棒!
生:我想問,哈默為什么能成為石油大王?
生:我想問,哈默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師:既然同學們有這么多的疑問,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學習哈默年輕時候的一個小故事,從中我們就能找到問題的答案,體會深刻的道理!(板書課題《尊嚴》)
二、初讀課文
師: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并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自由朗讀課文并思考。
師:誰愿意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課文講了石油大王哈默年輕時在逃難中,不愿意白白接受他人的施舍,堅持工作后才接受幫助,得到主人的贊賞。
生:這篇課文講了一個寒冷的冬天,在一群饑餓難忍的逃難者中,有一個年輕人,他堅持用自己的勞動來換取食物,得到人們的賞識與接納。他的為人與尊嚴,后來給他帶來巨大的財富。
師: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想一想,表現這個年輕人尊嚴的是哪一部分?
生:課文第2-5自然段。
師:請同學看課文第2-5自然段,看看作者通過什么寫作方法來表現哈默的尊嚴的?
生:對話。
三、分析課文
(一)、師: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2-5自然段,找出年輕人與杰克遜大叔的三次對話,并用筆在書中標注出來。
生:默讀課文,找出三次對話。
師:誰愿意來說說第一次對話在課文的哪一部分并讀出來。
生:第一次對話在課文的第2自然段,并讀給大家聽。
生;第二次在課文的第3自然段,全體男同學讀。
生:第三次對話再課文的第4、5自然段,全體女同學讀。
(二)、分析第一次對話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一次對話,想一想,這個年輕人給留下什么印象?是通過哪些語句感受到的?用筆在書中畫一畫。
學生自由讀課文,再書中畫出來。
師:誰愿意說一說?
生:我是通過"這是一個臉色蒼白、骨瘦如柴的年輕?quot;感受到他很憔悴,而且缺乏營養,他是多么渴望食物啊!
生:我是通過"當鎮長杰克遜大叔將食物送到他面前時,他仰起頭問"這里的仰起頭我感受到年輕人對杰克遜大叔的尊敬。還有他不卑不亢,和杰克遜大叔平等的對話,不因為自己是逃難者就瞧不起自己。
生:我是通過"先生,吃您這么多東西,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嗎?"這句話中感受到:年輕人盡管饑餓,但他的態度很堅定,吃飯必須做活兒。
師:作者從年輕人的外貌、動作、語言來對這個年輕人進行了描寫,你認為年輕人是個什么樣的人?
生:我認為他是一個不愿意占別人便宜,不是不勞而獲的人。
生:我認為他是一個自食其力的人。
師板書:自立
師:那年輕人說話時應是什么樣的語氣?同桌之間互相練讀。
學生同桌互讀,小組分角色朗讀。
(三)、當年輕人聽到杰克遜大叔告訴他沒有活需要做時,年輕人又是什么樣的態度呢?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學習年輕人與杰克遜大叔的第二、三次對話。在這兩次對話中,年輕人又給你留下什么印象?是通過哪些語句感受到的?用筆畫一畫。
小組討論,在書中畫一畫,議一議。
師:誰來說說第二次對話中年輕人又給你留下什么印象?是通過哪些語句感受到的?
生:"這個年輕人的目光頓時灰暗了,他的喉結上下動了動"他的喉結上下動了動,我認為他此時心里很矛盾,他很餓,真想大吃一頓,可是他又不能不勞動就吃飯。
生:我通過"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東西,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事物!"感受到盡管他很饑餓,但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不要不勞而獲,寧愿忍受挨餓。
師:范讀年輕人說的話,三個"不"字加重語氣。
生:三個"不"字更加加重年輕人堅定的語氣,表明立場、態度。
生:我通過"年輕人的目光頓時灰暗了"感受到年輕人很失望。當年輕人知道自己沒活干時,他此時的心里很失望,因為沒有活干就吃不到飯,所以目光才變得灰暗了。
師:通過我們自學了第二次對話,你對年輕人又是怎樣認識的?
生:我認為年輕人是非常講原則的人。
師板書:講原則
師:我們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呢?
學生同桌練讀,指個別組讀。
師:評一評,他們讀的怎么樣?
