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嚴》第二課時教案
教學目標
1、能通過把哈默與其他難民進行比較,從人物的語言、行動、神態等描寫中體會到人物自尊的品格。
2、能正確、流利地有感情朗讀課文,體悟哈默的品格,明白“自尊者自立”的道理,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學重點:
通過揣摩語言文字中所蘊含的深意,體味人物的思想情感,得到情感的熏陶與共鳴。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體味人物語言、行動、神態描寫背后所蘊含的深意,得到人文思想的啟迪。
教學過程:
一、欣賞人物——品味表現人物品質的語句。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通過閱讀課文知道了美國石油大王哈默從一個乞丐到百萬富翁的傳奇經歷。下面讓我們走近哈默,與他的心靈對話,探究一下哈默作為逃難人群中的一員,為什么和其他人的經歷不同?他和其他人相同的地方是什么?最大的不同是什么?(畫出來學生回答)
(一)、橫向比較,熟悉哈默。
學生回答完畢,出示句子:
“這些逃難的人,顯然很久沒有吃到這么好的食物了,他們連一句感謝的話也顧不上說,就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年輕人立即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師:從這一處相同的地方,同學們感受到什么,能談談嗎?(饑餓)(學生表演“狼吞虎咽”)
師:請你想象一下,這些人在逃難的過程中會碰到什么困難?(出示難民圖片,自由發言,交流。)
“他們面呈菜色,疲憊不堪。”
“這是一個臉色蒼白、骨瘦如柴的年輕人。”(讀這兩個句子,理解面呈菜色、疲憊不堪、臉色蒼白、骨瘦如柴的意思。)
師:你感受到什么?(同樣需要食物)
(二)、深入研讀,走近哈默。
師:假如你是這個臉色蒼白,骨瘦如柴的年輕人,他最需要的是什么?
師:哈默有沒有選擇這些呢?他選擇了什么?
師:讀讀課文,找出文中的有關句子。(生默讀課文)
討論交流,師出示句子:
1、他仰起頭,問:“先生,吃您這么多東西,您有什么活兒需要我做嗎?”
2、這個年輕人的目光頓時灰暗了,他的喉結上下動了動,說:“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東西,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
3、“不,我現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兒,我再吃這些東西!”年輕人站起來說。