師讀年輕人,學生來讀杰克遜大叔。
師生互評。
師:杰克遜大叔為了能讓年輕人早點吃上早飯,說了一個善意的謊言。可是,年輕人接受了嗎?哪一組愿意匯報第三次對話。
生:"不,我現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兒,我再吃這些東西!"從這句話中我感受到年輕人說話時的語氣特別堅定,講原則,一定堅持要先付出勞動,才吃別人的東西。
生:我通過"年輕人也蹲下來,輕輕的給杰克遜大叔捶背?quot;感受到:年輕人特別的有耐心。盡管這是鎮長安慰他才安排給他的,而且又是簡單的工作,但他一點也沒有應付,而是極其認真的對待。
師:年輕人還有哪些動作?你是怎樣理解的?
生:年輕人由站起來到蹲下去,再捶背的變化過程說明了他的尊嚴得到了別人的尊重,可以用自己的勞動來換取食物。
師:這時,在你的心目中,年輕人是個什么樣的人呢?
生:他是一個有志氣、自強不息的人!
師板書:自強
師:那我們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呢?
學生小組內練讀,指名讀。
師生互評。
師:杰克遜大叔該用什么樣的語氣讀?通過哪個詞語感受到的?
生:應用高興的語氣讀,因為他很愜意。
師再找一組來讀(加上自己的理解、動作)。
師:三次對話我們已經分析完了,你對年輕人也加深了了解,那么請你加上自己的理解,在小組內讀一讀、演一演這三次對話。
學生在小組內練習。
指兩組上臺前來帶頭飾表演。
師生互評。
師:正是由于年輕人的高尚品格才深深打動了杰克遜大叔,愿意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這正是對他高尚人格的肯定和贊揚。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杰克遜大叔是怎么夸他的?
生:齊讀:"別看他現在什么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
師: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生:雖然這個年輕人現在什么都沒有,但他有尊嚴,他會成為富翁的!
生:他誠實勞動,講究做人的原則,自立自強必將決定他擁有一切。
生:他現在是精神上的富翁,因為他具有堅強的意志,高尚的品格,超凡的人格力量,這必將也會使他成為金錢和物質上的富翁。
師小結:年輕人擁有了這么多的高貴品質,但是它的成功還要經過不懈的努力與追求。板書:努力
四、總結課文:
是啊!年輕人維護了自己的尊嚴,哪怕從一件小事中葉要保持做人的尊嚴,堅持做人的原則,最后受到人們的賞識與尊敬,成為一位赫赫有名的石油大王。
五、知識延伸:
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又是如何選擇呢?我請大家讀一下下面的小故事:
師讀(出示實物投影)選擇
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早晨,上三年級的林林和好朋友一起上街買東西。突然,他們被一陣鑼鼓聲吸引了。林林拉著朋友的的手來到人群里,想看一看究竟。還沒等他們擠進人群,卻被一位商人模樣鬧心耆死順隼礎?quot;小朋友,你想有許多錢嗎?"中年商人低聲問道。林林不假思索的說:"當然了!那我給你一個賺錢的機會,看你長的文文靜靜,是一名學習很好的孩子。只要你上臺說,吃了我們廠出產的'健腦靈'片學習才好的,我就給你一百元錢?quot;"可是我沒吃過這種藥啊!我該怎么辦?",林林為難地問旁邊的朋友。
同學們,假如你就是林林的朋友,你來幫助一下林林該怎么選擇,并說出你的理由。
生:小組討論,在小組內發表自己的看法。
生:展開辯論,各抒己見。
師總結:同學們的辯論很精彩,其實老師只想告訴你們:在生活中,無論遇到什么事,都應處處維護自己的尊嚴!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人!
板書設計 :
23、尊嚴
(自立+講原則+自強+自尊)×努力==成功
《尊嚴》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1
一、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尊嚴、逃難、善良、樸實、款待、例外、喉結、贊賞、捶背、僵硬、許配、面呈菜色、狼吞虎咽、疲憊不堪、骨瘦如柴”等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3、體會文中描寫人物外貌、動作、語言的句子,從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嚴。
二、教學重難點
1、理解“富有”的真正含義,做有尊嚴的人。
2、讓學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時刻維護自己的尊嚴。
三、課程安排
兩課時
四、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故事導入,復述課文(聽到這里,你有什么想說的或想問的嗎?)
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學習哈默年輕時候的一個小故事,從中我們就能找到問題的答案,體會深刻的道理!(板書課題《尊嚴》)
(二)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畫出生字,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讀正確,讀流利。并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想一想,表現這個年輕人尊嚴的是哪一部分?
(看看作者通過什么寫作方法來表現哈默的尊嚴的?)
(三)自學反饋
(1)、解答疑難,提示生字詞學習的難點。
(2)理清事情發生發展變化的過程,并復述。
(四)理解課文內容,指導朗讀。找出年輕人與杰克遜大叔的三次對話,并用筆在書中標注出來。
第二課時
(一)分析第三次對話
1、探究問題一:通過三次對話這年輕人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探究問題二:杰克遜大叔怎么知道年輕人將會是百萬富翁?
(二)然后根據自己的理解,在小組內讀一讀、演一演這三次對話。
(三)師生互評。
1、師:正是由于年輕人的高尚品格才深深打動了杰克遜大叔,愿意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這正是對他高尚人格的肯定和贊揚。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杰克遜大叔是怎么夸他的?(“別看他現在什么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2、師小結:年輕人擁有了這么多的高貴品質,但是它的成功還要經過不懈的努力與追求。板書:努力
(四)總結課文:
是啊!年輕人維護了自己的尊嚴,哪怕從一件小事中葉要保持做人的尊嚴,堅持做人的原則,最后受到人們的賞識與尊敬,成為一位赫赫有名的石油大王。
(五)知識延伸:
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又是如何選擇呢?我請大家讀一下下面的小故事:
師讀(出示實物投影)選擇
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早晨,上三年級的林林和好朋友一起上街買東西。突然,他們被一陣鑼鼓聲吸引了。林林拉著朋友的的手來到人群里,想看一看究竟。還沒等他們擠進人群,卻被一位商人模樣鬧心耆死?順隼礎?"小朋友,你想有許多錢嗎?中年商人低聲問道。林林不假思索的說:當然了!那我給你一個賺錢的機會,看你長的文文靜靜,是一名學習很好的孩子。只要你上臺說,吃了我們廠出產的健腦靈片學習才好的,我就給你一百元錢?"可是我沒吃過這種藥啊!我該怎么辦?,林林為難地問旁邊的朋友。
同學們,假如你就是林林的朋友,你來幫助一下林林該怎么選擇,并說出你的理由。(生生相互討論)
師總結:同學們的辯論很精彩,其實老師只想告訴你們:在生活中,無論遇到什么事,都應處處維護自己的尊嚴!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人!
五、板書設計:
23、尊嚴
(自立+講原則+自強+自尊)×努力==成功
《尊嚴》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自讀感知課文內容,在詞句理解中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抓住人物的語言、神態和動作,了解人物內心活動,感受文章的表達特色。
3、聯系全文和理解杰克遜大叔對女兒說的話,體會尊嚴的含義。
教學重點:理解杰克遜大叔對女兒說的話。
教學難點:體會尊嚴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1、出示每日積累。
志者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師隨機講黔敖的故事)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師講解意思)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請你多讀幾遍,把它讀通順。
誰來展示一下。
你能大概猜出哪句話的意思?隨機講《嗟來之食的故事》
2、聽后談感想。
二、導入課題
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也是和這些格言有關的,看老師寫課題。(板書課題:尊嚴,隨機講解生字“尊”字注意點,學生書寫“尊”字)
三、初步感知,理解詞語
(一)出示學習提示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和同桌互相說一說。
(二)檢查字詞
1、出示文中的詞語(開火車讀詞)
逃難 款待 例外 贊賞 狼吞虎咽
沃爾遜 杰克遜
2、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你能用上上面的詞語把課文的主要內容說一說嗎?(把年輕人的例外表現在哪兒,說清楚就好了。如果把故事的結尾部分將=講得再詳細些就更好了)
四、研讀課文
(一)質疑,聚焦“什么都沒有”
師過渡:同學們,哈默只是一個窮困潦倒的逃難人,可文中的大叔卻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請同學們快速找到那句話評價語。
(出示)“別看他現在什么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
認真讀這句話,有什么疑問?(生回答)師評價:學貴有疑,一句話就引發了那么多問題,真棒!
老師這兒也有個問題。師出示:沒有( ),沒有( ),沒有( )
(能不能根據書上的內容說)
年輕人可不是一頓、兩頓沒得吃啊!他可是飽受饑餓的折磨啊!
課文哪些地方寫出了年輕人很餓?
2、預設:
這是一個臉色蒼白、骨瘦如柴的年輕人。說說體會。(理解臉色蒼白、骨瘦如柴)
年輕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來。(你能做做這個動作嗎?請生評價動作,像這樣吃得又急又快的就叫狼吞虎咽)咱們再來讀讀這兩句話,這是對年輕人的什么描寫?(板書:外貌、動作)
3、小結:年輕人背井離鄉,一路上,缺衣少吃,可就是一樣一個一無所有的年輕人。杰克遜大叔為什么說他是富翁?(板書:富翁)這里的富翁是(生回答)。接下來,讓我們走近這個年輕人,走入他的內心世界,感受年輕人身上那可貴的尊嚴。
(二)聚焦“富翁”,感悟尊嚴。
1、學習提示:
默讀課文2—4自然段,從文中哪些地方能感受到年輕人有尊嚴?劃出相關的句子,然后和同桌互相讀一讀年輕人和杰克遜大叔的話。
2、學生學習,教師巡視。
3、交流匯報,教師根據學生回答依次出示相關句子。
預設A:當鎮長杰克遜大叔將食物送到他面前時,他仰起頭,問:先生,吃您這么多東西,您有什么活兒需要我做嗎?
預設B:這個年輕人的目光頓時灰暗了,他的喉結上下動了動,說:“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東西,我不能不嘮叨,就得到這些食物!”
預設C:“不,我現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兒,我再吃這些東西!”年輕人站起來說。
4、朗讀感悟
同學們,杰克遜大叔一次次讓年輕人先吃飯,都被他這樣堅定地拒絕了。
情境朗讀:讓我們一起來重溫一下感人的故事情節
那是一個寒冷的冬天——當我看到這個臉色蒼白、骨瘦如柴的年輕人,我立馬拿出美食送到他面前時,他卻真誠的請求說——(生讀第一次語言)
我心中一愣,告訴他沒有活兒需要做時,年輕人毫不客氣地拒絕說——(生讀第二次語言)
我只好答應他先吃飯,后勞動,年輕人毅然拒絕說——(生讀第三次語言)
同學們,逃難路上,年輕人只拒絕杰克遜大叔嗎?(還會拒絕別人)
出示:這一路上,當遇到好人施舍時,年輕人總要( ),如果( )。這一次次的拒絕后面折射的是年輕人的( )呀?
引讀:因為年輕人有( ),所有杰克遜大叔會贊賞有加地評價他:(生讀)
雖然年輕人物質上生活上過著食不果腹,居無定所的日子,但人格尊嚴上卻是個大富翁。難怪杰克遜大叔會信心滿滿地說:(生讀)
出示“別看他現在什么都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現在你對杰克遜大叔的話理解了嗎?
隨機完成課堂作業本的最后一題,交流反饋。
五、設疑激趣
文中的年輕人誠然可貴,但文中的大叔又有哪些可貴的品質呢?咱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六、布置作業
1、課后搜集哈默的資料,下節課交流。
2、背誦課前積累的格言。
附:板書設計
語言 動作 神態 尊嚴
一無所有 (百分之百)富翁
《尊嚴》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3
《尊嚴》這篇課文語言樸實,短小而蘊含人生哲理,讀后令人回味。課文寫在一群逃難的人中,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年輕人-----哈默,他執意用自己的勞動換取別人施舍的食物,在極度困難時還維護自己做人的尊嚴,后來成了杰克遜大叔的女婿并成為美國的石油大王。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人可以沒有財富,但必須要有做人的尊嚴,這是一個人最大的財富;只要有了做人的尊嚴,就有可能擁有財富乃至一切。
這是一篇有助于學生獨立閱讀、感悟、理解并從中明白一定道理的好文章,可以讓學生在吸收世界優秀文化的同時,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教學時,應營造相應的氛圍,激發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自學、自悟,理解課文內容,明白其蘊含的'深刻的人生哲理,感受哈默鮮明的人格魅力,形成自己獨立的人格。
一、創設情境,感受饑餓、困乏
1、播放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自然災害帶給人們的無情的損害、災害。畫面出現不同的災害以及人們逃難時的可悲場面。重點選播人們由于遭災而饑餓的情境,讓學生感受災難,進入情境。
2、教師引導談話:假如你是逃難人之一,有人把食物送到面前,你會怎樣做?
3、學生談話。
4、導入課文內容。
(1)教師總結:大多數人在這種情況下都會自然接受別人的幫助,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尊嚴》(板書課題)中也有這樣的描述。
(2)投影打出課文插圖圖片,教師講述課文第一段話,引導學生看圖:逃難的人什么樣?
(3)教師小結:在這些人中,只有一人例外。他是誰?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然后在小組內交流。
二、自讀課文,感知、了解課文內容
1、自讀課文,查工具書或同桌交流學習生字、新詞。
2、學生試著自己概述課文的內容。
3、小組內交流。
三、細讀課文,探究、體會年輕人的表現
1、教師引導談話:年輕人的表現怎樣?畫出課文中對他的描寫,標示出自己的體會。
2、小組內交流,準備全班交流。
3、學生默讀課文,畫出描寫年輕人的動作、神態和語言的語句,標示自己的體會。然后在小組內交流體會。
4、小組內研究匯報形式,準備匯報。
各小組匯報,全班交流評價。
引導學生多種形式匯報體會:抓詞句體會、分角色朗讀、表演、畫圖表。
如可以抓住以下詞句體會“這是一個臉色蒼白、骨瘦如柴的年輕人”,“當鎮長杰克遜大叔將食物送到他面前時,他仰起頭問:‘先生,吃您這么多東西,您有什么活兒需要我嗎?’”
在學生評價中引導學生理解感悟課文通過描寫年輕人的神態、動作以及語言,表現年輕人即使自己極度困乏,也保持自己的尊嚴,還可以引導學生比較其他逃難人的表現,理解年輕人的與眾不同,進而體會年輕人的尊嚴。
四、擴展延伸,深入體會作者寫作目的
1、引導談話:你還知道相似的故事嗎?現今社會,在你周圍有這樣的人嗎?
2、學完課文后對你有什么啟發?(明白了什么?)回去寫讀后感。
《尊嚴》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4
目標:
1、通過多形式,多層次的讀書,學習并理解課文中的生字新詞。
2、把握文章主要內容,引導學生對文中人物外貌、動作、語言描寫語句的揣摩,理解什么是“尊嚴”。
3、通過讀書、思考、討論,懂得尊嚴的價值與意義。
重難點:把握文章主要內容,引導學生對文中人物外貌、動作、語言描寫語句的揣摩,理解什么是“尊嚴”。
準備:
1、有關尊嚴的格言警句
2、課件
時間:2課時
過程:
一、名言誦讀,導入新課
1、出示:
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 ——孟 子
人不可有傲氣,不可無傲骨 ——徐悲鴻
每一個正直的人都應該維護自己的尊嚴。 ——盧 梭
2、齊讀
3、知道這幾句話都和什么有關嗎?(尊嚴)(板書:尊嚴)是的,屠格涅夫也曾說過:自尊自愛,作為一種力求完善的動力,卻是一切偉大事業的淵源。今天,我們就一起就尊嚴這個話題來學習一篇文章。
4、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名言誦讀,使學生能初步建立對尊嚴的一種朦朧的感知,以此拉近學生與文本主旨的距離,便于學生走進文本,感悟文本。)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地方,可以多讀幾遍)
(2)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生自由讀課文,師巡視
3、檢查讀書情況:
(1)生字詞(認讀):
南加州 沃爾遜 面呈菜色 疲憊不堪 狼吞虎咽 臉色蒼白
骨瘦如柴 杰克遜 狼吞虎咽 百分之百 哈默 尊嚴
(2)你能用上這些詞語,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嗎?
(設計意圖:學生對于文本的理解,應該從文本的整體出發,品味、誦讀、積累語言之后,必須回歸到文本的整體。基于此設計這一環節,讓學生在掃除閱讀的字詞障礙的同時,對文本能建立一個初步的整體的認知。)
三、品讀詞句,體味人品
(一)質疑問難:
1、故事中的哈默只是一個窮困潦倒的逃難人,可是沃爾遜小鎮的鎮長杰克遜是怎樣評價他的呢?
2、指名讀——齊讀——讀了這句話,有什么疑問嗎?
3、學貴有疑,這是一種非常棒的學習習慣!杰克遜說他什么都沒有,他究竟沒有什么呢?
(提示:那時的他,沒有 ,沒有 ,沒有 。)
4、是呀!他此時可以說是一無所有。但是,杰克遜卻說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這是為什么呢?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一同走進課文,走近哈默,探個究竟!
(二)自主探究
1、請默讀課文,想一想,哈默作為逃難者中的一員,與其他人有什么相同之處?最大的不同又是什么?劃出描寫哈默的語句。
2、學生默讀思考,教師巡視。
3、反饋:
(1)誰來說說,哈默作為逃難者中的一員,與其他人有什么相同之處。
(狼吞虎咽;面呈菜色,疲憊不堪)
(2)這些逃難的人,在寒冷的冬天,背井離鄉,缺吃少穿,在路上會遇到什么樣的困難呀?
(3)看來,此時他們為饑餓所困,為疲憊所困,為焦渴所困。哈默此時什么樣?
(臉色蒼白,骨瘦如柴)
(4)同學們自由朗讀第一段,和第二段中描寫哈默外貌的句子,想象一下那是怎樣一幅畫面吧。
(5)哈默與其他人最大的不同又是什么?
(6)此時的哈默“臉色蒼白,骨瘦如柴”他最需要什么?(出示:此時他需要 ,需要 ,需要 。)
過渡:可哈默選擇的卻是干活,他究竟是怎么想的呢?請自由朗讀課文的2——5自然段,注意哈默與杰克遜大叔的對話,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寫在句子旁邊。
4、學生讀文,師巡視
5、交流:(隨機點撥——指導朗讀)
句一:他仰起頭,問:“先生,吃您這么多東西,您有什么活兒需要我做嗎?”
句二:這個年輕人的目光頓時灰暗了,他的喉結上下動了動,說:“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東西,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
句三:“不,我現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兒,我再吃這些東西!”年輕人站起來說。
句四:年輕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6、小結:我們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透視了人物的內心,了解了人物的想法。一起讀讀這些句子,體會一下哈默的感受吧!
7、經過連續的逃難生活,哈默的體力已經嚴重透支了,如果他拒絕了這些食物,會怎樣?
8、他對這些心知肚明,可盡管他那樣渴望食物,盡管他可能面對死亡的威脅,可他依然堅持先干活,再吃飯,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多大的耐力呀!是什么力量在支撐和鼓舞著他呢?(板書:自尊)
9、哈默得到的食物與其他逃難者得到的一樣嗎?
10、其他逃難者得到的是善良人的施舍,而哈默得到的是勞動之后的報酬,是理所當然的。這正是他與那些人最大的不同!此時哈默僅僅得到了食物嗎?
(出示:他獲得了別人對他的 ,因為他擁有 。)
11、出示句子:別看他現在什么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
還有疑問嗎?(理解,結合作業本練習)
12、此時,你最想對哈默說些什么呢?
13、學了課文,你覺得杰克遜是個怎樣的人?
(設計意圖:結合文本的特點——著重描寫了人物的言行,聯系單元教材的編排意圖與教學重點,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圍繞人物的言行去展開各種學習活動,體會人物品質。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征與年級特點,在課堂中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與空間,引導學生在閱讀時潛心作批注,以期待學生在知識與能力方面能同步發展。)
四、知識鏈接,課外拓展
哈默與鄧小平(圖文)
(設計意圖:依據大語文觀的理念,課程之間要有融合,課堂內外也要相結合。為此安排這一環節,除了幫助學生感悟文本外,更重要的是向學生傳達大語文觀的理念,并產生大語文學習的意識。)
五、總結全文
同學們,自尊者自信,自尊者自立,自尊者自強。尊嚴,是一種神奇的力量,它會激勵你不斷努力,不斷向前!
六、作業布置
1、學了這篇課文你一定有很多感觸,把它寫下來好嗎?
2、如果感興趣請繼續收集和整理有關尊嚴的事例,也可以結合親身經歷和同學交流。
3、好書推薦《勇敢的人——哈默傳》。
七、板書設計
(自尊+自立+自強)努力=尊嚴
反思:
課文寫的是美國石油大王哈默年輕時的一個故事。在一個寒冷的冬天,在逃難的路上,他饑寒難忍,但是他拒絕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東西,只有在幫忙干完活以后,他才吃這份食物。后來,他留在杰克遜家里干活,成為莊園里的一把好手。從這件事可以體會到,尊重自己,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
根據對教材的解讀,我在本堂課設定如下目標:通過多形式,多層次的讀書,讓學生在文本中學習并理解生字新詞(讀是語文學習永恒不變地學習地主要方法);把握文章主要內容,引導學生對文中人物外貌、動作、語言描寫語句的揣摩,理解什么是“尊嚴”(概括文章大意,是本學期的教學目標之一)(根據課文的寫作特點,以文本為依托,深入文本,高出文本);通過讀書、思考、討論,懂得尊嚴的價值與意義。力求學生在學習的內容、學習的方法與習慣(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描寫去體會人物,學會做批注并養成習慣)等方面能有收獲。
課堂教學之后,反思課堂:學生能靜下心做批注,感覺比較欣慰。我想,只要學生能持之以恒地練下去,一定能在閱讀能力上有所收獲。同時,課堂教學中知識的掌握應該與能力的培養同步,這樣才能實現“教是為了不教”的理想: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掌握學習的各種方法(聽說讀寫議等方法),不斷的去實踐,并形成能力(聽說讀寫議等能力),之后進行自主的閱讀與學習。這樣才能站在學生終生發展的高度,去進行我們的教育教學活動!
《尊嚴》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5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在課文的學習中從不同的人物身上體會到一些做人的道理。
2、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初步培養學生“從內容體會思想”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課文,體會哈默不隨意接受別人的給予,用勞動創造財富、創造美好生活以及沃爾遜人援助他人的品質。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組。
【教學過程】
一、激qing導入,創設情境
1、在一個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刺骨的北風無情地逼迫著路上那一群衣衫襤褸的逃難人,他們一個個面呈菜色、忍著饑餓,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艱難地進行著……(屏顯惡劣天氣作為敘述背景)同學們,此時此刻,這群逃難人最最需要的是什么?
2、學生各抒己見,相互補充。
3、是啊,同學們真能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老師相信:學了新課以后,同學們一定會有新的收獲、新的啟發。
板書設計:7、尊嚴
二、整體感知,帶入情境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全文,讀到準確、流暢為止。
2、請把你最想讀的一個自然段讀給大家聽!(不重復朗讀,并在學生朗讀過程中適時糾錯)。
3、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故事的內容嗎?(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并相互補充。)
4、教師適時板書:
哈默 逃難、捶背、吃飯
杰克遜大叔 稱贊、挽留、送飯
三、自讀自悟,體驗內涵
1、是啊,讀完這個故事以后,老師也和你們一樣,深深地被故事中的人物感動著。請同學們再次認真朗讀全文,讀讀你對故事中兩個主人公的評價以及你從這個故事中受到的啟發。
2、同桌互相交流,產生思維碰撞,加深理解。
3、全班交流:
人物
評價
理由
啟發
哈默 既使在極其艱難困苦的條件下也不隨意接受別人的給予,時時刻刻、事事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用勞動創造財富、創造美好生活
1、臉色蒼白、骨瘦如柴。
2、“先生,吃您這么多東西,您有什么活兒需要我做嗎?”
3、這個年輕人的目光頓時灰暗了……這些食物!
4、“不,我現在就做……
5、年輕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無論何時何地做人都要有尊嚴。
杰克遜大叔 善良、善解人意,及時向有困難的人伸出援助之手。
1、杰克遜大叔心想……沒有什么活兒需要您做。
2、杰克遜大叔想了想……我再給您派活兒。
3、杰克遜大叔什分贊賞……您愿意為我捶捶背嗎?
4、杰克遜大叔微笑地……我太高興了。
5、過了兩年……因為他有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